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你好!我来自1997丨90后港妹杨翠儿:我在深圳有个爱国爱深爱港的“朋友圈”

2022-09-28 22:07 我苏网  

【编者按】

他们,出生于1997,恰逢盛世,与香港特区同岁;他们,成长于1997,经历巨变,与时代同步伐;他们,发展于1997,怀揣理想,与祖国同心跳。廿五年过去,他们身上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躬身前行,服务祖国建设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策划推出《你好!我来自1997》系列融媒体报道,用真实的镜头和细腻的笔触展现青年人鲜活的成长故事和精彩的奋斗经历,深刻记录他们与祖国同心共进、追逐美好未来的赤诚梦想。

繁华的东方之珠对岸,是一座年轻且包容的城市——深圳。

“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深圳南山区,近蛇口地段,有非常标志性的建筑。但几十年前,这里全部都是蚝排、鱼排。”在香港蛇口同乡会里,一名女孩的身影格外突出,她正熟练地向周围的年轻人介绍着深圳的变化。

杨翠儿向香港青年介绍深圳变化

她是杨翠儿,92年出生的香港姑娘。现在的她居住在深圳,是一家纯净水公司的创始人,同时还和朋友在深圳西冲办起了帐篷民宿,那里是全国八大最美沙滩之一。她的出生地和祖籍地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粤港澳大湾区。

南水村是故乡 也是大湾区发展的缩影

杨翠儿在香港屯门出生长大,从香港一路向北穿过深圳湾便是她的祖籍,深圳南山区蛇口街道南水村。南水村虽是她的故乡,可对儿时的她来说却有些许陌生,因为“要绕过罗湖3个多小时回来蛇口,当时的每一趟旅程都是非常折腾”,只会在过年的时候回去几天。

那时村里的楼房不高,大概3、4层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儿老旧。好在每次村里的长辈会很期待香港的“孙女”回来,想着给她做好吃的,那是一种家乡的温情。

上初中的时候,村子开始改造了。过去爷爷生活、参与建设的地方立起了7、8层的高楼,各种招租的广告也张贴了起来,这个小小的城中村开始发展了。

如今的南水村

2007年深圳湾大桥开通,深圳湾成了中国第一个采用“一地两检”通关模式的口岸,“那个时候跟家人们来回深港的次数更加频繁了”。

杨翠儿总爱把这些变化告诉香港的同学和朋友。即便是现如今回到村里,她依然能见到每天按时上下班、努力打拼的年轻人。他们因为工作选择在这里生活,深圳也包容他们。

大桥开通了10年后,大湾区的合作框架协定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有了更多的发展潜力。现在香港大部分市场还在用零钱,蛇口的市场“都已经用上了电子显示屏,一扫码给钱就可以了”。就连父亲也习惯了扫码,以至于回到香港后总是在结账时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钱。

杨翠儿和父亲在蛇口市场

“加上自己根在这边嘛,所以更加坚定了会回来发展。”

认同 从点滴中积累

香港回归这一年,杨翠儿的弟弟也出生了。他们常说家里有个回归之子。回归后深港之间的接触随着交通、口岸的开放越来越频繁紧密,杨翠儿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杨翠儿小时候的全家福

一天音乐课上,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说要一起唱国歌。那一年杨翠儿5岁,刚上小学。从那之后的每个星期四杨翠儿都会和同学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奏唱国歌,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中学毕业。

彼时的她只是觉得这个不仅仅是一个仪式,还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

到了中学杨翠儿有幸被老师挑选成为国旗大使,她成了每周要上台演讲的那位。至于演讲的内容,是当月或者当周“国家发生的很辉煌很棒的事情”。这些事迹,杨翠儿还能从老师的课上听到不少。

从中学起,杨翠儿就在校园里主动参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活动,大学期间还多次带香港的朋友来深圳游玩。

2017年,杨翠儿从国外硕士毕业回来,去到了浙江的一所中英合办大学当英文老师,那时是她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在内地生活,在浙江的一年也是她“对于祖国的发展和变化感受最深刻的一年”。

这一年杨翠儿一个人坐着高铁,游历了不同的城市,体验了各个省份不一样的历史和文化。她心中留在内地发展的愿望更强烈了,于是在任教合约结束后,她就回到深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2019年杨翠儿在深圳定居,没多久就碰上了疫情。她做核酸时看到人手不足,便带着同乡会的几位义工当起了志愿者。蛇口那里的疫苗点是外籍人士可以接种的点,加上蛇口片区有不少客家人,一列队伍里能同时遇到讲广东话、普通话、英文、客家话的人。杨翠儿会这些语言,她总是站在帐篷的最外处,提醒来检测的每一个人。

杨翠儿(右一)参与接种点志愿服务

那是她人生第一次穿上红马甲。用杨翠儿的话说,这件红马甲是责任的象征——“家里有事,那我身为家人自然会挺身而出”。

除了当志愿者,杨翠儿还捐赠物资,恰好当时从事的项目让她手上有了一批饮用水资源,于是她把几百箱的饮用水一下都捐出去了。后来深圳市妇联给她颁发了“最美巾帼抗疫人”的荣誉。

