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符昀烨怀揣北京大学2022级新生录取通知书奔赴千里之外。这不是19岁的他第一次出远门,且某种意义上并不算“远”:两地高铁行程不足5小时。当今,里程概念已经越来越难以代表“距离”。
但毫无疑问,对符昀烨的人生而言,这却是一次非比寻常的重要远行。一如他刚刚辞别的母校江苏省镇江中学,从遥远的130年前出发,一路走到今天。
学校行远,文脉赓续,离不开一届届、一代代师生的接力。比符昀烨高67届的镇中校友嵇钧生,1955年也是去往北京,报到地是清华大学,当时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
眼下,面对共同母校即将于11月12日举办的百卅生日庆典,符昀烨告诉记者,这是他今年经历的太多最重要的期待之一;而年逾八十的嵇钧生,早早就“不由地想拿起笔”,写下了一篇近两万字的纪念长文。
江苏省镇江中学
■ 从“南冷”到“镇中”:跨越3个世纪的长跑
主城区滨江地带,北固山正南,一路之隔。名叫鼓楼岗的这个地方,今貌平平,寻常而密集的“巷陌、民宅、人家”。然而,漫长历史上,“山依北固”的这里却是这座城市首屈一指的人文地标,充满故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东汉末年的铁瓮城,即位于此——当然,地是这块地,铁瓮城的竣工比“鼓楼岗”得名要早了N个朝代。
始于公元208年孙权将其政权中心自吴郡(苏州)迁入京口(镇江)铁瓮城,上承三国,“自晋以降”直至清末的长达1700年间,鼓楼岗及相邻青云门一带,一直是镇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取吉意“祝学子们平步青云”、沿用至今的青云门古名,以及置身“门”内的“府学新村”小区名称,无不昭示这里曾为史上教育重地。
“院本南泠,山依北固”,是今江苏省镇江中学校歌中的两句歌词。穿越千年时光,从一座城(铁瓮城)“山依北固”,到一所学校“山依北固”,巍巍北固山在不语中见证一切,但无论呵护安危还是贴身陪伴,长情一以贯之。
回溯至上上个世纪末清光绪十七年(1891)春,鼓楼岗上的镇江府迎来一位京城空降、后来名垂“清史”的主官,王仁堪。这位“以实心行实政,视民事如家事”、深受百姓爱戴的一代好官,是被写进《清史稿•循吏传》中的最后一位循吏。
短短3年的镇江任期里,知府王仁堪可谓政绩斐然。教育领域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便是于1892年秋,在鼓楼岗紧邻府衙的一块地方创办了“南泠学舍(书院)”——所谓“院本南泠”,百卅镇中由此启程。
如果把历史与现实这两幅图景叠合起来,时至今日,依然有诸多实物可供寻迹当年仁堪之仁政:血脉传承至今的镇江中学当属体量最大、也最鲜活的“物证”;另有一处,其人为修复重生的中泠泉古迹亲笔题书“天下第一泉”几个遒劲大字,碑刻今犹在。
位于金山西侧的镇江“天下第一泉”,即中泠泉,又称南泠(零)泉。泉身原匿于湍急的扬子江中,沧海桑田,后“登陆”南岸。典籍中有关此泉,传奇佳话无数。但有关王仁堪当年因何将校、泉同名联结,冠以“南泠”,并无史料明确记载。
知名文史学者、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裴伟就此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其一,闻名天下的“南泠水”过去汲取十分不易,须“挈瓶操舟,深诣南零”,学舍取名“南泠”暗喻治学要领在于“深诣“——探本求源、探骊得珠;其二,“南泠”与“北固”字面相对,一南一北、一水一山,如吴敬梓《水龙吟》之“北固山明,南泠水美”,同可特指江南名城镇江。
喻意所在,便是期望所系。那时至今,历3个世纪,经太多次体制变革、布局调整、校名更替及场所迁址,王仁堪的良苦用心已经以最直观可视、最真切可感的方式,写在校歌里——“探源学海,顺应江水潮流”,也写在今位于七里甸营房街94号镇中校园里的一栋建筑上:探源楼。
作为江苏省“最高龄”的学校之一,镇中校园西北侧,临近老大门处的一片区域里,以“南泠文化区”为主题总领,建有一条独具特色、由12个重要节点构成的“校史步道”。总长不足百米,闲情漫步,一两分钟就能走完它,即便校方人员边走边向记者作简要讲解,也只花了大约一刻钟,而镇中在这条步道上已经“走”了整整130年。
■ “一切为民族”:百年坚守之校魂
