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五一特别策划 | 镇江报业全媒体记者“走基层•寻访劳动之美”

2018-05-01 10:39

                       

编者按                                

劳动是谋生方式,勤劳是生存态度。劳动者本无尊卑之分,只要依法守法,无论身处何岗,无论平台大小,双手托起的都是一份共同的尊严。又一年“五一”到来之际,今日镇江全媒体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入最基层,通过若干普通劳动者的人物故事剪影,展现“小人物之劳动大美”。

           

卢照荣                                

在废旧家电中发掘幸福生活                            

                       
                       
                       

清晨,中山西路凤鸣新村前的小巷内一片忙碌景象,上班族们赶着上班,沿边的小店铺早已开张做起生意。“一大早就有一老太太打电话来了,她搬家,要我去收东西。”今年56岁的卢照荣和丈夫在这条小巷内做旧家电回收生意已有二十多年,这天早上,她正要骑着三轮车出门,就接到上述电话。

一早就有生意主动找上门,卢照荣显得很高兴。搬家,意味着不仅有旧家电,可能还会有一些旧衣服、杂志报刊、铜铝物品等,这应该是桩不错的生意。

二十多年前,卢照荣和丈夫从河南来镇打工,一开始不知道做什么好,后来在老乡介绍下接触到旧家电回收行业,一做就坚持了下来。她和丈夫通常是每天早上六七点出门,两个人分跑不同的小区,直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到自己租下的小车库,把当天货品挑拣分类。“刚开始没生意,找不到货,就自己在各个小区里转,熟悉之后就经常有人主动找来了。”卢照荣说,现在她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喊她上门去收旧物。

随着家电的更新换代,很多家庭都不知该如何处置废弃的旧家电。卢照荣说,他们收到的旧家电都是已经坏了不能用的,老式的旧电视、冰箱差不多十几、二十块一件。那些家电都是大个头,他们需要用绳子背下楼,有的旧冰箱近百斤重。“前两年,29寸的老式电视我还能从六楼一口气背下来,现在不行了,搬多了,胳膊疼得厉害。”

收旧家电是一个辛苦的行当,每天走街串巷、早出晚归。然而言语之中,卢照荣倒没有觉得多辛苦。因为,他们夫妻就靠着这个小回收点,抚养大了三个孩子。

卢照荣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们都已经成家,嫁在外地,生活幸福平稳,只剩小儿子还在他们身边,今年22岁,有自己的工作。卢照荣说,现在儿子已经能自力更生了,还没结婚,他们老两口就想多赚一点,帮儿子在镇江娶妻生子,一家人平平稳稳过一辈子。

聊了一会儿,客户又打来电话催卢照荣。她赶紧给已经在外收货的丈夫打了个电话,让他一起去帮忙。忙碌的小巷里,与记者告别后,卢照荣带好捆扎货品的绳子,骑上蓝色三轮车,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记者:王露

               
           

李霞                                

忙碌在宝塔路上的“凉皮西施”                            

                       
                       
                       

日前,记者见到宝塔路上有名的“凉皮西施”李霞时,是在夕照时分,这也是她的凉皮摊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间段。

脚蹬一双布鞋,一身清洁的鲜红工作服,头也不抬地做着凉皮,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容。上前问好时,这位29岁的安徽姑娘只能用眼神递给记者热情的回复,然后就忙着招呼络绎不绝的顾客。

“有什么好说的,我就是个摆小吃摊的,踏踏实实和老公一起支撑家庭。”对于记者的来访,李霞有点意外,在与老顾客七嘴八舌的闲聊中,她才知道,自己竟然在宝塔路一带已小有名气了,赢得“凉皮西施”之誉。“名气不重要,生意好坏,是靠干出来的。”

虽然是“流动店面”,记者注意到,李霞很注重营业环境,移动摊车上一尘不染,没有人来的时候,她会把纱布放下来防灰尘;装食物的塑料袋也是另外再用袋子套着。每卖出几碗凉皮后,她都会擦洗一下车子的工作面。

“一碗7元,生意还算不错,收入刚刚好够生活。”提及家里两个孩子和双方父母都要靠自己摆摊和丈夫打零工养活,李霞显然刻意避开谈苦楚,而只谈自己每天的快乐:摆摊的这一年时间里,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采购和准备食材,傍晚开始出摊,一直忙到深夜……孩子们也都离开老家农村,与两口子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当时来镇江投奔亲戚,就是为了让10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能在城市定居,接受更好的教育,现在孩子们都在镇江上了学,我们两人吃点辛苦也值得。”

