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从民国时期一封求情信说起

2022-10-13 12:19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镇江这个地方,民国时期出了许多钱庄主和银行家,不少人在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上颇具影响力,吴在章便是其中之一。近日市民张先生在网上发现他的一封信,我们就从这封信说起。

信件写得有水平

先看信封,上面写“专呈,淞沪警察厅钧启,白克路三多里吴缄”。信件内容为:“敬启者,敝宅有一女佣服役已逾十载,渠有一侄名舒广林,扬州人年廿九岁,向业成衣为人素称安份,惟赋性愚蠢,胆怯口呐,见人瑟缩,不敢言向,此次因嫌疑为贵厅拘捕,实属蒙冤,用特修□来前拟请暂准保释,一面仍乞饬下调查,如果有犯法情事,当由在章将人送贵厅依法处□,至乞察核俯准实为德便,此上,淞沪警察厅。白克路三多里六百九十八号吴在章谨启,六月一日。”也就是说,这是一封求情信,信写得颇有水平,于情于理于书法皆可一观,只可惜没有时间线索。

淞沪警察厅是上海市公安局的前身,它由上海商埠巡警局、闸北巡警局合组而成。历任厅长中,徐国梁为期最久,从1914年干到1923年,手下有七千军警,实力雄厚,是直系军阀中在上海首屈一指的人物。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滩势力错综复杂:除了淞沪警察厅,还有法国巡捕房支持的青帮大佬华探督察长黄金荣,以及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设立的上海扩军署。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属于一个地区的军警系统。按通常的理解,能向淞沪警察厅求情的人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确实如此,吴在章是当时上海银行界有头有脸的人。他出生在镇江城隍庙山脚下的吴家门,别号蕴斋,吴家是镇江名门望族,除有宽宏华丽的住宅外,还建有宗祠,由吴氏后代轮流当值管理。他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商学学士学位,归国后投身上海银行界。

他曾任职农商部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吴在章在投身银行业之前,还当过公务员,他曾在农商部任参事。这段时期,他经历了一个重要事件——跟随中华游美实业团访美。

谁是第一个登上国外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早在1915年,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入选《美国历史杂志》封面人物,他可能是第一个登上国外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当时的背景是:1915年5月3日,以张弼士为团长的中华游美实业团一行乘船抵达旧金山,对美国进行两个月的考察。实业团先后游历洛杉矶、芝加哥、匹兹堡、费城、纽约、波士顿等27个城市,参观工厂、农场、学校和行政机关等108处单位,5月26日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接见。

张弼士号称清末华侨首富,身家高达8000万两白银,被美国媒体誉为“中国的摩根”。他除了是卓越的企业家,还是银行家。1897年,经李鸿章举荐,张弼士参与筹办中国通商银行,出任该行总董。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商业银行,也是我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其纸币发行权直至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时才被取消,是中国近代史上发行历史最长的纸币,对抵制洋钞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在来看,也许是这次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吴在章,使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方向。

做金融风生水起

1917年,吴在章受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周作民邀请,共同发起成立金城银行,出任上海分行经理。他主持下的上海分行,不仅存款放款增长迅速,而且业务不断创新,尤其是为了减轻农民高利贷负担,上海分行参与当时正在全国兴起的农业合作金业务,开办了农业贷款。以后又联合中国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组成农业贷款银团,以河南、陕西棉农为对象,以县为单位组成农民合作社,实行棉花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使两省农民效益成倍增加。

同时,吴在章对当时国内蓬勃发展的现代运输业也极为重视,以独特的远见和魄力,支持四川卢作孚的民生航运公司和上海大中华造船厂发展,使这两家企业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典范。到抗战前夕,上海分行已成为金城银行资产最多和最重要的分行。为保护这笔财富,抗战爆发后,老板周作民请他留在上海。这时的吴蕴斋是上海银行公会的代理会长和金城银行协理兼上海分行行长,成为沦陷区上海最重要的金融界领袖。

日伪时期的中国,很多金融家纷纷担任伪职,但金城银行的周作民却并未出任。他能推的推掉,推不掉的就全部让吴在章出任,这时吴在章担任了社会上的伪职,沦为了汉奸。这段时间,金城银行大做国统区、敌占区投机生意,资产规模急剧膨胀,成为抗战期间发展最快的私人银行。

当过报馆董事长

吴在章在日伪时期除担任金城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外,还兼任天厨味精厂董事长、伪黄浦区总联保长及新闻报馆董事长。

