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小码头散记

2017-07-28 15:22

(上个世纪的小码头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和板车通过铁路口)


我四岁时,我们家搬到小码头,从1950年到2001年,住了整整半个世纪,可以说我的大半生都在小码头渡过。


小铁路口

我们从小见到的是繁忙的西火车站,每天吞吐大量的钢材、煤炭、木材、机器设备、粮食、各种生活物资。凡是镇江人生活、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资都从这里运进运出;不仅如此,苏北广大地区的物资,也从这里进出。

那时候,从火车站到江边的铁路昼夜不停,每天有多次编组货车通过,新河路与铁路交叉口(习惯上称小铁路口)是编组火车进行编组时的唯一通道,每天上午、中午、下午的三次调车,都必须拦断交通,每次拦断的时间少则几十分钟,多则两个小时。道口两边的汽车驾驶员、拖板车的人,一边等通车,一边休息,一边发火,单身的行人等急了,身材瘦小的从铁网的空隙中钻过去,钻不过去的翻墙过去。要是拦车的时间正是上班或中午下班时间,翻墙的人更多,翻墙的人相互帮助,不仅自己过,甚至连同自行车也翻墙过去。

火车高昂的汽笛声夹杂着机车巨大的轰鸣声,车身两边急剧流动的气流,夹带着粉煤灰,形成一股气旋,不由得使人产生一种敬畏,不自觉地向后退。加上喇叭声、发动机声、人们的叫骂声响成一片,形成小铁路口特有的交响曲。


铁路货场

小码头铁路货场大致分三部分,从大悲庵街与铁路交叉口到新河路与小铁路交叉口,是露天货场,主要是钢材、煤炭、机器以及一些有包装的物资。

从小铁路口到长江路,铁路两边全是库房,库房里都是与人们生活有关的物资,如粮食、油料、布匹,还有一些不能露天存放的重要物资。

长江路再向北,沿江边,货场的最大宗物资就是木材,岸上木材堆积如山,沿铁路两边形成“木巷”,水里木排一串一串。计划经济时代,木材是国家统一计划调拨的物资,江苏省木材中转站就设在第二人民医院对面,简称“二级站”。

木材多到什么程度?我没有统计资料,几件小事反映木材的流量:

有些没有工作的人,靠扒树皮维生;装卸木材的工人,工作时顺便扒些树皮,也补贴家里“无煤之炊”。也有用树皮做院子的围墙,更有甚者,用树皮做房子的外墙。

木材装在火车车厢里,或是扎木排,都要用铁丝固定,排筏站派有专人收集卸货后拆下的铁丝,每天有一大堆。

围绕木材装卸,中转,镇江有专门“排筏站”,站里的工人有千人之多。还有“港务处”,各种劳力调配站,还有镇江市运输公司的7个运输站。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工人大多使用人力装卸,运输主要是小板车(一个人拖)、大板车(五个人拖)。70年代后,铁路边才有吊车,运输也开始用“三卡”,所谓“三卡”,实际是土造三轮车,在前面转向轮上装上柴油机,运行时驾驶员很吃力转动方向,柴油机喷出的黑烟使驾驶员的脸就像非洲人一样,只有眼睛和牙齿是白的。

铁路边的河里木排成行,人们在木排上打鱼、洗衣、淘米洗菜,有人夏天还在木排上乘凉睡觉。


小码头街

小码头街是从西津渡到小铁路一段,直到现在样子基本没有变化,房子还是老样子,路还是石板路。记得以前沿街都是些小店,如:裁缝店、箍桶店、铁匠店、寿衣店、杂货店、酱园店、烧饼油条店……最有名的是“山海泉”浴室,整个小码头就这一家。还有一家“邵锦堂”诊所,祖传秘方,专治“鼓胀病”,这个个人诊所一直开到“文革”前,“文革”中破四旧,砸了邵先生的诊所,他才到中医院上班。前些时候去金山游玩,在人工湖路边新建的住宅楼上,又看到“邵锦堂诊所”的大幅广告牌,看来他的后代又继承父业,祖传秘方没有失传。

