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人文丨范仲淹和他的丹阳“朋友圈”

2023-02-11 00:47 今日镇江  

提起宋代的名臣,人们总会想到范仲淹,因为他的《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广为国人诵读。镇江人尊敬范仲淹,因为他在守润州时做过许多好事。丹阳人也尊敬范仲淹,因为他与丹阳几个英才有着特殊的友谊。

范仲淹像

范仲淹其人其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又知睦州、苏州、开封府、饶州、润州、越州。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出任参知政事,上疏提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节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又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康定元年(1040)及庆历元年(1041)间,他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当时西夏不断袭扰延州(延安),新任知州惊恐,不敢赴任。范仲淹得知后,主动请缨任知州。他在延州出奇制胜,大败西夏,西夏兵部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当时民谣唱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幼学琼林》卷一称:“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前一句讲的就是这件事。

官场同僚吴遵路

范仲淹一生虽没在丹阳任过官职,却来过丹阳,并与丹阳人有缘。第一位与范仲淹有交往的丹阳人是吴遵路。吴遵路(988-1043),字安道,幼聪敏博学,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累官殿中丞,为秘阁校理。

天圣年间,章献太后摄政,吴遵路不畏权势,条奏十余事,语言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到州后,恰逢蝗旱肆虐,灾情严重。遵路乘民未饥,募富者,得钱万贯,派人从水路到苏州、秀州(今嘉兴)等地购粮,稳定粮价;又劝州民采集柴薪,官方收买,换购官米,至冬日大雪天寒时,又以原价将柴薪售给州民,官不伤财,民且得利;他又建茅屋百间,供流民居住,并自捐俸钱置办盐蔬,给以茶饭,有病者则给药治理,其愿归者,备舟送还家乡。是年,诸州郡多有饥寒而死者,惟常州平安无事,“不知其凶岁也”。明道二年(1033)八月,45岁的范仲淹受命赴江淮赈灾,当他来到江淮一带时,听到吴遵路的事迹,大加赞赏,立即奏报朝廷,将遵路救灾事迹颁之诸州效法。

吴遵路比范仲淹大一岁,两人也因为正直清廉的共性而成为挚友。后来吴遵路调任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在此任上,生病犹决事不辍,于庆历三年(1043)卒于任上,年五十六。仁宗闻而悲伤,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由于吴遵路为政简易,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时生活廉俭无好,去世后,家无余资,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范仲淹知道后,毫不犹豫拿出自己的俸禄周济吴遵路家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邵餗邵亢叔侄俩

与范仲淹交往较深的丹阳人还有邵餗、邵亢叔侄俩。

邵亢像

邵亢(1014-1075),字兴宗,丹阳人,幼时聪明过人。十岁时,“日诵书千言,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后被范仲淹所赏识,举茂才试于崇政殿,十四人中唯邵亢对策中异等科,授建康军节度推官。一次,英宗召对群玉殿,访以世事,邵亢的谈吐和见解使英宗大为赞叹,说:“学士真国器也!”后来官至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可以说,范仲淹是邵亢成才之路上的引路人。

邵亢的叔父邵餗(约989-1046后)与范仲淹交往更深。邵餗年轻时科举未能及第,后隐居不仕,养高丘园,在家设书房“溪斋”,专心读书写字,以一手精湛的篆书名扬四方,并独创了一种篆体,名之为“钗股篆”,在士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范仲淹平时也喜爱书法,对邵餗尤其赏识。

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身为右司谏的范仲淹被贬外放,出守睦州。来年春,自京城出发上任,沿颍、淮而下,再沿运河南进。路过丹阳时,特停舟上岸,与张侍御一起来拜访邵餗,可惜邵餗外游未归,深为惋惜。

