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四化”同步加“宿”度 丨宿迁宿豫:“地利”引项目,“人和”促增收

2022-12-15 09:39 宿迁手机台  

冬日,走进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时济泉村,果蔬园大棚内苹果、白菜正在采收,预备新一茬上市;彩色苗木基地里耐寒苗正茁壮成长,新花苗正在育种;露天农田里,小麦长势正好。

2020年,市定经济薄弱村朱林圩村与区定经济薄弱村袁庄村合并成时济泉村。近年来,新成立的时济泉村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引进产业项目,不仅成功“摘帽”,更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

“新农人”:90后种地也能是把好手

12月初,时济泉村登丰稻麦种植家庭农场内,小麦田里一片淡绿。农场负责人之一张利红正与父母忙着准备追肥用的尿素。

张利红生于1990年,一头利落的短发,一张圆圆的脸蛋,附近村民都与她相熟。她曾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习,毕业后没几年却回村种地,成了村里难得见到的年轻面孔。

“刚从学校毕业时,我在一家蛮大的餐饮企业工作。餐饮行业大家都知道的,其他行业休息时它最忙,尤其是过年期间。我一个人在外面待了两年,过年也不能回家,当时哭了好几次。加上做会计处理各种账务,需要精细,我性格大大咧咧的,其实不是很适合这个工作。”张利红笑着说,2015年回村时,她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当时村里推动土地流转,父母承包100亩土地,她便在家帮帮忙。这一帮,就在田里扎了根。

张利红刚回村时甚至弄不清何时种稻麦,分不清自家的地,父亲就耐心地手把手教她。有一年大雪早至,水稻遭压,农场显著减产,这让他们此后更密切关注天气趋势。“那年很反常,11月就有大雪,所有稻子都被压着。有人看雪是浪漫,我那时看雪都快哭了。我们当时是靠天吃饭,现在买了农业保险。”

几年下来,张利红已经掌握稻麦种植技巧。对于插秧机、植保机、小货车等,她也驾轻就熟。张利红一家如今都扑在农场,承包地也扩大至1000亩。2021年农场纯利润80万元。

种田7年,张利红对农村的看法逐渐改变,自身也在潜移默化地被乡村改变。“种地是挺辛苦的,但如果沉下心来,土地不会骗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90后也能种好田。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回村,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村干部:抓住机遇,新产业里出“增量”

时济泉村地处324省道新庄镇段以北、原宿沭路以南、新大线两侧,交通便利。全村基本农田12768亩,村民1394户5680人。

坐拥大片土地,却没有产业项目,前些年朱林圩村与袁庄村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如今的时济泉村党委书记张垒1998年就到袁庄村工作,后调任至乡镇。到了2015年,袁庄村发展仍不见起色,村民纠纷频发,张垒在党员海选下“临危受命”,重新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2020年两村合并后成为时济泉村党委书记。“当时村里没钱,没法给百姓办事,百姓意见就多,上访告状不断。村里200多个党员找不到人做书记,最后选了我。”张垒说,由于在村里工作过,多数村民认可他,他上任后,许多矛盾纠纷很快平息了下来。

当时的两个村什么样?2013年,袁庄村党支部连电费都交不起。2015年,两个村基本都是土路,下雨泥泞无法出门。“女孩出嫁、男孩娶亲,都没办法开车。哪怕老人去世,灵车都没法开到家门口,要抬到庄头。”一名村民说。

摆在村民与张垒面前的两个困难,一是出行,二是赚钱。张垒介绍,“十三五”开局之年,袁庄村被区定为经济薄弱村后,便挂钩了宿迁市农科院和宿豫区人大两个扶贫单位,他每周去两家单位跑几次,最终申请到1400多万元项目资金,改善了道路等基础设施。

