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凝心聚力谋发展 踔厉奋发向未来——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

2023-01-07 00:42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1月6日下午,镇江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联组讨论会四场同开,一次次“头脑风暴”在各讨论会场“席卷”,来自各界别的委员们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就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聚焦三大战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积极建言献策中,共谋镇江市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上,一场围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的讨论开展得热火朝天,参会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镇江新实践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张松认为,要坚定不移高举产业强市大旗,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尊重规律、注重实效,不搞“碳冲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立高质量考核“风向标”,促进全市重点工作与短板弱项指标提升。

市政协常委,民建市委主委、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夏军说,要高度关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消费恢复动力不足等短期风险,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分层分类推动“四群八链”做强做大,提升三次产业融合成效,建立完善开发园区差异化考评机制,完善项目评估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91次提及“安全”,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对于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市政协委员,银保监会镇江监管分局局长、党委书记曹彤建议,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力度,提升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水平,加强债务管控,打击非法集资,防范房地产风险;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应对涉稳隐患的工作合力,严防单体风险演变为系统风险。

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副主委、江苏科技大学蚕研所生物技术学院研究室副主任卢全有说,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合力将生态循环农业打造成镇江农业的金字招牌,加强科技赋能,打通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立一村一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工程体系。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共同富裕,要做大经营主体,实施品牌战略。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主任刘铮认为,要将丘陵山区的多样化生物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的优势,完善流通体系,发展工厂化、立体化、园艺化农业,推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预制菜+配送”等新模式。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市政协委员、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强说,要选贤任能,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筑巢引凤,让乡村成为吸引实用型人才的强磁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农业企业成为人才的蓄水池。

市政协委员、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吴银权建议,在城市更新中融入文艺元素,以小投入、小场景、小项目、小空间为主,建设一批遍布城市的小剧场、“民星绽放”艺术角、非遗守望点等“文艺+旅游”新场景,更好地赋美城市气质,提升文化彰显度,展现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镇江是江苏省低碳发展的先行军、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海虹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源头治理,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聚力发展“四群八链”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绿色低碳产业,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市政协委员、市红旗小学副校长侯晓佳说,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深入协商,有效监督,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汇聚民智,凝聚共识。

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举行的“加快缩小三大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联组讨论会上,来自农工、致公、社科、民宗、侨联、台联、特邀界别的政协委员、列席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和我市实际,对加快缩小三大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推动镇江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六个更加”,是市委结合镇江实际,对镇江现代化建设作出的目标安排,也是对镇江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路径选择。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委规划处副处长吕若曦认为,加快实现“六个更加”的共同富裕,要更加关注富裕水平——锚定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以高质量发展夯实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加关注发展活力——推动创富机会人人均等,以平等发展激发“创新创业福地”活力动能;更加关注均衡协调——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以协调发展打造橄榄型社会结构;更加关注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普惠发展塑造“山水花园名城”高品质生活;更加关注百姓感受——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共同富裕满意度,在共同富裕的历史伟业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市政协委员,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农工党江大基层委员会主委陈元平认为,农业生产将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他建议镇江规划“天空地一体化”数据信息采集体系,实施智慧农业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机制,加快传统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农情信息中心建设,推广农田宜机化改造与“一户一田”土地权属交换,培养扎根农村、知农爱农的智慧农业人才。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市政协委员,致公党镇江市委副主委、江苏大学数学科学院副院长张正娣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拓展发展思路,促进整体规划与村集体发展目标深度融合;强化政策落实,着力精准施策,统筹安排涉及各部门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强化项目带动,推动产业振兴,引导广大农民走信息化共同富裕之路。

侨台资企业是镇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市政协委员,市台办副主任、民进市委副主委潘煜龙建议,用情交友,开展双招双引,积极请进来,走出去。用心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有针对性地助力侨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牵线,努力为侨台资企业纾解困难、维护权益。加强城市各方面的建设,提升城市的品质,使镇江更加宜居宜业;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扩大城市知名度,提高镇江美誉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刘祥生提出,践行“两康”理念、发展健康产业,既是让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产业强市、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向。他建议:以应用场景的营造,加速度推动健康产业落地;以探索“营城模式”的创新,不断丰富“两康”场景建设;以“两康”生活为展现,差异化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以宜居聚人,以人才兴产,以产业旺城”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最大的民生。市政协委员,句容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发巧认为,要凝聚企业力量、乡村力量、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主抓高质量发展,建立共富机制,促进文明共享。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夯实共同富裕主板,在乡村振兴中拉长共同富裕短板,在高效能治理中兜住共同富裕底板,在高品质生活中建立共同富裕的幸福感。

