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文化寻访丨传统村落河达村

2022-11-12 01:48 今日镇江  

河达村,位于镇江市(古润州)的东南方,京杭大运河东岸,2005年乡镇撤并,原河达行政村与龙山行政村合并为龙山行政村,隶属于丹徒区辛丰镇。1983年丹徒县地名委员会编辑的《江苏省丹徒县地名录》记载:“原来村东有条河通达到村内,取名河达。”

传统村落河达村

根据河达《朱氏家乘》记载,我国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朱熹第八世孙朱寿九于1330年从江西鄱阳迁徙卜居于此。河达村另一大姓是北宋理学家尹焞后裔。

河达村地势平坦,水塘众多,植被茂盛,土壤肥沃。原河达行政村下辖河达、上马达、王善和新庄(原名辛庄,以古代辛君庙得名)四个村庄,目前仍然保持传统村落原貌。四个村庄在河达《朱氏家谱》、下庙村庐舍庵《香火田碑记》(清朝乾隆七年碑刻)均有记载。以碑记时间,可以证明这些传统村庄在康熙之前就已存在。

河达、上马达、王善和新庄四个自然村紧紧相连,其中王善村与河达村基本成为一体。清朝晚期至民国期间修建的老建筑,除了因村容整治等原因拆除了一部分濒临倒塌的危房外,大部分老建筑,特别是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20多处老建筑得以保留。河达村老建筑坐北朝南,徽派风格硬山顶,青砖小瓦。窗子和大门具有清代或民国建筑特征。

镇政建(2021)105号《关于认定公布第一批镇江市传统村落的通知》,“丹徒区辛丰镇:黄墟村黄墟、龙山村河达”,被公布为传统村落。苏建村〔2021〕138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认定公布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的通知》,“经省政府同意,认定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村村驷马组等54个村落为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丹徒区辛丰镇龙山村河达榜上有名。10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公示》。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龙山村,在公示的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中。公示期为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

朱氏尹氏两家族

朱姓和尹姓占河达村人口九成以上。朱姓又占大多数。朱氏为我国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长子朱塾后裔,始迁祖朱寿九于元末迁徙到河达村已近700年。尹氏是北宋理学家尹焞后裔,在河达村世代繁衍,也有600余年历史。

朱寿九(1301-1370),朱熹第八世孙,光绪辛丑(1901)重修“世德堂”《镇江润东河达朱氏家乘》记载,朱寿九兄弟五人,他为老幺,前面四个哥哥依次是寿五、寿六、寿七、寿八。由于家谱缺损,根据不全的记载,朱寿九年轻时,通过长江和运河水道,舟楫往来于镇江和江西饶州鄱阳(现在的江西鄱阳县)之间做生意,看到河达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上通京口,下达苏杭,交通十分便利,加上当时正值元朝末年,江西一带战乱频发,于是于1330年在河达定居建房造屋、娶妻生子。《镇江润东河达朱氏家乘》记载,朱寿九为人忠厚、谦恭、慈善和正直。奉行先祖朱熹天下第一“孝”道,节俭持家;生意中讲诚信,有白鹿之宗风。自迁徙河达,子孙繁衍,家族兴旺。如今不包括后来移居外埠的,仅河达村朱寿九后裔就有 500 多人。

朱寿九生育五个儿子,排行分别是海十四、海十七、海十九、海二十、海廿二,成家后就成为五房。如今的河达村第一生产组到第六生产组大致就是一到五房的嫡传。五房海廿二世系表完整,均生活在第二村民小组。海廿二名叫朱淑,字成物,是按照朱熹修谱谱系定下的“五行”偏旁取名。从第十五世开始,后辈才按照河达朱氏谱牒(字辈)取名。繁衍到现在,已经延续到朱熹三十一世孙。由于人口众多,河达村朱姓又分为东分和中分,各有祭祀的分祭堂。

