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改良传统 跨界运用 “龙鳞装”《诗画镇江》重现大唐技艺

2022-11-10 17:02

今日镇江讯 11月10日,在镇江市乡土人才成果展示馆,记者看到有一幅画十分别致。外表像是平时看到的卷轴,打开却有令人惊艳的风景,随着卷轴被打开,一幅镇江山水图以一层层的方式重叠递推,在翻动的过程中,每一层次第微微翘起,自然卷曲,犹如龙的鳞片,又如同清风拂过的水面般轻盈舒展,背后的书法作品若隐若现,书与画水乳交融,互相映衬……

一旁的介绍牌上写着:这是一幅经由苏派装裱处理的作品,是以现代技术改良传统工艺后制作的。采用的方法是唐朝后就曾一度失传的装裱方式——龙鳞装。

皇家青睐  “龙鳞装”起于唐朝

龙鳞装,是一种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因其卷起时与卷轴并无差异,但舒展开后,书页错落相积,状似龙鳞,而得名龙鳞装。目前仅存的实物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件。

龙鳞装诞生在唐朝中叶,受到当时佛教和诗词音韵文化的影响,僧侣们为了方便携带佛经、并在传阅过程中有效保护书页,便将卷轴装中注疏的佛经浮签鳞次粘在底纸上,如此一来,龙鳞装便有了雏形。

同时唐朝也是诗词歌赋创造发展的鼎盛时期,人们为了达到方便按音韵翻阅检查的目的,有装裱工匠以长纸作底,首页全裱穿于卷首,自次页起,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这种装帧形式将“页面”融入书籍装帧,不仅节省了纸张,也方便了查阅读取,让书籍第一次有了书页和翻阅的概念,从卷轴向现代意义上的书过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时,用龙鳞装的书籍无论是纸质还是书法都是精品,应是皇室用书或收藏,属于稀有之物,民间很难效仿。因此当龙鳞装传入民间时,就演变为更加简易的旋风装——用木棍或竹棍粘连页面,打眼穿线装订。展阅时书页虽参差不齐,但排列有序。待到北宋旋风装已成熟演变为册装书流行于世时,龙鳞装“装潢之技绝矣”。

多次尝试  “龙鳞装”跨界运用

多年从事苏派装裱、市级非遗传承人柳达,一直对龙鳞装的技艺充满热情。他表示,不仅是他,国内很多从事装裱、设计工作的人,都曾致力于龙鳞装的研究。业界有个观点认为,如果能将龙鳞装的技艺,一旦运用到书画作品上,体现的效果会非常美。

俗话说,“书画不分家”,把原本用来装帧书籍的方式,拿来装裱字画,形成可以把玩的艺术品,这个念头一旦产生,柳达就开始尝试起来。

他首先邀请两名好友分别作画一幅、书字一幅,跃跃欲试。“这两幅作品我都很喜爱,怕有些微失误弄坏了就太可惜了,就又请朋友帮忙,通过高仿真工艺用宣纸复制,结果歪打正着。”柳达说,原本龙鳞装两面皆有内容,是通过两张宣纸的黏合达到的,但这样加厚了纸张,对龙鳞的灵动性产生影响,“我第一次试着用高仿真复制,在宣纸两面分别复制了书画不同的内容,以减少厚度。”光是纸材的选择,他不停试了约一周,最终经过试验,他选择了55克生宣纸作为主要材料,重现龙鳞装的轻盈美感。

纸张的问题解决了,这才是第一步,粘合剂的选择、两面内容折叠的比例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呈现飘逸的效果……一个个问题有待攻克。“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技术又帮了一个大忙。”柳达拿出了他的秘密武器——来自外孙女的胶棒。

原来,传统装裱技艺中,用明矾、面粉做成浆糊用于黏合,浆糊的黏稠程度完全靠装裱师傅的经验控制,“试了好多次,龙鳞装的画页与底纸的粘合不超过0.3厘米,还需要快干,浆糊的湿度高,容易产生褶皱,达不到要求。”苦思冥想中,有一天,柳达看到外孙女在家做手工,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刻“征用”了胶棒,直奔工作室而去……

