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了,七伯,今天我们接您回家!”4月2日,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堆头集三河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盐城籍烈士施汉泉的10名后辈来到陵园,祭奠他们寻找多年的亲人。
△迎接施汉泉烈士“回家”
几代人,寻找多年无果
1948年5月28日,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12纵队34旅102团奉命拔掉驻扎在安徽省淮南后梁庄(现为淮安市盱眙县后梁庄)的国民党部队这颗“钉子”,时年19岁的施汉泉在此次后梁庄战斗中,不幸牺牲。
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施汉泉的父亲带着另外两个儿子,根据仅有的线索,划着木船前往安徽淮南“侯梁庄”,沿途打听消息,历经十九天,杳无音讯。
1952年,施汉泉的父亲因思念过度去世,施汉泉的母亲后来患上了帕金森病,临终前,嘱咐所有子女一定要将“老七”(施汉泉)找回来。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施汉泉家族的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施汉泉的侄子施广湘、施广淮在安徽当兵期间,每遇安徽淮南籍的战友就请帮助查找。侄子施广渠还专程到淮海战役纪念馆“英烈墙”查找线索。
“以前交通相对闭塞,通讯也不发达,寻找不太方便,后来我这个老人也会用智能手机了,就到网上找。”2019年11月7日,施汉泉侄子施广进在网上发帖征集线索,依然一无所获。
△施广进在网上发帖征集线索
“一字之差啊,找了整整七十五年。”施广进感慨道,“大家都听说七伯牺牲的地方在安徽淮南‘侯梁庄’,这么多年来,就一直在那附近寻找,没想到的是,‘侯梁庄’应该是后梁庄,而且所属的盱眙县此前属安徽淮南地区,因洪泽湖治理,1955年被划归到现在的江苏淮安。”
志愿者通过《烈士英名录》,确认埋葬地
多年的寻亲因为一本泛黄的《烈士英名录》迎来了转机。
“也是巧了,前几年滨海有位90多岁的新四军老兵,叫王玉恩,在安徽省淮南九龙口战斗不幸负伤,他想寻找负伤后驮他撤离战场、重返阵地后牺牲的王长楼烈士墓地,以及悉心照顾他的农户。”帮助众多烈士寻亲的盐城志愿者刘迎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寻找过程中,偶然间他在一家废品收购站里见到一本1982年的盐城县永丰公社(现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的《烈士英名录》。
△《烈士英名录》里找到施汉泉烈士的信息
“这本《烈士英名录》也成为确认施汉泉烈士信息的关键。”刘迎春说,“今年三月淮安志愿者赵洪江告知我有几位盐城籍烈士牺牲在洪泽湖边淮南、三河一带,委托我代为寻访下落,我突然想起那本《烈士英名录》,并在里面找到施汉泉烈士的信息,立即告诉刘洪江和烈士侄子施广进等人。”
赵洪江根据施汉泉烈士生前纪录、部队番号、部队行动轨迹等,结合淮安当地的相关战斗历史进行查找,找到盱眙后梁庄战斗史料,实地走访,发现建有三河烈士陵园并有简介,与施汉泉烈士信息高度吻合,只不过《烈士英名录》里面把后梁庄误写成了“侯梁庄”“猴良庄”。
后经盐城亭湖、淮安盱眙两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比、核实,结论是:施汉泉烈士就是在“后梁庄战斗”中牺牲的,现安葬在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堆头集三河烈士陵园,也与志愿者提供的资料得到了相互印证。
75年后,烈士后辈接他“回家”
“我七伯兄弟姊妹共8人,参军前没有成家,不过后辈有侄男侄女共28人,儿孙满堂,我们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经过多年的寻找,施广进也已71岁,白发爬上了双鬓,“可惜我91岁的父亲去年年初去世了,没有等到找到消息。”
3月28日,通过施广进等人的奔走,盐城市亭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把烈士亲属异地祭扫介绍信开下来了。
4月2日上午,施汉泉烈士的晚辈十人前往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堆头集三河烈士陵园祭扫,并捧回一些泥土带回家乡,让烈士叶落归根。“这个陵园一共埋葬着27名烈士,除了侦察英雄吴忠权有姓名,其他26位烈士都是无名英雄。”施广进介绍,“目前有三位无名烈士的家属确认了烈士信息,包括我的七伯施汉泉。”
当天下午4时许,在盐城市区福禄园公墓英烈园前,施汉泉烈士晚辈、盐城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等100多人参加了迎接施汉泉烈士“回家”仪式。
△后辈祭奠施汉泉烈士
“七伯,您牺牲75年了,一直是‘无名烈士’,现在为您找回名字了,又将您从淮安盱眙带回盐城故乡,和已经故去的您的父母、兄弟们团聚吧!”在施汉泉烈士墓前,施广进泪流满面,一边诉说,一边将一捧用红布包着的泥土,交给礼仪师进行装殓,意味着施汉泉烈士魂归故里。
“这些年来,我经常听父亲、祖父他们讲七爷爷的故事,七爷爷为了他的信仰、为了祖国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施汉泉的侄孙施峰如今是公务员队伍的一员,“我们会学习七爷爷等革命先辈为了理想信念忠贞不渝、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他们遵守党的纪律、一生奉献给党的高贵品格,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编辑:缪小兵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