范仲淹四月至睦州任所,重修严子陵祠堂,亲作《严子陵祠堂记》。十月,已调守苏州的范仲淹修书一封,遣郡校送至丹阳交邵餗,求为篆题。略云:“谨奉短书于先生邵公足下,今春与张侍御过丹阳,约诣先生,维舟水邉,闻先生归山,所谓‘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惘然愧薄宦之不髙。暨抵桐庐,郡有严陵钓台,思其人,咏其风,能使贪夫亷,懦夫立,有大功扵名教。筑堂而祠之,又为之记。念非托之以奇则不足为后。今先生篆高出四海,或能枉神笔于片石,则严子之风,复千百年未泯。”范仲淹对邵餗尊尚敬重之情悠然可见。

“四绝碑”之来历

景佑四年(1037)年底,范仲淹由饶州改知润州。来年正月,赴润州上任。他在这里力布德政:兴办教育,筹建郡学,修清风桥(范公桥),并向朝廷举荐一批有才干的人任官,其中就有邵餗。可邵餗志在田园山林,甘心寂寞,不赴。十一月,范仲淹接调令改知越州(治今浙江绍兴)。赴越时,道过丹阳,特来拜访邵餗。两人在“溪斋”喝茶品茗,论古道今,意气相得。席间邵餗出示一件唐人许鼎所撰《祖先生墓志》,范仲淹视为珍宝,带至越州,刻之祠堂。庆历五年,润州刺史王琪再次秉承范仲淹之意,向朝廷推荐任官,称其“守道丘园,素有节行”,邵餗依然力辞不赴,宋仁宗许之,赐号“冲素处士”。

最使邵餗扬名的事是岳阳楼之“四绝碑”。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成。六月十五日,滕子京向谪守邓州的挚友范仲淹致书求记,并附上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收到后,于九月十五日在花洲书院满怀豪情写下了那篇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全文仅三百余字,然而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音调铿锵。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广为国人传诵。滕子京收到《岳阳楼记》后,按范仲淹的推荐,请苏子美书丹,邵餗篆额,镌刻成石碑置于楼内,供游人观瞻。当时人们将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子美书丹、邵餗篆额称为“天下四绝”,那块石碑也被誉为“四绝碑”。

麦舟之赠千古传

中华成语中的“麦舟之赠”产生在丹阳,也与范仲淹有关。

“麦舟之赠”图局部

范仲淹与文学家石曼卿是好友。一次范仲淹闲居河南睢阳,派年少的儿子范纯仁(字尧夫)去苏州一带收租,并叮嘱他途经丹阳时,顺道看望正寓居丹阳的好友石曼卿。范纯仁收好租后,押运了五百斛小麦返程,船泊丹阳珥渎河,遵父嘱拜谒石曼卿。范纯仁见石曼卿素服而迎,便询问缘故。原来石曼卿流寓丹阳期间,父母、妻子患病,在两个月内相继死亡,家无余蓄,无法入殓安葬,只好面对亲人尸骸含悲长叹,也无法脱身北上任职。纯仁一听,顿起怜悯之心,遂擅自作主,将五百斛小麦连同木船相赠。然后空手骑马而归。

石曼卿像

到家后,范纯仁忐忑不安去见父亲,伫立良久,不敢说话。范仲淹问:“你去江南路过丹阳,有没有去看望石曼卿?”纯仁答:“去了。曼卿先生家中遭难,接连死了三个亲人,没钱安葬,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帮他。”范仲淹立即说:“那你为什么不把收来的麦租送他?”纯仁说:“全送他了。”范仲淹赞许地点了点头。

《乾隆丹阳县志》记载的麦舟桥

石曼卿在丹阳用范纯仁的麦租办好了丧葬事,还剩余很多,就去退还给范仲淹,范仲淹坚辞不受。石曼卿回到丹阳,就用剩余的麦租款为村民造了一座桥,名“七里桥”,后人改名为“麦舟桥”。至今在丹阳南门外,尚有麦溪河、麦溪桥、麦溪村等,相传都因“麦舟之赠”典故而起的名。范仲淹的部分后裔也以“麦舟堂”作为祠堂堂号,勉励后人牢记祖上的美好品德。(文/卢政)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222