推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市政协委员,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季成宾认为,对标新时期人民群众新期待,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做到思想提升,增强民族村共同富裕的使命担当。要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兼顾,绘就民族村共同富裕的秀美蓝图。要增强项目支撑,激发民族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能。要强化宣传,营造民族村共同富裕的浓厚氛围。要落实制度,建立协作机制,规范民族村共同富裕的资金使用。

探索镇江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之路

2023年是镇江市纳入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的第11个年头,“低碳镇江”已成为一张全国瞩目的镇江名片。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安排的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围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擦亮镇江高质量发展新底色”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探索镇江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之路,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2020年9月,我国向全世界宣布了“双碳”目标。我市如何凭借优势、趁势而上?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副主委、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于明就《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培育园区发展新动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镇江具有打造‘零碳园区’的先天条件,在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上具有丰富的‘碳经验’。建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多个省级开发区,各园区内部产业配套齐全。”他建议,对全园区碳排放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摸底,引导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园区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零碳工厂”建设。出台激励政策,制定相应标准,同时,完善基础建设,打造零碳园区的配套设施。

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撑就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提高政策扶持绿色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市政协委员、镇江日报社专副刊编辑中心主任陈声秦建议,“政府加强研究制定针对民营环保企业的融资信保便利化措施,包括试行以众筹模式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官民合建的投资担保基金,探讨制定以民营企业技术产权为抵押的新型投融资担保模式、鼓励地方建立支持中小企业投资的专项基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内涵,是深化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委员,丹阳市丹北镇飞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邵国林指出,“这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他以废钢资源循环利用为例,“采用废钢铁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与使用铁矿石炼钢相比,由于节省了焦炉、烧结和高炉等污染物排放比较高的工序,极大地降低了硫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并且能源消耗也大幅下降。”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大型清洁能源“充电宝”,发挥着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六大功能。市政协委员,句容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章壮钧在以《双碳机遇下打造镇江区域抽水蓄能制高点》为题的发言中提出,“以风电、光伏、抽水蓄能为代表的新型清洁能源虽然发展迅猛,但在短时间内仍难以实现煤电替代,因此加快建设包含抽水蓄能在内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大势所趋。”抽水蓄能电站是生态友好型工程,他告诉大家:“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投运后每年可节约燃煤消耗量约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约35.7万吨。”

由于受历史原因、产业结构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市在能耗、碳排放上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陈强交出自己在《双碳背景下对我市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性思考》,他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导方向。因此,着眼于镇江实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能源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更新,将是我市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

强化源头治理,才能更好地推进降碳减污。“运用源头治理思维推动绿色发展,是镇江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当务之急。”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党组书记成杰的发言掷地有声。他从加快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在发展方式上求转变;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加快治理体系能力建设,在固本培元上求突破等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将源头治理与绿色发展紧密契合、统筹推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镇江。”

聚焦三大战略,增强发展新动能

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四联组讨论会现场,来自九三学社、教育、医卫、体育、中共、共青团青年、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会等8个界别的政协委员围绕“聚焦三大战略,增强发展新动能”专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会场内暖意融融,讨论气氛也相当热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发展的机遇和主动。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和经济的‘最后一公里’。”市政协委员、江苏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冯春来认为,我市科教资源丰富,在科技成果打造和转化应用方面有良好基础,但在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问题。他建议要加强高校科技成果激励,提升企业创新承接能力,打造联合创新平台,多点发力促进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做精做细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落地落实,瞄准对接需求优化中介服务。