交谈中,李霞坦言自己属于幸运者,短短一年不到,她的摊点就有了相对固定的位置和稳定的老顾客。“你也来尝尝口味。”不经意之下,凉皮、面筋、豆芽、黄瓜、香菜,再加上“秘制”调料……李霞转瞬间做了一碗凉皮给了记者。这时的李霞更加放松地打开话匣,谈自己的经营之道:“我完全是靠自己学习,摆小吃摊就得认真做好每一碗,保证回头客。为了提高凉皮的可口和安全,我每天出摊前,都是先准备好配料和新鲜的食材,确保质量才能树立品牌,为将来开店打个基础。”

               

记者:景泊                    

               
           

彭久清                                

期望拥有一扇“自己的窗户”                            

                       
                       
                       

今年32岁的彭久清,是一名门窗安装师傅。2009年自江西来到镇江从事这个行业以来,他已记不清为这座城市中的多少户家庭安装过门窗。彭久清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能尽早在镇江买下房子,也亲手为自己的小家安一次门窗。

“我们老家那边很多人做门窗生意,所以我也接触到了这一行,一做就做了十几年。”中南世纪城三期一户正在装修的新房内,彭久清站在尚未安装窗户、空空荡荡的阳台边,一边工作一边与记者聊着。作为门窗安装师傅,彭久清的工作内容包括:搬运门窗入户、安装窗框、安装玻璃。新小区有电梯,搬货上门不算复杂,面积太大的玻璃可以用吊车吊上去。一旦遇上没有电梯、楼梯道狭窄的老旧小区,彭久清和他的工友们就要十分留意了。彭久清说:“现在的钢化玻璃有一个特点,正面撞击时它很牢固,但是它的边角很脆弱,碰撞后很容易炸裂。”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他们需要非常注意自我安全保护。

家中安装过门窗的市民可能会知道,窗框安装到最后一步时,工人需要绑上安全带,站到窗外去打胶。这个步骤是最辛苦、也是最危险的。彭久清说,夏日酷暑时,整个人站在窗外的大太阳下,汗都直接滴在眼睛里,但越是这样越要提高警惕,精神上一丝不能松懈。有一次,在安装过程中,彭久清亲眼看着自己的工友从楼上坠落。“我当时站在楼下,眼看着人就从上面掉下来,根本来不及伸手去接他。”彭久清说,好在那次楼层不高,最后这位工友只是腰背受伤。

彭久清和他的朋友们有一个微信群,每次听说有人在工作中出什么安全事故,大家立马会互相提醒。这么多年下来,因为心里一直绷着安全线,彭久清几乎没在工作中发生过意外:“听过的见过的意外太多了,我把所有经验都总结在一起,能避免的问题都做到尽量避免。”

彭久清的妻子是他老乡,目前在我市一家物流公司上班,工作内容也不轻松。因为生活还不够安定,他们把9岁的儿子留在江西老家。如今,彭久清希望自己能尽快在镇江实现安居梦,然后把孩子接过来照顾,尽全力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

站在视野开阔的阳台窗沿边,彭久清笑着说:“其实我在老家是盖了好房子的,但趁年轻还是想出来多闯一闯,将来再回去养老。”

               

记者:王露

               
           

秦新华夫妇                                

种菜是体力活,更是“良心活”                            

                       
                       
                       

郁郁葱葱的蔬菜田里,秦新华正在对已收割完的莴苣田锄地、松土,准备下一季蔬菜的播种。很多地块经过翻耕、平整与种植,刚刚长出来的娇嫩幼苗显得翠绿爽眼。“最近几天莴苣和牛心包菜长势太好,每天我都要忙到晚上9点多钟才回家吃饭……”秦新华向记者介绍。

今年59岁、家住和平路街道金泉社区的的秦新华,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去外面打过工、上班过,一直都和土地为伴。在他看来,耕种就是自己此生最重要的事业。老宅拆迁后,搬进了崭新的公寓楼,“可离开了土地、锄头、钉耙,就是觉得不适应。”此后,秦新华夫妇就在附近的荒地上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让这片不毛之地成为一片绿洲。记者看到,整齐的菜地里分别种着青菜、包菜、韭菜、土豆、黄瓜等十多个品种的蔬菜……

