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江苏省镇江中学校园内,几名身穿校服的同学边走边轻声讨论着习题,身旁石碑上,“一切为民族”校训显得极为醒目,湛湛蓝天,如画卷般美丽、安静。
尽管校址变迁、校名更替,但“一切为民族”的校训,始终如基因一般在省镇中人的血液中代代传承,从未间断。
“虽然只有短短五字,但一笔一画都是热血和情怀。”校训石刻旁,学校党委书记冯章葆指着鲜红色的大字,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一段段火热的红色历史,让这一思想一直与国家兴亡相系,与民族强盛相融,勉励着学校师生铭记历史、发愤图强。”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宏图盛景,作为学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一定要在党建引领、党史学习教育、办学方向、内涵建设和锻造队伍方面下功夫、做功课。”冯章葆告诉记者,“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将继续弘扬‘一切为民族’的深层内涵,形成‘做有品位的教师,办有品位的学校’的办学追求,明晰‘培养有深厚文化教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拓展培养路径、改革课堂教学。”
校园中,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元素,随处可见。“教育不仅指传统的学科类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也要一直保持高水准。”冯章葆说,“学校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现场教学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民族精神要素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 促进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宽厚待人等为人之德,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觉履行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为民之责,使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及自信心与日俱增。”
“对于一所高中来说,文化浸润非常重要。要努力让优秀成为学校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传承。”冯章葆说,“涵养学校内功事关长远,提升教育质量意义重大,建设高品质高中任重道远。‘做有品位的教师,办有品位的学校’的办学追求不会变,‘培养有深厚文化教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将一如既往。学校刚刚庆祝建校130周年华诞,全校约3000名师生员工与历届校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未来可期,未来可见。”
提到学校的前景,校长赵竹林也是信心满满,见到记者时,他正拿着一沓厚厚的学校发展计划:“文化建设方面,创设学生‘愉快生活’的优质环境。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美校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审美观。深挖学校130年办学渊源,探究‘一切为民族’校训内涵,为学生‘学有所成、永久怀念’提供文化底蕴,使学校成为区域文明先锋、地区文化高地,为师生开展校本课程提供条件。进一步挖掘整合校史资源,使新校史馆成为南泠文化园的核心文化龙头,让校园每一块场地、每一面墙都成为育人场所。”
除了文化建设方面,校方对于其他方面的建设也有着宏大的愿景——赵竹林告诉记者,学生发展方面,将紧密遵循新时代高中生德育新要求,开展主题、仪式、节日等教育,形成常规德育规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为指引,进一步构建基于“一切为民族”校训的民族精神教育特色德育课程体系;提升德育团队能力与水平,形成德育工作研究团队。此外,课程改革方面,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坚持课程思政综合教育理念,引领学科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一大重点、两大特色、三大保障”系统架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升优质特色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学科核心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推进“动手实验课程体系”与“民族精神课程体系”;创新“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与“艺体素养课程体系”。
正如人生一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流年笑掷、未来可期是每个人希望的方向;对于学校来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必然也会充满活力、锐意进取、卓越经典、敢于创新。一切美好,终会如期而至。
(记者 张翼 通讯员 张岚 高国新)
编辑:毛蕴劼
审核: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