市政协委员,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刘璇认真观察我市初创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情况,她说:“马书记多次强调种好‘三棵树’,其中培育创新创业‘小树苗’,离不开一批高质量的孵化器。”刘璇委员围绕孵化器怎么建和怎么用,给出了要提升质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和扩大开放、强化市场、构建系统的切实建议,希望能让孵化器成为产业强市的“茁壮苗圃”。市政协委员、江苏福世特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浩则把目光聚焦于我市新型墙材推广应用和散装水泥行业的绿色发展现状上,他提议优化墙散行业绿色建材发展顶层制度设计、强化墙散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引导、政府引导帮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推动建材产品绿色升级,助力行业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同样关注创新驱动发展,市政协委员、镇江高专招生处副处长毕磊围绕体育产业发展给出了建议,他表示:“我们应该突破旧框架,广泛借力、凝聚合力,在融合中寻求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内涵价值的发掘、利用和推广,使其成为镇江本土文化资本,助力健康镇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镇江职业教育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定迈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步伐,奋力谱写镇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市政协委员、江苏省大港中学副校长黄卫荣认为,要积极探索职教师资培养“新路径”,筑好镇江高素质工匠“蓄水池”,下好职教布局“一盘棋”,绘好产教融合“同心圆”,建好留才聚才“强磁场”,在新时代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助力职业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伟大复兴奠基。

市政协委员,丹阳市政协副主席、丹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建红关注乡村医生人才短缺情况,提出健全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议,希望健全乡村卫生服务体系,补全乡村医生结构短板,切实加强人才培育,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市政协委员、镇江市仁和永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婷委员则以“加强新阶层人士高层次人才培养,建树新阶层人士人才高地”为题,提议确保方向、提高质量和增强效果“三个维度”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系统集成,着力在新阶层人士中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企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市加快建设高素质产业大军,推进产业强市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市政协委员,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镇江市职工法律维权律师团副团长王坤表示,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人才激励体制,拓展人才培育路径,着力打造出一支有理想、敢担当、高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发挥产业工人在推进产业强市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

8位委员立足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紧扣新时代新发展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科学建言,发言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对策务实,切实为推动镇江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全媒体记者 胡建伟 周迎 马彦如 吴韵晗 通讯员 朱雁 厉成辉 王文倩 梅海飞)

图片:管奇璠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65

今日镇江讯 1月6日下午,镇江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联组讨论会四场同开,一次次“头脑风暴”在各讨论会场“席卷”,来自各界别的委员们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就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聚焦三大战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积极建言献策中,共谋镇江市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上,一场围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的讨论开展得热火朝天,参会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镇江新实践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张松认为,要坚定不移高举产业强市大旗,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尊重规律、注重实效,不搞“碳冲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树立高质量考核“风向标”,促进全市重点工作与短板弱项指标提升。

市政协常委,民建市委主委、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夏军说,要高度关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消费恢复动力不足等短期风险,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分层分类推动“四群八链”做强做大,提升三次产业融合成效,建立完善开发园区差异化考评机制,完善项目评估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91次提及“安全”,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对于在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市政协委员,银保监会镇江监管分局局长、党委书记曹彤建议,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力度,提升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水平,加强债务管控,打击非法集资,防范房地产风险;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应对涉稳隐患的工作合力,严防单体风险演变为系统风险。

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副主委、江苏科技大学蚕研所生物技术学院研究室副主任卢全有说,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合力将生态循环农业打造成镇江农业的金字招牌,加强科技赋能,打通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建立一村一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工程体系。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共同富裕,要做大经营主体,实施品牌战略。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主任刘铮认为,要将丘陵山区的多样化生物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的优势,完善流通体系,发展工厂化、立体化、园艺化农业,推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预制菜+配送”等新模式。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市政协委员、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强说,要选贤任能,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筑巢引凤,让乡村成为吸引实用型人才的强磁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农业企业成为人才的蓄水池。

市政协委员、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吴银权建议,在城市更新中融入文艺元素,以小投入、小场景、小项目、小空间为主,建设一批遍布城市的小剧场、“民星绽放”艺术角、非遗守望点等“文艺+旅游”新场景,更好地赋美城市气质,提升文化彰显度,展现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镇江是江苏省低碳发展的先行军、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海虹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源头治理,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聚力发展“四群八链”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绿色低碳产业,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市政协委员、市红旗小学副校长侯晓佳说,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深入协商,有效监督,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汇聚民智,凝聚共识。

