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站在新征程、新起点,我们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理解“三个务必”“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五个必由之路”等关键内容的核心要义,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到全面落实产业强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聚焦“争当创新发展先行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成为镇江发展‘活力标杆’”的使命任务,围绕“城市发展新空间、新兴产业承载地、创新驱动主引擎”的发展定位,一以贯之抓好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功能配套、能力提升“四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在镇江高新区的生动实践。
资料图
厚植产业优势,打造产业新名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项目为抓手强动力,以创新为关键求突破,全力做好“引盘转升”四篇文章,着力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全力做强项目支撑。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完善项目建设“一办两中心”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实现“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
全力推动水力发电抽水蓄能机组智能制造集成基地及综合配套、液压研发生产基地、镇江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大项目落地,加快集聚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引领型企业,激活产业“乘数效应”。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特海工装备“一区一战略产业”,不断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支持中船动力、柳工、丹佛斯等本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努力朝着全省有特色、全国有影响的海工装备产业集群、长三角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不断强化数字赋能。深入实施新一轮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把准“智改数转”主方向,积极放大睿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软通极客人才学院、中澳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重点载体作用,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标杆。
坚持创新驱动,建设科创策源地。牢牢把握“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求,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培育更强创新主体。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深化产学研三方协同创新,加快推进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实体化运作,大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健全完善“两个转变”运营机制,立足高新区、服务长三角。积极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汇聚更多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宁镇扬“小三角”,全面对接长三角“大三角”,积极引领G312宁镇产业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进团山睿谷、通信及半导体产业园二期等创新创业载体和产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园区市场化运作,做好政策、平台、人才等体系搭建,全力打造3.0科技园区。深入推进“镇江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成果路演对接、高校院所走进镇江高新区等“双创”活动,打好政策组合拳,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构建更优创新生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做大做强产业基金,积极培育天使风投创投基金,推广“投贷联动”新模式,加快形成创新+创业+创投的协同互动良好局面。
强化发展保障,用心营造好环境。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第一引擎”,强化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以最优的发展环境为走稳走好现代化之路提供坚强保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始终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凝聚引领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工作任务、思路举措和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警醒,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营造宜居宜业的园区环境。提升功能品质,加快推进嶂山-东山片区系统开发,打造“亲山”“滨水”独特风貌和宜居环境。深化“智慧高新”建设,实现园区运行、社会治理、政务服务“一脑统管”。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一老一幼”民生问题。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定、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筑牢安全底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作者系市委常委、镇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