校史跨度之纵深,以至于这所学校最早的“校长”不叫校长,而是一个可能令今天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的古朴旧称“山长”。由山长至总监再至校长,基于主事的相同角色,姑且一并纳入“校长”范畴。这么一说,任中敏便是镇中的第十一任校长。
比镇中校龄只小5岁的我国著名文史学家、教育家、词曲学家、戏曲学家任中敏先生,曾于1930年至1932年担任镇江中学校长,任期很短,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那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同样简短而有力的仅5个字,为这所学校铸起一块迄今屹立的灵魂丰碑。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年轻的校长任中敏将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全校师生的澎湃激情融为一体,提炼并喊出了一句时代最强音“一切为民族”——镇中百年校训由此而立,命运多舛而矢志不渝。
从来就没有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的“象牙塔”,国运关乎民运。无论身处何时,“一切为民族”的核心要义就在于爱国,实现路径是以己所学、以己所能,报效国家。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今日之校训不仅指向未来,更可溯源“院本南泠”,实现无障碍文脉对接。
时至1937年,已由鼓楼岗迁址至黄山北麓的镇中走出吴良镛、陆元九等一批毕业生之际,抗战全面爆发,这座城市也于当年底沦陷,建成仅两年时间的美丽新校园惨遭日寇焚毁,成为那一代“镇中人”的心头之痛。
应对艰难时局中,镇中师生没有消沉,依然孜孜以求、不懈进取,相继迁址上海租界、安徽屯溪等地续课,直至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底返镇复校于七里甸至今。
当年从战火里走出的吴良镛、陆元九两位校友,后来分别成长为院士。迄今为止,已经从镇中走出了11位共和国院士,他们无不在各自领域为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比吴良镛、陆元九晚整整10届的另一位镇中杰出校友、“最美奋斗者”和“人民教育家”于漪,被问起当年学习的动力是什么时,以母校“一切为民族”之校训毅然作答。
除“校史步道”,镇中校园里的“南泠文化区”还包括“院士廊”“篆刻苑”“读书台”“民族精神教育馆”“于漪教育思想馆”等内容构成。从接受教育到教书育人,全面记录《她是春蚕,她是蜡炬》的“于漪馆”,成为这所学校“敬教养德”最生动的思政教育平台之一。
校园里几乎每一栋建筑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其中一些是以个人命名,如“于漪馆”。校体育馆被命名为“景福馆”,用以纪念上世纪20年代学校老师、镇江共青团组织“创建第一人”陈景福。
2015年,镇中成立了“民族精神创新工作室”,其承担的项目《文化互动的民族精神教育》,成为全市高中学校唯一代表入选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项目工程。
据工作室负责人介绍,他们针对3个年级不同阶段,分别制定了高一“为民族,明职责”、高二“为民族,促成长”、高三“为民族,敢担当”的层递性、系列化目标体系,“那些看似远去的人和事,由于都与‘自己的学校’有关,能让学生们感到仿佛就在身边、就在眼前。”
鼓楼崇岗、崔嵬黄山、沪上外滩、皖南屯溪、七里西甸,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如今,“一切为民族”的鲜红校训被镌刻在学校正大门旁一块硕大的石头上;被醒目张贴在全校所有教室后面的文化墙上;被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镇中人”的心灵深处;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被一代代“镇中人”践行于天南地北、漫漫岁月。
