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妙笔神韵“刻”画来 —— 访镇江市“瓷刻艺人”“非遗传人”李贵华

2022-09-25 21:19

今日镇江讯   手握刻刀、拿着小锤,在洁白坚脆的白瓷上敲打。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清脆敲击声,运河古桥的画面便一点点显现出来……

对于年近八旬的李贵华老人来说,这种"叮叮当当"的瓷刻时光很是陶醉与惬意。9月25日,记者慕名来到镇江市润州区宝塔街道运河社区李贵华家中,拜访这位瓷刻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倾听着他35年来的艺术追求与探索。

结缘"瓷刻" 因为有爱

"瓷刻,就是在瓷器上,用金刚石或合金钢制成的刀具,进行錾刻、凿镌,刻划。" 李老是土生土长的镇江人,读中学时,就喜欢写写画画、唱唱跳跳,后成为部队的宣传队员,正是这段军旅生涯激活了李贵华的"艺术细胞"。后转业到镇江塑料厂,"那时物质生活是匮乏点,但文化生活相当活跃,以至最初接触瓷刻,也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李贵华回味青春岁月,感触颇深。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贵华在下岗潮中,黯然离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家见到一件瓷刻作品《焦山秋景》。这种"瓷器上刺绣"的独特艺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暗自决心要将这门技艺学会。从1988年起,他便拜吴正金、沈富城等为师,先从竹刻上手,再把板画原理运用到瓷刻上。

他边研究边琢磨边请教,用近半年的时间,李贵华的第一件山水作品完成了。从完成第一件作品开始,李贵华对瓷刻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他独处陋室,以刀代笔,以瓷当纸,常年坚持夜修,痴心不改。30多年来,李贵华先后刻瓷刻画600余件。在老人家中,不大的书房摆满老人得意之作,《早春》《古渡石塔》《大桥夜景》,无不折射出古城自然与人文变迁,尽现着刻瓷人热爱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愫。

乐在"瓷刻" 匠心永驻

"瓷刻与绘画不同,绘画是在介质上慢慢地把色彩加上去,是加法艺术,瓷刻则是在瓷器上一点点削减釉彩和瓷质,是减法艺术。加法艺术可以修改,但减法艺术不行,一刀误刻,前功尽弃!"李贵华乐在瓷刻,快乐探索前行,但其过程的艰辛又可想而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李贵华这样的匠人。刻刀在他的手上连续均匀地敲击着瓷盘,塑造出富有张力且极具变化的线条;执锤手腕的力度和执凿角度的变化,勾勒成生动且有层次的刻面……

"其实,修炼瓷刻技艺并非一帆风顺。"李老介绍道,瓷盘经过1800多度高温烧制,硬度高达70多度,用刻刀在瓷面作画是硬碰硬。有时一不小心,铁锤打滑,刻刀就会割破手指。更扎心的是,一件作品经过10天半月的心血熬制,眼瞅着大功告成,不料一刀下去,力度或角度稍欠,瓷面瞬间砰然碎裂。

李贵华在苦中生乐,在单调乏味中刻画艺术亮色。他说自己是在创造生命,每天10个小时的创作过程"是种精神享受"。浸淫瓷刻多年,李贵华在瓷刻技艺上收获良多,他的瓷刻作品中,山水原野、花鸟虫鱼、古代名人、现代伟人,凡是绘画能表现的,都在李贵华的刀锤之下栩栩再现。

李老在创作上不断创新,将凿刻技法与刀法巧妙结合,摸索出可压、可跳、可弹、可提的"点刀法"。他的创新因物因景而行,那年北京奥运会,他决意在黑瓷上錾刻"五福娃",如何在黑瓷上留下印记,方便后续的瓷刻成为难点,李老反复试验,终于找到用白粉笔灰留痕的简便办法,难题便迎刃而解。

传承"瓷刻" 情系公益

"瓷刻艺术,于方寸之间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博大精深,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她、传承她和发展她。"李贵华语气坚定,表情严肃。出于对瓷刻的热爱,也担忧后继乏人,这些年来,他义不容辞地当起瓷刻画"非遗传承人",形式多样地宣传推广这一神奇艺术。

在传承这门技艺上,李贵华也是不遗余力。他应邀到运河社区举办"运河传情、瓷刻传承"小课堂活动,引导青少年欣赏瓷刻画,指导孩子们动手学习瓷刻技巧。"我是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是要为社会服务的。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李贵华如是说。

在润州区非遗文化展览馆内,一件《红船魂》瓷刻画十分引人注目,而捐献者正是有着56年党龄的李贵华。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中,78岁的李老与其他党员一起讲故事、读家书、手机扫码"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心也一直被书中的革命精神所激荡。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决定以红船为创作题材,用瓷刻表达自己对党的浓厚情感。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从画稿、刀刻、染色……李老精雕细琢,一丝不苟,顾不得长时间雕刻带来的身体僵硬和视线模糊,累了就稍作休息,随后便继续创作。为了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红船魂》的凿数达6万多点。心手合一、耐力韧劲,敲打出的是一名老党员的精神之魂!