“最难的其实是尺度的把握。”柳达告诉记者,龙鳞装的精准要求奇高无比,在拼贴时要没有任何误差,一点空隙都不能留。他从第一个高仿真步骤开始,到每一页的切割、折叠,再到一页一页装帧,每一步都在不停测量尺寸,“真的是1毫米的差错都不能有,哪怕有一张有0.1毫米的误差,递推到后面的画页,就会有越来越大的误差,就是一个失败的作品,每一次粘贴,都需要集中所有精神,有一万分的细心。”

《诗画镇江》  “龙鳞装”完美呈现

前后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柳达的第一幅龙鳞装作品终于顺利完成,就是记者在镇江市乡土人才成果展示馆看到的这幅作品——《诗画镇江》。整幅作品全长2.7米,画芯长度2.3米,正面是《金山春晓图》,背面则是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诗句,共有66片龙鳞,每片龙鳞间隔3厘米,呈现出轻柔的波浪状,为书画爱好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也可以做成小一些的作品,随身携带,时时把玩,就别有一番乐趣了。”柳达介绍,页面鳞次相积,遇风则灵动翻飞,这样的形式与书画作品相得益彰,用手翻动则有“内里有乾坤”,可正读,亦可反读。正因为这样的匠心独具,这幅作品获得了由镇江市委宣传部等七部门发起的“2020镇江市第六届金山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山创意设计奖优秀奖,并入围2021年镇江外事好礼。“能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做成这幅既有失传工艺、又能展现镇江特色的好礼,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个镇江人的自豪。”

当记者提出,是否愿意将这样的技艺传承下去的时候,柳达仿佛打开了话匣子。“现在人们都喜欢非遗,喜欢说工匠精神,但是我觉得耐得住寂寞,是一个手艺人的基础素质。”他认为,在机械化、批量化唱主角的时候,能静下心来坚持做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我希望有年轻人来学,又总怕他们耐不住寂寞,但是只要有人来学,我都想倾囊相授,老祖宗的好东西,是需要传承下去的……”(全媒体记者 谢勇)

编辑:万嘉

审核:高新

238

今日镇江讯 11月10日,在镇江市乡土人才成果展示馆,记者看到有一幅画十分别致。外表像是平时看到的卷轴,打开却有令人惊艳的风景,随着卷轴被打开,一幅镇江山水图以一层层的方式重叠递推,在翻动的过程中,每一层次第微微翘起,自然卷曲,犹如龙的鳞片,又如同清风拂过的水面般轻盈舒展,背后的书法作品若隐若现,书与画水乳交融,互相映衬……

一旁的介绍牌上写着:这是一幅经由苏派装裱处理的作品,是以现代技术改良传统工艺后制作的。采用的方法是唐朝后就曾一度失传的装裱方式——龙鳞装。

皇家青睐  “龙鳞装”起于唐朝

龙鳞装,是一种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因其卷起时与卷轴并无差异,但舒展开后,书页错落相积,状似龙鳞,而得名龙鳞装。目前仅存的实物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件。

龙鳞装诞生在唐朝中叶,受到当时佛教和诗词音韵文化的影响,僧侣们为了方便携带佛经、并在传阅过程中有效保护书页,便将卷轴装中注疏的佛经浮签鳞次粘在底纸上,如此一来,龙鳞装便有了雏形。

同时唐朝也是诗词歌赋创造发展的鼎盛时期,人们为了达到方便按音韵翻阅检查的目的,有装裱工匠以长纸作底,首页全裱穿于卷首,自次页起,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这种装帧形式将“页面”融入书籍装帧,不仅节省了纸张,也方便了查阅读取,让书籍第一次有了书页和翻阅的概念,从卷轴向现代意义上的书过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时,用龙鳞装的书籍无论是纸质还是书法都是精品,应是皇室用书或收藏,属于稀有之物,民间很难效仿。因此当龙鳞装传入民间时,就演变为更加简易的旋风装——用木棍或竹棍粘连页面,打眼穿线装订。展阅时书页虽参差不齐,但排列有序。待到北宋旋风装已成熟演变为册装书流行于世时,龙鳞装“装潢之技绝矣”。