校党委书记冯章葆认为,校训即校魂,无论一所学校还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点”,埋头做学问更要抬头明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新征程上,学校将进一步致力于完善“一切为民族”引领下的镇中精神谱系,并为之不断注入更丰富、更有实效的“保鲜内涵”。
■ 百卅征文:最“言之有物”的“文思泉涌”
百卅校庆公告(第一号),于今年3月3日在镇中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后,点击量一路攀升,相比一年到头的常态发布,点击量很快增至近10倍。
把“精选”数量用足的100条留言充分表明:校庆之讯,在海内外广大校友们中“喜大普奔”了。嵇钧生是被精选的留言者之一,并且入选5条“置顶”。
相隔19天后,校庆公告(第二号)上线,这次一项重要内容是:面向校友征集纪念文章。嵇钧生坐不住了。此前留言寥寥数语显然不足以表达强烈心声,借此征文机会,他开始动笔,而且如开篇所述,一写就是近2万字:“师恩惠泽,永志不忘。忆起当年在母校就读的时日,不由地想拿起笔,记下些当时学校的情况和我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向母校的应征作品中,作者毕业时间离得最近的是去年2021届,最早的则是1955届——嵇钧生属其中之一,他的文章在所有来稿中最长,以至于校公号在选登时唯一分成上、下两次。
《“永远高一”的七里甸岁月》,是比嵇钧生晚了一个年代、1969届校友韩陈其的来稿。按现在的说法,其文乍看似有“标题党”的味道,事实上,这恰恰是一个特定时代留下的印记。韩陈其讲述,由于遭遇“文革”,上面的高二、高三两届学生均延迟到与师弟师妹们一起办毕业手续,故而,他所在的高一(4)班编号一直没变过。
与嵇钧生高中毕业后搭火车进京读大学不一样,1969年离校的韩陈其,是与大批同学一起从当时位于苏北路上的镇江港乘轮船前往盐城新曹农场报到——高考没了,他们成为知青。不幸中的万幸,并非所有人的命运都就此彻底“报废”,在历史的修复与拯救中,韩陈其后来成长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每一篇百卅征文都饱含独特信息,汇总起来又不啻是一部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与印证的类《史记》,从中不难梳理这所百年名校深厚的文脉渊薮与骄人的办学成就:清华大学原校长、教育部原部长蒋南翔在镇中就读时,校长正是“一切为民族”校训创建者任中敏;嵇钧生当年的班主任花翰香,也曾是学兄蒋南翔、学姐于漪的老师,那么,介于蒋南翔和于漪之间的校友吴良镛、陆元九,也必定是与花翰香老师同时期在校过的学生了,足见花老师执教生涯穿越多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漫长与传奇。
1992届校友周良,以其一家三代人的亲历故事,深情讲述了《穿越一个甲子的镇中情缘》:先是他的父亲1964年进入镇中当老师;20余年后他本人就读镇中,毕业时欣逢“百年校庆”;去年,他的孩子也考入了镇中,毕业离校将在2024年——此距离爷爷的进校之年,时间跨度整整一个甲子。
“文思泉涌”而“言之有物”,这两个成语应是对所有应征稿件最贴切的风格写照。嵇钧生文章中大量贴出在校时的校徽、作文簿、值日制度、入舍证等老物件图片;韩陈其的文章除了主标题“引人”,《一张群师像》《一张特写像》《两本哲学书》《两部小词典》《绰号和糕点》等几个段落小标更是充满具象的生活气息。
“A”字房、老大门、光明河、梧桐与青松、学校后面的菜田……是不少校友稿件中不约而同述及的一些校园元素。1968届校友季玉龙甚至整篇专写《母校的“A”字房》:“乘此机会,希望能再睹多少年来魂牵梦绕的‘A’字房。”
比镇中迁址于此时间还要长的民国建筑“A”字房,在如今校园内高楼林立的气派建筑格局中,只是一排很不起眼的带廊连体平房,然而它却寄托着无数学子与教职工美好的芳华记忆,“上学放学大道不走,都喜欢从这里穿廊而过”。
不久前,校方已经将“A”字房改建为新校史馆,以有机融入“南泠文化区”——作为全校历史最久的建筑,这应该是最“物尽其用”了。
相比之下,符昀烨等一批2022届毕业生,角色独特,一年两跨:上半年还是在校学生,校庆之时已成校友。大概因此,他们中没有人为百卅撰写专题征文。
