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保健康、防重症,“白衣战士”负重前行坚守“疫”线

2022-12-29 15:53 交汇点  

连日来,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全省各级医疗机构面临严峻挑战。许多医院在医护人员阳性减员严重的情况下,坚持“保健康、防重症”,奋力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

影像科里,他一人顶着三个岗

近日连云港市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医护人员减员严重,当地最大的两家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迎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波”。

夜空下,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通灌院区1号楼灯火通明,一楼门急诊区排满了人,都是因高烧焦灼不安的患者;当班医生透过面屏询问着病情,大多声音嘶哑。

12月12日该院启用专门病房楼用于收治阳性患者,随后几天,患者人数迅速增长,几乎每晚就得增开一个病区。缺医护人员、缺志愿者……于是,从60岁的老主任到刚刚入职的年轻人,从在读的博士到实习生,大家纷纷闻令而动,只要症状稍微好点就踊跃报名。

全院100多名医生护士在发着烧,他们吃着退烧药,仍然全力以赴工作,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经常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该院EICU主任骆继业说:“昨天早上交班时,同事们累得有趴着的、有靠墙撑着的,有的凳子上坐不住就直接靠着床边坐地上了,但他们一刻也没离开过病人。”

随着高烧患者增多,影像科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数倍,每天要完成600多人次CT检查,而团队减员超过一半。该院影像科技师陈磊更是一人顶三个岗,同时操作3台CT,一忙碌就是一整天,从始至终一丝不苟。

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也都“超负荷”奔波在救治患者最前线。该院东西两个院区日均接诊200余名发热、急症患者,急诊医学科主任周新华吃住在医院,率领团队“连轴转”。急诊内科医师李正磊的父母因为肺部肿瘤住院治疗,年幼的孩子感染病毒高烧不退,他自己也发烧难受,可是科里实在太忙,他吃了退烧药继续投入工作……

“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血钾9.8mmol/L!”12月20日凌晨,在该院东院区急诊抢救室,多位正发着烧的医护人员闻言,立即放下手头的活,奔上前去为患者马先生(化名)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同时立即给予药物抢救,经过近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马先生终于恢复了呼吸心跳,而几位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累得满头大汗,几近虚脱。

24小时不停歇,急诊人冲锋在前

急诊室,可以说是一个全年工作无休的地方。这里的医护人员努力不让每一位急诊患者发展成重症,为病患筑起一道生命屏障。

近10多天来,徐医大附院急诊医学科迎来最严峻挑战,该科医护人员不断因阳性减员,最多时超过80%,为尽力避免患者积压滞留,学科带头人燕宪亮一直带病在一线坐镇指挥,兼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和急诊ICU总负责。

“心衰伴呼衰的那位患者,我们要特别关注。”“联系心内科、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会诊。”……该院急救医学科主任赵宁军总拿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本子里记着科室人员和患者的情况。他几乎不停穿梭在急诊抢救室、急诊诊疗区和留观区,每天得走数万步。急诊医学科党支部书记陈可发着烧,依然坚持完成了40余名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得知同事们大多身体不适,尚在哺乳期的罗珺主治医师主动要求返岗:“我想多为同事们分担一些工作,多为科室、为患者尽一份力。”

最近一周,东台市人民医院每天接诊的发烧患者都在400—500人次,是平时的好几倍,而医护人员减员严重。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陈宝春说:“全科共86名医护人员,倒下一批又冲上去一批,无症状感染的同事连轴工作,病情稍有好转的同事争先要求返岗,我看着都心疼。”为了缓解急诊压力,全院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等10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护士长徐改兰这几天一直吃着退烧药坚守岗位,一度甚至发烧至41℃。

面对当前极其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全省各级医院都确保急诊24小时畅通。医护人员们不忘责任与使命,用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做好急诊诊疗护理工作;用爱心和坚守,守护着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

勇毅前行,“请战书”纷至沓来

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这几天单日抢救量几乎是平时的4倍多,医护人员忙得脚不沾地。该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朱保锋说,疫情的侵袭加上超负荷运转,科里人员基本倒下一遍了。不少同事稍微恢复一些,或者症状不严重的,就主动发短信申请给自己排班。还有些同事出夜班后得知科室同事感染,放弃休息继续“连轴转”。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是当地最大的胸科医院,近期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超300人次,较以往增加了10倍,且每日刷新纪录。听说急诊人手紧张,医护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目前我症状已经好转,现积极要求返回原科室跟姐妹们一起战斗,如果有需要我愿意到更危险的岗位上去。”“看到每天这么多战友‘倒下’,患者及职工的饮食供应怎么办?环境消杀怎么办?我代表我们科室前期倒下的49名同志,申请提前重返工作岗位。”……

惟其艰辛,方显勇毅。“如果您近期就医时发现医护人员少了、动作慢了,请您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关爱。”这样的话语,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国家和省卫健委近日也下发了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的紧急通知。在医院,他们是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是患者性命相托的最后希望;在家庭,他们也有儿女、父母、爱人,是这样普通的一群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

