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一”假期将至
假日期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出境游将会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五一”假期期间,要继续重视新冠病毒感染预防,同时要做好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肠炎、食物中毒、蜱传播疾病、手足口病、猴痘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预防。
重点提示
01 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为主。我国疫情处于低水平传播阶段,主要优势流行毒株为我国前期BF.7和BA.5.2的进化分支,同时也有XBB等境外流行变异株输入导致的本土传播。随着时间推移,既往感染者重复感染XBB等容易逃逸免疫变异株的风险逐渐上升。公众需要根据自身状况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合理佩戴口罩。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就医时建议佩戴N95口罩。
02 季节性流感
提高个人健康素养,加强个人日常防护。有发热、咽痛和咳嗽等症状时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如老人和儿童)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出境时可适当准备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磷酸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等药物备用。
03 诺如病毒肠炎及食物中毒
注意手卫生及饮食、饮水卫生。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量吃熟食,生吃蔬果要洗净,不喝生水。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保持良好就餐方式,尽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04 蜱传疾病
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里,穿浅色衣服可让附着在身上的蜱无所遁形,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防止通过衣物和宠物把蜱带回家。
05 手足口病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手足口病疫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06 猴痘
避免与出现皮疹的人进行密切的皮肤接触。避免接触猴痘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勤洗手。如到中非或西非旅游,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猴痘病毒的啮齿动物及灵长类动物。归国/来华人员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发病前21天境外旅行史和相关可疑暴露史。
07 动物源性传染病预防
避免进入野禽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动物产品;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生、熟分开。
[相关风险的特征及具体预防措施]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当前,全国整体疫情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主要优势毒株为我国前期BF.7和BA.5.2的进化分支,同时也有XBB等境外流行株输入导致的本土传播;随着时间推移,我国的既往感染者重复感染XBB等容易逃逸免疫变异株风险逐渐上升。境外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处于大流行以来的较低水平,主要优势流行毒株为XBB.1.15、XBB.1、XBB.1.9、XBB.2、XBB.1.9.1、XBB.1.16等毒株,近期部分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报告疫情优势上升,主要是一些容易逃逸既往感染免疫保护作用的变异株重复感染所致,已知这些新变异株的临床重症率和病死率未发生改变。
主要预防措施:
1. 现阶段部分人群仍需接种疫苗,进一步强化自身免疫能力,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如果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但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则需要继续完成后续剂次的疫苗接种。如果在此前疫情中已感染,但在感染前尚未完成基础免疫,则需要在感染3个月后再接种1剂次疫苗。
2. 出行时在露天等场所可不必佩戴口罩;在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建议佩戴口罩。其他要求请参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居住场所注意通风换气。
3. 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减少与他人接触,佩戴好N95口罩及时就医,并告知自己的旅行史。
2. 流感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近期我国大部分省份流感疫情已呈下降趋势,但南方部分省份疫情仍然较多,以甲型 H1N1 为主,与甲型 H3N2 亚型共同流行。全球流感活动自2022年底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目前各型别共同流行,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主要预防措施:
1. 提高个人健康素养,加强个人日常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平时注意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有发热、咽痛和咳嗽等症状时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接触。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
2. 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轻症病例可以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如老人和儿童)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出境时可适当准备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磷酸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等药物备用。
3. 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也曾发生在飞机上或旅行团中。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可通过患者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经食物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或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感染者排泄物或含诺如病毒的其它物质(如水等)所污染,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也是引起感染的常见食品。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主要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照顾病人后,准备或分发食物和进餐前,要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至少洗20秒。
2.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量吃熟食,生吃蔬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彻底煮熟后再吃;不喝生水。
3. 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最好居家主动隔离,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准备和加工食物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4. 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4. 食物中毒
5-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内地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食物中毒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主要预防措施:
保持清洁,饭前便后、处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餐具和厨具要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环境要清洁。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降低风险;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室温下熟食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旅行期间和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保持良好就餐方式,尽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5. 蜱传播疾病
蜱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常通过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我国大部分地区4-9月为蜱活跃期,人被蜱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蜱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以及动物体表,人在户外遛狗、露营、园艺、采茶、耕种或打猎可能会与蜱密切接触,在院子或社区里也会接触蜱。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如黄豆大小。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但蜱传播的一些传染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疆出血热等病死风险较高。经蜱传播的疾病早期常有类似症状,发热、发冷是最常见症状,其次是瘙痒、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有的会出现关节疼痛、皮疹等。
主要预防措施:
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里,穿浅色衣服可让附着在身上的蜱无所遁形,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防止通过衣物和宠物把蜱带回家。
一旦发现有蜱附着在皮肤上,应尽快清除蜱,可用酒精喷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向医务人员咨询。
如在清除蜱后的几周内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6.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1-2岁组发病率最高;每年自3月下旬始,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渐上升,4-6月份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或表现为大疱样改变。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病例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较强。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等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主要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儿童在接触摸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以及家长及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至少洗20秒。
2.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3.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4.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5.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 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7. Mpox(猴痘)
猴痘是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我国大部分人群(尤其是1981年以后出生人群)无天花疫苗接种史,缺乏对正痘病毒(包括猴痘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猴痘的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现大量猴痘病例。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该疫情依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2 年1 月1 日至2023年4 月10 日,世界卫生组织共收到全球来自110 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的86930 例确诊病例,其中包括116 例死亡病例。根据掌握病例个案信息分析,96.4%的猴痘病例为男性,中位年龄为34 岁;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群体之间传播。近期全球范围猴痘病例数持续下降,但西太平洋区过去几周报告的病例数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日本持续的本地传播所致。我国台湾省近期报告本地传播病例数也有所增加。
主要预防措施:
避免与出现皮疹的人进行密切的皮肤接触。避免接触猴痘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勤洗手。如到中非或西非旅游,请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猴痘病毒的啮齿动物及灵长类动物。归国/来华人员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发病前21天境外旅行史和相关可疑暴露史。
8. 动物源性传染病
人类通过接触动物(如饲喂、抚摸、屠宰、剥食、加工等)、食用未煮熟的动物产品(如肉、蛋、奶等)、接触动物栖息地环境等方式,可能会感染禽流感、布病、炭疽等动物源性传染病。
主要预防措施:
避免进入野禽等动物栖息地,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来源: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号
编辑:金凯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