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举行的“加快缩小三大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联组讨论会上,来自农工、致公、社科、民宗、侨联、台联、特邀界别的政协委员、列席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和我市实际,对加快缩小三大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推动镇江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六个更加”,是市委结合镇江实际,对镇江现代化建设作出的目标安排,也是对镇江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路径选择。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委规划处副处长吕若曦认为,加快实现“六个更加”的共同富裕,要更加关注富裕水平——锚定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以高质量发展夯实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加关注发展活力——推动创富机会人人均等,以平等发展激发“创新创业福地”活力动能;更加关注均衡协调——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以协调发展打造橄榄型社会结构;更加关注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普惠发展塑造“山水花园名城”高品质生活;更加关注百姓感受——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共同富裕满意度,在共同富裕的历史伟业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市政协委员,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农工党江大基层委员会主委陈元平认为,农业生产将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他建议镇江规划“天空地一体化”数据信息采集体系,实施智慧农业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机制,加快传统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农情信息中心建设,推广农田宜机化改造与“一户一田”土地权属交换,培养扎根农村、知农爱农的智慧农业人才。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市政协委员,致公党镇江市委副主委、江苏大学数学科学院副院长张正娣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拓展发展思路,促进整体规划与村集体发展目标深度融合;强化政策落实,着力精准施策,统筹安排涉及各部门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强化项目带动,推动产业振兴,引导广大农民走信息化共同富裕之路。

侨台资企业是镇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市政协委员,市台办副主任、民进市委副主委潘煜龙建议,用情交友,开展双招双引,积极请进来,走出去。用心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有针对性地助力侨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牵线,努力为侨台资企业纾解困难、维护权益。加强城市各方面的建设,提升城市的品质,使镇江更加宜居宜业;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扩大城市知名度,提高镇江美誉度。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刘祥生提出,践行“两康”理念、发展健康产业,既是让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产业强市、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向。他建议:以应用场景的营造,加速度推动健康产业落地;以探索“营城模式”的创新,不断丰富“两康”场景建设;以“两康”生活为展现,差异化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以宜居聚人,以人才兴产,以产业旺城”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最大的民生。市政协委员,句容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发巧认为,要凝聚企业力量、乡村力量、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主抓高质量发展,建立共富机制,促进文明共享。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夯实共同富裕主板,在乡村振兴中拉长共同富裕短板,在高效能治理中兜住共同富裕底板,在高品质生活中建立共同富裕的幸福感。

推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市政协委员,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季成宾认为,对标新时期人民群众新期待,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做到思想提升,增强民族村共同富裕的使命担当。要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兼顾,绘就民族村共同富裕的秀美蓝图。要增强项目支撑,激发民族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能。要强化宣传,营造民族村共同富裕的浓厚氛围。要落实制度,建立协作机制,规范民族村共同富裕的资金使用。

探索镇江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之路

2023年是镇江市纳入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的第11个年头,“低碳镇江”已成为一张全国瞩目的镇江名片。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安排的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围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擦亮镇江高质量发展新底色”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探索镇江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之路,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2020年9月,我国向全世界宣布了“双碳”目标。我市如何凭借优势、趁势而上?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副主委、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于明就《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培育园区发展新动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镇江具有打造‘零碳园区’的先天条件,在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上具有丰富的‘碳经验’。建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多个省级开发区,各园区内部产业配套齐全。”他建议,对全园区碳排放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摸底,引导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园区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零碳工厂”建设。出台激励政策,制定相应标准,同时,完善基础建设,打造零碳园区的配套设施。