来源:交汇点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


173

连日来,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不断攀升,全省各级医疗机构面临严峻挑战。许多医院在医护人员阳性减员严重的情况下,坚持“保健康、防重症”,奋力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

影像科里,他一人顶着三个岗

近日连云港市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医护人员减员严重,当地最大的两家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迎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波”。

夜空下,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通灌院区1号楼灯火通明,一楼门急诊区排满了人,都是因高烧焦灼不安的患者;当班医生透过面屏询问着病情,大多声音嘶哑。

12月12日该院启用专门病房楼用于收治阳性患者,随后几天,患者人数迅速增长,几乎每晚就得增开一个病区。缺医护人员、缺志愿者……于是,从60岁的老主任到刚刚入职的年轻人,从在读的博士到实习生,大家纷纷闻令而动,只要症状稍微好点就踊跃报名。

全院100多名医生护士在发着烧,他们吃着退烧药,仍然全力以赴工作,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经常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该院EICU主任骆继业说:“昨天早上交班时,同事们累得有趴着的、有靠墙撑着的,有的凳子上坐不住就直接靠着床边坐地上了,但他们一刻也没离开过病人。”

随着高烧患者增多,影像科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数倍,每天要完成600多人次CT检查,而团队减员超过一半。该院影像科技师陈磊更是一人顶三个岗,同时操作3台CT,一忙碌就是一整天,从始至终一丝不苟。

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也都“超负荷”奔波在救治患者最前线。该院东西两个院区日均接诊200余名发热、急症患者,急诊医学科主任周新华吃住在医院,率领团队“连轴转”。急诊内科医师李正磊的父母因为肺部肿瘤住院治疗,年幼的孩子感染病毒高烧不退,他自己也发烧难受,可是科里实在太忙,他吃了退烧药继续投入工作……

“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血钾9.8mmol/L!”12月20日凌晨,在该院东院区急诊抢救室,多位正发着烧的医护人员闻言,立即放下手头的活,奔上前去为患者马先生(化名)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同时立即给予药物抢救,经过近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马先生终于恢复了呼吸心跳,而几位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累得满头大汗,几近虚脱。

24小时不停歇,急诊人冲锋在前

急诊室,可以说是一个全年工作无休的地方。这里的医护人员努力不让每一位急诊患者发展成重症,为病患筑起一道生命屏障。

近10多天来,徐医大附院急诊医学科迎来最严峻挑战,该科医护人员不断因阳性减员,最多时超过80%,为尽力避免患者积压滞留,学科带头人燕宪亮一直带病在一线坐镇指挥,兼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和急诊ICU总负责。

“心衰伴呼衰的那位患者,我们要特别关注。”“联系心内科、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会诊。”……该院急救医学科主任赵宁军总拿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本子里记着科室人员和患者的情况。他几乎不停穿梭在急诊抢救室、急诊诊疗区和留观区,每天得走数万步。急诊医学科党支部书记陈可发着烧,依然坚持完成了40余名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得知同事们大多身体不适,尚在哺乳期的罗珺主治医师主动要求返岗:“我想多为同事们分担一些工作,多为科室、为患者尽一份力。”

最近一周,东台市人民医院每天接诊的发烧患者都在400—500人次,是平时的好几倍,而医护人员减员严重。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陈宝春说:“全科共86名医护人员,倒下一批又冲上去一批,无症状感染的同事连轴工作,病情稍有好转的同事争先要求返岗,我看着都心疼。”为了缓解急诊压力,全院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等10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护士长徐改兰这几天一直吃着退烧药坚守岗位,一度甚至发烧至41℃。

面对当前极其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全省各级医院都确保急诊24小时畅通。医护人员们不忘责任与使命,用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做好急诊诊疗护理工作;用爱心和坚守,守护着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

勇毅前行,“请战书”纷至沓来

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这几天单日抢救量几乎是平时的4倍多,医护人员忙得脚不沾地。该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朱保锋说,疫情的侵袭加上超负荷运转,科里人员基本倒下一遍了。不少同事稍微恢复一些,或者症状不严重的,就主动发短信申请给自己排班。还有些同事出夜班后得知科室同事感染,放弃休息继续“连轴转”。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是当地最大的胸科医院,近期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超300人次,较以往增加了10倍,且每日刷新纪录。听说急诊人手紧张,医护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目前我症状已经好转,现积极要求返回原科室跟姐妹们一起战斗,如果有需要我愿意到更危险的岗位上去。”“看到每天这么多战友‘倒下’,患者及职工的饮食供应怎么办?环境消杀怎么办?我代表我们科室前期倒下的49名同志,申请提前重返工作岗位。”……

惟其艰辛,方显勇毅。“如果您近期就医时发现医护人员少了、动作慢了,请您多一份谅解、多一份关爱。”这样的话语,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转发。国家和省卫健委近日也下发了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的紧急通知。在医院,他们是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是患者性命相托的最后希望;在家庭,他们也有儿女、父母、爱人,是这样普通的一群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仲崇山

来源:交汇点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