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征程号角丨植根中华历史文化沃土

2022-11-04 16:23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强调。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2006年7月,殷墟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踏访殷墟遗址时,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无比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我们正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在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

据介绍,殷墟是我国考古发掘时间最久、发掘面积最大、发掘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一座大都城遗址,目前已知面积至少为36万平方公里,发掘面积不到总面积的5%。

△殷墟博物馆展出的司母辛鼎

“殷墟遗址的规模之大以及其丰富的内涵,包括它的文化影响力,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介绍,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这样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黄河文化研究,其目的就是要阐释好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二十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总书记作二十大报告后深有感触:“竭尽全力把文物保护好,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殷墟诞生了很多个“之最”和“第一”: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女将军妇好以及实证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马车的文明古国之一的车马遗迹。

这些历史和遗迹,如今不仅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殷墟博物馆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一款数字藏品,5秒内全部售罄;打造数字化殷商故都,计划运用AR、5G、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实现沉浸式、行走式的互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7月10日,观众参观用数字技术复制的等比例敦煌莫高窟第285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欢迎广大文学家、艺术家到敦煌这座艺术宝库寻找灵感”。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发出邀约,“我们支持文艺工作者对敦煌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将古老的敦煌文化与现代文艺接轨,共同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文化不仅是宏大概念,也正更加真实可感地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数字展厅纷纷“上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国潮”品牌让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穿在了年轻人身上……

时代的进步,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民族的复兴,需要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

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鉴往知来,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今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当天,中央总馆核心建筑文瀚阁内,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亮相。展览汇聚了2000余件马克思主义经典版本,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提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作了深入阐述。这是对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

中共中央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进一步阐述,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觉悟、新的认识高度,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书店工作人员上架《复兴文库》大型历史文献丛书。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站上新起点、扬帆新征程,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向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砥砺奋进。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杨彩云

责任编辑:程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金凯

审核:杨佩佩


137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强调。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2006年7月,殷墟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踏访殷墟遗址时,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无比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我们正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在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

据介绍,殷墟是我国考古发掘时间最久、发掘面积最大、发掘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一座大都城遗址,目前已知面积至少为36万平方公里,发掘面积不到总面积的5%。

△殷墟博物馆展出的司母辛鼎

“殷墟遗址的规模之大以及其丰富的内涵,包括它的文化影响力,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介绍,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这样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黄河文化研究,其目的就是要阐释好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二十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总书记作二十大报告后深有感触:“竭尽全力把文物保护好,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殷墟诞生了很多个“之最”和“第一”: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女将军妇好以及实证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马车的文明古国之一的车马遗迹。

这些历史和遗迹,如今不仅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殷墟博物馆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一款数字藏品,5秒内全部售罄;打造数字化殷商故都,计划运用AR、5G、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实现沉浸式、行走式的互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7月10日,观众参观用数字技术复制的等比例敦煌莫高窟第285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欢迎广大文学家、艺术家到敦煌这座艺术宝库寻找灵感”。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发出邀约,“我们支持文艺工作者对敦煌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将古老的敦煌文化与现代文艺接轨,共同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文化不仅是宏大概念,也正更加真实可感地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数字展厅纷纷“上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国潮”品牌让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穿在了年轻人身上……

时代的进步,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民族的复兴,需要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

10月17日,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鉴往知来,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今年7月30日,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当天,中央总馆核心建筑文瀚阁内,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亮相。展览汇聚了2000余件马克思主义经典版本,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提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作了深入阐述。这是对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

中共中央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进一步阐述,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觉悟、新的认识高度,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书店工作人员上架《复兴文库》大型历史文献丛书。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站上新起点、扬帆新征程,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向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砥砺奋进。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杨彩云

责任编辑:程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金凯

审核:杨佩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