《新闻报》历史悠久,它是新中国成立前在工商界有广泛影响的民营报纸: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创刊。初由中外商人合组的公司经营,公司解体后,由英人丹福士独力经营。1899年11月,股权为美国人福开森购得。1906年6月改组为有限公司,慑于广泛兴起的抵制美货运动,改在香港注册,称英国公司。1916年3月,复改组为美国公司,报纸标榜“无偏无党”、“经济独立”,反对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逐渐以工商界为主要发行对象,重视商情、航运、市民生活的报道和广告业务,言论力求平稳,减少政治内容,增加经济内容。所办副刊《庄谐丛录》创刊于清末(1914年改名《快活林》,严独鹤主编),注重趣味性、通俗性,受到市民欢迎。报馆还改进经营管理,实行报纸企业化,并在中国报界首先使用轮转机印报,1922年冬又装置无线电台。在扩大报纸发行方面,和上海各报竞争,在全国设分馆、分销处500余处,最高销量达15万份,居当时全国报界首位。

1929年报纸股权全部归中国人所有,吴在章任总董事,汪伯奇任总经理,李皓然任总主笔。上海沦陷后,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实行军管,同年6月改组后出版《新闻日报》,1960年5月31日终刊。

青灯黄卷面古佛

抗战胜利后,吴在章以汉奸身份投案自首。周作民动用金城银行所有关系为吴在章开脱,多次请宋子文、张群、戴笠等国民党要人出来担保、说项,还请镇江著名民主人士冷御秋出面向蒋介石当面说情。虽然金城银行使足力气,花费巨资,但吴在章还是没能洗白,经过前后二十个月审理,他被判处有罪,不过刑期从最初的二年六个月减为一年三个月,并缓刑二年。

张先生还找到一份上海小报《海星》,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十九日”,可以一窥当时吴在章的处境。其头版头条位置有一则报道,题目叫“法网难逃·吃素念佛,吴蕴斋牢狱收徒”,注明为“本报特稿”,还配了一幅漫画,名为“还我自由”。文中称:“吴之天良发现,一心向禅,居然得同狱诸犯之同情信仰,并纷纷向其拜师,祈求指示迷津,得超彼岸。吴逆鉴于诸犯情挚意诚,亦大发慈悲之心,一律收在门下,共得十大弟子……”

新中国成立前,吴在章秘密潜去香港,最后到九龙一座寺庙出家,在青灯黄卷相伴下诵经礼佛度日。1950年,由大陆去香港的著名僧人倓虚当选为香港佛教联合会第一任会长,吴在章资助其创办华南佛学院、中华佛教图书馆。1955年吴在章在香港去世。(文/图  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106

今日镇江讯   镇江这个地方,民国时期出了许多钱庄主和银行家,不少人在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上颇具影响力,吴在章便是其中之一。近日市民张先生在网上发现他的一封信,我们就从这封信说起。

信件写得有水平

先看信封,上面写“专呈,淞沪警察厅钧启,白克路三多里吴缄”。信件内容为:“敬启者,敝宅有一女佣服役已逾十载,渠有一侄名舒广林,扬州人年廿九岁,向业成衣为人素称安份,惟赋性愚蠢,胆怯口呐,见人瑟缩,不敢言向,此次因嫌疑为贵厅拘捕,实属蒙冤,用特修□来前拟请暂准保释,一面仍乞饬下调查,如果有犯法情事,当由在章将人送贵厅依法处□,至乞察核俯准实为德便,此上,淞沪警察厅。白克路三多里六百九十八号吴在章谨启,六月一日。”也就是说,这是一封求情信,信写得颇有水平,于情于理于书法皆可一观,只可惜没有时间线索。

淞沪警察厅是上海市公安局的前身,它由上海商埠巡警局、闸北巡警局合组而成。历任厅长中,徐国梁为期最久,从1914年干到1923年,手下有七千军警,实力雄厚,是直系军阀中在上海首屈一指的人物。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滩势力错综复杂:除了淞沪警察厅,还有法国巡捕房支持的青帮大佬华探督察长黄金荣,以及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设立的上海扩军署。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属于一个地区的军警系统。按通常的理解,能向淞沪警察厅求情的人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确实如此,吴在章是当时上海银行界有头有脸的人。他出生在镇江城隍庙山脚下的吴家门,别号蕴斋,吴家是镇江名门望族,除有宽宏华丽的住宅外,还建有宗祠,由吴氏后代轮流当值管理。他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商学学士学位,归国后投身上海银行界。

他曾任职农商部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吴在章在投身银行业之前,还当过公务员,他曾在农商部任参事。这段时期,他经历了一个重要事件——跟随中华游美实业团访美。

谁是第一个登上国外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早在1915年,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入选《美国历史杂志》封面人物,他可能是第一个登上国外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当时的背景是:1915年5月3日,以张弼士为团长的中华游美实业团一行乘船抵达旧金山,对美国进行两个月的考察。实业团先后游历洛杉矶、芝加哥、匹兹堡、费城、纽约、波士顿等27个城市,参观工厂、农场、学校和行政机关等108处单位,5月26日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接见。