多次尝试  “龙鳞装”跨界运用

多年从事苏派装裱、市级非遗传承人柳达,一直对龙鳞装的技艺充满热情。他表示,不仅是他,国内很多从事装裱、设计工作的人,都曾致力于龙鳞装的研究。业界有个观点认为,如果能将龙鳞装的技艺,一旦运用到书画作品上,体现的效果会非常美。

俗话说,“书画不分家”,把原本用来装帧书籍的方式,拿来装裱字画,形成可以把玩的艺术品,这个念头一旦产生,柳达就开始尝试起来。

他首先邀请两名好友分别作画一幅、书字一幅,跃跃欲试。“这两幅作品我都很喜爱,怕有些微失误弄坏了就太可惜了,就又请朋友帮忙,通过高仿真工艺用宣纸复制,结果歪打正着。”柳达说,原本龙鳞装两面皆有内容,是通过两张宣纸的黏合达到的,但这样加厚了纸张,对龙鳞的灵动性产生影响,“我第一次试着用高仿真复制,在宣纸两面分别复制了书画不同的内容,以减少厚度。”光是纸材的选择,他不停试了约一周,最终经过试验,他选择了55克生宣纸作为主要材料,重现龙鳞装的轻盈美感。

纸张的问题解决了,这才是第一步,粘合剂的选择、两面内容折叠的比例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呈现飘逸的效果……一个个问题有待攻克。“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技术又帮了一个大忙。”柳达拿出了他的秘密武器——来自外孙女的胶棒。

原来,传统装裱技艺中,用明矾、面粉做成浆糊用于黏合,浆糊的黏稠程度完全靠装裱师傅的经验控制,“试了好多次,龙鳞装的画页与底纸的粘合不超过0.3厘米,还需要快干,浆糊的湿度高,容易产生褶皱,达不到要求。”苦思冥想中,有一天,柳达看到外孙女在家做手工,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刻“征用”了胶棒,直奔工作室而去……

“最难的其实是尺度的把握。”柳达告诉记者,龙鳞装的精准要求奇高无比,在拼贴时要没有任何误差,一点空隙都不能留。他从第一个高仿真步骤开始,到每一页的切割、折叠,再到一页一页装帧,每一步都在不停测量尺寸,“真的是1毫米的差错都不能有,哪怕有一张有0.1毫米的误差,递推到后面的画页,就会有越来越大的误差,就是一个失败的作品,每一次粘贴,都需要集中所有精神,有一万分的细心。”

《诗画镇江》  “龙鳞装”完美呈现

前后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柳达的第一幅龙鳞装作品终于顺利完成,就是记者在镇江市乡土人才成果展示馆看到的这幅作品——《诗画镇江》。整幅作品全长2.7米,画芯长度2.3米,正面是《金山春晓图》,背面则是历代文人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诗句,共有66片龙鳞,每片龙鳞间隔3厘米,呈现出轻柔的波浪状,为书画爱好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也可以做成小一些的作品,随身携带,时时把玩,就别有一番乐趣了。”柳达介绍,页面鳞次相积,遇风则灵动翻飞,这样的形式与书画作品相得益彰,用手翻动则有“内里有乾坤”,可正读,亦可反读。正因为这样的匠心独具,这幅作品获得了由镇江市委宣传部等七部门发起的“2020镇江市第六届金山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山创意设计奖优秀奖,并入围2021年镇江外事好礼。“能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做成这幅既有失传工艺、又能展现镇江特色的好礼,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个镇江人的自豪。”

当记者提出,是否愿意将这样的技艺传承下去的时候,柳达仿佛打开了话匣子。“现在人们都喜欢非遗,喜欢说工匠精神,但是我觉得耐得住寂寞,是一个手艺人的基础素质。”他认为,在机械化、批量化唱主角的时候,能静下心来坚持做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我希望有年轻人来学,又总怕他们耐不住寂寞,但是只要有人来学,我都想倾囊相授,老祖宗的好东西,是需要传承下去的……”(全媒体记者 谢勇)

编辑:万嘉

审核:高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