传承 做凝聚爱国爱港力量的桥梁

2014年,在父亲的带领下,杨翠儿接触到了香港蛇口同乡会,一来就刚好赶上了两天一夜的汕尾之旅。联谊交流的氛围让她倍感亲切,也让她明白了这是好几代人凝聚在一起的非常有爱的地方,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国爱港精神。

杨翠儿“平时在香港也有参与义工”的习惯,每次回深圳遇上同乡会举办一些活动,她总会以义工的身份参与。在深圳定居后,杨翠儿经常承担一些同乡会的会务工作。

父辈们作为建设蛇口和香港的开拓者,也对杨翠儿寄予厚望,希望有人继续拓展蛇口和香港的连接,延续他们在做的事情。

如今杨翠儿成了香港蛇口同乡会的副会长,同时还兼任蛇口居深港人联谊会的主任。她想着通过这样一个角色,和居住在深圳的港籍青年分享自己在内地的见闻,凝聚起一个大家互相交流的圈子。

同乡会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系列活动上杨翠儿带大家做美食

担任抗疫志愿者、组织文化考察之旅、带领香港大学生到内地实习、举办节日联谊活动......杨翠儿对深圳乡情文化传播以及深港青年交流服务工作一直很积极。

她知道凝聚年轻力量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同乡会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非常有“年代感”的组织。但她卖力的一大原因来自她从身边香港伙伴身上感受到的好奇和憧憬。同乡会和联谊会是港籍青年初来深圳了解内地发展的最好桥梁。

杨翠儿(前排右五)参加深港南头古城寻根文化之旅

大湾区是一个窗口,一个能够拓展人生方向的窗口。杨翠儿常说,来到深圳或者别的城市,能接触到2千、3千万的人群,还有开放的就业创业环境,这个潜力是无法想像的。

这样的潜力,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共赢。越来越多的港籍青年在她和同事的协助下,更好、更快地扎根深圳,追逐梦想的同时也为深港两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翠儿和父亲在海边

海边微风吹拂,杨翠儿的父亲望着女儿,回忆起了当年去香港发展的自己。“其实两边的潜力都非常雄厚,但你的根在哪里,你就会分外有意愿留在那个地方,一直陪伴那个地方成长。”“所以要加倍努力。” “对,我是肯定会加倍努力的。”杨翠儿笑着说道。

来源:我苏网

编辑:缪小兵

审核:高新

96

【编者按】

他们,出生于1997,恰逢盛世,与香港特区同岁;他们,成长于1997,经历巨变,与时代同步伐;他们,发展于1997,怀揣理想,与祖国同心跳。廿五年过去,他们身上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躬身前行,服务祖国建设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策划推出《你好!我来自1997》系列融媒体报道,用真实的镜头和细腻的笔触展现青年人鲜活的成长故事和精彩的奋斗经历,深刻记录他们与祖国同心共进、追逐美好未来的赤诚梦想。

繁华的东方之珠对岸,是一座年轻且包容的城市——深圳。

“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深圳南山区,近蛇口地段,有非常标志性的建筑。但几十年前,这里全部都是蚝排、鱼排。”在香港蛇口同乡会里,一名女孩的身影格外突出,她正熟练地向周围的年轻人介绍着深圳的变化。

杨翠儿向香港青年介绍深圳变化

她是杨翠儿,92年出生的香港姑娘。现在的她居住在深圳,是一家纯净水公司的创始人,同时还和朋友在深圳西冲办起了帐篷民宿,那里是全国八大最美沙滩之一。她的出生地和祖籍地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粤港澳大湾区。

南水村是故乡 也是大湾区发展的缩影

杨翠儿在香港屯门出生长大,从香港一路向北穿过深圳湾便是她的祖籍,深圳南山区蛇口街道南水村。南水村虽是她的故乡,可对儿时的她来说却有些许陌生,因为“要绕过罗湖3个多小时回来蛇口,当时的每一趟旅程都是非常折腾”,只会在过年的时候回去几天。

那时村里的楼房不高,大概3、4层的样子,看起来有点儿老旧。好在每次村里的长辈会很期待香港的“孙女”回来,想着给她做好吃的,那是一种家乡的温情。

上初中的时候,村子开始改造了。过去爷爷生活、参与建设的地方立起了7、8层的高楼,各种招租的广告也张贴了起来,这个小小的城中村开始发展了。

如今的南水村

2007年深圳湾大桥开通,深圳湾成了中国第一个采用“一地两检”通关模式的口岸,“那个时候跟家人们来回深港的次数更加频繁了”。

杨翠儿总爱把这些变化告诉香港的同学和朋友。即便是现如今回到村里,她依然能见到每天按时上下班、努力打拼的年轻人。他们因为工作选择在这里生活,深圳也包容他们。

大桥开通了10年后,大湾区的合作框架协定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有了更多的发展潜力。现在香港大部分市场还在用零钱,蛇口的市场“都已经用上了电子显示屏,一扫码给钱就可以了”。就连父亲也习惯了扫码,以至于回到香港后总是在结账时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钱。