路修好了,怎么致富?挂钩扶贫单位再出大力,为村里引进了果蔬园等产业项目。“项目来了要有地,我们就搞土地规模化流转,好在大家很支持。朱林圩村也是一样。”张垒介绍,如今新成立的时济泉村北有3000余亩彩色苗木基地(2019年,原朱林圩村引进),南有占地1000亩的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2021年,两村合并后引进),西有1000亩果蔬园大棚(2019年,原袁庄村引进),村子还处于区里打造的万亩籼米基地中,稻麦种植也在逐步规模化。“全村流转土地9000亩,几个项目都有各自的产业特色,还解决了500多人就业。”

2012年,袁庄村村集体收入不到5万元,人均纯收入仅9000元,朱林圩村情况也差不多。到了2021年,时济泉村村集体收入突破195万元,人均纯收入2.4万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将突破200万元。“未来我们还是要把产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创业者,把品牌打得更响。”张垒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增收致富,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虽然各项工作都在向好,但调研中张垒依然诉了个苦:“村里引进项目不容易,什么都谈好了,各项审批却非常麻烦,真怕有的项目等着等着就没了。”

 

“原住民”:产业变迁给人选择的自由

时济泉村的产业更迭不仅被村民池兆辉看在眼中,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

“我们这辈人,没其他本事,就是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我家10亩地,以前种稻麦一年挣两万块钱。”池兆辉今年60岁,种地30余年,5年前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他说,5年前,他所在的袁庄村在新庄镇尚属“吊车尾”,土地流转倒并未落后,“我流转9亩多一点,一年租金9000多块钱,还留几分地种点菜。”

如今的时济泉村,村企联建引进了果园等项目,土地流转收益良好,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这让池兆辉感到一种选择的自由。“以前有几亩地,哪里都不敢去,怕台风怕虫害。现在地包出去,我能随机选择做点零工,不再有后顾之忧。今年我在村里做点小工、打扫卫生,加上土地租金,能有个三四万元,儿女还给我零花钱。”他表示,他的境况在同村同龄人中很普通,如今村干部肯干事、态度好,连带着干群关系都在好转。

来源:宿迁手机台

编辑:缪小兵

审核:解斐


65

冬日,走进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时济泉村,果蔬园大棚内苹果、白菜正在采收,预备新一茬上市;彩色苗木基地里耐寒苗正茁壮成长,新花苗正在育种;露天农田里,小麦长势正好。

2020年,市定经济薄弱村朱林圩村与区定经济薄弱村袁庄村合并成时济泉村。近年来,新成立的时济泉村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引进产业项目,不仅成功“摘帽”,更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

“新农人”:90后种地也能是把好手

12月初,时济泉村登丰稻麦种植家庭农场内,小麦田里一片淡绿。农场负责人之一张利红正与父母忙着准备追肥用的尿素。

张利红生于1990年,一头利落的短发,一张圆圆的脸蛋,附近村民都与她相熟。她曾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习,毕业后没几年却回村种地,成了村里难得见到的年轻面孔。

“刚从学校毕业时,我在一家蛮大的餐饮企业工作。餐饮行业大家都知道的,其他行业休息时它最忙,尤其是过年期间。我一个人在外面待了两年,过年也不能回家,当时哭了好几次。加上做会计处理各种账务,需要精细,我性格大大咧咧的,其实不是很适合这个工作。”张利红笑着说,2015年回村时,她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当时村里推动土地流转,父母承包100亩土地,她便在家帮帮忙。这一帮,就在田里扎了根。

张利红刚回村时甚至弄不清何时种稻麦,分不清自家的地,父亲就耐心地手把手教她。有一年大雪早至,水稻遭压,农场显著减产,这让他们此后更密切关注天气趋势。“那年很反常,11月就有大雪,所有稻子都被压着。有人看雪是浪漫,我那时看雪都快哭了。我们当时是靠天吃饭,现在买了农业保险。”

几年下来,张利红已经掌握稻麦种植技巧。对于插秧机、植保机、小货车等,她也驾轻就熟。张利红一家如今都扑在农场,承包地也扩大至1000亩。2021年农场纯利润80万元。