尹焞(1071-1142),河达村尹氏先祖。尹焞于南宋建炎年间(1128)奉诏赴浙江绍兴,途经丹徒辛丰,因续弦郭夫人临产,于是搭草屋于辛丰大圣寺东,给郭夫人待产。郭夫人生子后,不久亡故,遂葬于河达村南下堰山(墓至今保存良好)。命仆人尹来长子尹凤世代守护,尹凤后裔即为辛丰尹家村尹氏。尹焞育有五子,但因金兵陷洛阳,均死难。第五子尹均遇难前根据尹焞遗命,将侄子尹圮之子尹镇列为嗣子。

尹镇(1118-1195),尹焞嗣孙,字孟安,一字昌定,号鹤溪,南宋承荫博士,晚年迁徙镇江。后裔其中一支于明朝年间落户河达村,世代繁衍,为镇江地区包括河达村尹氏始迁祖。

尹焞是北宋理学家,是北宋安定学派胡瑗、濂溪学派周敦颐、涑水学派司马光、百源学派邵雍的再传弟子。尹焞创立和靖学派直接师承程颐,程颐晚年得二士,其一即尹焞。尹焞主要著作有《论语解》、《孟子解》、《门人问答》、《和靖集》等。尹焞一生所学所讲经典,以《论语》《孟子》为主,并把孔孟精神与个人身心修养结合起来。尹焞在涪陵千佛寺所题“三畏斋”中的“三畏”语出《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尹焞亦将住所命名为“三畏斋”,表示他谨遵儒者古训。后来到苏州虎丘的和靖读书台也叫“三畏斋”,现在已经恢复重建。绍兴七年(1137)尹焞被诏途经润州,侨寓镇江鹤林寺拜谒濂溪书院。清代为祭祀尹焞,在鹤林寺建设了和靖公祠。

河达村朱、尹两个大姓的古老村落,建筑格局明显带有宗族色彩。朱氏与尹氏建筑界限分明。尹氏建筑往西发展,朱氏建筑往东发展。发展到现在,基本仍保持这一风格。

河达救火会仪式

镇江市丹徒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镇徒地名〔2022〕3号文件,公布全区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宝堰镇、丁角、河达、槐荫村、黄墟村、还青洲、吴家圩。”河达村名列其中。镇民发〔2022〕36号《关于公布2022年镇江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2022年全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丹徒区:宝堰镇、丁角、河达、槐荫村、黄墟村”,河达村也在其中。

镇徒政办发〔2022〕60号《关于公布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传统民俗,河达救火会‘祭龙’仪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达村传统民俗救火会“祭龙”仪式,据村里老人叙述至少有100年以上历史。“祭龙”仪式至今仍在村里标志性建筑“八字斜门”牌楼的原址举行。牌楼已于上世纪60年代被拆除,但仍然留在村民的乡愁记忆中。

河达村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火灾频发。发生火灾后,最早人们还以最简单地用木盆、木桶盛水灭火。如此杯水车薪,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往往是“望火兴叹”,对受灾家庭或许是灭顶之灾。清末民初,村民合力购置了一台木桶式,灌水后由人工施压的救火设备。1942年,这台救火设备被村里一个叫尹羊根的混混偷出去,拆了里面的锡件卖钱。救火的设备被人偷了,村里朱氏和尹氏的族长都非常着急,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可是人命关天。

为了解决村里人们的心头之患,当年,由村民朱晋康主动联络在上海做生意的河达朱氏族人朱松柏、朱慎昌、朱茂海、朱大九、朱小九及舒宝全等八人,集资在上海购买了一台国外进口的手动式救火水龙,俗称“洋龙”。这台“火龙”在河达村和周边村庄扑救了大大小小火灾上百次。东至新庄及柳泉,西至辛丰河西及北於村,北至周岗夏家村,以及最远的黄墟华家村等村,河达“火龙”在救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百年来,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三,村里就把火龙抬出来举行祭龙仪式。一是对火龙进行试水,看看火龙运转是否正常;二是对救火会的队员进行培训和演练,这一传统已为习俗。现在,河达村“神龙义务消防队”展室里,仍然保存着从清朝遗传下来的两支老式水枪和两顶法国骑士式救火头盔,以及夜间照明用的火把灯、救火用的抓钩、固定火龙打桩用的铁钎、抬火龙的粗麻绳和报警大锣。(文/王礼刚)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79

