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超哥,我这两天看了部动画片,里面的主人公特别励志,看完后我特感动。”
“嗯,这部动画片确实挺好看,你也要加油哦!”
“好的,一定会加油。”
“有没有动画片里的表情包?发几个给我。”
这是江苏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2020级硕士李嘉雯,和“超哥”的一段对话。
她口中的“超哥”,其实是她的导师王超。她和“超哥”的年龄只差了几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年轻人才培养的重视,大学教师开始逐渐年轻化,出现越来越多的“90后硕导”、“90后博导”甚至“95后大学老师”。
这些年轻的导师和学生年龄相差很小,他们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不仅有共同语言,而且对于某些新兴事物、现象的看法也基本一致,不仅可以一起讨论球赛,还可以一起互诉“糗事”,还会通过微信、QQ交换表情包、斗图,格外有共鸣。
这种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之下,曾经师生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代沟,正在被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正悄然变化。
“我很喜欢学生叫我‘超哥’”
王超1990年出生,是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作为一位90后,他带的第一批学生只比自己小几岁。
“平时,我和学生会像同龄朋友一样相处,比起王老师这个称呼,我更喜欢学生们叫我‘超哥’,因为这样特别亲近。”王超告诉记者,“我本身就不是严肃的人,所以经常会和学生聊聊天,有时发现学生发送有趣的微信表情包,我还会让他们再多发几个给我。”
作为新晋的90后导师,王超自己也刚从学生身份转变过来,所以特别能体会到学生的不容易。
“我更加愿意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的变化,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把科研做好。而且,我会比较注意传递一些正能量给学生,并且对他们犯的一些错误尽可能的包容,因为这些都是我作为学生时最大的希望。”王超说,“在学生面前,我更多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在海量的知识中,给他们指出需要学习的知识,并陪伴着他们走好学术之路。”
亦师亦友,这是江大环境科学与工程2021级研究生吴浩宇对于王超的评价。
王超
“我是王老师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有着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他在布置科研任务时,会非常体谅我们,选择适合我们的计划方案。”吴浩宇告诉记者,“而且,由于年龄相近,他和我有着许多年轻人间的共同语言,平时还会请我喝奶茶。除了师生之间科研内容的汇报之外,我们还会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趣事和麻烦,甚至互相抱怨一下遇到的倒霉事。世界杯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讨论球赛,这种感觉,更像是朋友。”
江大环境工程2019级的本科生唐梦晗,则把王超当成一位知心大哥。“‘超哥’会到班级里查看我们的到课率,有时还会陪着我们听完整堂课。在不同的节日,经常总会收到他的小礼物,他出国旅游时,还给我们带了国外的巧克力,这让初入大学的我们心里暖暖的,感觉他就像一位知心的大哥。现在,同学们不管是遇到学习还是生活上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超哥’。”
经常会被食堂阿姨关心的导师
2020年,张小昕在江大医学院担任教学科研岗讲师、硕士生导师。
1992年出生的她和很多学生也是同龄人。“我带的学生很多都是90后,和自己的表妹年龄相仿,所以相处起来比较融洽。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转型’不久,特别能理解学生的心态和压力。”
“我毕业的时间比较早,踩着26周岁的尾巴获得博士学位,所以心态一直比较年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和工作,所以算是学生气比较重。”
由于看起来挺年轻,所以张小昕在学校中经常会受到一些额外的关心。
“比如去食堂打饭的时候,阿姨会问我,‘同学你要吃什么?’又比如出校门的时候,被门卫大爷拦下来,告诉我‘学生不能出校’,所以我现在已经养成随身带教工卡的习惯。”张小昕笑着告诉记者。
张小昕
江大医学院的硕士生梁成栋对于张小昕的最大印象就是——没有代沟。“作为张老师的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和她的沟通氛围十分亲切和轻松愉悦,没有传统师生间的代沟和‘阶级感’,可以畅所欲言,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梁成栋说,“张老师经常亲手带我们一起做实验,一起学习新的实验技术。而且,她也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处境和需求,特别能理解我们的‘痛点’和‘难点’,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和自己的老师用表情包“斗图”,是江大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高凯歌的爱好之一。
“面对一些年长的老教授时,会有一些压力。但张老师的年龄和我们相近,在交流问题的时候完全不会那么拘谨,遇到不会的难题或者知识盲区时,也能毫不顾忌地提出来。她也会用我们同龄人的的语言和例子解答,这种学习氛围非常轻松愉悦。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我们还会分享心情,甚至在微信里用表情包‘斗图’,她总能轻松接住我们所表达的情绪,彼此相处的气氛十分融洽,乐在其中。”
“角色的转变让我更加有责任感”
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祯圆也是一名90后,1992年出生的她,在成为导师后最大的感触是,角色的转变让她更加有了责任感。
“自己作为学生时,遇到了问题可以向导师请教,寻求他们的指导,包括论文的修改等等,导师就是我学习方面的依靠。”刘祯圆说,“自己做了导师后,发现我也成为了学生的依靠,这种角色的转变让我感觉新奇,但更多的是种责任感。在读书期间,会帮忙带着课题组的师弟师妹一同参与实验。如今,自己所带学生和自己年龄相差不大,还是会有那种带师弟师妹的感觉。”
“我自己的性格属于乐观型,而且毕业后工作也才两年多,和学生之间没那么大的距离感,看着他们,时常让我想起自己当年的学生时代,对他们心里的想法比较了解,毕竟自己也刚经历过。虽然大家身份上是师生关系,但平时更像是姐弟、姐妹一样。对于他们学业的日常管理,在不影响工作进度的情况下,尽量培养他们养成自己控制时间节点的习惯,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性。”刘祯圆告诉记者。
江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庄梦蝶告诉记者,“作为刘老师的学生,于我而言很幸运,刘老师很包容,不仅会给我们推荐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还很耐心地亲自带着我做实验。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是90后,相处起来真的很愉快!”
同龄师生的相处模式越来越受欢迎
采访中,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都对这种同龄师生的相处模式表示认可和欢迎。这种既有传统师徒的情谊,又有同龄人之间共鸣的师生关系,正在让传统的校园师生关系发生着改变。
王超告诉记者,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会非常关心学生未来的就业意向和职业规划,而作为同龄人“过来人”,他的建议和意见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当然,相处过程中,也不完全是一味的鼓励,我也会给一些学生的想法‘泼冷水’,给他们提供一些风险上的预判,我觉得这对于今后的他们来说,也会很有帮助。”
张小昕则认为,不管哪一种相处模式,教书育人的首要原则是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对学生做到问心无愧,只要遵循这个原则,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的收益也会很好。“我希望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向前。”
刘祯圆
刘祯圆表示,由于和学生年龄相近,因此相处的时候没有代沟,但还是需要有一些边界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像同龄人一样嘻嘻哈哈,但是当遇到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时,我作为老师,还是有义务、有责任去引导、劝慰他们,在特殊的时段,还是要体现作为老师的权威性,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有必要。”(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记者 张翼)
编辑:毛蕴劼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