不过,早在离校之际,他们各自留下的毕业感言,或许可以算作给母校庆生的另类征文。符昀烨说:“删除我三年的任何一个瞬间,都无法成为今天的自己。”李润昕说:“感恩镇中的培养,青春在此无悔。”张中恺说:“再铸百卅镇中之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刘天洋在感言中则直言不讳地透露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一个“小目标”:“我想成为镇中的知名校友,返校参加140年校庆。”
■ 《南泠旧事》:“江左人材渊薮”的另类表达
比“一切为民族”校训确立还早几年,诞生于1928年的《镇中校歌》,开唱头两句便旋律厚重、气势饱满:“壮丽山川古润州,江左人材渊薮。”
教育的原点是人,是以人为本,因人而强。作为一所占据先发优势、积淀深厚的百卅老校,“人材渊薮”一直是镇中不断发展壮大进程中的资源特质与核心竞争力,相当长时期里她被誉为“古润最高学府”。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14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6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18所示范中学之一;2001年首批通过国家示范高中省级验收;2004年首批转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漫漫百卅,年复一年从镇中走出去的千万校友中,既有像吴良镛、陆元九等11位“院士廊”主人公,也有蒋南翔、于漪这样无数的“人材高峰”,还有“嵇钧生和韩陈其们”共同构成的庞大的“人材高原”。他们冲天再高,根在母校;走得再远,总有起点。
今年以来,镇中相继收到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等若干高校发来的喜报,分享镇中学子升入后取得的各种突出成绩。其中,南大发来的喜报,29名同学上榜;东南大学通报了3名2018届镇中毕业生今年保研的去向: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东南大学。
校长赵竹林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学校先后与数十家知名高校签署了优秀生源基地共建协议,因而每年都会收到大量反馈喜报。这正是这所百年老校“人材渊薮”的一个侧面写照。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一届又一届校友在外面的世界步步“登高”、乃至功成名就之时,镇江这边,人才济济的镇中校园里,学弟学妹们也处在全方位的成长之中,他们致力于把更多青春精彩留给自己几年后的母校。
今年8月,第二十一届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由袁煜程、谢欣洋两位同学组成的镇中队一路过关斩将,荣获高中组一等奖;继夺得2021华语辩论世界杯高中组冠军之后,校南泠辩论队又于今年8月,再夺2022“星锐杯”国际中学生华语辩论巡回赛季军。
未来,母校以你为傲;而今天,你以学校为荣。《镇中校歌》是全校近3000名师生人人会唱的一首歌:进校学唱是“必修课”;每年校合唱节,是各班必唱曲目;毕业典礼上也是保留节目。
早在2020年3月25日,一位表明“本人和该学校毫无关系,只是对这首歌感兴趣”的UP主,将《镇中校歌》上传到哔哩哔哩网站后,很快引发围观。从留言内容不难判断,他们大多是镇中的学生:“没想到B站真的有我们校歌”“在校生哭了”。当然也有诸如“老学长路过““毕业多年,再听依旧泪目”这样的校友。
这条帖子的评论区虽总体不算热闹,但迄今长达两年半时间仍处于持续更新状态,网友“阿秦”于2022年7月7日留言:“今年考上的,镇中我来了!”语气背后,令人不难品味当事人即将跨进百年名校的自豪感。
教与学,是教育的两重构成,而又融为一体。“人材渊薮”涵盖亦师亦生,百卅镇中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老师的使命接力与在此深耕,他们中不乏名师乃至大师。
历史上在镇中执教乃至“掌门”过的重量级人物,除任中敏校长,还有近代国学大师、历史学家柳诒徵,近代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吕凤子等等,不胜枚举。《镇中校歌》的两位作者,也均为在校老师,作词卢彬士是校首席国文教员,作曲顾西林是深受学生爱戴的音乐教育家。