出了小码头街,过小铁路口,就是新河路,沿新河路直至和平路交叉口,一路上有百货店、银行、幼儿园、糖坊(公私合营后改为茶食店)、废品收购站、朱文英家的酱园店、孙荣康家的肉店、钱家碗店(瓷器店)、法家的竹器店、朝岸寺巷头上李家的酱园店、郝少为家的炒货店、胡顺昌酒店、“花爸爸”香烟店(此处花爸爸,是对花姓回族老人的尊称,“爸爸”应读baba第3声),茶食店、茶水炉、“小木瓜”豆腐店、小韩家面店,再过来是王学平家的酱园店。

过去的面店门口,还有一家吴姓卖牛肉的摊子,早上到面店下碗面,切一角钱牛肉丝,顺手放在面锅里烫一下, 一碗又鲜又嫩的牛肉面就好了,香气四溢,如果再来两根油条或是一个荷包蛋,那就是豪华的早餐。

和平路口还有曹家的肉店、大和堂中药店、陈记理发店,理发店夏天在房梁上吊两块布帘子,布帘子的下端连接一根绳子,绳子通过滑轮连到下面,人拉动绳子,布帘来回摆动,店里就有了风。拉风扇据说是理发店学徒的必修课之一。

新河桥口还有朱志鸿家的“志丰永”酱园店、小卞家面店、小呆子皮匠店。大约1958-1960年期间,我们家租住朱老板的私人房子,一间一厢,上天花下地板,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房子,好像每月7元房租,朱老板子女多,公私合营以后,每月只有40几元工资,只好将自己住的房子拿一半出来出租。

“志丰永”酱园店是一家有三间门面的酱园店,门面楼上下三间,下面三间是店面,上面三间是老板住房及办公室,在小码头也算是一家大店,店面后面是一个操作间,再后面是一个很大的露天作坊,一排排大缸整齐排列,上面有木头或大毛竹搭成人字形的架子,架子上再盖上芦席,缸里腌了各种酱菜,萝卜、萝卜头、小黄瓜、菜瓜、大头菜等等。小码头百米长的路,有四间酱园店,而且都是前店后作坊,可见当年酱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那时候,早晚吃粥,搭粥的菜,便宜一点的是萝卜干、大头菜,好一点小酱瓜、萝卜头,或是买5分钱酱,回来加点豆腐干子,熬一大碗酱,全家吃几天,如果再加点白米虾,直到现在也算得上是美味。

(作者:陆懋同 编辑:阿奎)

62

(上个世纪的小码头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和板车通过铁路口)


我四岁时,我们家搬到小码头,从1950年到2001年,住了整整半个世纪,可以说我的大半生都在小码头渡过。


小铁路口

我们从小见到的是繁忙的西火车站,每天吞吐大量的钢材、煤炭、木材、机器设备、粮食、各种生活物资。凡是镇江人生活、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资都从这里运进运出;不仅如此,苏北广大地区的物资,也从这里进出。

那时候,从火车站到江边的铁路昼夜不停,每天有多次编组货车通过,新河路与铁路交叉口(习惯上称小铁路口)是编组火车进行编组时的唯一通道,每天上午、中午、下午的三次调车,都必须拦断交通,每次拦断的时间少则几十分钟,多则两个小时。道口两边的汽车驾驶员、拖板车的人,一边等通车,一边休息,一边发火,单身的行人等急了,身材瘦小的从铁网的空隙中钻过去,钻不过去的翻墙过去。要是拦车的时间正是上班或中午下班时间,翻墙的人更多,翻墙的人相互帮助,不仅自己过,甚至连同自行车也翻墙过去。

火车高昂的汽笛声夹杂着机车巨大的轰鸣声,车身两边急剧流动的气流,夹带着粉煤灰,形成一股气旋,不由得使人产生一种敬畏,不自觉地向后退。加上喇叭声、发动机声、人们的叫骂声响成一片,形成小铁路口特有的交响曲。


铁路货场

小码头铁路货场大致分三部分,从大悲庵街与铁路交叉口到新河路与小铁路交叉口,是露天货场,主要是钢材、煤炭、机器以及一些有包装的物资。

从小铁路口到长江路,铁路两边全是库房,库房里都是与人们生活有关的物资,如粮食、油料、布匹,还有一些不能露天存放的重要物资。

长江路再向北,沿江边,货场的最大宗物资就是木材,岸上木材堆积如山,沿铁路两边形成“木巷”,水里木排一串一串。计划经济时代,木材是国家统一计划调拨的物资,江苏省木材中转站就设在第二人民医院对面,简称“二级站”。