种菜,是辛苦的体力活儿,更需要耐心、细心乃至爱心。春秋季节,每天天刚亮,秦新华夫妇就要下地除草、施肥、浇水,中午回家简单吃完午饭后,1点多钟又要出门,因为这个季节要给黄瓜、丝瓜、番茄搭架子;夏天就要给小青菜安装防虫网,一年到头闲不下来。“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口感,等菜上蒙了一层露水后,我们凌晨三四点钟就得起床去摘菜,然后一早送去菜场卖。”秦新华说。由于菜地地点偏僻,没有路灯照明,两口子就特地买了戴在头上的头灯,用于干活照明。

“种菜卖菜,最重要的是不能丢了良心。”妻子陈桂花说,自家的菜基本不打农药,即便非打农药不可,也是要等过了药性才采摘上市,夏天虫子多的时候,就在田里安装防虫网。她介绍,采摘下来的菜每天都是由丈夫骑电动三轮车送往王家巷菜场,在那有自己的一个固定摊位,位置是王家巷菜场二楼中梦生活馆对面,“因为是自家种的菜,我们的成本就是自己的力气,所以菜价要比菜贩子的价格低一些。

“女儿心疼我们,经常劝我别再种菜了,可我种菜卖菜不仅能补贴家用,给孩子们减轻负担,还能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我们老两口确实喜欢种地啊,闲在家里就会浑身难受。等到了实在干不动那一天再说吧。”言语间,秦新华脸上露着充实的微笑。

               

记者:胡冰心                    

               
           

顾中友                                

在狭窄小店里坚守敞亮人心                            

                       
                       
                       

2001年,人到中年的顾中友遭遇下岗。这一年,儿子才12岁,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养家糊口的责任与压力,顾中友决定利用一己之长自主创业,择址市区桃花坞路上开了一家把自己姓名融入店招的“顾中友家电维修部”。

这一开,就是漫长的18年。无论时势变幻,无论生意境况起落,顾师傅始终心无旁骛地坚守着。他说,能靠一门手艺踏踏实实地吃饭,自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

其实,追溯当年,顾师傅并不是在镇江下的岗,甚至直到现在他也不是“严格意义的镇江人”,户口还在长江那边的盐城东台。而镇江却又是顾师傅情感层面上难以割舍的“第二故乡”:早在1978年,18岁的顾中友来到驻镇部队当兵,在此度过长达13年的军营生活。后转业回东台一家粮管所工作,直至下岗。随后,他首选的创业地就是镇江,由于在部队里就一直从事无线电工作,所以对创业方向几乎没费什么心思。

记者日前专赴位于桃花坞路24-18号的顾中友家电维修部进行走访。这在闹市区实属极不起眼的一爿小店,主人介绍面积只有8平米,巴掌大空间里挤得满满当当,很是局促,两个人同时坐下来都有些困难。除了维修这一块,店里还兼售小电器、水暖、五金的、灯具、锁具及配钥匙,“修”与“售”的营收目前基本相当。

18年风风雨雨,附近有些店面已不知多少次易主、也不知更换过多少次经营内容了,而顾师傅的维修部始终同一主人、同一招牌、同一经营内容。顾师傅表示,生意虽小,诚信却无大小之分,所以他的上门顾客里不少都是往来多年的回头客。

人名即店名,店品如人品。对顾师傅而言,这份诚信既是源自一个生意人应当恪守的本分,更是一名军人“退伍不褪色”的生动写照:他在8平米的狭窄小店里坚守着一颗敞亮的人心。

今年春节前那场大雪期间,傍晚时分,顾师傅在店门前的马路上捡到了一个快递包裹,他第一念头就是赶紧归还失主刘女士。由于外包装受到磨损及泥水渗透,收件人电话号码里有两个数字已显得模糊,顾师傅便一边仔细辨认、一边尝试着连续拨打了十多个电话,终于联系上失主……

这些年,由于人们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顾中友的生意客观上受到了不小冲击,如今剔除房租等成本,小店每年纯收入也就两三万元左右,不可不谓微薄。对此,顾中友却显得知足常乐,“我们老两口能自己管自己就行啦!”老两口的独生子大学毕业后,现已在邻近的苏州市成家立业,工作与收入尚可。

记者了解到,今年58岁的顾中友吃苦耐劳了一辈子,到现在也并没享上福。18年里,小店收入基本用于供儿子读书与成家,所以迄今没在镇江买房,目前租住的是一间每月200元、只有15平米大的平房,连空调也没有。

               

记者:王景曙

               

策划:                            