时至今日,最新数据显示镇中目前拥有240名专任教师,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116人、中级职称107人。今年春节前夕,市委书记马明龙专程登门看望的正高级教师、语文老师嵇云霞,2019年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殊荣。桃李满天下的她,也是符昀烨所在班级的班主任。
包括嵇云霞在内,由来自十大学科、老中青三代骨干教师组成的镇中“南泠毓秀”好教师团队,已于今年6月入选2022年江苏省重点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名单。这是全市唯一入选的普通高中教师团队。
与时俱进,积极探源教育精髓,是好教师之“好”所在。“创新改变一切,一切皆有可能”,由此成为当下镇中精神的高度凝炼。正如2020届校友储琦所言:青春这个词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储琦名列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向镇中发来的喜报之中,所获荣誉为“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和“学习优秀奖学金”两项。
对“一切皆有可能”,新学年由高二升读高三的王鑫珏同学或许更有切身感悟。始于去年暑候,他与另两位同学汪子涵、张睿哲组队,在“第三届长三角数据应用与创新研究活动”中收获一枚沉甸甸的一等奖奖牌,并在17个一等奖中名列第三!按照规则,所有一等奖选手均获得复旦大学优先录取资格。
王鑫珏向记者披露,他加盟此项赛事其实源于组长汪子涵私人的一再邀请,自认为在信息领域是个“小白”的王鑫珏,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应邀备战,但后来他超群的地理知识功底在参赛课题《浙江省市县三级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信息数据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赛让我证明了自己。”王鑫珏说。
前述,今年毕业的刘天洋离校时曾表达心愿:他想成为母校140周年校庆典礼上的一位“知名校友”。这一说,时间已是很具体,不算短也不算长的10年之后!刘天洋以自己可爱的直率,再次烘托了“一切皆有可能”的镇中语境。
而且,一位名叫“阮南泠”的师姐和一位名叫“严东凯”的师兄,已经先于刘天洋证明了这种“可能”。
不过,阮南泠、严东凯只是一篇万字网络小说《南泠旧事》中的男女主人公。这篇以“江苏省Z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为故事背景的文艺作品,把真实嵌入虚构,以“虚构”的名义真实,一看就知写的镇中人镇中事。作品自2012年8月1日起相继在“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连载。
“从镇中毕业整十年”的女主人公阮南泠,是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史上最年轻的博导之一,男主人公严东凯则供职位于上海的一家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任人事部主管。小说情节设计为:这对当年的高中同班同学,双双怀揣“烫金的邀请函”,返回母校参加校庆,久别重逢。
■ 温暖之“家”:“网红猫”进入校长典礼致辞
初秋下午,凉风习习。记者行走在静谧的镇中校园里,至善路、书田路交汇处,忽与一只行色匆匆的黑猫不期而遇。初识之下,它出乎意料地亲人,一唤即应,透亮的双眼紧盯过来像是在问“什么事”。
旁边路过的几位同学向记者介绍,这可是他们学校的“网红猫”之一。眼前这只黑的,同学们给起的名字叫“晚安”,另有一只叫“豆包”,“‘晚安’比‘豆包’更好玩!”就在几个月前,“晚安”产下了一窝猫宝。
这是8月29日,还没开学,不过离开学也不剩几天了——这意味着,挺过一个暑期的相对“口粮紧缩”之后,这些校园猫的好日子又快到了。
