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间属于奋斗者,空间属于开拓者。过去的十年,是古城镇江接续奋斗、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十年砥砺奋进,古城在争得“很有前途”更大荣光上奋力奔跑。
回望来时路,前进的每一步都值得书写;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唯有奋斗方得始终。为展现古城镇江的“十年画卷”,即日起,市委宣传部、镇江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推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们在镇江 幸福这十年》系列全媒体报道,通过典型人物的视角,全方位展示城乡大地普通人用青春奋斗激扬的美妙、项目建设迸发的美感、辛勤劳作蕴含的美丽、努力生活传递的美好,生动呈现镇江人这十年来的幸福生活。
今日镇江讯 一弯河水,碧波荡漾,环村而居。一条条河流静静流淌,生机勃勃;一股股清泉进村入户,滋润心田。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对于丹徒区宝堰镇南宫村庄巷自然村土生土长的王继岗来说,对此的感悟再深刻不过:“乡村振兴,水利先行。我们村要发展,必须治水!”在他眼里,洛阳支河这条曾让多少代人又爱又恨的母亲河,通过卓有成效的治理,不仅成为农业灌溉之源、防汛抗旱之基,更是让村子实现了从“涝区”到“景区”的美丽蝶变。
糟心:多年来母亲河曾频频内涝
水绕村、村围水。南宫村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南北向的通济河、胜利河与东西向的洛阳支河在这里交汇,原本是利于农作物浇灌的便利资源,却因为河道年久失修,反而成为村庄的负担。
今年51岁的王继岗介绍,从村里老人有记忆开始,这几条河几乎连年“淹水”——以前是土坯房,年年盖年年倒;后来是砖瓦房,一到汛期,家里还是被淹得一塌糊涂。“河道不治理,堤坝不修牢,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受罪!”他说,南宫村地处洛阳支河泄洪区,这里河堤狭窄,以往每隔几年就会河堤决堤,致使河水倒灌、稻田被淹,村民被困家中,村子受灾严重。
“还记得2015年发大水,洛阳支河的水位一下涨到一层楼高,道路被淹了。有个村民在赶回家的途中被大水冲走,幸亏他紧紧抱住了一棵树。”王继岗陷入了回忆,水位越来越高,情况危急,他和十多个村民划着船才把对方救了上来,“每次发大水,沿河村民的家里都要被淹。我家距离洛阳支河大概有300米远,往年一到汛期,我们就寝食难安,天天担心河岸崩坍。”
安心:水清岸绿、桥通路畅
“治水,不仅是安全行洪的现实要求,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环境切切实实的提升。”王继岗说,2017年政府完成了对洛阳支河的治理,整治后河道疏浚、河堤加宽,新建了7-8个泄洪闸,今年还增加了一个排涝站、一个电灌站。如今的南宫村,洛阳支河穿流而过,水波碧绿,河堤两岸的村庄错落有致,稻田阡陌纵横,实现了从“涝区”到“景区”的美丽嬗变。
“现在好了,河段治理好了,咱老百姓都能安心睡觉了!”王继岗指着百米外的大堤自豪地说,不仅如此,河道治理好了后,还兴建洛阳河大桥,这是村民多年的期盼!“现在的大桥宽得连坦克都能开过去啦!”说到这里,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原来,洛阳河长约3.7公里、宽50米,每天有近万居民有穿河出行的需要,但因为一直没有桥,“每次来往河对岸,都需要绕道5公里,非常不方便。”洛阳河大桥的建成不仅彻底解决了村民的交通困扰,更重要的是大型农业机械可以通过这座桥到达南宫村的田间地头,节省了人力物力。
舒心:乡村美如画、生活比蜜甜
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南宫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
“十年前,我和父母一起在村里种地,辛辛苦苦从早忙到黑,全家6口人的年收入也不到6万元。”王继岗给记者算了笔账,如今土地流转,家里的地承包出去了,自己也找了一份工作,年收入早已翻番。他说,长寿的村民越来越多。十年前,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并不多,现在一千多人口村子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有近百位。
庭院利落整洁,花坛菜圃葱葱郁郁,农具杂物摆放有序。王继岗的家里,清爽温馨。“拾掇得干净,全家人住得舒心!”晚饭后,他会和家人漫步在洛阳支河边,凉爽的晚风徐徐吹来,扑鼻而来还有泥土稻田青草香,“生活别提多美了!”
在“水”中求发展,从“水”中谋创新,十年治水,壮美景观处处可见:洛阳河两岸1.5万亩高标准农田连接成片,村里依托高标准厂房、老旧学校房舍和广告牌出租,壮大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王继岗家门口的巨变,是我市生态治理乡村河道,共建美丽乡村的缩影。2010年以来,全市兴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投资39亿元,疏浚河道899条总长2014公里,实施乡村河塘整治1.1万余座(个),完成农村河道疏浚土方累计5100余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市已累计建成16个“水美乡镇”和105个“水美村庄”,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2条、幸福河湖34条,连片推进农村生态河道效果显现。
文字:冯芙蓉 胡冰心
视频制作:盛林娟 谢道韫 朱晶晶
编辑:缪小兵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