今日镇江讯 根据预测,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性较大,从汛前检查情况看,我市防汛抗旱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市防办负责人介绍,要强化风险意识,保持高度警觉,充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应对准备。
全面做好备汛工作
坚持关口前移、提前谋划,积极有序推进备汛工作。
完善组织体系。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调整市县乡三级防指成员,印发防汛工作任务清单,推动责任落实。明确全市江港洲堤防、骨干河道、水库闸站和重点塘坝防汛责任人、技术人员和巡查人员,并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监督。组织全市近500名防汛责任人进行培训,提高决策指挥水平和风险防控处置能力。
强化隐患整改。各地针对堤防、水库、城市防洪工程、行洪障碍物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漏一处、不留一患。各级防指强化会商,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要求,限期整改、跟踪督办。目前,市水利局会同各地排查各类水利设施860余处,发现度汛隐患30处,现已完成整改27处,剩余3处正在通过工程措施加快整改,预计6月10日前整改到位。市住建局已整改排水设施隐患182处,整治易淹易涝点11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1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示牌,落实防范措施。市交通运输局检查桥梁涵洞、低洼路段686处,发现并整改隐患52个。其他成员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全面开展排查整治,确保主汛前主要隐患整改到位。
落实保障措施。突出预报、预案、预演、预警四个能力建设,优化水利、应急管理、水文、气象多部门会商研判机制,提高预报精准度和及时性。进一步完善调度方案,修订中型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城市极端暴雨防范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面完成抢险抗旱设备维护、防汛物资储备、闸站调试运行等工作,各地按实战标准组织2000余人进行抢险演练,确保抢险队伍拉得出、打得赢。各级防指现已进入24小时防汛值守状态,全市正严阵以待,全力实现安全度汛目标。
高度重视薄弱环节
长江局部河势不稳。我市境内有9处易发崩岸的险工患段,其中丹徒区3处、扬中市3处、润州区1处、镇江新区2处。全市沿江近200座穿堤涵洞均明显老化,扬中市5座沿江水闸鉴定为四类闸,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已落实度汛预案,各地需要加强巡查、密切监视,前置抢险设备及人员,随时做好应对。
重点部位仍有隐患。我市109座在册中水库已全面完成除险加固,但30座重点塘坝安全标准偏低,需要严格落实水库、塘坝控制运用方案,确保度汛安全。城镇防洪防涝能力仍然薄弱,需高度关注下凹立交、低洼圩区、地下空间等,预防强降雨引起的内涝及次生灾害。通胜流域通济河、胜利河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部分通江河道防洪标准不足。这些问题虽经加固处理,仍需细化度汛预案,加强巡查观测,确保安全。
抗旱保灌存在短板。当前,我市塘坝水库蓄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长江水位略低于常年。根据气象预测,今年出现连续高温天气概率较大,可能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各地要做好灌溉工程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加快推进塘坝清淤、沟渠维修等工作,提高蓄水保灌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全力应对确保安全度汛
市防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抢抓主汛前宝贵时间,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抗旱举措,努力实现“四不两确保”目标,即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出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安全。
加强会商研判。各级防指要密切关注天气动向,及时组织气象、水文及相关部门开展会商,做到科学决策、有效应对。各地要加强领导、靠前指挥,务实高效开展应对工作。各联防指及成员单位要强化履职,牵头落实挂钩地区和本部门管理范围内各项防汛抗旱举措,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突出重点部位防御。对险工患段和薄弱环节进行回头看、再落实,确保主汛前整改到位。沿江防汛方面,加强水下地形监测分析研判,组织实施预防性应急工程,防范崩岸发生。水库安全方面,规范水库和重点塘坝汛期运行管理,严禁超汛限蓄水,及时预降,确保安全度汛。在建工程方面,落实度汛方案,采取措施确保符合挡水、防风要求,前置抢险力量和物资。易涝区方面,落实易涝区预警“叫应”机制,保证转移避险及时,同时明确易涝点交通引导或管制人员,及时到岗到位,前置应急排涝机组,保障正常运行秩序。
科学工程调度。进一步优化完善骨干河湖调度方案,密切监视气象、水文信息,及时预降水位,腾出库容;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水源调度,有效利用雨洪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骨干河道航运用水需求。(记者 胡建伟 通讯员 李启顺)
编辑:黄昕彤
审核: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