有别于寒暑假的常态之下,“晚安”“豆包”及其孩子们的生计从来无虞,“不会个个都去喂,但肯定没人伤害过它们。”有一次,“晚安”在进食中被细骨卡住喉咙,危急关头,是同学飞快地把它抱去宠物医院救治过来。
本是流浪客,却在校园里以“家庭成员”姿态,过着地久天长、无忧无虑的定居生活。“资历”使然的某种淡定与傲娇,甚至“碾压”初来乍到、尚有些怯生生的进校新生。不止于此,“晚安”们还已经在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校长致辞中占得一席之地。
总长2000字、题为《请带上属于你的镇中印记》,是时任校长冯章葆2021年的毕业典礼致辞。其中一段他这样写道:“回望你们在镇中的点点滴滴,我想,食堂的黄焖鸡米饭带不走;禾香楼前曾经睡姿撩人的小猫咪带不走;传达室亲切的保安大叔和小姐姐带不走;校园里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带不走;和小伙伴踩着蚂蚁聊着八卦的餐后时光也带不走……就让这些带不走的‘镇中印记’永远镌刻在你们心里,成为你们对母校日久弥新的美好记忆……”
此刻,不经意的流浪猫进入“高大上”的毕业典礼致辞,不仅并不违和,反而大俗大雅,释放别样亲和力。冯章葆表示,跟学生们作这类讲话,“端着肯定不行”,得想方没法挠到痒处,才能抵达他们的心灵。
“晚安”自由出没的禾香楼,就是食堂。黄焖鸡米饭只是如今镇中食堂里令人眼花缭乱的供应品种之一,更早的历史上还没这道餐食。舌尖味道是“镇中味道”的一个重要构成;而所有镇中的味道,都是“家的味道”。无论哪个年代的校友,忆起母校食堂,心中总会别有一番滋味。
前述3月3日校庆公号(第一号)发布后,老老少少校友们纷纷留言的那番热闹场面,像极一大家子围坐着在拉家常,其中,不少人都提到了吃:
“我想去食堂吃顿饭,太想了,自费也行。镇中食堂yyds。”
“初高中6年,印象最深的是食堂兼保卫处的大胡子。”
“想念食堂吃完吃茶餐厅,再去楼下超市逛一圈的日子。”
身份并非镇中校友的“Haaank”,其留言也被“精选”出来,于是,喜庆氛围中又添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虽然我是实高的,但是感谢镇中的食堂培养了我能吃的老婆!”
“家”的温暖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记者留意到,自“网红猫”入稿的去年,冯章葆连续两年在毕业典礼致辞中把学校的后勤职工们推至前台,今年篇幅更长:“他们是你的任课教师、是苦口婆心的班主任、是一直等你‘回家’的宿管阿姨、是送你上下学的校车司机、是每天用心做饭的食堂大厨、是24小时守护校园的保安大叔……”
一所学校的历史,根本上是人的历史。镇中旨在办一所让学生“愉快生活、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永久怀念”的幸福快乐学校,大体可以被理解为:这里,其实是家的延伸。
已连续22年担任班主任的高二年级部负责人赵一刚老师介绍,没有高一的意气奋发,也没有高三的志在必得,高二阶段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独特过渡期,高中大部分新课内容都在这个时间内讲授完成,这个时间段是比较容易迷茫的时期,所以,老师们会倍加呵护。
“心理组”是镇中目前在教学机制中明确设立的一个功能单元,该组成员徐玉婷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团队的中心任务可以简要概括为两个字“陪伴”,就是要让学生们在需要安静和倾诉的时候,有一个安全且信赖的空间。
■ “至此”即“自此”:水长流,向远方
“物是人非”,是人们描绘时光流逝、表达怀旧之情的最常用词之一。从1892年的“院本南泠”,到2022年的“江苏省镇江中学”,130年里的最后一次迁址后,镇中已在今址七里甸扎根漫漫76载——于此复建伊始的老校门今犹在;距老校门不远处的“A”字房也还在;那些枝繁叶茂、与一代代师生们朝夕相伴的法国梧桐迄今均“物是”。
在时光的流逝中,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一所百年名校的发展壮大不仅与国运相系,更始终与所处的这座城市同频共振。
韩陈其当年乘船北上、开启知青岁月的出发地,那条破旧而拥塞的沿江苏北路,如今已是“珍珠项链”上的一条景观大道长江路;镇中大半个世纪的“七里甸岁月”里,校园面貌也在推陈出新的拆建与扩建中不断得到提升,而老校门等一批实用功能虽已弱化、却具有无可替代文化意义的老物件符号,却被保存与传承下来。
