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镇江市非遗面塑项目传承人张娟笑吟吟地放下手中的面塑刀,仔细端详着两件自己用时一个多月,精心制作的面塑作品:“赴汤蹈火的守护——火焰蓝”和“孤勇者”。
致敬消防战士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千秋桥街的“艺朵捏塑手工坊”,映入眼帘的便是这组长70厘米、宽50厘米,“新鲜出炉”的面塑作品——“赴汤蹈火的守护——火焰蓝”。作品分为两个场景,一边是火灾救援现场:13名消防员战士,其中5名身穿橙黄色抢险救援服,8名身穿黑色灭火防护服。灭火的战士手持喷水枪,躬身靠近着火点,对着凶猛的火势进行扑救;负责救援的战士有的怀抱着婴儿、有的背着受伤的妇女,有的用担架抬着从燃烧的房子里救出的老人,旁边还跟着一名脱险的小朋友……灭火场景惊心动魄。
另一边,红墙绿树,景色优美,岁月静好:在老师的陪伴下,6名小学生正听着消防员叔叔介绍消防知识;草坪上,白发的老爷爷面带笑容,拉着京胡,手势娴熟,一位老奶奶站在旁边,有板有眼唱起了京剧,一边坐着轮椅的老人也跟着哼唱,还饶有兴致地摆着兰花指;一名丈夫牵着怀孕的妻子散步,大孩子在前面欢乐地踢着球……整个作品细致、优美、精巧,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张娟说,这件面塑作品用了两个对比强烈的场景来表现,表达对消防员战士的敬意。
记者注意到,作品中的30个人物,有呼唤,有应答,不仅动作,连面部表情都有互动。张娟说,人物的定位,走位,相互之间的关系,姿势的设定,都经过了构思和精心的设计。细看每个人物,大到穿着的衣服、背着的氧气罐,小到戴的头盔,甚至一副手套、一片面罩,都栩栩如生。
“孤勇者”则是高度约30厘米的一名消防员战士面塑作品,他奋力举着灭火的消防器材,向着火焰冲去。虽然都是用面做成的,可这名消防战士身上的背带都做成了防火帆布的纹理,金属件也完全仿真呈现,面做的管子,里面用铁丝拗出造型,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现场紧迫感扑面而来。水晶树脂粘土做成喷出的水花,晶莹剔透。
张娟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婚后对面塑极为痴迷,空闲时间都花在了手法练习上,慢慢有了一些心得。她在全国各地拜师学艺,先后有天津的面塑大师王玓、山东济南的面塑大师何晓铮、安徽面塑高手甄铭杰,还有不少民间的面塑艺人和高手……几年前,她又走进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沉淀自我,埋头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四代人一个配方
这两件作品,不但手法细腻,人物形象、衣饰、容貌逼真传神,色泽对比鲜明,观之赏心悦目。记者还注意到,不仅这两件作品,一边展示柜里陈列了这些年来制作的面塑作品,个个颜色如新。
“原料大有讲究”,张娟说,为了保持面不霉不裂不掉色,要先将面粉、糯米粉等原料蒸熟,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往里面添加提高韧性的盐、增加延展性的糖、增加润泽度的甘油以及十几种防腐剂和塑化剂,放置4个月,再揉色,方能使用。
“我们真是四代人忙出一个配方啊,我和我丈夫,已经算是第四代了。”张娟感慨地说,见记者有疑惑,她笑着介绍站在一边的丈夫陈斌:“在这个家里,可以说,个个都是面塑达人。”
陈斌,是“陈氏面塑”区级非遗传承人,2019年,他的面塑作品获江苏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同年,还获得镇江市第五届金山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2020年,陈斌被确定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从传承谱系上讲,晚清时镇江的面塑艺人陈祖谦是第一代艺人,他将技艺传授给了民国时期的陈素英。新中国成立后,陈素英又将技艺传授给了陈金龙,陈金龙学成之后又将手艺传授给了陈斌,也就是说,陈斌是第四代传承人。
“雕塑专业”出身的妻子接触到“陈氏面塑”的技艺后,结合融合现代审美,在创作主题上抓住了孩子和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将传统时尚化,让经典流行化,把面塑和手办、网红Q版造型、游戏周边产品相结合。而在造型结构上,张娟除了坚持面塑传统手法、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不变之外,融入了更多西式造型特色。“我的父亲陈金龙先生看到她的这些作品,先是发愣,随即连连点赞。可以说,是张娟将面塑这门古老的手艺发扬光大了。”
传承最为重要
在介绍展示柜里陈列的面塑时,张娟拿起一只尚未成型的作品,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是她带的某个学生正在做的。原来,为了更好地传承面塑,除了在“艺朵捏塑手工坊”里教学授徒,张娟还积极开展文化传播和公益培训。迄今为止,正式拜师的徒弟已有十多人,而通过学校、社区的公益教学,受益者近千人,其中很多是下岗职工。张娟还被润州区妇联评为“优秀公益讲师”。
“一面一世界,一粟一人生。人和物鲜活在了艺人手中,从一团面粉,到一尊面塑,艺人们注之以情感,赋其以灵魂。一团面粉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可在我爷爷辈、父亲辈那会儿,很多面塑的技法都是对外保密的,家族传承也只限于男孩。在我俩的开导动员下,父亲不仅同意面塑传承不再保守,甚至钻研多年反复试验才成功的面塑材料配方,我们也全盘教给了学生以及前来取经的同行们。”陈斌和张娟表示,传承最重要,扩大非遗影响力,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才能将面塑这项指尖上的非遗文化真正传承下去。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记忆,才能在这个时代,以丰富的形式,焕发新的生命。(图/文 全媒体记者 笪伟)
实习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