提起宋代的名臣,人们总会想到范仲淹,因为他的《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广为国人诵读。镇江人尊敬范仲淹,因为他在守润州时做过许多好事。丹阳人也尊敬范仲淹,因为他与丹阳几个英才有着特殊的友谊。

范仲淹像

范仲淹其人其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又知睦州、苏州、开封府、饶州、润州、越州。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出任参知政事,上疏提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节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又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康定元年(1040)及庆历元年(1041)间,他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当时西夏不断袭扰延州(延安),新任知州惊恐,不敢赴任。范仲淹得知后,主动请缨任知州。他在延州出奇制胜,大败西夏,西夏兵部说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当时民谣唱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幼学琼林》卷一称:“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前一句讲的就是这件事。

官场同僚吴遵路

范仲淹一生虽没在丹阳任过官职,却来过丹阳,并与丹阳人有缘。第一位与范仲淹有交往的丹阳人是吴遵路。吴遵路(988-1043),字安道,幼聪敏博学,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累官殿中丞,为秘阁校理。

天圣年间,章献太后摄政,吴遵路不畏权势,条奏十余事,语言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到州后,恰逢蝗旱肆虐,灾情严重。遵路乘民未饥,募富者,得钱万贯,派人从水路到苏州、秀州(今嘉兴)等地购粮,稳定粮价;又劝州民采集柴薪,官方收买,换购官米,至冬日大雪天寒时,又以原价将柴薪售给州民,官不伤财,民且得利;他又建茅屋百间,供流民居住,并自捐俸钱置办盐蔬,给以茶饭,有病者则给药治理,其愿归者,备舟送还家乡。是年,诸州郡多有饥寒而死者,惟常州平安无事,“不知其凶岁也”。明道二年(1033)八月,45岁的范仲淹受命赴江淮赈灾,当他来到江淮一带时,听到吴遵路的事迹,大加赞赏,立即奏报朝廷,将遵路救灾事迹颁之诸州效法。

吴遵路比范仲淹大一岁,两人也因为正直清廉的共性而成为挚友。后来吴遵路调任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在此任上,生病犹决事不辍,于庆历三年(1043)卒于任上,年五十六。仁宗闻而悲伤,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由于吴遵路为政简易,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时生活廉俭无好,去世后,家无余资,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范仲淹知道后,毫不犹豫拿出自己的俸禄周济吴遵路家人,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邵餗邵亢叔侄俩

与范仲淹交往较深的丹阳人还有邵餗、邵亢叔侄俩。

邵亢像

邵亢(1014-1075),字兴宗,丹阳人,幼时聪明过人。十岁时,“日诵书千言,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后被范仲淹所赏识,举茂才试于崇政殿,十四人中唯邵亢对策中异等科,授建康军节度推官。一次,英宗召对群玉殿,访以世事,邵亢的谈吐和见解使英宗大为赞叹,说:“学士真国器也!”后来官至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可以说,范仲淹是邵亢成才之路上的引路人。

邵亢的叔父邵餗(约989-1046后)与范仲淹交往更深。邵餗年轻时科举未能及第,后隐居不仕,养高丘园,在家设书房“溪斋”,专心读书写字,以一手精湛的篆书名扬四方,并独创了一种篆体,名之为“钗股篆”,在士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范仲淹平时也喜爱书法,对邵餗尤其赏识。

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身为右司谏的范仲淹被贬外放,出守睦州。来年春,自京城出发上任,沿颍、淮而下,再沿运河南进。路过丹阳时,特停舟上岸,与张侍御一起来拜访邵餗,可惜邵餗外游未归,深为惋惜。