与前述把《镇中校歌》上传到B站的佚名UP主一样,常州人士、青年工艺美术设计师严少勇之于镇江中学,原本也是位“局外人”,经过一番“功课恶补”之后,他才“充分读懂了镇中”,直至“挖掘出属于镇中的独一无二的视觉语言”:其设计的130周年校庆LOGO在来自全国范围的众多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采用。
严少勇介绍,精心构思过程中,正是镇中老校门的质朴、厚重与对称之美点亮了他的创作灵感。LOGO的最终画面呈现是在一枚彰显经典文化底蕴的篆刻印章上,将老校门的具象结构与汉字“百卅”的书写有机组合起来。严少勇解读,无论面对艺术的LOGO还是实物的大门,在无声的对话中,这都是一扇能够“一眼望百年”的大门。
“卅”字如“川”,时间是条河。百卅只是时间长河里一个值得赋予某种仪式感的特定节点。长河之流是永不停息的“进行时”。百卅“南泠”流至此,又将自此流向更远方。
“再一次提笔,镇中已经成为母校,已经不再是我名字之前的那个熟悉前缀。”这是今年毕业、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郑玥,走向远方之前留下的一番感言。
始于2022年这个金秋时节,当镇中在“郑玥们”的字典里变成了母校、当他们从母校奔向天南地北之时,又有包括“阿秦”在内的920名新同学从这座城市四面八方汇聚七里甸,像3年前的师兄师姐一样,他们的名字前首次获得了一个令自己引以为豪的全新前缀。一茬接一茬,“探源楼前的桃树旁,永远都会有十六七岁的少年模样,永远有书香,永远有爱惜春光的人!”
与“阿秦们”一起成为“镇中新人”的,还有今年新入职该校的11名老师——宦一舟在其中最年轻,25岁的她是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宦一舟告诉记者,之前就听闻镇中历史悠久,一入校园便感受到某种浓厚的历史气息,参观了校史馆后,更是为之震撼,“能够加入镇中这个大家庭,我感到十分荣幸,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而与“宦一舟们”方向相反,今年共有6名老师相继办理退休手续告别镇中。教龄32年的退休老师许燕表示,在成百上千个孩子人生的重要阶段,能够陪伴过他们、给予过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将是自己晚年生活里最大的欣慰、也是最幸福的回忆源泉之一。
奉献学子、成就学子的同时,也收获自我、成就自我。这是教师队伍从“宦一舟们”成长为“许燕们”的共同的必由之路。网络小说《南泠旧事》的虚构讲述中:那位“新手上路”、一度被男生们“无视课堂纪律”的数学代课老师,经十余年,到2012年故事主人公返校参加120周年校庆之时,已经成为在主席台上宣布“校庆圆满结束”的一位重要人物。
当然,天长日久、辛劳耕耘的老师们,更多是以真名实姓留存于校友们的温暖记忆中,“嵇老师(布置)的摘抄、殷老师的笔记、瞿老师的有趣、焦老师的耐心、李老师的随和”;是“无法一一讲述的3年经历”;是千言万语概括为一句最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这里有最好的老师!”
水长流,向远方。“远方”是个没有具体量化的写意词,“远方”是段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距离。
始于2006年,以每3年时间跨度作为一个步伐,省镇中走向远方的《三年发展规划》目前正处于第六轮(2021年9月-2024年8月),校长赵竹林介绍,本轮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区域领先、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
对今年的新晋高三学生王鑫珏而言,他的“远方”也许更值得聚焦于并不遥远的一年之后——愿他有个不负青春汗水的最佳发挥;对今年新生“阿秦”和他的同学们而言,3年之后,就看他们的了。
而作为最年轻的一届校友,刘天洋的“远方”里,前述已经有了一个时间很具体的10年约定:140周年的镇中校庆典礼上,不见不散!(记者 王景曙 通讯员 张岚)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