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创意写作”第十季“我的旅行微游记”第九批作品展示

2023-05-02 17:12

今日镇江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阅读是诗,那旅行就是远方,而游记就是诗和远方的完美结晶。"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季已经启动。主题:我的旅行我的微游记。(投稿要求详见文末海报)

23.一座藏于焦山公园内的名山

□ 明月霞光

多年前游焦山,在东北面上山路口旁,曾有一个石碑,上面刻诗一首《焦山望松廖山》,诗文如下: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只是多少年过去,诗文早已烂熟于心,我却还在寻找松廖山的路上。问过身边很多朋友,竟都说不知,上周再去,无意中获知松廖山竟然就在眼前,我大喜过望。于是上网搜索一番,方知眼前这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名山"当年源何沾了诗人的仙气而得名。

为感受诗人当时心境,我立刻顺台阶上至焦山顶。然而沧海桑田,"极目"后并未见"海天一色",远处的松廖山因没有"海雾"的衬托,也不曾显出"灵霄仙境"的感觉。千年前那一幕的只能去诗文中寻找了。

感慨松寥山的有幸,能有一场和李白的奇异邂逅;后世亦有幸,可以面对这曾经江中一方岩礁,感受到那份来自诗仙的瑰丽想象。

只是,那一方石碑我却不曾找见,不知是否搬了家。

24.丹徒老街,您好!

□ 徐庭国

我非游客,实为游子。今天起了个大早,直奔丹徒老街。站在丹徒闸东张西望,北顾南巡,曾经通江达海,上接大都,下连余杭,千年古运河的黄金十字水道丹徒段,仅剩一副残躯,蜿蜒蜷缩在苍茫大地上,悲从中来,胸中一片凄凉。

上镇江,下谏壁,到丹徒。三千年历史古镇,随着千年万字桥的垮掉,丹徒老镇像一个大富人家,开始走向破败、没落,渐渐势微。

我的大半生与丹徒有纠结。中学、工作,青年、中年,在丹徒老镇度过了三十年的光阴。曾经的一街一园一故事,一步一景一惊艳,历历在目,如今己成了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丹徒老街是一部流动的历史。丹者红也,徒者囚也,无论是秦始皇押解暴民于丹徒,还是镇江第一任市长王龙血洒丹徒,捐躯报国,丹徒的过去都不应被今天的历史遗忘甚至抛弃。

丹徒老镇,自古商贾云集、工厂林立、商业繁荣、交通便捷,素有丹徒县经济半壁江山的美誉。曾经辉煌的"72家工厂″,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由于地缘因素、频繁的区划,穿街而过的镇澄路改道及黄金十字水道运输功能减退,丹徒老街走到了生存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涅槃重生,王者归来。未来可期!

25.华山村的回响

□ 刘玉宝

一位华山村的老奶奶有手绝活,祖传太平泥叫叫。几位朋友相约拜访。

6月6日,我们如约来到镇江姚桥华山村,始建于西汉时期的张王庙坐落在村口,门前一棵古银杏三四个人搂不过来,堪称树王。只见几枝香火,六七村民,乍显清冷。村民告诉我们,赶庙会时才会人山人海。听说有村民会唱华山畿,我们大为兴奋。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姐,当场为我们亮起嗓子。"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 棺木为侬开。"一股民歌风顿时钻进每个人心田。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走在"龙脊"上,石板泛着湿漉漉的青光。沿街有老店开着,还留着旧模样,几位老人家围着陈旧的松木柜台拉家常。墙上贴着奖状,还有一只老式挂钟。

门过户,我们来到一栋古建筑前。虽然屋顶塌了一角,但木头房梁依然坚挺,门楼上的砖雕更是异常精美,寿星、鹿、仙草等栩栩如生,估摸着少说也有上百年历史。

雨后初霁,村民悠然自得。一位阿婆端着饭碗边扒拉边和一位大嫂闲聊。我们凑过去套近乎,她一高兴就讲起了神女冢的故事……传说《梁祝》原来如此。

后来,访着做泥叫叫的老奶奶,老人家当场献艺。不愧祖传,飞鸟走兽皆妙音,激荡整个华山村,也为我们留下了浪漫的回忆。



整理:全媒体记者 朱婕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


193

今日镇江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阅读是诗,那旅行就是远方,而游记就是诗和远方的完美结晶。"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季已经启动。主题:我的旅行我的微游记。(投稿要求详见文末海报)