镇江日报综合特稿部

镇江日报总编办

镇江报业集团今日镇江客户端


47

                       

编者按                                

劳动是谋生方式,勤劳是生存态度。劳动者本无尊卑之分,只要依法守法,无论身处何岗,无论平台大小,双手托起的都是一份共同的尊严。又一年“五一”到来之际,今日镇江全媒体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入最基层,通过若干普通劳动者的人物故事剪影,展现“小人物之劳动大美”。

           

卢照荣                                

在废旧家电中发掘幸福生活                            

                       
                       
                       

清晨,中山西路凤鸣新村前的小巷内一片忙碌景象,上班族们赶着上班,沿边的小店铺早已开张做起生意。“一大早就有一老太太打电话来了,她搬家,要我去收东西。”今年56岁的卢照荣和丈夫在这条小巷内做旧家电回收生意已有二十多年,这天早上,她正要骑着三轮车出门,就接到上述电话。

一早就有生意主动找上门,卢照荣显得很高兴。搬家,意味着不仅有旧家电,可能还会有一些旧衣服、杂志报刊、铜铝物品等,这应该是桩不错的生意。

二十多年前,卢照荣和丈夫从河南来镇打工,一开始不知道做什么好,后来在老乡介绍下接触到旧家电回收行业,一做就坚持了下来。她和丈夫通常是每天早上六七点出门,两个人分跑不同的小区,直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到自己租下的小车库,把当天货品挑拣分类。“刚开始没生意,找不到货,就自己在各个小区里转,熟悉之后就经常有人主动找来了。”卢照荣说,现在她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喊她上门去收旧物。

随着家电的更新换代,很多家庭都不知该如何处置废弃的旧家电。卢照荣说,他们收到的旧家电都是已经坏了不能用的,老式的旧电视、冰箱差不多十几、二十块一件。那些家电都是大个头,他们需要用绳子背下楼,有的旧冰箱近百斤重。“前两年,29寸的老式电视我还能从六楼一口气背下来,现在不行了,搬多了,胳膊疼得厉害。”

收旧家电是一个辛苦的行当,每天走街串巷、早出晚归。然而言语之中,卢照荣倒没有觉得多辛苦。因为,他们夫妻就靠着这个小回收点,抚养大了三个孩子。

卢照荣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们都已经成家,嫁在外地,生活幸福平稳,只剩小儿子还在他们身边,今年22岁,有自己的工作。卢照荣说,现在儿子已经能自力更生了,还没结婚,他们老两口就想多赚一点,帮儿子在镇江娶妻生子,一家人平平稳稳过一辈子。

聊了一会儿,客户又打来电话催卢照荣。她赶紧给已经在外收货的丈夫打了个电话,让他一起去帮忙。忙碌的小巷里,与记者告别后,卢照荣带好捆扎货品的绳子,骑上蓝色三轮车,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记者:王露

               
           

李霞                                

忙碌在宝塔路上的“凉皮西施”                            

                       
                       
                       

日前,记者见到宝塔路上有名的“凉皮西施”李霞时,是在夕照时分,这也是她的凉皮摊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间段。

脚蹬一双布鞋,一身清洁的鲜红工作服,头也不抬地做着凉皮,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容。上前问好时,这位29岁的安徽姑娘只能用眼神递给记者热情的回复,然后就忙着招呼络绎不绝的顾客。

“有什么好说的,我就是个摆小吃摊的,踏踏实实和老公一起支撑家庭。”对于记者的来访,李霞有点意外,在与老顾客七嘴八舌的闲聊中,她才知道,自己竟然在宝塔路一带已小有名气了,赢得“凉皮西施”之誉。“名气不重要,生意好坏,是靠干出来的。”

虽然是“流动店面”,记者注意到,李霞很注重营业环境,移动摊车上一尘不染,没有人来的时候,她会把纱布放下来防灰尘;装食物的塑料袋也是另外再用袋子套着。每卖出几碗凉皮后,她都会擦洗一下车子的工作面。

“一碗7元,生意还算不错,收入刚刚好够生活。”提及家里两个孩子和双方父母都要靠自己摆摊和丈夫打零工养活,李霞显然刻意避开谈苦楚,而只谈自己每天的快乐:摆摊的这一年时间里,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采购和准备食材,傍晚开始出摊,一直忙到深夜……孩子们也都离开老家农村,与两口子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当时来镇江投奔亲戚,就是为了让10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能在城市定居,接受更好的教育,现在孩子们都在镇江上了学,我们两人吃点辛苦也值得。”

