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翔
一则新闻。12月12日,第七届两宋论坛总结研讨会在杭州兴行,会议的主题包括传承和弘扬两宋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杭州、开封国际影响力。杭州、开封均有代表参会,只不过,杭州代表颇多且现场参会,开封代表寥寥是线上参会。疫情之下,这样一种与会形式本是正常,却引发了笔者的一些联想。
位于杭州的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
联想是:近两年,宋韵的故事越听越多,宋韵的氛围越来越浓,宋韵文化也一次次“出圈”。学界对宋韵的定义本有二,一是浙江的宋韵,以南宋历史文化为中心,二是形容开封的宋代古都韵味。但毋庸置疑,我们眼前、耳畔的宋韵故事,还几乎都是浙江人“闹腾”出来的。然后,年中,公众号“浙江宣传”文章《落子宋韵,浙江深思熟虑》公然宣告:“经过过去一段时间打造,宋韵文化作为浙江的文化标识已经初步形成品牌效应。”于是,第三个定义出来了,且慢慢地开始覆盖住前两个定义——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发现没有,开封没了,浙江出来了。须知,论文化底蕴,说历史积淀,开封毫不逊色,甚至本有“一城宋韵半城水”之说。但那个“浙江辨识度”,你说戳不戳心吧!
为啥?独独是浙江的宋韵故事讲起来了,还讲得这么好,这么得深入人心!文化界的思考、总结颇多,不跟风,且从市场的角度侃侃吧。
首先,讲宋韵故事,有需求。一个新起且蓬勃的社会潮流是,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重新被看见,且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标志性的现象就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国风、国潮已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门关键词。这是时代趋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生活需求,更是发展空间巨大的市场机遇,恰是能够讲宋韵故事的基础与前提。不是盲目地把“我有的”端出来,而是针对“你要的”给产品,讲故事,同样需要市场意识。用营销学的概念讲,这是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才有价值。或者,可以说是《资本论》“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的时代升级版。但可惜的是,这样的跳跃,在其他地方很多讲故事的人的心目中,还没有概念。
回到浙江,其传统文化可谓极丰富。但浙江为何独独选择宋韵?同样以市场的角度琢磨。一是差异化竞争。汉唐文化有西安,明清文化数北京。说越文化,扯不开吴文化;谈良渚文明,则有一干中华早期文明相争;南朝文化也有诸多兄弟争锋,譬如江南。而宋韵,除了一个开封,恰数浙江最强,何况,开封之上的河南,还有中原文明的故事可讲。二是市场空白与蓝海。细数文化市场,在浙江提出宋韵之前,宋文化却是一个薄弱环节,即使开封,也只是浅尝辄止。本是资源丰富却又众人忽视,既发现了,又岂能不率先开发,抢先定位。
讲故事,是文化的,也就是虚的,如何实做,是个问题。纵观浙江人讲宋韵故事,并不只是讲讲而已,人家是有载体的,既有产品,更有品牌。
浙江新闻客户端文章《浙江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一年间:落子宋韵 起笔不藏锋》中的文字如是:“宋韵文化,便以这样的方式,由远及近,走近百姓身边。它是一卷悠扬的诗——绍兴举办陆游文化节、颁出‘陆游诗歌奖’,发布《宋韵越城地图》与《陆游诗词地图·绍兴卷》;它是一条人文的街——金华围绕李清照寄居的酒坊巷,以八咏楼为核心,迁建一批与南宋文人有关的历史建筑,打造南宋文化风情街;它是一个数字的馆——台州府城宋韵·诗路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数字技术让宋诗宋词‘活起来’,也借诗词串起全域旅游;它是一条蜿蜒的河——在衢州常山,‘宋诗之河’文化标识逐步清晰,宋诗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同时,浙江的宋韵产品也与时代潮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宋庭印象丝巾、‘气蕴东方’宋韵美妆、‘天下龙泉’青瓷、舌尖上的宋韵等‘宋潮’产品,粗粗一数,已达上百种……”于是,宋韵的故事,就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可观、可感、可触摸,甚至可以带回家。如是,深入人心,也就顺理成章了。
更重要的一点,讲宋韵故事,浙江各个城市云起、各式产品纷现,可谓“形散”;但人家更有“神聚”。以一个品牌“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为引领,一条线串起了各座城市、各式产品,也就拼起了一个共同的文化谱系,更凝聚成同一张名片。也所以,“浙江辨识度”就成为了现实。
事实上,那个宋韵文化的第三个定义,本就是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给出的回答——“宋韵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问题是,浙江人率先提出来了,也做起来了,自然就占据了人民的认知,更占据了市场的定位。
编辑:缪小兵
审核:解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