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安全和发展,从来就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党的二十大作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全市上下针对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守牢底线,专项整治顺利收官
基层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关口,也是应急救援处置的第一现场。不久前的一天凌晨,丹阳新桥智慧消防服务中心“智慧消防”平台值班人员突然收到报警提醒。信号源自丹北镇长春社区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车间。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企业并前往现场察看,发现车间吹塑机吹料口线路着火,触发无线烟感报警器。火很快被扑灭,企业负责人感叹:“幸亏安装了智慧消防系统,否则火情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这套系统是该镇实施末端治理试点时推进技防改造的产物。从最初的试点到如今的铺开,基层应急管理末端治理建设力求配齐建强监管力量,扎紧安全生产第一线“篱笆”。
各级安委办实现实体化运作,危化、矿山等专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大幅增加,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监管人员增加数倍……末端治理建设是我市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积极探索基层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建设的缩影。
近日,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全市各领域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夯实,安全红线意识、风险防控效能、安全管理能力、安全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取得明显成效,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呈现“双下降”走势。
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更加持续深入。立足于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全市上下守牢底线,全面、系统地推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三年专项整治中累计规划实施了299项治理任务,排查隐患近15万条。着重根治电镀、桥梁、建筑工地工棚等长期存在的问题,着重解决危化品老旧装置、粉尘涉爆、头顶库等重大风险隐患,着重扫除燃气钢瓶、群租房、自建房等群众身边的隐患。三年累计实施安全生产执法处罚1.5万家,罚没金额1.1亿元,关闭取缔22家,停产整顿250家,移送司法机关20人。
安全生产“一失万无”。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其他地区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教训,切实抓好正在开展的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安不忘危,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市司法局切实把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风险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今年以来,围绕“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扎实开展4·15国家安全日等普法活动;综合运用好调解、公证、仲裁等非诉方式,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矛盾纠纷加强滚动排查、前端管控、联合处置,加快建立“一站式”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
继2022年初荣获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甘露奖”后,镇江中院再出实招,打造“镇合意·法助力”司法服务营商环境工作品牌,推出“立、审、执、破、治”五大助力42项举措,全方位护航产业强市战略。镇江中院以“多破产重整,少破产清算”为导向,灵活采取多种重整模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创新探索庭外重组、预重整与破产重整衔接机制,提高重整成功率。在力信能源重整案件中,注重投资人的招募与产业创新赋能相结合,促进产业链资源协同创新,使重整成功后的企业更具竞争力,有效化解债务28.13亿元,盘活土地24.98万平方米、房屋资产10.83万平方米,确保500多名职工稳定就业。
来自我市检察机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检察机关共办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各类案件9262件,20件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人民至上,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存发展“头等大事”,用心用情办好百姓日常生活“枝叶小事”,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在增进民生福祉中释放检察温度。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持续做优刑事检察,强化做精民事检察,全面做实行政检察,用心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在维护司法公正中展示检察水准。
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政策
今年以来,市卫健部门坚持疫情应急处置与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围绕国家、省、市相关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切实保障居民健康。
2022年1-11月,我市发挥三公(工)协同作用,建立来返镇人员健康管理工作24小时沟通联络机制,指导基层社区做好涉疫重点地区来返镇人员健康管理。通过“镇江通行码”扫码登记,在全市发热门诊建立就诊患者信息跟踪机制,及时追踪研判重点人员防控风险。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坚持关口前移,压实防控责任。建设全市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管理平台,与省东软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对接;每日向漫入镇江地界的手机信号,自动触发式发送“及时进行落地核酸检测”短信提醒共计874万条……
为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增强市民防护意识,我市通过报纸、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号,以及开设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平台、发放疫情防控6+2“口袋书”和疫苗接种海报等宣传产品,多形式、多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解读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引导市民科学防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后,我市坚决贯彻落实“新十条”要求,因时因势优化调整各项防控措施,更科学更精准地防控疫情。
面对全市医疗机构发热患者就诊人数大幅增加的新问题,我市及时动态调整医疗资源,发热门诊(诊室)总数由95家迅速增至417家,覆盖到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民营诊所等,形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最大限度保障发热患者就医。同时,优先保障322个基层发热哨点门诊药品供应,分流发热患者。
我市积极做好退烧药的集中采购工作。2022年12月21日起,全市80个发热便民药店正式启用,为群众提供感冒药、退热药等抗疫药品。在各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对紧缺药品实施拆零销售并加强宣传,引导群众科学合理购药用药。
与此同时,三级寻医问诊热线、全市5家互联网医院,以及24小时儿童、孕产妇、老年人、血液透析患者就医及心理咨询热线全面开通,多举并进拓展线上问诊服务。此外,我市扩容三级医院重症床位,加强发热门诊、急诊、重症力量,提升院前急救保障,根据疫情发展,有序开展医疗救治。
构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是道必答题。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通过信息化摸排、精准化组织动员、提供人性化接种服务等方式广泛发动,让更多市民愿意接种、安心接种,进一步筑牢全民免疫防线。(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翟进 张驰川 杨泠)
编辑:缪小兵
审核: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