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剑 马彦如
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也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视角。中国古代的府城通常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
润州罗城即当时镇江城的外郭,规模较大,比大子城扩大了几倍,主要向西、向南扩展。反映出镇江城市在唐代发生了跳跃性的变化,居民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手工业更加繁荣,从而在唐代江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占有的地位日趋重要。
唐代修筑润州罗城志载有两次。
唐文宗大和年间(公元 827—835 年),时任浙江西道观察使兼润州刺史的王璠命人"凿润州外隍","因沟其城,凿深数长,役人得一方石,石铭十二字:‘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方石铭文经"京口老人"讲析,为王璠凶兆。《新唐书﹒王璠传》《太平广记》分别记载了王璠修筑润州城的事迹。
唐僖宗乾符年间,镇海节度使周宝在润州筑罗城作外郭。宋《嘉定镇江志》记载颇为具体,曰"罗城,周迥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五寸,今颓圯"云云。在罗城的城门中,志载的鹤林、青阳二门唐代乾符年间确有其名。
《太平广记》卷七十记载:周宝为浙西节度使,治城隍到鹤林门时,挖掘出一座古冢,棺椟将腐,打开发现,有一女子人面如生,铅粉衣服皆不腐朽。周宝亲自到现场视察,改葬送行时,棺内女子"坐于紫云,冉冉而上"。此事传闻颇具神话色彩,但周宝治城隍至鹤林门却是史实。鹤林门,在鹤林寺北侧,其北门至两宋时期仍存。
志载:周宝驻润州时,"募亲军千人,号‘后楼兵’"(芙蓉楼又称"后楼")。光启三年(887)二月,周宝因为兵变夜半惊起,"徒跣叩芙蓉门,呼后楼兵,后楼兵亦反矣!宝率家人步走出青阳门,遂奔常州"。可知青阳门于乾符年间亦已存在。
考古人员曾于1993年在市区阳彭山工地,1996年在铁瓮城东垣顶部和气象台山工地、1998年在塔山桥段、1999年在东岳巷段、2003年在北固山龙埂、2009年在沪宁城际铁路地段等地发现部分宋代罗城遗迹,基本确定了罗城的东、西、南方向的走向。
唐代润州罗城,周长二十六里十七步,比之明清镇江城,周长要大一倍,面积是其三倍有余。通过考古调查、发掘,并结合史籍有关记载,可以勾勒出润州城的粗略轮廓。罗城,以北固山南峰的子城为基点,东侧应包括花山湾古城的范围。在花山湾城垣考古中,曾发现有唐代加筑或修筑城垣的迹象,说明此城在唐代还继续使用。循此向气象台一一东门广场方向,经过古青阳门继续向南延伸。罗城的南垣东段,大致位于覆釜山、虎头山北侧,而南垣西段从鹤林寺北侧折向西北,北城垣亦从北固山南峰的子城向西,沿长江岸边,越京口闸。西城垣由京口闸外侧,向南经山巷一带过登云门(位于宝盖山北侧,至今地名依旧)、阳彭山、东岳庙巷,斜向东南,与鹤林门抱合。
1998年,考古人员在镇江老北门金通工地发现了明代定波门瓮城石垣,据考证当年城垣高约5米。同时在明代瓮城城垣南侧还有唐宋城门及城壕遗迹,说明此处即是唐宋罗城的定波门所在。史料记载:"其时,镇江府城城墙周长十二里许,高两丈六尺,城门有四:东朝阳,西金银,南虎踞,北定波。"
镇江市郊唐代墓葬的分布,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确定润州罗城范围的辅助材料。唐墓在城东分布于北固山东侧,花山湾城垣及京岘山西侧一线,城南分布在覆釜山北边,城西南密集分布于李家大山、阳彭山西南、宝盖山东麓一线。出土的唐墓志中还反映出城郭周围的部分乡名和位置:唐时的李家大山称阿育王山,西部及宝盖山属万春乡,山之东侧则属竹里乡,城南覆釜山、黄鹤山一带称宝山乡。其中,有两方墓志具体标明墓地的地望在罗城外侧:一是徐巽墓志,内有"葬润州丹徒县郭西南阿育王山之西北原"的内容;另一方是荀夫人墓志,内有"于当州郭西万春乡阿育王山西南原"的文字,进一步表明了墓地与城郭之间的位置关系。
唐宋罗城总体地势比之铁瓮城和京口城已是平地为主,古城街衢随着大运河漕运的发展而繁荣,城内"民居商肆夹渠而列",丁卯桥唐代金银窖藏的出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镇江(润州)彼时的繁华盛景。
编辑:毛蕴劼
审核:解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