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十出头的王进,微胖,说话不紧不慢,带着地方口音,但是只要说出来,必定有板有眼。他开了十多年旧书店,在我市不少地方待过,每到一处都会吸引周边的读书人过来聊天。
准确地说,生意就是这么慢条斯理聊出来的。一般进店的读者除了购书外,下意识中还有与店老板交流的欲望,其回报不单单可以讨价还价,让书的折扣更大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彼此可以交换对社会的认知和看法,恰恰这点是王老板的特长,他可以让顾客很快找到认同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这才是销售的精髓!旧书不如新书、古书、教辅书好卖,多被冠以“闲书”的称谓,但自有矢志不渝钟爱者。这么多年坚持下来,镇江的不少读书人都认识王老板了,因为或早或晚或多或少都会在他手上买书。这些人中,既有大学教授、学者,也有普通老百姓、务工人员,社会各个层面都有。从这个意义上讲,王老板也是社会工作者,他熟悉各阶层读者的嗜好,这可能也是社会热点和关注点,他会因此调整自己的进书策略,往适销对路上靠。
社会工作者还有另一层含意。既然是开旧书店,势必要回收旧书,那么很多读书人的书会再次“回笼”到旧书店里,开启新一轮生命历程。这个过程其实很有意思,有起死回生之喻,也有循环往复之意,或者说是咸鱼翻身更恰当一点。王老板收旧书的过程,就是与各类读书人“贴身肉搏”的过程,王进进退有度,分寸拿捏得当,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这些读书人后来都慢慢成为他的“人脉”和“货源”资源。大家可以自我对照,家中的闲书到底有多少?是不是无穷无尽?
尽管如此,城市中的旧书资源仍在不断萎缩,这是你我都能看到的现实。王进表示,书店业整体在收缩,旧书店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所以各个层面都在倡导阅读。从他多年的经营来看,前些年,镇江颇有几位购书大户,他们一般每年都会安排专门购书款项,每月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专门在本地购书。每次看到这几位“熟脸”购书,书店老板个个笑逐颜开。不过,如今这种情况少了,现在每天镇江本地的销量有限,更多的还是面向全国读者的“孔夫子旧书网”上的销售。
王老板在上面也有店,且不止一家,一个叫“聊斋书社”,另一个叫“地平线书屋”。光听这两个店名就觉得他文化根底不浅:前者给人无限的想象余地,还带有些许魔幻色彩;后者则是将前面的历史空间直接挤压成现实空间,同时不忘留一丝曙光和希冀。让记者没想到的是,这两家网店的销售并没有受到近年疫情的影响,反而“稳中有升”,这大概是对他执着坚守阵地的最大回报吧!对此,王老板的解释是:“窝在家里的人多了,点外卖的多了,网上买书的人也会多一点。”在数字化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当纸质书在人们视野里渐行渐远时,仍有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坚持为城市多留下一些温暖记忆……
十多年与旧书打交道,王进基本上瞄一眼书皮就能判断旧书的市场价值。他认为读书不应成为一种被提醒和标榜的符号,而应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哪怕像他这样,每天可能没有大块时间来阅读,但是会努力帮读者找书、认真填写地址寄书,也算是对书籍的一种深层爱护和皈依。这种内心的皈依值得点赞,记者发现,王进的语言水平看涨,时不时会从嘴里冒出一句文言文,让记者找不着北;而且他的钢笔字也越发写得潇洒了,会让外地读者对这位镇江老板刮目相看。(记者 竺捷)
编辑:毛蕴劼
审核: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