种田7年,张利红对农村的看法逐渐改变,自身也在潜移默化地被乡村改变。“种地是挺辛苦的,但如果沉下心来,土地不会骗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90后也能种好田。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回村,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村干部:抓住机遇,新产业里出“增量”

时济泉村地处324省道新庄镇段以北、原宿沭路以南、新大线两侧,交通便利。全村基本农田12768亩,村民1394户5680人。

坐拥大片土地,却没有产业项目,前些年朱林圩村与袁庄村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如今的时济泉村党委书记张垒1998年就到袁庄村工作,后调任至乡镇。到了2015年,袁庄村发展仍不见起色,村民纠纷频发,张垒在党员海选下“临危受命”,重新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2020年两村合并后成为时济泉村党委书记。“当时村里没钱,没法给百姓办事,百姓意见就多,上访告状不断。村里200多个党员找不到人做书记,最后选了我。”张垒说,由于在村里工作过,多数村民认可他,他上任后,许多矛盾纠纷很快平息了下来。

当时的两个村什么样?2013年,袁庄村党支部连电费都交不起。2015年,两个村基本都是土路,下雨泥泞无法出门。“女孩出嫁、男孩娶亲,都没办法开车。哪怕老人去世,灵车都没法开到家门口,要抬到庄头。”一名村民说。

摆在村民与张垒面前的两个困难,一是出行,二是赚钱。张垒介绍,“十三五”开局之年,袁庄村被区定为经济薄弱村后,便挂钩了宿迁市农科院和宿豫区人大两个扶贫单位,他每周去两家单位跑几次,最终申请到1400多万元项目资金,改善了道路等基础设施。

路修好了,怎么致富?挂钩扶贫单位再出大力,为村里引进了果蔬园等产业项目。“项目来了要有地,我们就搞土地规模化流转,好在大家很支持。朱林圩村也是一样。”张垒介绍,如今新成立的时济泉村北有3000余亩彩色苗木基地(2019年,原朱林圩村引进),南有占地1000亩的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2021年,两村合并后引进),西有1000亩果蔬园大棚(2019年,原袁庄村引进),村子还处于区里打造的万亩籼米基地中,稻麦种植也在逐步规模化。“全村流转土地9000亩,几个项目都有各自的产业特色,还解决了500多人就业。”

2012年,袁庄村村集体收入不到5万元,人均纯收入仅9000元,朱林圩村情况也差不多。到了2021年,时济泉村村集体收入突破195万元,人均纯收入2.4万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将突破200万元。“未来我们还是要把产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创业者,把品牌打得更响。”张垒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增收致富,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虽然各项工作都在向好,但调研中张垒依然诉了个苦:“村里引进项目不容易,什么都谈好了,各项审批却非常麻烦,真怕有的项目等着等着就没了。”

 

“原住民”:产业变迁给人选择的自由

时济泉村的产业更迭不仅被村民池兆辉看在眼中,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

“我们这辈人,没其他本事,就是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我家10亩地,以前种稻麦一年挣两万块钱。”池兆辉今年60岁,种地30余年,5年前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植。他说,5年前,他所在的袁庄村在新庄镇尚属“吊车尾”,土地流转倒并未落后,“我流转9亩多一点,一年租金9000多块钱,还留几分地种点菜。”

如今的时济泉村,村企联建引进了果园等项目,土地流转收益良好,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这让池兆辉感到一种选择的自由。“以前有几亩地,哪里都不敢去,怕台风怕虫害。现在地包出去,我能随机选择做点零工,不再有后顾之忧。今年我在村里做点小工、打扫卫生,加上土地租金,能有个三四万元,儿女还给我零花钱。”他表示,他的境况在同村同龄人中很普通,如今村干部肯干事、态度好,连带着干群关系都在好转。

来源:宿迁手机台

编辑:缪小兵

审核:解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