在书房的桌前,摆着两把椅子。李贵华的老伴张兴萍称,其中一把是她的专座,瓷刻完成后摆在架子上,老夫妻会坐在这里端详,享受作品所带来的乐趣。让她引以为豪的是,老李成果颇丰,许多作品或被镇江市政府作为馈赠礼品收集,或被文化机构馆藏。在艺术奋进的道路上,夫妻俩互相宽慰、鼓励,这难道不是夫妻俩携手50个春秋所自然而成的和谐与默契?(图/文 解西辉  沈湘伟 )

编辑:朱超

审核:沈菲


219

今日镇江讯   手握刻刀、拿着小锤,在洁白坚脆的白瓷上敲打。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清脆敲击声,运河古桥的画面便一点点显现出来……

对于年近八旬的李贵华老人来说,这种"叮叮当当"的瓷刻时光很是陶醉与惬意。9月25日,记者慕名来到镇江市润州区宝塔街道运河社区李贵华家中,拜访这位瓷刻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倾听着他35年来的艺术追求与探索。

结缘"瓷刻" 因为有爱

"瓷刻,就是在瓷器上,用金刚石或合金钢制成的刀具,进行錾刻、凿镌,刻划。" 李老是土生土长的镇江人,读中学时,就喜欢写写画画、唱唱跳跳,后成为部队的宣传队员,正是这段军旅生涯激活了李贵华的"艺术细胞"。后转业到镇江塑料厂,"那时物质生活是匮乏点,但文化生活相当活跃,以至最初接触瓷刻,也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李贵华回味青春岁月,感触颇深。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李贵华在下岗潮中,黯然离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家见到一件瓷刻作品《焦山秋景》。这种"瓷器上刺绣"的独特艺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暗自决心要将这门技艺学会。从1988年起,他便拜吴正金、沈富城等为师,先从竹刻上手,再把板画原理运用到瓷刻上。

他边研究边琢磨边请教,用近半年的时间,李贵华的第一件山水作品完成了。从完成第一件作品开始,李贵华对瓷刻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他独处陋室,以刀代笔,以瓷当纸,常年坚持夜修,痴心不改。30多年来,李贵华先后刻瓷刻画600余件。在老人家中,不大的书房摆满老人得意之作,《早春》《古渡石塔》《大桥夜景》,无不折射出古城自然与人文变迁,尽现着刻瓷人热爱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愫。

乐在"瓷刻" 匠心永驻

"瓷刻与绘画不同,绘画是在介质上慢慢地把色彩加上去,是加法艺术,瓷刻则是在瓷器上一点点削减釉彩和瓷质,是减法艺术。加法艺术可以修改,但减法艺术不行,一刀误刻,前功尽弃!"李贵华乐在瓷刻,快乐探索前行,但其过程的艰辛又可想而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李贵华这样的匠人。刻刀在他的手上连续均匀地敲击着瓷盘,塑造出富有张力且极具变化的线条;执锤手腕的力度和执凿角度的变化,勾勒成生动且有层次的刻面……

"其实,修炼瓷刻技艺并非一帆风顺。"李老介绍道,瓷盘经过1800多度高温烧制,硬度高达70多度,用刻刀在瓷面作画是硬碰硬。有时一不小心,铁锤打滑,刻刀就会割破手指。更扎心的是,一件作品经过10天半月的心血熬制,眼瞅着大功告成,不料一刀下去,力度或角度稍欠,瓷面瞬间砰然碎裂。

李贵华在苦中生乐,在单调乏味中刻画艺术亮色。他说自己是在创造生命,每天10个小时的创作过程"是种精神享受"。浸淫瓷刻多年,李贵华在瓷刻技艺上收获良多,他的瓷刻作品中,山水原野、花鸟虫鱼、古代名人、现代伟人,凡是绘画能表现的,都在李贵华的刀锤之下栩栩再现。

李老在创作上不断创新,将凿刻技法与刀法巧妙结合,摸索出可压、可跳、可弹、可提的"点刀法"。他的创新因物因景而行,那年北京奥运会,他决意在黑瓷上錾刻"五福娃",如何在黑瓷上留下印记,方便后续的瓷刻成为难点,李老反复试验,终于找到用白粉笔灰留痕的简便办法,难题便迎刃而解。

传承"瓷刻" 情系公益

"瓷刻艺术,于方寸之间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博大精深,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学习她、传承她和发展她。"李贵华语气坚定,表情严肃。出于对瓷刻的热爱,也担忧后继乏人,这些年来,他义不容辞地当起瓷刻画"非遗传承人",形式多样地宣传推广这一神奇艺术。

在传承这门技艺上,李贵华也是不遗余力。他应邀到运河社区举办"运河传情、瓷刻传承"小课堂活动,引导青少年欣赏瓷刻画,指导孩子们动手学习瓷刻技巧。"我是非遗传承人,传承非遗是要为社会服务的。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李贵华如是说。

在润州区非遗文化展览馆内,一件《红船魂》瓷刻画十分引人注目,而捐献者正是有着56年党龄的李贵华。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中,78岁的李老与其他党员一起讲故事、读家书、手机扫码"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心也一直被书中的革命精神所激荡。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决定以红船为创作题材,用瓷刻表达自己对党的浓厚情感。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从画稿、刀刻、染色……李老精雕细琢,一丝不苟,顾不得长时间雕刻带来的身体僵硬和视线模糊,累了就稍作休息,随后便继续创作。为了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红船魂》的凿数达6万多点。心手合一、耐力韧劲,敲打出的是一名老党员的精神之魂!

在书房的桌前,摆着两把椅子。李贵华的老伴张兴萍称,其中一把是她的专座,瓷刻完成后摆在架子上,老夫妻会坐在这里端详,享受作品所带来的乐趣。让她引以为豪的是,老李成果颇丰,许多作品或被镇江市政府作为馈赠礼品收集,或被文化机构馆藏。在艺术奋进的道路上,夫妻俩互相宽慰、鼓励,这难道不是夫妻俩携手50个春秋所自然而成的和谐与默契?(图/文 解西辉  沈湘伟 )

编辑:朱超

审核:沈菲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