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看不上更不愿意做的,其实可以做,一样能做到世界第一;别人更有优势且已经抢先做的,其实也可以做,一样能从无到有直逼老大。
第一个“凭什么”,是一座小县城。山西定襄县,因为热播电视剧,进入了经济类媒体的视野。这个人口仅20万的小县,是电视剧《县委大院》中光明县的原型,却更是亚洲最大的法兰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法兰出口基地。财经公众号“正解局”刊文《山西小县“打铁”生意,凭啥做到世界第一?》。
法兰,也称法兰盘,是管道、压力容器、成套设备等管道对接和联接用的重要附件,虽然只是个配件,却关乎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零配件。说这是个“打铁”生意,因为法兰制造,就是个锻造加工业。定襄县入局法兰锻造业,也正是因为“打铁”是定襄人的传统手艺。上世纪60年代,外出闯荡的定襄人,凭着“打铁”的老手艺,揽回来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锻造加工项目。这就是法兰扎根定襄的肇始。别人家不愿意做?从2008年定襄法兰产业遭遇环保与金融双重危机的一句话就可以明白——“定襄县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技术含量低的法兰产业,已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但定襄别无选择,因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的定襄县,虽然身处资源大省,自身却是“地质构造简单,成矿条件较差”,好不容易有个稍成规模的工业产业,岂能轻易言放。不能放,就加紧升级。有环保升级,以天然气取代燃煤加热,治愈环境顽疾;有规模升级,1000多家散乱企业整合为300多家高质量发展企业,减少“内战”,抱团发展;有技术升级,产品逐步进入航天航空、船舶、军工、核电等高端领域。然后,是脱胎换骨后的定襄法兰产业,成功实现了二次增长。据说,定襄县现在做的,是凭借核心技术和标准,要掌握法兰的国际话语权。
第二个“凭什么”,是一座三线城市。11月18日,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消息一出,有些哗然。苏州、宁波、无锡这些个万亿GDP城市全都落选,你嘉兴何德何能,却上榜入围? 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文章《嘉兴:不只是命好》分析了嘉兴“凭什么”。
一个关键,是嘉兴与其他几座城市在功能定位上的区别。这次入选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几个城市,上海的定位是国际性的、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创中心;合肥也是奔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策源地这一目标去的;南京、杭州次一点,建设的是国家一级的创新型城市、科创发展示范基地;而嘉兴再次一点,面向范围局限于长三角。同时,跟前面四个城市聚焦金融科技的原始创新不同,嘉兴更强调作为“成果转化高地”和“服务基地”的配套功能。打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方,前面四个大哥都想成为研究型大学,而嘉兴则是应用型技校。但凡哪家研究出科技新成果,想知道能不能落地、好不好用,就拿到嘉兴来试一试,转化一下看看。
是捡漏吗?当然是,因为——“这项工作,一线城市没精力干,但又离不开。如果放到苏州、宁波,人家也未必乐意,交给嘉兴正正好。”真是捡漏吗?却也不是,因为——“嘉兴2014年就是浙江省科技金融改革的试点,做了很多工作,这次升级,也是水到渠成……科技和金融能力都有,才能担得起这个试点。”
第三个“凭什么”,却是一座顶流城市。工信部日前正式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在入围的五个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集群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集群和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成为仅有的两个以单个城市入围的集群。公众号“大数据透析站”有发问——《苏州的生物医药,凭什么能逼平顶级王者上海张江?》。因为, 苏州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时,隔壁的上海张江科学城已经抢跑十几年了;更因为生物医药这个产业,是很难培育的,既有风险率的问题,更有时间轴的要求。所以,“大数据透析站”要找出苏州的做法与其他城市有着明显不同的地方。
找到了,一个叫冷泉港实验室的机构。文章如是写道:“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坐落于中国苏州,是目前亚太最大、国内首家专注于基因科学教育及知识分享的实验室。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启动以来,已在苏州成功举办了200多场高端学术会议,邀请的演讲嘉宾均是活跃在国际科学最前沿的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包括2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大量的学术会议在苏州召开,意义恰在于:于本地生物医药企业而言,能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解到全球最先进的进展、最前沿的进展,既能获得业界洞见,又可拓展人脉网络,形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创业的优势;于苏州而言,则是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展示城市、展示开发区、展示产业圈,看着看着,也许一个契机,就有与会者留下来了。于是,苏州“给了一个和全世界顶尖专家交流的机会”,就胜却无数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城市“给钱、给地、给政策”,也终能“逼平顶级王者”。于是,文章感慨:“今天,很多城市招商引资只注重利税,只注重招那些大企业,谁能赚钱招谁,但实际上你要形成生态,真正要让生态活起来的并不是那些大企业,而是那些不赚钱的机构,他们可能更重要。今天,很多城市培育产业只会给钱、给地、给政策,你不能说这些东西完全没用,对很多产业和企业也确实很有吸引力,但当所有城市都这么做的时候,给钱、给地、给政策就变成了一场资源争夺的极限内卷……怎么找出路?苏州可能比别人更早一点找到了突破口。”
一般会问出“凭什么”,往往是因为按老路、依常规明明是“不可以”或者“不可能”的事儿,它偏偏发生了。但不同能级的三座城市的“凭什么”,我们却发现——这世上,没什么不可能的。别人看不上更不愿意做的,其实可以做,一样能做到世界第一;别人更有优势且已经抢先做的,其实也可以做,一样能从无到有直逼老大。更重要的关键则在,不凑热闹“捡漏”,咱得肯吃苦、耐得住;欲抢风口站潮头,更要有视野、有方法,
其实,三个“凭什么”,还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励志,对我们后来者、追赶者而言。(华翔)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