23.一座藏于焦山公园内的名山

□ 明月霞光

多年前游焦山,在东北面上山路口旁,曾有一个石碑,上面刻诗一首《焦山望松廖山》,诗文如下: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只是多少年过去,诗文早已烂熟于心,我却还在寻找松廖山的路上。问过身边很多朋友,竟都说不知,上周再去,无意中获知松廖山竟然就在眼前,我大喜过望。于是上网搜索一番,方知眼前这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名山"当年源何沾了诗人的仙气而得名。

为感受诗人当时心境,我立刻顺台阶上至焦山顶。然而沧海桑田,"极目"后并未见"海天一色",远处的松廖山因没有"海雾"的衬托,也不曾显出"灵霄仙境"的感觉。千年前那一幕的只能去诗文中寻找了。

感慨松寥山的有幸,能有一场和李白的奇异邂逅;后世亦有幸,可以面对这曾经江中一方岩礁,感受到那份来自诗仙的瑰丽想象。

只是,那一方石碑我却不曾找见,不知是否搬了家。

24.丹徒老街,您好!

□ 徐庭国

我非游客,实为游子。今天起了个大早,直奔丹徒老街。站在丹徒闸东张西望,北顾南巡,曾经通江达海,上接大都,下连余杭,千年古运河的黄金十字水道丹徒段,仅剩一副残躯,蜿蜒蜷缩在苍茫大地上,悲从中来,胸中一片凄凉。

上镇江,下谏壁,到丹徒。三千年历史古镇,随着千年万字桥的垮掉,丹徒老镇像一个大富人家,开始走向破败、没落,渐渐势微。

我的大半生与丹徒有纠结。中学、工作,青年、中年,在丹徒老镇度过了三十年的光阴。曾经的一街一园一故事,一步一景一惊艳,历历在目,如今己成了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丹徒老街是一部流动的历史。丹者红也,徒者囚也,无论是秦始皇押解暴民于丹徒,还是镇江第一任市长王龙血洒丹徒,捐躯报国,丹徒的过去都不应被今天的历史遗忘甚至抛弃。

丹徒老镇,自古商贾云集、工厂林立、商业繁荣、交通便捷,素有丹徒县经济半壁江山的美誉。曾经辉煌的"72家工厂″,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由于地缘因素、频繁的区划,穿街而过的镇澄路改道及黄金十字水道运输功能减退,丹徒老街走到了生存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涅槃重生,王者归来。未来可期!

25.华山村的回响

□ 刘玉宝

一位华山村的老奶奶有手绝活,祖传太平泥叫叫。几位朋友相约拜访。

6月6日,我们如约来到镇江姚桥华山村,始建于西汉时期的张王庙坐落在村口,门前一棵古银杏三四个人搂不过来,堪称树王。只见几枝香火,六七村民,乍显清冷。村民告诉我们,赶庙会时才会人山人海。听说有村民会唱华山畿,我们大为兴奋。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姐,当场为我们亮起嗓子。"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 棺木为侬开。"一股民歌风顿时钻进每个人心田。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走在"龙脊"上,石板泛着湿漉漉的青光。沿街有老店开着,还留着旧模样,几位老人家围着陈旧的松木柜台拉家常。墙上贴着奖状,还有一只老式挂钟。

门过户,我们来到一栋古建筑前。虽然屋顶塌了一角,但木头房梁依然坚挺,门楼上的砖雕更是异常精美,寿星、鹿、仙草等栩栩如生,估摸着少说也有上百年历史。

雨后初霁,村民悠然自得。一位阿婆端着饭碗边扒拉边和一位大嫂闲聊。我们凑过去套近乎,她一高兴就讲起了神女冢的故事……传说《梁祝》原来如此。

后来,访着做泥叫叫的老奶奶,老人家当场献艺。不愧祖传,飞鸟走兽皆妙音,激荡整个华山村,也为我们留下了浪漫的回忆。



整理:全媒体记者 朱婕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