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农业机械化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李耀明教授团队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金奖的“一种轴向喂入式稻麦脱粒分离一体化装置”,解决了传统脱粒分离装置收获高产水稻时存在的损失率大等难题。基于该专利制造的国产联合收割机1小时可以收割10亩高产水稻,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中国农机学会理事兼收获加工分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会员李耀明,40年来一直肩负育人使命,致力农机科研。2021年,他被授予“民进全国社会服务暨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李耀明(左一)与赵亚夫(左二)在句容戴庄
利用专业所长
率领团队助力脱贫攻坚
“一巴掌按下去,田里遗留的稻粒一般不超过5粒,这比普通收割机会余下20粒左右有了长足提高。”在句容戴庄稻田收割现场,李耀明跟在作业机械后面查看后,十分欣慰地说:“收割尽可能减损就是在为农民增收,没有枉费我们一直以来持续改进所付出的心血。”
多年来,李耀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专业所长,率领团队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他带领的团队应“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低碾压率新型再生稻联合收获机,解决了再生稻的收获难题。为此,他数次深入乡村考察调研,扎根田间地头,和一线机手打成一片,了解农田里最需要什么样的收获机械。
2021年3月,李耀明牵头组建“亚夫智能农机创新服务团”,与赵亚夫进行深度合作,同年8月,联合学校赠送戴庄两台团队研发的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获机,助力越光稻首轮收割。
从反复试验到理论创新,专用收获机的收割效率有了极大提高,“这台收获机的履带变窄了,只有0.35米,割割幅加宽到了2.8米,保证了小身型、低碾压、高效率。”李耀明表示,经过调试和改进,捐赠的这两台为越光稻量身定做的再生稻联合收获机,通过增加割幅,缩窄履带,降低留桩,与传统收割机相比,对稻田的碾压率降低了20%以上,预计可提高再生稻产量25%。
当时赵亚夫算了一笔账,“下一步,我们准备用3到5年时间,在句容发展越光有机稻15000亩。这样农民可以大幅度增收,一亩地可以多收1500元,比常规种植要增加3到5倍的收入。”
大学毕业后
投身农机科研、育人工作
“十几岁时,村里买了第一台拖拉机,我跑去看,发现那家伙干农活‘太省劲儿’了!”1959年,李耀明出生在江苏张家港农村,从小目睹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他深感农业生产之不易。村里购买第一台农业机械装备,全村人都去围观,那一幕深深触动了李耀明,“恢复高考,我毫不犹豫报考了镇江农业机械学院。”
大学毕业后,他投身农机科研、育人工作,一干就是40年。40年中,他深耕农业装备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及产品开发,成功开发出了直联式驱动圆盘犁、气吸振动式育苗精密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稻麦油联合收获机等新产品。他研发的高性能联合收获机系列产品,已成为国内农机行业的品牌产品。
多年来,李耀明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与科研实际问题的思考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获取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作为一个农机人才,首先要对专业、对农业有情感。其次要“能吃苦”,经得起“三下”——下田间、下车间、下实验室。“如果吃不了苦,是干不了农机科研的。”因而,他时常教导学生要去企业、田间,从问题出发,寻找科研思路,而不是闭门造车。“要做好农机就要深入田间地头,不断试验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实践出真知,只有反复试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农业机械装备。”
现任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收获装备研究院执行院长的徐立章,1996年考取江苏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准备本科毕业论文期间跟随导师李耀明做农机科研的经历让他与农机结缘。当时,李耀明曾给徐立章一周时间,考虑自己是否终身从事农机科研,仔细思考后,徐立章向李耀明坚定地表示自己“真心想搞农机科研,不怕吃苦!”
20多年来,徐立章一路跟随导师李耀明的前行脚步,无论是学术思想,还是学术精神,都深得导师衣钵,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围绕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李耀明坚持“融入科研团队,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以科技活动为抓手,增强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2022年,李耀明指导的学生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作为江苏大学“三全育人”优秀导师团队负责人,他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农机教师、省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全媒体记者 马彦如)
编辑:朱超
审核: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