交谈中,李霞坦言自己属于幸运者,短短一年不到,她的摊点就有了相对固定的位置和稳定的老顾客。“你也来尝尝口味。”不经意之下,凉皮、面筋、豆芽、黄瓜、香菜,再加上“秘制”调料……李霞转瞬间做了一碗凉皮给了记者。这时的李霞更加放松地打开话匣,谈自己的经营之道:“我完全是靠自己学习,摆小吃摊就得认真做好每一碗,保证回头客。为了提高凉皮的可口和安全,我每天出摊前,都是先准备好配料和新鲜的食材,确保质量才能树立品牌,为将来开店打个基础。”

               

记者:景泊                    

               
           

彭久清                                

期望拥有一扇“自己的窗户”                            

                       
                       
                       

今年32岁的彭久清,是一名门窗安装师傅。2009年自江西来到镇江从事这个行业以来,他已记不清为这座城市中的多少户家庭安装过门窗。彭久清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能尽早在镇江买下房子,也亲手为自己的小家安一次门窗。

“我们老家那边很多人做门窗生意,所以我也接触到了这一行,一做就做了十几年。”中南世纪城三期一户正在装修的新房内,彭久清站在尚未安装窗户、空空荡荡的阳台边,一边工作一边与记者聊着。作为门窗安装师傅,彭久清的工作内容包括:搬运门窗入户、安装窗框、安装玻璃。新小区有电梯,搬货上门不算复杂,面积太大的玻璃可以用吊车吊上去。一旦遇上没有电梯、楼梯道狭窄的老旧小区,彭久清和他的工友们就要十分留意了。彭久清说:“现在的钢化玻璃有一个特点,正面撞击时它很牢固,但是它的边角很脆弱,碰撞后很容易炸裂。”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他们需要非常注意自我安全保护。

家中安装过门窗的市民可能会知道,窗框安装到最后一步时,工人需要绑上安全带,站到窗外去打胶。这个步骤是最辛苦、也是最危险的。彭久清说,夏日酷暑时,整个人站在窗外的大太阳下,汗都直接滴在眼睛里,但越是这样越要提高警惕,精神上一丝不能松懈。有一次,在安装过程中,彭久清亲眼看着自己的工友从楼上坠落。“我当时站在楼下,眼看着人就从上面掉下来,根本来不及伸手去接他。”彭久清说,好在那次楼层不高,最后这位工友只是腰背受伤。

彭久清和他的朋友们有一个微信群,每次听说有人在工作中出什么安全事故,大家立马会互相提醒。这么多年下来,因为心里一直绷着安全线,彭久清几乎没在工作中发生过意外:“听过的见过的意外太多了,我把所有经验都总结在一起,能避免的问题都做到尽量避免。”

彭久清的妻子是他老乡,目前在我市一家物流公司上班,工作内容也不轻松。因为生活还不够安定,他们把9岁的儿子留在江西老家。如今,彭久清希望自己能尽快在镇江实现安居梦,然后把孩子接过来照顾,尽全力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

站在视野开阔的阳台窗沿边,彭久清笑着说:“其实我在老家是盖了好房子的,但趁年轻还是想出来多闯一闯,将来再回去养老。”

               

记者:王露

               
           

秦新华夫妇                                

种菜是体力活,更是“良心活”                            

                       
                       
                       

郁郁葱葱的蔬菜田里,秦新华正在对已收割完的莴苣田锄地、松土,准备下一季蔬菜的播种。很多地块经过翻耕、平整与种植,刚刚长出来的娇嫩幼苗显得翠绿爽眼。“最近几天莴苣和牛心包菜长势太好,每天我都要忙到晚上9点多钟才回家吃饭……”秦新华向记者介绍。

今年59岁、家住和平路街道金泉社区的的秦新华,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去外面打过工、上班过,一直都和土地为伴。在他看来,耕种就是自己此生最重要的事业。老宅拆迁后,搬进了崭新的公寓楼,“可离开了土地、锄头、钉耙,就是觉得不适应。”此后,秦新华夫妇就在附近的荒地上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让这片不毛之地成为一片绿洲。记者看到,整齐的菜地里分别种着青菜、包菜、韭菜、土豆、黄瓜等十多个品种的蔬菜……

