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每日荐书 | 陈可抒评注 :《人间逍遥游》

2023-05-11 09:03

《人间逍遥游》 庄子 著 陈可抒 评注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定价:42.00元

人生的根本是先与自己相处,再去交往世界。文辞为枝叶,逻辑是根本,用逻辑思辨剖析庄学,秒懂经典思维。

【作者简介】

陈可抒

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化学者、诗词评论家、青年作家。对古典文化和诗词有很深的造诣以及独到的见解,常年经营公益组织“可抒诗歌训练营”。

著有《少游词》《片玉词》《人生无意读庄子》《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典藏版)等。

【目录】

第一篇 逍遥游

读《庄子》,要先了解庄子的积极进取之智慧,再谈清净无为等法门。

逍遥游的本质——“知道”。

如何能够“逍遥游”?

庄子的答案是:要认清大小的本质,要明了自己的位置,要知晓自己的不足,要开拓思路、追求更高远的境界。

这便是所谓“知道”:探知己之道,明知己之道不如天之道,求知天之道。

富有大智慧的进取心,逍遥于本我,才是庄子学说的真谛,而如何获得逍遥之游,便是进入庄学的门径。

第二篇 齐物论

所谓“齐物论”,是“齐物而论”之意,将所有外物概而论之,不属于外物之物,便是内心。

这不正是“定乎内外之分”最有效的方法吗?

本篇主要内容分为两类:其一,分辨“物”之所在,给出戒律,助人敬而远之;

其二,提供体悟“我”的法则,使人上下求索。立言之后的寓言部分,亦是戒律与法则并立。

第三篇 养生主

人生在世,皆欲逍遥;若求逍遥,必先知我;既已知我,便须葆光。

要葆光,要养生,要知自我之所在,要养自我之所在。

本篇是《庄子·内篇》立言的最后一篇,后面《人间世》等四篇虽然也有立言,却更偏重于庄学与实践的结合。

换言之,前三篇为体,为认识论;后四篇为用,为方法论。

明悟了前三篇的立言,便犹如手中擎起智慧之火,可照亮世间的重重暗雾。

第四篇 人间世

人在世间之事,无非三种:欲做之事、必做之事、待做之事。

《人间世》前半部分分别讲述了三个故事,即分别对应以上三种情况,再分别给出三种处理方法:无心为之、尽心为之、随而化之。

庄学之世俗部分,与儒学颇为相当。最后一个寓言展示的是庄学和儒学的不同视角:

儒学积极入世,故而提倡人道;庄学积极出世,故而提倡天道。

儒学积极入世,并无出世的思想;庄学积极出世,却并不排斥入世之术,而是全面涵盖。

本篇《人间世》即是庄学中有关入世之术的部分,故此,几乎全以儒学人物来代言,

而在本篇结束,也一定要点出儒学的不足:视角不够开阔,欲在乱世谋求人道,手段虽然正确,境界却不够高明。

第五篇 德充符

本篇《德充符》论述对待世人。世事较易思辨,无非都是身外之事;

而世人中既包含他人,也包含“吾”“我”,既包含外物,也包含内心,不可不辨。

人对世事须要分清“欲”之所在,对世人则要懂得“情”之迷惑。

儒学提倡人道,正是因为他们无法分清“道”“德”之不同。

第六篇 大宗师

本篇《大宗师》开始进入修心之探讨,所以前半部分不再以故事开篇,而是以哲学思辨立言,其结论正是前文各篇之总结:

守真、从天、非物、闻道。这是至人修行之法则,是《庄子·内篇》较为完整的总结,亦是《庄子·内篇》体系化的结论呈现。

前面五个寓言都是参悟天道的成功范例,最后一个寓言却偏偏写失败的痛苦。

庄子特意以此来作为《庄子·内篇》的一个结尾,故意与开篇鲲鹏故事的壮美相对应,以如此巨大的反差向人们发出警示:

求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须有百折不挠之精神方可!

第七篇 应帝王

本篇《应帝王》,即论述所谓人道。

庄子之论述极为雄奇,洋洋洒洒,波澜诡谲,而更为神妙的是,他又能将如此发散之论述一一收线。

本篇《应帝王》,明明是皇皇立言,却又在暗暗合言,最终成就《庄子·内篇》,使之浑然一体,玄妙无缺。

【读者评价】

陈可抒提出了庄子作品中的“体、用、辩”,“体”是立论,“用”是作用,“辩”是答疑解惑。通过对“体”的研究,可以了解庄子的哲学根本,通过“用”的就事论事,可以把庄子的哲学应用到日常生活里。着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用“辩”来讲解决。——读书的草席吖

作者谈到了《庄子》中的逻辑之美,而以逻辑线来评注《庄子.内篇》是本书很显著的特色。做自己的主人,从社会压在你身上的桎梏中跳脱出来,找到自己到底要什么,找到心灵上的逍遥,这是大智慧。——在山清泉水

