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江苏省连云港市,向海而生、因港得名。港口,是连云港最大的资源,也是连云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港口,只是连云港7000多平方公里中的一隅,却高度浓缩了这座城市奋勇争先的历史。10年间,一个港口的发展变化,折射了一座城市对外开放的步伐。
打造“一带一路”东方出海口
开放是连云港最大的特色,港口当仁不让成为连云港对外开放的前沿和重要平台。
秋日的阳光洒入港湾,远航归来的货轮停泊海面。从高处俯瞰,依山而建的中哈物流基地里集装箱整齐排列,大型门式起重机拔地而起,一片繁忙景象。
10年前,这里只是庙岭港区的一个普通堆场,随着连云港和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的合作推进,如今的中哈物流基地已建成“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的首个实体平台项目,依托自贸试验区的制度优势,“海—铁—空”联运、“保税+出口”混拼、“集改散、散改集”等新模式纷纷在此落地。
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全球的货物在这里周转,连云港港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亚国家的首选出海口。
港口控股集团副总裁王新文在港口工作了30多年。在他的印象中,10年前,港口只有现在的主港区,海河联运业务刚刚起步,国际班列主要开通了到中亚的“五定班列”,功能配套明显短缺。
“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初‘一体两翼’的规划设想已经实现,全港货物吞吐量10年累计完成22.1亿吨,年均增幅达5%;集装箱量累计完成4936万标箱,连年保持正增长。”王新文感慨地说,随着中哈物流基地建成,从连云港出发的中欧班列已经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喀什4个过境口岸,实现对中亚地区主要站点的全覆盖,至土耳其、波兰、德国和日中蒙、中吉乌等班列线路稳定运营,班列满载率基本达到100%。
作为江苏最大的海港,连云港港的航道已达到30万吨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纳入国家规划布局,“千万标箱、东方大港”有了坚实的硬件支撑。连云港港已跻身“十四五”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组合港“雁阵齐飞”,一条“人”字形航道连接连云港区和徐圩港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在开敞海岸淤泥质浅滩建设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连云港不谈港口是转不动的。”省社科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龙高坦言,连云港的最大特色就是港口,这也是连云港被长三角地区需要的理由。随着30万吨级航道全面建成,连云港港能与其他港口错位合作,组成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
港产联动加速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力促江海河湖联动发展。沿海被寄予厚望,将承接沿江、苏南地区产业转移、要素溢出、经济辐射。从“面江而生”到“向海而兴”,不仅是空间的位移,更是观念的更新。
当前,全球范围内围绕海洋新兴产业和占据海洋技术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连云港滩涂资源、海上风能、滨海湿地、海洋生物等资源极为丰富,抓住“窗口期”、为海洋强国战略作贡献责无旁贷。
抢抓机遇、坚韧进取,也正是赶海人的精神特质。
10年来,港产联动为连云港的跨越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通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战略,打造临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港口经济。
“连云港拥有海港等开放载体,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坚实稳固的产业基础。”连云港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磊举例说,作为哈萨克斯坦小麦过境中国唯一离境口岸,港口正在自贸区框架下,规划布局国际粮食集散中心,目前60万吨粮食筒仓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实施进口粮食品质检验“风险分级”、进口粮食水转水联合监管等举措,招引“一带一路”粮食进口加工基地等项目落地投产,粮食加工贸易逐渐形成规模。
作为港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另一重要实体平台,上合物流园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一批海外仓和集装箱场站,园区两家物流企业还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3家知名物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互相挂牌海外仓。
10年蝶变,两翼港区强势崛起。如今,30万吨级徐圩航道已经可以满足30万吨级油船乘潮单向通航要求。回首10年前,徐圩新区经发局局长张贵堂表示,刚到徐圩时,第一批创业者没水、没电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周围仍然是一片水塘、泥滩。从市区来上班,交通也很不方便。从一片盐滩起步,不断吸引优质企业集聚,徐圩新区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临港产业发展亮点不断涌现,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三新一高”特色产业也在集聚壮大,力争到2023年形成石化、医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做蓝天碧海的守护者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洋为连云港人打开了想象空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成共识,“河湖清海湾蓝”的画卷正在连云港铺展。消除污水直排入河,结合黑臭水体整治,推进河道清淤,恢复水体循环,连云港入海河流水质逐年提升。
绚烂多彩的海滨公园、碧波逐浪的帆船竞赛、七彩晚霞映照的港池、蓝天下航行的巨轮……这些随手拍出的风景,经常出现在港口职工和游客的微信朋友圈里,也是连云港港环保先行、绿色发展的缩影。
“和谐云港”轮静静停靠在68号泊位,轮船连通了港口码头的岸电系统,持续接受岸基供电近20个小时。
“以前,船舶停靠港口作业期间,需要辅助发电机提供必要动力。这类发电机大多使用船用燃油,运行中会排放PM2.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港口控股集团工程技术部主任郭勇说,“用岸电系统替代船舶发电机供电,既安全便利又清洁环保,基本实现靠港船舶污染物零排放。”
作为全国首个低碳港口建设试点和全国首个科技示范港,10年间,绿色港口建设和连云港协调发展一直是连云港港的重要工作。江苏新航电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明明说,在清洁能源应用方面,港口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建成并使用了国内首套高压变频船用岸电技术,实现“一体两翼”岸电布局,覆盖了通用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集装箱专业化码头等;二是建成使用了国内首艘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一号,用磷酸铁锂电池组代替了燃油,实现大气污染零排放。
在堆场喷淋、港区道路清洗、港区绿化美化上加大投入;引进污水处理设备、在线粉尘监测系统,还有在线能耗监测这些信息化手段实施监测;灵活利用“一体两翼”的结构布局,将危化品、矿石、煤炭等污染大的货物,集中向远离城市的赣榆港区和最接近化工企业的徐圩港区转移……为了守护碧海蓝天,连云港港正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据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港区优良天数达300余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4,同比降低6.5%,各项污染物年均浓度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或持平。
勇立潮头敢为先,乘风破浪正当时。10年来,港口在变,航道在变,船只在变,只有建设东方大港的梦想从未改变。着眼未来,连云港港将全力推进陆海联动、港产城融合,打造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世界前列的一流港口,为加快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连云港贡献港口力量。
来源: 连网
编辑:缪小兵
审核:解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