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新华日报》整版刊发文章——
干担当谋发展 争先进位勇突破
丹阳开发区:奋力书写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
全文如下:
金秋九月的丹阳开发区,处处涌动着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穿梭,塔吊高耸林立,工人们挥汗如雨……行走在开发区多个重点产业类项目现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让人感受到丹阳开发区急切奋进的步履。
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强市主阵地,今年以来,丹阳开发区紧紧围绕镇江和丹阳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瞄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秉持“产业立区、产业兴区”的理念,提振“争”的士气,昂扬“争”的状态,强化“争”的本领,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为打造丹阳产业强市的先行区、创新区和示范区“虎跃而起”。
产业强区 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如今的丹阳,区位优势明显,营商环境优越,各领域发展如火如荼,处处都充满了活力和商机。”日前,在位于丹阳开发区北部产业园的锃道智能装备公司项目施工现场,谈及丹阳开发区的发展前景和营商环境,该项目负责人朱文庆说。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丹阳开发区一直牢牢锚定在全市版图中增加自身分量的目标,把发展产业当使命、抓项目建设像拼命、视营商环境如生命,坚持以高质量产业项目、高水平营商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丹阳开发区经济指标稳中求进,重点项目全市领跑,60个市级重点产业类项目中,18个项目列入镇江市重大产业项目清单。总投资70亿元的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是今年丹阳投资体量最大的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今年1—8月,该区完成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79.4亿元,同比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额46.9亿元,同比增长5.6%;制造业投资额30.1亿元,同比增长18.8%;实际利用外资6213.9万美元。
今年9月,位于丹阳开发区的“日本(丹阳)车零部件产业园”正式更名为“中日(丹阳)智造创新合作园”。作为全省首批国际合作园区,中日(丹阳)智造创新合作园以国际化为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运营,现一期和二期已吸纳日企22家、中企6家。今后,日企落户布局将以中智园为核心,根据具体项目优化落户到开发区各相关功能园区,使日资企业在专业园区能获得更好的基础性资源和服务,同时带动园区产业水平的提升。
围绕全市大健康产业链发展目标,丹阳开发区着力推进西部、北部园区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创成省级大中型企业融通发展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安全应急示范产业基地,其中国家级安全应急示范产业基地将成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链优化级、支撑重要应急保障的示范平台。对科创园、众创园等各类特色型园区,把好项目准入门槛,吸引“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入驻,同时梳理全区的闲置厂房,大力推进“零地招商”,招引助推产业升级的优质项目。
创新驱动
打造人才发展“聚宝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丹阳开发区始终以“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大力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今年以来,该区共引进外国高端人才64名;全区11家企业、18人已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3个创新团队、5名创新性人才申报江苏省“双创人才”项目,11名创新人才申报镇江“金山英才”;6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0余家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后备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培育重点后备上市企业1家(富联通讯),上市后备企业5家。
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主动下好“引进棋”,认真落好“关键子”,奋力实现人才工作“跑起来”。丹阳开发区全面对接落实好省“双创人才”计划、镇江“金山英才”人才计划、“丹凤朝阳”人才计划,加快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参加各级人才对接洽谈会、推介会,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实施“乡情引才”工程,打好“乡贤牌”,建立“本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并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报会、联欢会等形式传递乡情,吸引本籍人才回乡创业、回报家乡。完善《招商绩效考核办法》,将招才引智纳入考核加分项,真正建立同频共振、一体推进的“双招双引”机制。
聚焦平台支撑,打造人才发展“聚宝盆”。丹阳开发区完善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创业孵化载体,力争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提供更高效的平台。按照新兴产业定位,大力推动集孵化器、加速器和创新中心于一体的总投资10亿元、占地50亩的科创园二期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形成创业、创新、创投跟进的科技孵化、成果转化体系。建立健全园区建设综合协调机制,推动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重点建设航空航天产业园、生命科学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推动有条件的园区积极申报省级以上孵化器,提升园区吸引力,加快人才项目产业化。积极整合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眼镜检测中心、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专家工作站等平台资源,释放“叠加效应”。推动明月光学院士工作站、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提升研发平台层次,拓宽人才施展才华舞台。
