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决定

2022-11-30 11:57 新华日报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决定

(2022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作出如下决定。

一、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中央纪委工作报告,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探索和重要成效,宣示了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和“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重要指示,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有机贯通起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苏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准确把握大会的灵魂、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上始终旗帜鲜明、坚定不移。深刻认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深远历史意义,坚持道不变、志不改,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更加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深刻认识党的中心任务和未来五年的重大部署,全面对标对表、创新思路举措,更好地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深刻认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认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政治立场,更加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深刻认识“三个务必”的谆谆教导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坚持“五个必由之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依靠顽强斗争、团结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提出的大政方针、作出的工作部署。

(三)切实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时代10年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军队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在新的征程上,由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掌舵领航,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现在,“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地忠诚核心、信赖核心、紧跟核心、维护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切实担负“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工程,打造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领先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发展壮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体系。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积极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坚持“四个面向”,集中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跨区域一体化布局,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苏锡常建设环太湖科创圈,支持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多维度引进培育壮大战略人才力量,努力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高水平实现“民生七有”,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支持苏南等地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发挥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作用,打造高质量就业先行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社区养老支持政策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举措,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用心用情解决好“一老一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健康江苏行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行动,建设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医院,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残疾人福利保障等工作。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省域范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坚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土壤污染、噪音扰民等突出问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更大力度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深入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丰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苏实践。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更好实现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的良性互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进一步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推动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把各自所联系的群众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省,持续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使法治成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提高地方立法质效,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健全社会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法规制度。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裁量基准。坚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润江苏”活动,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七)坚持文化自信自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切实扛起文化强省建设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健全全媒体传播体系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挖掘用好江苏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抓好“四史”宣传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成一批全域全国文明城市群,充分发挥时代楷模等榜样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和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发展。高品质推进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打造更多守护传承中华文脉的江苏标志性成果,增强中华文明和江苏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八)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激发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勇立时代潮头、把握发展大势,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创江苏现代化建设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牢牢把握改革的阶段性特征,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谋划推进一批具有牵引作用的重要改革措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新领域新空间,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外资提质增效,引导外资积极参与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推动全省各类开发区等开放载体转型升级、创新提升。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更高水平推进以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总体布局的“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机制改革,支持南京都市圈建设,加快宁镇扬、锡常泰、苏通等跨江融合、区域协同发展,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宿迁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功能互补、开放融合、协同联动的省域发展格局。

(九)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力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苏,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四项机制”,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大型企业债务、政府性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等工作,建强城市交通、市政、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努力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未发之时。加强党管武装,深化双拥共建,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效益。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提出地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健全完善落实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江苏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恪守“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对重大工作的领导,积极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强化纪委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切实增强管党治党合力。

(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常悟常进上下功夫,真正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时时对表、事事对标,及时纠正理念偏差、思维偏差、方法偏差,自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用好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平台载体,加强宣传研究阐释,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坚持理论武装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三)努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从严把好政治关、廉洁关,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专业过硬、担当过硬、斗争过硬、纪律过硬的“五过硬”干部队伍。持续抓好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切实练就干事成事的宽肩膀、硬本领。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常态化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交流挂职“双百工程”,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锻炼成长,从严加强教育管理监督,确保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始终是一泓清泉。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优化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于担当、敢为善为。

(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以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城市、机关、国企、学校、非公、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更高质量推动“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建强基层党组织骨干队伍,持续深化“三个一线”行动,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不断扩大党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影响力号召力,推动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更加健全完善、坚强过硬。

(五)加快推进廉洁江苏建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督促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始终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获得感。坚持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强化各类监督统筹衔接,增强监督全覆盖有效性,深化用好巡视利剑和问责利器,提高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减少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从制度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深化标本兼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加强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维护好发展好江苏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毛蕴劼

审核:解斐


126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决定

(2022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作出如下决定。

一、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中央纪委工作报告,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探索和重要成效,宣示了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和“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重要指示,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有机贯通起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苏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准确把握大会的灵魂、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上始终旗帜鲜明、坚定不移。深刻认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深远历史意义,坚持道不变、志不改,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更加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深刻认识党的中心任务和未来五年的重大部署,全面对标对表、创新思路举措,更好地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深刻认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认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政治立场,更加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深刻认识“三个务必”的谆谆教导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坚持“五个必由之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依靠顽强斗争、团结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提出的大政方针、作出的工作部署。

(三)切实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时代10年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军队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在新的征程上,由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掌舵领航,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现在,“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地忠诚核心、信赖核心、紧跟核心、维护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切实担负“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工程,打造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领先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发展壮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体系。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积极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坚持“四个面向”,集中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跨区域一体化布局,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苏锡常建设环太湖科创圈,支持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多维度引进培育壮大战略人才力量,努力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着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高水平实现“民生七有”,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支持苏南等地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发挥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作用,打造高质量就业先行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社区养老支持政策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举措,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用心用情解决好“一老一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健康江苏行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行动,建设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医院,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残疾人福利保障等工作。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省域范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坚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土壤污染、噪音扰民等突出问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更大力度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任务,深入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丰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江苏实践。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更好实现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的良性互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进一步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推动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把各自所联系的群众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省,持续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使法治成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提高地方立法质效,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健全社会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法规制度。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裁量基准。坚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润江苏”活动,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七)坚持文化自信自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切实扛起文化强省建设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健全全媒体传播体系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挖掘用好江苏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抓好“四史”宣传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成一批全域全国文明城市群,充分发挥时代楷模等榜样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和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发展。高品质推进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打造更多守护传承中华文脉的江苏标志性成果,增强中华文明和江苏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八)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激发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勇立时代潮头、把握发展大势,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创江苏现代化建设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牢牢把握改革的阶段性特征,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谋划推进一批具有牵引作用的重要改革措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新领域新空间,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外资提质增效,引导外资积极参与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推动全省各类开发区等开放载体转型升级、创新提升。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更高水平推进以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总体布局的“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机制改革,支持南京都市圈建设,加快宁镇扬、锡常泰、苏通等跨江融合、区域协同发展,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宿迁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功能互补、开放融合、协同联动的省域发展格局。

(九)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力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苏,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四项机制”,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大型企业债务、政府性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等工作,建强城市交通、市政、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努力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未发之时。加强党管武装,深化双拥共建,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效益。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提出地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健全完善落实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江苏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恪守“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对重大工作的领导,积极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强化纪委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切实增强管党治党合力。

(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常悟常进上下功夫,真正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时时对表、事事对标,及时纠正理念偏差、思维偏差、方法偏差,自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用好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平台载体,加强宣传研究阐释,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坚持理论武装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三)努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从严把好政治关、廉洁关,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专业过硬、担当过硬、斗争过硬、纪律过硬的“五过硬”干部队伍。持续抓好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切实练就干事成事的宽肩膀、硬本领。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常态化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交流挂职“双百工程”,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锻炼成长,从严加强教育管理监督,确保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始终是一泓清泉。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优化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于担当、敢为善为。

(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以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城市、机关、国企、学校、非公、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更高质量推动“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建强基层党组织骨干队伍,持续深化“三个一线”行动,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不断扩大党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影响力号召力,推动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更加健全完善、坚强过硬。

(五)加快推进廉洁江苏建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督促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始终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获得感。坚持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强化各类监督统筹衔接,增强监督全覆盖有效性,深化用好巡视利剑和问责利器,提高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减少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从制度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深化标本兼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加强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维护好发展好江苏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毛蕴劼

审核:解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