杨翠儿和父亲在蛇口市场

“加上自己根在这边嘛,所以更加坚定了会回来发展。”

认同 从点滴中积累

香港回归这一年,杨翠儿的弟弟也出生了。他们常说家里有个回归之子。回归后深港之间的接触随着交通、口岸的开放越来越频繁紧密,杨翠儿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杨翠儿小时候的全家福

一天音乐课上,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说要一起唱国歌。那一年杨翠儿5岁,刚上小学。从那之后的每个星期四杨翠儿都会和同学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奏唱国歌,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中学毕业。

彼时的她只是觉得这个不仅仅是一个仪式,还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

到了中学杨翠儿有幸被老师挑选成为国旗大使,她成了每周要上台演讲的那位。至于演讲的内容,是当月或者当周“国家发生的很辉煌很棒的事情”。这些事迹,杨翠儿还能从老师的课上听到不少。

从中学起,杨翠儿就在校园里主动参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活动,大学期间还多次带香港的朋友来深圳游玩。

2017年,杨翠儿从国外硕士毕业回来,去到了浙江的一所中英合办大学当英文老师,那时是她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在内地生活,在浙江的一年也是她“对于祖国的发展和变化感受最深刻的一年”。

这一年杨翠儿一个人坐着高铁,游历了不同的城市,体验了各个省份不一样的历史和文化。她心中留在内地发展的愿望更强烈了,于是在任教合约结束后,她就回到深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2019年杨翠儿在深圳定居,没多久就碰上了疫情。她做核酸时看到人手不足,便带着同乡会的几位义工当起了志愿者。蛇口那里的疫苗点是外籍人士可以接种的点,加上蛇口片区有不少客家人,一列队伍里能同时遇到讲广东话、普通话、英文、客家话的人。杨翠儿会这些语言,她总是站在帐篷的最外处,提醒来检测的每一个人。

杨翠儿(右一)参与接种点志愿服务

那是她人生第一次穿上红马甲。用杨翠儿的话说,这件红马甲是责任的象征——“家里有事,那我身为家人自然会挺身而出”。

除了当志愿者,杨翠儿还捐赠物资,恰好当时从事的项目让她手上有了一批饮用水资源,于是她把几百箱的饮用水一下都捐出去了。后来深圳市妇联给她颁发了“最美巾帼抗疫人”的荣誉。

传承 做凝聚爱国爱港力量的桥梁

2014年,在父亲的带领下,杨翠儿接触到了香港蛇口同乡会,一来就刚好赶上了两天一夜的汕尾之旅。联谊交流的氛围让她倍感亲切,也让她明白了这是好几代人凝聚在一起的非常有爱的地方,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国爱港精神。

杨翠儿“平时在香港也有参与义工”的习惯,每次回深圳遇上同乡会举办一些活动,她总会以义工的身份参与。在深圳定居后,杨翠儿经常承担一些同乡会的会务工作。

父辈们作为建设蛇口和香港的开拓者,也对杨翠儿寄予厚望,希望有人继续拓展蛇口和香港的连接,延续他们在做的事情。

如今杨翠儿成了香港蛇口同乡会的副会长,同时还兼任蛇口居深港人联谊会的主任。她想着通过这样一个角色,和居住在深圳的港籍青年分享自己在内地的见闻,凝聚起一个大家互相交流的圈子。

同乡会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系列活动上杨翠儿带大家做美食

担任抗疫志愿者、组织文化考察之旅、带领香港大学生到内地实习、举办节日联谊活动......杨翠儿对深圳乡情文化传播以及深港青年交流服务工作一直很积极。

她知道凝聚年轻力量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同乡会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非常有“年代感”的组织。但她卖力的一大原因来自她从身边香港伙伴身上感受到的好奇和憧憬。同乡会和联谊会是港籍青年初来深圳了解内地发展的最好桥梁。

杨翠儿(前排右五)参加深港南头古城寻根文化之旅

大湾区是一个窗口,一个能够拓展人生方向的窗口。杨翠儿常说,来到深圳或者别的城市,能接触到2千、3千万的人群,还有开放的就业创业环境,这个潜力是无法想像的。

这样的潜力,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共赢。越来越多的港籍青年在她和同事的协助下,更好、更快地扎根深圳,追逐梦想的同时也为深港两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翠儿和父亲在海边

海边微风吹拂,杨翠儿的父亲望着女儿,回忆起了当年去香港发展的自己。“其实两边的潜力都非常雄厚,但你的根在哪里,你就会分外有意愿留在那个地方,一直陪伴那个地方成长。”“所以要加倍努力。” “对,我是肯定会加倍努力的。”杨翠儿笑着说道。

来源:我苏网

编辑:缪小兵

审核:高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