张弼士号称清末华侨首富,身家高达8000万两白银,被美国媒体誉为“中国的摩根”。他除了是卓越的企业家,还是银行家。1897年,经李鸿章举荐,张弼士参与筹办中国通商银行,出任该行总董。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商业银行,也是我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其纸币发行权直至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时才被取消,是中国近代史上发行历史最长的纸币,对抵制洋钞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在来看,也许是这次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吴在章,使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方向。

做金融风生水起

1917年,吴在章受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周作民邀请,共同发起成立金城银行,出任上海分行经理。他主持下的上海分行,不仅存款放款增长迅速,而且业务不断创新,尤其是为了减轻农民高利贷负担,上海分行参与当时正在全国兴起的农业合作金业务,开办了农业贷款。以后又联合中国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组成农业贷款银团,以河南、陕西棉农为对象,以县为单位组成农民合作社,实行棉花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使两省农民效益成倍增加。

同时,吴在章对当时国内蓬勃发展的现代运输业也极为重视,以独特的远见和魄力,支持四川卢作孚的民生航运公司和上海大中华造船厂发展,使这两家企业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典范。到抗战前夕,上海分行已成为金城银行资产最多和最重要的分行。为保护这笔财富,抗战爆发后,老板周作民请他留在上海。这时的吴蕴斋是上海银行公会的代理会长和金城银行协理兼上海分行行长,成为沦陷区上海最重要的金融界领袖。

日伪时期的中国,很多金融家纷纷担任伪职,但金城银行的周作民却并未出任。他能推的推掉,推不掉的就全部让吴在章出任,这时吴在章担任了社会上的伪职,沦为了汉奸。这段时间,金城银行大做国统区、敌占区投机生意,资产规模急剧膨胀,成为抗战期间发展最快的私人银行。

当过报馆董事长

吴在章在日伪时期除担任金城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外,还兼任天厨味精厂董事长、伪黄浦区总联保长及新闻报馆董事长。

《新闻报》历史悠久,它是新中国成立前在工商界有广泛影响的民营报纸: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创刊。初由中外商人合组的公司经营,公司解体后,由英人丹福士独力经营。1899年11月,股权为美国人福开森购得。1906年6月改组为有限公司,慑于广泛兴起的抵制美货运动,改在香港注册,称英国公司。1916年3月,复改组为美国公司,报纸标榜“无偏无党”、“经济独立”,反对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逐渐以工商界为主要发行对象,重视商情、航运、市民生活的报道和广告业务,言论力求平稳,减少政治内容,增加经济内容。所办副刊《庄谐丛录》创刊于清末(1914年改名《快活林》,严独鹤主编),注重趣味性、通俗性,受到市民欢迎。报馆还改进经营管理,实行报纸企业化,并在中国报界首先使用轮转机印报,1922年冬又装置无线电台。在扩大报纸发行方面,和上海各报竞争,在全国设分馆、分销处500余处,最高销量达15万份,居当时全国报界首位。

1929年报纸股权全部归中国人所有,吴在章任总董事,汪伯奇任总经理,李皓然任总主笔。上海沦陷后,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实行军管,同年6月改组后出版《新闻日报》,1960年5月31日终刊。

青灯黄卷面古佛

抗战胜利后,吴在章以汉奸身份投案自首。周作民动用金城银行所有关系为吴在章开脱,多次请宋子文、张群、戴笠等国民党要人出来担保、说项,还请镇江著名民主人士冷御秋出面向蒋介石当面说情。虽然金城银行使足力气,花费巨资,但吴在章还是没能洗白,经过前后二十个月审理,他被判处有罪,不过刑期从最初的二年六个月减为一年三个月,并缓刑二年。

张先生还找到一份上海小报《海星》,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三月十九日”,可以一窥当时吴在章的处境。其头版头条位置有一则报道,题目叫“法网难逃·吃素念佛,吴蕴斋牢狱收徒”,注明为“本报特稿”,还配了一幅漫画,名为“还我自由”。文中称:“吴之天良发现,一心向禅,居然得同狱诸犯之同情信仰,并纷纷向其拜师,祈求指示迷津,得超彼岸。吴逆鉴于诸犯情挚意诚,亦大发慈悲之心,一律收在门下,共得十大弟子……”

新中国成立前,吴在章秘密潜去香港,最后到九龙一座寺庙出家,在青灯黄卷相伴下诵经礼佛度日。1950年,由大陆去香港的著名僧人倓虚当选为香港佛教联合会第一任会长,吴在章资助其创办华南佛学院、中华佛教图书馆。1955年吴在章在香港去世。(文/图  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