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疑似发现一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受伤严重,急需救治!”接到公安的电话,扬中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渔政中队的方小军和另外三名护渔员当即带好增氧泵及消毒用品等准备出发。时间正指向11月26日上午12时10分。
其后的48小时里,一场紧张不停歇的援救“战斗”,就此打响。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华鲟”伤情过于严重,11月28日还是不治身亡。
这条中华鲟是途经扬中雷公岛东侧的一艘商船,在长江中发现的。“发现的时候肚子已经朝上了,远远看着白白的,我们就把它打捞上来了。”船员说。
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是一只长97厘米、重12.7斤的“中华鲟”。根据外形、长度及体重,有经验的护渔员徐纪龙推算应是只一两岁左右的“中华鲟”幼崽。
经过初步检查,“中华鲟”受伤非常严重,“鱼的尾部有大面积伤痕,下腹有洞状创口,还在流血,致命伤在头部,头骨部分碎裂内伤的情况还无法预知,疑似被螺旋桨击中。”大家将其安置在简易水池里。随后,将“中华鲟”接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抢救。
一路上,渔政人员不停为“中华鲟”换长江水、加氧,同时及时向扬中市水产站和镇江市水产站拍照汇报现场情况。在专家指导下,方小军和护渔员们仔细为“中华鲟”全身消毒,清理伤口。
27日下午,镇江水产站委派相关专家对受伤“中华鲟”初步诊断后表示:受伤“中华鲟”情况很不理想,伤势比预计的重,要救治非常困难!
28日凌晨一点不到,护渔员徐纪龙值守时发现,“中华鲟”停止了呼吸!“27日晚上十一点左右,我在观察的时候就发现鱼鳃只是轻微扇动,我心想不好。随后在十二点过后,鱼鳃停止扇动,太遗憾了……”
望着逝去的“中华鲟”,江边长大、以江为生的护渔员徐纪龙感触良多。“第一次见到中华鲟我才10岁,过了近50年,这次是我第二次见到‘中华鲟’……小时候看到过的鱼儿,子孙们有望再次看到,我们要继续当好长江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两年多来,扬中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整治清理、执法巡查、专班保障和健全机制等五个方面,打好全面禁捕攻坚战,长江扬中段生态恢复效果十分明显。
采访中,渔政部门表示,除了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应意识到保护中华鲟的重要性。故此,我们要做到:保护环境,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参与非法捕捞活动;远离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不进入不打扰。此外,禁止食用野生鲟鱼。
发稿前记者获悉,目前对于“中华鲟”的身份,扬中市将相关资料已经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等待鉴定。(通讯员 莉莉 许鸿鸽 全媒体记者 朱美娜)
补充介绍:
中华鲟:极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鱼类。中华鲟俗名大腊子,为大型鱼类,成体全长可超过4m,体重可超过600kg。它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在江河繁殖,在大海长大。
中华鲟呈长筒形,前粗后渐细,腹部较平,头大而扁平,吻较长而尖。它的体表有5行骨板,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色、灰褐色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由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中华鲟的口下位(即上嘴唇比下嘴唇长很多)且较大,以底层鱼类及甲壳类等为食,如鲽、蟹等。中华鲟产卵量很大,孵化的小中华鲟会继续在长江生活大半年,之后进入大海。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并实施了长江十年禁渔等保护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的每一份子!
编辑:毛蕴劼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