木材多到什么程度?我没有统计资料,几件小事反映木材的流量:

有些没有工作的人,靠扒树皮维生;装卸木材的工人,工作时顺便扒些树皮,也补贴家里“无煤之炊”。也有用树皮做院子的围墙,更有甚者,用树皮做房子的外墙。

木材装在火车车厢里,或是扎木排,都要用铁丝固定,排筏站派有专人收集卸货后拆下的铁丝,每天有一大堆。

围绕木材装卸,中转,镇江有专门“排筏站”,站里的工人有千人之多。还有“港务处”,各种劳力调配站,还有镇江市运输公司的7个运输站。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工人大多使用人力装卸,运输主要是小板车(一个人拖)、大板车(五个人拖)。70年代后,铁路边才有吊车,运输也开始用“三卡”,所谓“三卡”,实际是土造三轮车,在前面转向轮上装上柴油机,运行时驾驶员很吃力转动方向,柴油机喷出的黑烟使驾驶员的脸就像非洲人一样,只有眼睛和牙齿是白的。

铁路边的河里木排成行,人们在木排上打鱼、洗衣、淘米洗菜,有人夏天还在木排上乘凉睡觉。


小码头街

小码头街是从西津渡到小铁路一段,直到现在样子基本没有变化,房子还是老样子,路还是石板路。记得以前沿街都是些小店,如:裁缝店、箍桶店、铁匠店、寿衣店、杂货店、酱园店、烧饼油条店……最有名的是“山海泉”浴室,整个小码头就这一家。还有一家“邵锦堂”诊所,祖传秘方,专治“鼓胀病”,这个个人诊所一直开到“文革”前,“文革”中破四旧,砸了邵先生的诊所,他才到中医院上班。前些时候去金山游玩,在人工湖路边新建的住宅楼上,又看到“邵锦堂诊所”的大幅广告牌,看来他的后代又继承父业,祖传秘方没有失传。

出了小码头街,过小铁路口,就是新河路,沿新河路直至和平路交叉口,一路上有百货店、银行、幼儿园、糖坊(公私合营后改为茶食店)、废品收购站、朱文英家的酱园店、孙荣康家的肉店、钱家碗店(瓷器店)、法家的竹器店、朝岸寺巷头上李家的酱园店、郝少为家的炒货店、胡顺昌酒店、“花爸爸”香烟店(此处花爸爸,是对花姓回族老人的尊称,“爸爸”应读baba第3声),茶食店、茶水炉、“小木瓜”豆腐店、小韩家面店,再过来是王学平家的酱园店。

过去的面店门口,还有一家吴姓卖牛肉的摊子,早上到面店下碗面,切一角钱牛肉丝,顺手放在面锅里烫一下, 一碗又鲜又嫩的牛肉面就好了,香气四溢,如果再来两根油条或是一个荷包蛋,那就是豪华的早餐。

和平路口还有曹家的肉店、大和堂中药店、陈记理发店,理发店夏天在房梁上吊两块布帘子,布帘子的下端连接一根绳子,绳子通过滑轮连到下面,人拉动绳子,布帘来回摆动,店里就有了风。拉风扇据说是理发店学徒的必修课之一。

新河桥口还有朱志鸿家的“志丰永”酱园店、小卞家面店、小呆子皮匠店。大约1958-1960年期间,我们家租住朱老板的私人房子,一间一厢,上天花下地板,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房子,好像每月7元房租,朱老板子女多,公私合营以后,每月只有40几元工资,只好将自己住的房子拿一半出来出租。

“志丰永”酱园店是一家有三间门面的酱园店,门面楼上下三间,下面三间是店面,上面三间是老板住房及办公室,在小码头也算是一家大店,店面后面是一个操作间,再后面是一个很大的露天作坊,一排排大缸整齐排列,上面有木头或大毛竹搭成人字形的架子,架子上再盖上芦席,缸里腌了各种酱菜,萝卜、萝卜头、小黄瓜、菜瓜、大头菜等等。小码头百米长的路,有四间酱园店,而且都是前店后作坊,可见当年酱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那时候,早晚吃粥,搭粥的菜,便宜一点的是萝卜干、大头菜,好一点小酱瓜、萝卜头,或是买5分钱酱,回来加点豆腐干子,熬一大碗酱,全家吃几天,如果再加点白米虾,直到现在也算得上是美味。

(作者:陆懋同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