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今后,我不仅要严格守法,更要以亲身经历警示同行,增强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因调包合格成品油倒卖牟利的张某,在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对他训诫教育后感慨。近日,润州区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的一起涉嫌盗窃案件严审细查,最终认定犯罪嫌疑人张某涉嫌合同诈骗罪,但犯罪情节轻微,根据法律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经该院检委会研究对张某做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为扩大经营规模,追求经济利益,镇江某石油化工运输有限公司准许张某通过挂靠经营的方式,将他自行购买的油罐车用于危化品经营。2020年1月12日,张某接受被害人朱某委托,用挂靠的重型罐式货车,从石油公司位于谏壁地区的某油库,为朱某运送国标0#柴油10吨。张某在运输柴油过程中,该石油公司未安排押运员随车押运,也未监控油罐车的行车轨迹。
运输途中,张某见无人监督约束,先从季某(另案处理)处购买不合格的4吨0#柴油,后在其中混入6吨正规0#柴油,凑足10吨送给朱某。原本应当从油库提取并运送给朱某的4吨0#柴油,由张某以6000元/吨的价格销售给杨某。张某非法获利近3万元。经鉴定,上述混合油的硫含量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为不合格柴油。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取得朱某的谅解。
虽然张某的犯罪情节轻微,法律规定不需要予以刑罚,但该案暴露出的危化品运输企业经营漏洞、有关职能部门监管措施不足等问题,直接关系着安全生产暨公共安全问题。润州区检察院主动延伸职能,深入走访涉案石油公司、当事人和有关职能部门,以及采用信息检索等方式全面查清案件事实,认真梳理该案反映出的危化品运输中不规范行为的深层原因,主动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从进一步促成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危化品运输日常检查力度、强化联合监管、严查挂靠经营等方面予以警示提醒。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局及时反馈检察机关,以回应检察建议为契机,在全市开展警示教育、组织专项检查、优化工作机制,重点整治挂靠经营、运输流程监控缺失等难题,努力从源头化解危化品运输隐患。(通讯员 焦惟奇 王维培 全媒体记者 张驰川)
编辑:朱超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