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法一条例”实施数年 从“有没有”转向“优不优” 镇江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2022-08-27 00:52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我每年都过来治疗,医生服务态度好,效果不错,而且这些年来治疗费用也没什么变化。”日前,在丹阳市中医院推拿科诊室,53岁的患者王英娟说。

因常年饱受颈肩腰腿痛的困扰,王英娟10多年前开始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多年的求医经历,也让她见证了镇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光是我,邻居、朋友也经常会到中医院配中药、做针灸、做推拿,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是越来越高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实施两周年。新的法律、条例实施以来,有力推动了我市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基层中医药发展势头良好

丹阳市中医院地处城市中心区,建院已有40多年,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了医院的发展,急需外迁扩建。据了解,丹阳市中医院迁建项目位于丹金路、庆丰路、锦绣路交会处,整体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0亩。“丹阳市中医院搬入新址后,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就诊需要,不仅门诊和住院人数将大幅增加,预计中医药特色项目服务人次也将从目前的5万升至12万左右。”看着拔地而起的新大楼,丹阳市中医院副院长丁冬生满怀期待。

“一法一条例”的实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基层乡镇卫生院的表现尤为明显。

在丹阳市访仙镇卫生院二楼的中医馆,无论是张贴上墙的中医文化知识,还是诊室内古色古香的陈设,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5年来,我们从老院区搬到新院区,门诊面积变大了,中医馆团队成员也增至5个人。作为江苏省特色专科,5年内我们不但新开展了一些适宜项目,中医内科的疾病诊疗范围也有所增加,患者的口碑蛮好的。”中医副主任医师束玢介绍。

把握良机力解发展掣肘

不管是丹阳市中医院还是访仙镇卫生院近年来在中医药工作中发生的变化,其实都是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7月,镇江全市中医药从业人员1456人;拥有中医类医疗机构113个;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1300余场次,受益群众21.3万人次;全市能够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比例分别增至66.7%、98.2%、100%、87.9%……这些都是我市努力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的具体表现。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江苏省中医药条例》相继出台,国家、省、市也相继出台印发相应的实施意见,从多级多层面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蓝图。

市卫健委中医管理处处长朱镇鹏介绍,在此期间,我市中医药服务体系趋于完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再获提升,中医药传承有了较大进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6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在最基层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中医阁近200个,实现了建成区全覆盖。此外,全市拥有国家级的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专科27个。有国家名老中医指导老师3人,国家优秀临床中医人才5人,省级名老中医5人,丹阳、句容、扬中各建成一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5年来,我市中医药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医药传承创新动力不足、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够稳固等现实状况。

进入“十四五”,镇江将如何把握“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医药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能力增长较快的良机,确定着力破解发展掣肘的大方向?朱镇鹏表示,我市将从能力提升、内涵增强等方面入手,从解决“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医药发展能力和水平,增强市民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开启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全媒体记者 杨泠 通讯员 冯新春)

编辑:金凯

审核:沈菲


214

今日镇江讯   “我每年都过来治疗,医生服务态度好,效果不错,而且这些年来治疗费用也没什么变化。”日前,在丹阳市中医院推拿科诊室,53岁的患者王英娟说。

因常年饱受颈肩腰腿痛的困扰,王英娟10多年前开始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多年的求医经历,也让她见证了镇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光是我,邻居、朋友也经常会到中医院配中药、做针灸、做推拿,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中医药的接受度是越来越高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江苏省中医药条例》实施两周年。新的法律、条例实施以来,有力推动了我市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基层中医药发展势头良好

丹阳市中医院地处城市中心区,建院已有40多年,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了医院的发展,急需外迁扩建。据了解,丹阳市中医院迁建项目位于丹金路、庆丰路、锦绣路交会处,整体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0亩。“丹阳市中医院搬入新址后,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就诊需要,不仅门诊和住院人数将大幅增加,预计中医药特色项目服务人次也将从目前的5万升至12万左右。”看着拔地而起的新大楼,丹阳市中医院副院长丁冬生满怀期待。

“一法一条例”的实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基层乡镇卫生院的表现尤为明显。

在丹阳市访仙镇卫生院二楼的中医馆,无论是张贴上墙的中医文化知识,还是诊室内古色古香的陈设,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5年来,我们从老院区搬到新院区,门诊面积变大了,中医馆团队成员也增至5个人。作为江苏省特色专科,5年内我们不但新开展了一些适宜项目,中医内科的疾病诊疗范围也有所增加,患者的口碑蛮好的。”中医副主任医师束玢介绍。

把握良机力解发展掣肘

不管是丹阳市中医院还是访仙镇卫生院近年来在中医药工作中发生的变化,其实都是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7月,镇江全市中医药从业人员1456人;拥有中医类医疗机构113个;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1300余场次,受益群众21.3万人次;全市能够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比例分别增至66.7%、98.2%、100%、87.9%……这些都是我市努力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的具体表现。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江苏省中医药条例》相继出台,国家、省、市也相继出台印发相应的实施意见,从多级多层面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蓝图。

市卫健委中医管理处处长朱镇鹏介绍,在此期间,我市中医药服务体系趋于完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再获提升,中医药传承有了较大进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6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在最基层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中医阁近200个,实现了建成区全覆盖。此外,全市拥有国家级的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专科27个。有国家名老中医指导老师3人,国家优秀临床中医人才5人,省级名老中医5人,丹阳、句容、扬中各建成一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5年来,我市中医药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医药传承创新动力不足、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够稳固等现实状况。

进入“十四五”,镇江将如何把握“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医药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能力增长较快的良机,确定着力破解发展掣肘的大方向?朱镇鹏表示,我市将从能力提升、内涵增强等方面入手,从解决“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医药发展能力和水平,增强市民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开启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全媒体记者 杨泠 通讯员 冯新春)

编辑:金凯

审核:沈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