河达村,位于镇江市(古润州)的东南方,京杭大运河东岸,2005年乡镇撤并,原河达行政村与龙山行政村合并为龙山行政村,隶属于丹徒区辛丰镇。1983年丹徒县地名委员会编辑的《江苏省丹徒县地名录》记载:“原来村东有条河通达到村内,取名河达。”

传统村落河达村

根据河达《朱氏家乘》记载,我国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朱熹第八世孙朱寿九于1330年从江西鄱阳迁徙卜居于此。河达村另一大姓是北宋理学家尹焞后裔。

河达村地势平坦,水塘众多,植被茂盛,土壤肥沃。原河达行政村下辖河达、上马达、王善和新庄(原名辛庄,以古代辛君庙得名)四个村庄,目前仍然保持传统村落原貌。四个村庄在河达《朱氏家谱》、下庙村庐舍庵《香火田碑记》(清朝乾隆七年碑刻)均有记载。以碑记时间,可以证明这些传统村庄在康熙之前就已存在。

河达、上马达、王善和新庄四个自然村紧紧相连,其中王善村与河达村基本成为一体。清朝晚期至民国期间修建的老建筑,除了因村容整治等原因拆除了一部分濒临倒塌的危房外,大部分老建筑,特别是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20多处老建筑得以保留。河达村老建筑坐北朝南,徽派风格硬山顶,青砖小瓦。窗子和大门具有清代或民国建筑特征。

镇政建(2021)105号《关于认定公布第一批镇江市传统村落的通知》,“丹徒区辛丰镇:黄墟村黄墟、龙山村河达”,被公布为传统村落。苏建村〔2021〕138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认定公布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的通知》,“经省政府同意,认定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村村驷马组等54个村落为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丹徒区辛丰镇龙山村河达榜上有名。10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公示》。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龙山村,在公示的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中。公示期为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

朱氏尹氏两家族

朱姓和尹姓占河达村人口九成以上。朱姓又占大多数。朱氏为我国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长子朱塾后裔,始迁祖朱寿九于元末迁徙到河达村已近700年。尹氏是北宋理学家尹焞后裔,在河达村世代繁衍,也有600余年历史。

朱寿九(1301-1370),朱熹第八世孙,光绪辛丑(1901)重修“世德堂”《镇江润东河达朱氏家乘》记载,朱寿九兄弟五人,他为老幺,前面四个哥哥依次是寿五、寿六、寿七、寿八。由于家谱缺损,根据不全的记载,朱寿九年轻时,通过长江和运河水道,舟楫往来于镇江和江西饶州鄱阳(现在的江西鄱阳县)之间做生意,看到河达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上通京口,下达苏杭,交通十分便利,加上当时正值元朝末年,江西一带战乱频发,于是于1330年在河达定居建房造屋、娶妻生子。《镇江润东河达朱氏家乘》记载,朱寿九为人忠厚、谦恭、慈善和正直。奉行先祖朱熹天下第一“孝”道,节俭持家;生意中讲诚信,有白鹿之宗风。自迁徙河达,子孙繁衍,家族兴旺。如今不包括后来移居外埠的,仅河达村朱寿九后裔就有 500 多人。

朱寿九生育五个儿子,排行分别是海十四、海十七、海十九、海二十、海廿二,成家后就成为五房。如今的河达村第一生产组到第六生产组大致就是一到五房的嫡传。五房海廿二世系表完整,均生活在第二村民小组。海廿二名叫朱淑,字成物,是按照朱熹修谱谱系定下的“五行”偏旁取名。从第十五世开始,后辈才按照河达朱氏谱牒(字辈)取名。繁衍到现在,已经延续到朱熹三十一世孙。由于人口众多,河达村朱姓又分为东分和中分,各有祭祀的分祭堂。