来源:京江晚报、豆瓣客户端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72

《人间逍遥游》 庄子 著 陈可抒 评注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定价:42.00元

人生的根本是先与自己相处,再去交往世界。文辞为枝叶,逻辑是根本,用逻辑思辨剖析庄学,秒懂经典思维。

【作者简介】

陈可抒

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化学者、诗词评论家、青年作家。对古典文化和诗词有很深的造诣以及独到的见解,常年经营公益组织“可抒诗歌训练营”。

著有《少游词》《片玉词》《人生无意读庄子》《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典藏版)等。

【目录】

第一篇 逍遥游

读《庄子》,要先了解庄子的积极进取之智慧,再谈清净无为等法门。

逍遥游的本质——“知道”。

如何能够“逍遥游”?

庄子的答案是:要认清大小的本质,要明了自己的位置,要知晓自己的不足,要开拓思路、追求更高远的境界。

这便是所谓“知道”:探知己之道,明知己之道不如天之道,求知天之道。

富有大智慧的进取心,逍遥于本我,才是庄子学说的真谛,而如何获得逍遥之游,便是进入庄学的门径。

第二篇 齐物论

所谓“齐物论”,是“齐物而论”之意,将所有外物概而论之,不属于外物之物,便是内心。

这不正是“定乎内外之分”最有效的方法吗?

本篇主要内容分为两类:其一,分辨“物”之所在,给出戒律,助人敬而远之;

其二,提供体悟“我”的法则,使人上下求索。立言之后的寓言部分,亦是戒律与法则并立。

第三篇 养生主

人生在世,皆欲逍遥;若求逍遥,必先知我;既已知我,便须葆光。

要葆光,要养生,要知自我之所在,要养自我之所在。

本篇是《庄子·内篇》立言的最后一篇,后面《人间世》等四篇虽然也有立言,却更偏重于庄学与实践的结合。

换言之,前三篇为体,为认识论;后四篇为用,为方法论。

明悟了前三篇的立言,便犹如手中擎起智慧之火,可照亮世间的重重暗雾。

第四篇 人间世

人在世间之事,无非三种:欲做之事、必做之事、待做之事。

《人间世》前半部分分别讲述了三个故事,即分别对应以上三种情况,再分别给出三种处理方法:无心为之、尽心为之、随而化之。

庄学之世俗部分,与儒学颇为相当。最后一个寓言展示的是庄学和儒学的不同视角:

儒学积极入世,故而提倡人道;庄学积极出世,故而提倡天道。

儒学积极入世,并无出世的思想;庄学积极出世,却并不排斥入世之术,而是全面涵盖。

本篇《人间世》即是庄学中有关入世之术的部分,故此,几乎全以儒学人物来代言,

而在本篇结束,也一定要点出儒学的不足:视角不够开阔,欲在乱世谋求人道,手段虽然正确,境界却不够高明。

第五篇 德充符

本篇《德充符》论述对待世人。世事较易思辨,无非都是身外之事;

而世人中既包含他人,也包含“吾”“我”,既包含外物,也包含内心,不可不辨。

人对世事须要分清“欲”之所在,对世人则要懂得“情”之迷惑。

儒学提倡人道,正是因为他们无法分清“道”“德”之不同。

第六篇 大宗师

本篇《大宗师》开始进入修心之探讨,所以前半部分不再以故事开篇,而是以哲学思辨立言,其结论正是前文各篇之总结:

守真、从天、非物、闻道。这是至人修行之法则,是《庄子·内篇》较为完整的总结,亦是《庄子·内篇》体系化的结论呈现。

前面五个寓言都是参悟天道的成功范例,最后一个寓言却偏偏写失败的痛苦。

庄子特意以此来作为《庄子·内篇》的一个结尾,故意与开篇鲲鹏故事的壮美相对应,以如此巨大的反差向人们发出警示:

求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须有百折不挠之精神方可!

第七篇 应帝王

本篇《应帝王》,即论述所谓人道。

庄子之论述极为雄奇,洋洋洒洒,波澜诡谲,而更为神妙的是,他又能将如此发散之论述一一收线。

本篇《应帝王》,明明是皇皇立言,却又在暗暗合言,最终成就《庄子·内篇》,使之浑然一体,玄妙无缺。

【读者评价】

陈可抒提出了庄子作品中的“体、用、辩”,“体”是立论,“用”是作用,“辩”是答疑解惑。通过对“体”的研究,可以了解庄子的哲学根本,通过“用”的就事论事,可以把庄子的哲学应用到日常生活里。着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用“辩”来讲解决。——读书的草席吖

作者谈到了《庄子》中的逻辑之美,而以逻辑线来评注《庄子.内篇》是本书很显著的特色。做自己的主人,从社会压在你身上的桎梏中跳脱出来,找到自己到底要什么,找到心灵上的逍遥,这是大智慧。——在山清泉水

来源:京江晚报、豆瓣客户端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