范仲淹四月至睦州任所,重修严子陵祠堂,亲作《严子陵祠堂记》。十月,已调守苏州的范仲淹修书一封,遣郡校送至丹阳交邵餗,求为篆题。略云:“谨奉短书于先生邵公足下,今春与张侍御过丹阳,约诣先生,维舟水邉,闻先生归山,所谓‘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惘然愧薄宦之不髙。暨抵桐庐,郡有严陵钓台,思其人,咏其风,能使贪夫亷,懦夫立,有大功扵名教。筑堂而祠之,又为之记。念非托之以奇则不足为后。今先生篆高出四海,或能枉神笔于片石,则严子之风,复千百年未泯。”范仲淹对邵餗尊尚敬重之情悠然可见。

“四绝碑”之来历

景佑四年(1037)年底,范仲淹由饶州改知润州。来年正月,赴润州上任。他在这里力布德政:兴办教育,筹建郡学,修清风桥(范公桥),并向朝廷举荐一批有才干的人任官,其中就有邵餗。可邵餗志在田园山林,甘心寂寞,不赴。十一月,范仲淹接调令改知越州(治今浙江绍兴)。赴越时,道过丹阳,特来拜访邵餗。两人在“溪斋”喝茶品茗,论古道今,意气相得。席间邵餗出示一件唐人许鼎所撰《祖先生墓志》,范仲淹视为珍宝,带至越州,刻之祠堂。庆历五年,润州刺史王琪再次秉承范仲淹之意,向朝廷推荐任官,称其“守道丘园,素有节行”,邵餗依然力辞不赴,宋仁宗许之,赐号“冲素处士”。

最使邵餗扬名的事是岳阳楼之“四绝碑”。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成。六月十五日,滕子京向谪守邓州的挚友范仲淹致书求记,并附上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收到后,于九月十五日在花洲书院满怀豪情写下了那篇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全文仅三百余字,然而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音调铿锵。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广为国人传诵。滕子京收到《岳阳楼记》后,按范仲淹的推荐,请苏子美书丹,邵餗篆额,镌刻成石碑置于楼内,供游人观瞻。当时人们将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子美书丹、邵餗篆额称为“天下四绝”,那块石碑也被誉为“四绝碑”。

麦舟之赠千古传

中华成语中的“麦舟之赠”产生在丹阳,也与范仲淹有关。

“麦舟之赠”图局部

范仲淹与文学家石曼卿是好友。一次范仲淹闲居河南睢阳,派年少的儿子范纯仁(字尧夫)去苏州一带收租,并叮嘱他途经丹阳时,顺道看望正寓居丹阳的好友石曼卿。范纯仁收好租后,押运了五百斛小麦返程,船泊丹阳珥渎河,遵父嘱拜谒石曼卿。范纯仁见石曼卿素服而迎,便询问缘故。原来石曼卿流寓丹阳期间,父母、妻子患病,在两个月内相继死亡,家无余蓄,无法入殓安葬,只好面对亲人尸骸含悲长叹,也无法脱身北上任职。纯仁一听,顿起怜悯之心,遂擅自作主,将五百斛小麦连同木船相赠。然后空手骑马而归。

石曼卿像

到家后,范纯仁忐忑不安去见父亲,伫立良久,不敢说话。范仲淹问:“你去江南路过丹阳,有没有去看望石曼卿?”纯仁答:“去了。曼卿先生家中遭难,接连死了三个亲人,没钱安葬,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帮他。”范仲淹立即说:“那你为什么不把收来的麦租送他?”纯仁说:“全送他了。”范仲淹赞许地点了点头。

《乾隆丹阳县志》记载的麦舟桥

石曼卿在丹阳用范纯仁的麦租办好了丧葬事,还剩余很多,就去退还给范仲淹,范仲淹坚辞不受。石曼卿回到丹阳,就用剩余的麦租款为村民造了一座桥,名“七里桥”,后人改名为“麦舟桥”。至今在丹阳南门外,尚有麦溪河、麦溪桥、麦溪村等,相传都因“麦舟之赠”典故而起的名。范仲淹的部分后裔也以“麦舟堂”作为祠堂堂号,勉励后人牢记祖上的美好品德。(文/卢政)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