种菜,是辛苦的体力活儿,更需要耐心、细心乃至爱心。春秋季节,每天天刚亮,秦新华夫妇就要下地除草、施肥、浇水,中午回家简单吃完午饭后,1点多钟又要出门,因为这个季节要给黄瓜、丝瓜、番茄搭架子;夏天就要给小青菜安装防虫网,一年到头闲不下来。“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口感,等菜上蒙了一层露水后,我们凌晨三四点钟就得起床去摘菜,然后一早送去菜场卖。”秦新华说。由于菜地地点偏僻,没有路灯照明,两口子就特地买了戴在头上的头灯,用于干活照明。

“种菜卖菜,最重要的是不能丢了良心。”妻子陈桂花说,自家的菜基本不打农药,即便非打农药不可,也是要等过了药性才采摘上市,夏天虫子多的时候,就在田里安装防虫网。她介绍,采摘下来的菜每天都是由丈夫骑电动三轮车送往王家巷菜场,在那有自己的一个固定摊位,位置是王家巷菜场二楼中梦生活馆对面,“因为是自家种的菜,我们的成本就是自己的力气,所以菜价要比菜贩子的价格低一些。

“女儿心疼我们,经常劝我别再种菜了,可我种菜卖菜不仅能补贴家用,给孩子们减轻负担,还能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我们老两口确实喜欢种地啊,闲在家里就会浑身难受。等到了实在干不动那一天再说吧。”言语间,秦新华脸上露着充实的微笑。

               

记者:胡冰心                    

               
           

顾中友                                

在狭窄小店里坚守敞亮人心                            

                       
                       
                       

2001年,人到中年的顾中友遭遇下岗。这一年,儿子才12岁,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养家糊口的责任与压力,顾中友决定利用一己之长自主创业,择址市区桃花坞路上开了一家把自己姓名融入店招的“顾中友家电维修部”。

这一开,就是漫长的18年。无论时势变幻,无论生意境况起落,顾师傅始终心无旁骛地坚守着。他说,能靠一门手艺踏踏实实地吃饭,自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

其实,追溯当年,顾师傅并不是在镇江下的岗,甚至直到现在他也不是“严格意义的镇江人”,户口还在长江那边的盐城东台。而镇江却又是顾师傅情感层面上难以割舍的“第二故乡”:早在1978年,18岁的顾中友来到驻镇部队当兵,在此度过长达13年的军营生活。后转业回东台一家粮管所工作,直至下岗。随后,他首选的创业地就是镇江,由于在部队里就一直从事无线电工作,所以对创业方向几乎没费什么心思。

记者日前专赴位于桃花坞路24-18号的顾中友家电维修部进行走访。这在闹市区实属极不起眼的一爿小店,主人介绍面积只有8平米,巴掌大空间里挤得满满当当,很是局促,两个人同时坐下来都有些困难。除了维修这一块,店里还兼售小电器、水暖、五金的、灯具、锁具及配钥匙,“修”与“售”的营收目前基本相当。

18年风风雨雨,附近有些店面已不知多少次易主、也不知更换过多少次经营内容了,而顾师傅的维修部始终同一主人、同一招牌、同一经营内容。顾师傅表示,生意虽小,诚信却无大小之分,所以他的上门顾客里不少都是往来多年的回头客。

人名即店名,店品如人品。对顾师傅而言,这份诚信既是源自一个生意人应当恪守的本分,更是一名军人“退伍不褪色”的生动写照:他在8平米的狭窄小店里坚守着一颗敞亮的人心。

今年春节前那场大雪期间,傍晚时分,顾师傅在店门前的马路上捡到了一个快递包裹,他第一念头就是赶紧归还失主刘女士。由于外包装受到磨损及泥水渗透,收件人电话号码里有两个数字已显得模糊,顾师傅便一边仔细辨认、一边尝试着连续拨打了十多个电话,终于联系上失主……

这些年,由于人们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顾中友的生意客观上受到了不小冲击,如今剔除房租等成本,小店每年纯收入也就两三万元左右,不可不谓微薄。对此,顾中友却显得知足常乐,“我们老两口能自己管自己就行啦!”老两口的独生子大学毕业后,现已在邻近的苏州市成家立业,工作与收入尚可。

记者了解到,今年58岁的顾中友吃苦耐劳了一辈子,到现在也并没享上福。18年里,小店收入基本用于供儿子读书与成家,所以迄今没在镇江买房,目前租住的是一间每月200元、只有15平米大的平房,连空调也没有。

               

记者:王景曙

               

策划:                            

镇江日报综合特稿部

镇江日报总编办

镇江报业集团今日镇江客户端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