尹焞(1071-1142),河达村尹氏先祖。尹焞于南宋建炎年间(1128)奉诏赴浙江绍兴,途经丹徒辛丰,因续弦郭夫人临产,于是搭草屋于辛丰大圣寺东,给郭夫人待产。郭夫人生子后,不久亡故,遂葬于河达村南下堰山(墓至今保存良好)。命仆人尹来长子尹凤世代守护,尹凤后裔即为辛丰尹家村尹氏。尹焞育有五子,但因金兵陷洛阳,均死难。第五子尹均遇难前根据尹焞遗命,将侄子尹圮之子尹镇列为嗣子。

尹镇(1118-1195),尹焞嗣孙,字孟安,一字昌定,号鹤溪,南宋承荫博士,晚年迁徙镇江。后裔其中一支于明朝年间落户河达村,世代繁衍,为镇江地区包括河达村尹氏始迁祖。

尹焞是北宋理学家,是北宋安定学派胡瑗、濂溪学派周敦颐、涑水学派司马光、百源学派邵雍的再传弟子。尹焞创立和靖学派直接师承程颐,程颐晚年得二士,其一即尹焞。尹焞主要著作有《论语解》、《孟子解》、《门人问答》、《和靖集》等。尹焞一生所学所讲经典,以《论语》《孟子》为主,并把孔孟精神与个人身心修养结合起来。尹焞在涪陵千佛寺所题“三畏斋”中的“三畏”语出《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尹焞亦将住所命名为“三畏斋”,表示他谨遵儒者古训。后来到苏州虎丘的和靖读书台也叫“三畏斋”,现在已经恢复重建。绍兴七年(1137)尹焞被诏途经润州,侨寓镇江鹤林寺拜谒濂溪书院。清代为祭祀尹焞,在鹤林寺建设了和靖公祠。

河达村朱、尹两个大姓的古老村落,建筑格局明显带有宗族色彩。朱氏与尹氏建筑界限分明。尹氏建筑往西发展,朱氏建筑往东发展。发展到现在,基本仍保持这一风格。

河达救火会仪式

镇江市丹徒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镇徒地名〔2022〕3号文件,公布全区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宝堰镇、丁角、河达、槐荫村、黄墟村、还青洲、吴家圩。”河达村名列其中。镇民发〔2022〕36号《关于公布2022年镇江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公布2022年全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丹徒区:宝堰镇、丁角、河达、槐荫村、黄墟村”,河达村也在其中。

镇徒政办发〔2022〕60号《关于公布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传统民俗,河达救火会‘祭龙’仪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达村传统民俗救火会“祭龙”仪式,据村里老人叙述至少有100年以上历史。“祭龙”仪式至今仍在村里标志性建筑“八字斜门”牌楼的原址举行。牌楼已于上世纪60年代被拆除,但仍然留在村民的乡愁记忆中。

河达村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火灾频发。发生火灾后,最早人们还以最简单地用木盆、木桶盛水灭火。如此杯水车薪,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往往是“望火兴叹”,对受灾家庭或许是灭顶之灾。清末民初,村民合力购置了一台木桶式,灌水后由人工施压的救火设备。1942年,这台救火设备被村里一个叫尹羊根的混混偷出去,拆了里面的锡件卖钱。救火的设备被人偷了,村里朱氏和尹氏的族长都非常着急,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可是人命关天。

为了解决村里人们的心头之患,当年,由村民朱晋康主动联络在上海做生意的河达朱氏族人朱松柏、朱慎昌、朱茂海、朱大九、朱小九及舒宝全等八人,集资在上海购买了一台国外进口的手动式救火水龙,俗称“洋龙”。这台“火龙”在河达村和周边村庄扑救了大大小小火灾上百次。东至新庄及柳泉,西至辛丰河西及北於村,北至周岗夏家村,以及最远的黄墟华家村等村,河达“火龙”在救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百年来,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三,村里就把火龙抬出来举行祭龙仪式。一是对火龙进行试水,看看火龙运转是否正常;二是对救火会的队员进行培训和演练,这一传统已为习俗。现在,河达村“神龙义务消防队”展室里,仍然保存着从清朝遗传下来的两支老式水枪和两顶法国骑士式救火头盔,以及夜间照明用的火把灯、救火用的抓钩、固定火龙打桩用的铁钎、抬火龙的粗麻绳和报警大锣。(文/王礼刚)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