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着力解决各类人才“关键小事”,营造留人用人良好生态。丹阳开发区实行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人才负责制,每人跟踪服务2—3名优秀人才,从部门抽调政策熟、业务精、作风好的8位同志为联络员,及时帮助人才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增强人才认同感。大力推进新城区基础设施、城市商贸等建设,与市人民医院协商完善人才医疗快速通道,加强与辖区学校联系,帮助人才子女就近入学。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步伐,确保拎包入住,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增强人才归属感。发挥科创园作用,规范物业、后勤管理,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与职能部门加强沟通联系,解决好人才项目落户、融资需求、税收优惠等。推动当地企业家与人才深度交流合作,积极支持创客项目的市场开拓和投产,使人才在这里创业顺心、生活舒心,增强人才满足感。
共建共享
画好民生“幸福圈”
民生工程就是暖心工程。近年来,丹阳开发区坚持把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大重大民生领域投入,社会事业持续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配合丹金高速233国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荆林片区提升项目及九曲河备用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丹阳开发区完成约400多户房屋搬迁综合认定及规划布点工作。加快建设民生工程,目前马相伯中学项目地下部分已经全部结束,马相伯幼儿园项目主体基本竣工,河阳中心幼儿园项目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及施工用水用电前期方案。推进落实开发区建城区48座市政桥梁常规检测项目、云阳路立面品质提升工程等11个项目。有序推进开发大厦周边片区提升工程,完成丹阳金融街绿化工程,首次在丹阳引入轨道镜投影及趣味灯光游戏,提升城市景观档次。
内外兼修,勾勒美丽乡村新图景。今年以来,丹阳开发区完成马陵孙巷、祈钦夏墅2个镇江市特色田园乡村前期规划设计工作;有序推进6个丹阳市美丽宜居村庄施工建设,祈钦村六都自然村成功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第九批次名单。黄连山登山步道建设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包括黄连山登山步道、农家乐、游客接待中心、农产品展示展销馆等建设内容。对农业园区内马相伯路至埤导线2.474公里的道路进行修缮升级改造,依托园区特有的自然田园风光,结合嗨皮小猪农场、龙虾及野生鲫鱼特色垂钓、当季水果采摘等体验活动,打造网红自驾车道。
多维拓展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今年以来,丹阳开发区成立平安开发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开发区的意见》,要求各职能部门、协调机构、有关单位严格按照实施意见和指标,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该区坚持把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作为促进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实现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衔接。建成曲阿街道集成管理指挥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推动全区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进一步完善融合党建新模式,推进基层组织标准化,支持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完善“有事好商量”标准化建设和协商议事机制,巩固基层自治成果,促进民主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
打造绿色宜居生态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努力走好绿色低碳共富的生态文明新路,推动宜居环境与城市品质融合共生,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力构建“大救助”体系,夯实稳定根基。实现“阳光扶贫”APP及国家扶贫网数据动态管理;完成留守和困境儿童一人一档并分类施策,做好帮扶工作;完成省级标准化镇区级退役军人示范服务站建设,并将高楼社区和联观村打造成了双拥示范村(社区)。打造开发区社工站和社会救助服务站;运用集成管理指挥中心,整合街道电子探头,提升网上政务、社会治安、数字城管、统计数据、应急指挥等模块功能,推动社会治理数据资源集成共享。
全面推进平安法治建设。丹阳开发区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创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提高司法工作专业化水平,重点打造法治广场、法治文化长廊、道德讲堂等阵地作为开展“援法议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优化升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开创“一站式、多元化”大调解新格局。今年以来,开发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321起,调解成功率100%。
通过制定《开发区网格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该区强力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工作,大力推行“网格化+微信群”模式,本年度共建立网格微信群200多个,已进网格群人数32785人,加强网格微信群活跃度;共划分931个微网格,明确一名微网格员,广泛吸收党员、楼栋长、物业管理员、当地乡贤和“五老”等人员,鼓励机关党员干部就地担任微网格员;整合网格员、调解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加强巡防力度,加强矛盾隐患排查化解。上半年宣传活动发放问卷调查14066份,张贴网格分布告知书676处,为民办实事73件,走访普通群众人群12344次,进社区开展7场集中宣传活动。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