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从颜值提升到气质蜕变,从产品提质到质量自信,江苏众众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桂军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质量提升带来的变化。
困则思变,2019年,进入发展瓶颈期的众众,急需找到新的突破口。彼时,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试点县市,扬中拉开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的大幕。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得知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后,迅速带领质量专家上门“号脉问诊”,以问题为导向,帮助企业制定提升方案。
在扬中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佩银看来,企业自身的需求是开展质量提升、转型升级的关键,思变的决心是基础,“只有摸清了家底和需求,资源才能有的放矢,供需才能高效匹配,真正从源头上杜绝提升行动走过场的问题。”
得益于常态化的网格化管理,分布在基层的质量服务站,将触角延伸到了陈桂军的办公室,双方一拍即合,众众进入第一批培育名单。在市场监管部门和质量专家的指导下,企业开始“爬坡过坎”。
可是,让员工一时难以接受的是,以质量提升为突破口的转型之路,意味着打破工作习惯、调整部门设置、重塑生产流程等。“简单来说,就是要离开舒适区,开始一场质量管理的变革。”陈桂军的坚持,从规范会议室的水杯摆放开始,“专家来了,从办公室日常管理,到作业指导书、生产流程规范,细致到会议室水杯怎么放,一条条、一项项指出来,修正、完善、提升,慢慢形成了一套属于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
如今,众众会议室的水杯摆放,让看重细节的日本客户眼前一亮,“这样的管理,值得信赖。”质量提升由表及里,放在车间最醒目位置的质量管理看板上,8月份的产品一次校验合格率达到了98%,超过了96%的目标。不久前,一家从事印刷烘干设备生产的外企来实地考察,发出了不虚此行的感叹,当即决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笔订单每年可为企业增加300万元销售额。
江苏苏电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提升行动的受益者。董事长黄艳芬介绍,公司所从事的电气类传统产品利润较薄,必须通过降本增效挖潜,向质量管理要效益。
去年,质量专家进驻苏电跟班生产,一针见血——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针对苏电电气交货快、生产周期短,生产现场人多、事多、容易乱的特点,质量提升从现场管理入手,通过目视管理、绩效考核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内化为工人素质。过程管理的升级,则提升了生产的自动化率、产品合格率,实现了降本增效。“质量提升行动,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好比及时雨。”黄艳芬说。
试点“酵母”持续发酵,小微企业质量提升的“扬中路径”也越来越清晰。
陈佩银将“四步法”和盘托出,“望”,确定培育名单,由质量服务站对接了解企业意愿需求,选定企业作为培育推广对象,确保资源有的放矢;“闻”,制定助企方案,邀请专业机构和专家组“一企一策”定制提升方案,帮助企业突破质量发展瓶颈;“问”,查找短板漏洞,引导企业聘请首席质量官加强质量管理,针对反馈问题及时整改提升;“切”,找准突破重点,质量服务站团队定期上门指导、实时跟进,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疑难杂症”。“通过‘望闻问切’四步法,最终形成质量提升行动的闭环,推动小微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过程中,扬中充分发挥质量服务站网格化管理作用,组成质量服务团队,将质量服务、安全监管和执法办案充分融合,实现全方位质量监管,累计开展质量服务1200余家(次),为企业解决质量问题500余个。
与之相呼应,试点工作开展3年多来,扬中培育50家小微企业,平均产品合格率提高4%,质量成本同比下降约50%,专利数量增加12.8%。去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二级巡视员陈海洋来扬专题调研,高度肯定扬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并建议向全国推广“扬中路径”。
“我们今年在扬中召开了现场推进会,在全市推广扬中经验做法。”市市场监管局认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确定了100家小微企业,作为质量管理提升行动的重点帮扶对象,已经多次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助企质量提升。
上新设备、数字化改造,进军蓝海……此时,质量自信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扬中质造”形成新的高质量输出,精益求精的企业也将眼光投向了更远处的提升之路。(全媒体记者 朱婕 通讯员 李勇敢 杨林)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