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撑就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提高政策扶持绿色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市政协委员、镇江日报社专副刊编辑中心主任陈声秦建议,“政府加强研究制定针对民营环保企业的融资信保便利化措施,包括试行以众筹模式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官民合建的投资担保基金,探讨制定以民营企业技术产权为抵押的新型投融资担保模式、鼓励地方建立支持中小企业投资的专项基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内涵,是深化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委员,丹阳市丹北镇飞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邵国林指出,“这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他以废钢资源循环利用为例,“采用废钢铁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与使用铁矿石炼钢相比,由于节省了焦炉、烧结和高炉等污染物排放比较高的工序,极大地降低了硫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并且能源消耗也大幅下降。”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大型清洁能源“充电宝”,发挥着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六大功能。市政协委员,句容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章壮钧在以《双碳机遇下打造镇江区域抽水蓄能制高点》为题的发言中提出,“以风电、光伏、抽水蓄能为代表的新型清洁能源虽然发展迅猛,但在短时间内仍难以实现煤电替代,因此加快建设包含抽水蓄能在内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大势所趋。”抽水蓄能电站是生态友好型工程,他告诉大家:“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投运后每年可节约燃煤消耗量约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约35.7万吨。”

由于受历史原因、产业结构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市在能耗、碳排放上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陈强交出自己在《双碳背景下对我市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性思考》,他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导方向。因此,着眼于镇江实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能源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更新,将是我市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

强化源头治理,才能更好地推进降碳减污。“运用源头治理思维推动绿色发展,是镇江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当务之急。”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党组书记成杰的发言掷地有声。他从加快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在发展方式上求转变;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加快治理体系能力建设,在固本培元上求突破等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将源头治理与绿色发展紧密契合、统筹推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镇江。”

聚焦三大战略,增强发展新动能

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四联组讨论会现场,来自九三学社、教育、医卫、体育、中共、共青团青年、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会等8个界别的政协委员围绕“聚焦三大战略,增强发展新动能”专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会场内暖意融融,讨论气氛也相当热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发展的机遇和主动。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和经济的‘最后一公里’。”市政协委员、江苏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冯春来认为,我市科教资源丰富,在科技成果打造和转化应用方面有良好基础,但在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问题。他建议要加强高校科技成果激励,提升企业创新承接能力,打造联合创新平台,多点发力促进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做精做细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落地落实,瞄准对接需求优化中介服务。

市政协委员,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刘璇认真观察我市初创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情况,她说:“马书记多次强调种好‘三棵树’,其中培育创新创业‘小树苗’,离不开一批高质量的孵化器。”刘璇委员围绕孵化器怎么建和怎么用,给出了要提升质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和扩大开放、强化市场、构建系统的切实建议,希望能让孵化器成为产业强市的“茁壮苗圃”。市政协委员、江苏福世特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浩则把目光聚焦于我市新型墙材推广应用和散装水泥行业的绿色发展现状上,他提议优化墙散行业绿色建材发展顶层制度设计、强化墙散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引导、政府引导帮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推动建材产品绿色升级,助力行业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同样关注创新驱动发展,市政协委员、镇江高专招生处副处长毕磊围绕体育产业发展给出了建议,他表示:“我们应该突破旧框架,广泛借力、凝聚合力,在融合中寻求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内涵价值的发掘、利用和推广,使其成为镇江本土文化资本,助力健康镇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镇江职业教育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定迈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步伐,奋力谱写镇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市政协委员、江苏省大港中学副校长黄卫荣认为,要积极探索职教师资培养“新路径”,筑好镇江高素质工匠“蓄水池”,下好职教布局“一盘棋”,绘好产教融合“同心圆”,建好留才聚才“强磁场”,在新时代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助力职业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伟大复兴奠基。

市政协委员,丹阳市政协副主席、丹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建红关注乡村医生人才短缺情况,提出健全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议,希望健全乡村卫生服务体系,补全乡村医生结构短板,切实加强人才培育,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市政协委员、镇江市仁和永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婷委员则以“加强新阶层人士高层次人才培养,建树新阶层人士人才高地”为题,提议确保方向、提高质量和增强效果“三个维度”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系统集成,着力在新阶层人士中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企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市加快建设高素质产业大军,推进产业强市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市政协委员,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镇江市职工法律维权律师团副团长王坤表示,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人才激励体制,拓展人才培育路径,着力打造出一支有理想、敢担当、高技能的产业工人队伍,发挥产业工人在推进产业强市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

8位委员立足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紧扣新时代新发展主题,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科学建言,发言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对策务实,切实为推动镇江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全媒体记者 胡建伟 周迎 马彦如 吴韵晗 通讯员 朱雁 厉成辉 王文倩 梅海飞)

图片:管奇璠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