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勿忘江南这棵"柳"——第一届柳诒徵学术研讨会侧记

2022-08-26 23:17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日前,江苏省历史学会柳诒徵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柳诒徵学术研讨会在南山碧榆园举行。来自江苏省历史学会、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镇江市社科联、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等省内外多家公共文化机构、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镇江文史专家6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柳诒徵与家人合影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出身镇江经学世家,是镇江第一位名列“院士榜”的大学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奠基人、教育家和图书馆学家,柳诒徵自小受系统扎实的传统教育,接受西学东渐与新文化的洗礼,从塾师到教师再到一代宗师的中研院院士的人生转型,又历经近现代沧桑巨变,论著甚丰,桃李遍天下,培养了茅以升、缪凤林、陈训慈、张其昀、范希曾、胡焕庸、向达、郑鹤声、王驾吾、王季思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他是中国史学由传统步入现代的坐标式学人,是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是现代东南史地学派的灵魂人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学界,与北方任教的陈垣、陈寅恪并称“南柳北陈”。

为进一步整合柳诒徵研究资源,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成果,由柳诒徵的故乡镇江市有关人士、江苏省历史学会、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联合发起成立江苏省历史学会柳诒徵研究分会,搭建学术研究平台。

柳诒徵作品

首届柳诒徵学术研讨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论文23篇,专著2部。研讨会专家组介绍,这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关于柳诒徵先生学术、思想和生平的学术研讨会,又是在柳诒徵先生的故乡——他毕生热爱和关心的镇江召开,意义十分重大。柳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南京大学(前身为南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和南京图书馆(前身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都有专家学者与会,这让我们看到柳先生的学术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柳诒徵信札

“本次柳诒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23篇,研讨会上共有15位专家和学者发言,我们阅读了论文集,撮其大要而言之,可分为四个研究领域。”扬州大学原副校长、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周新国教授说。

其一,是柳诒徵的史学成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武黎嵩《国史大义、宗纲所在:柳诒徵先生的史学精神》从柳诒徵以中国文化为根本、追求“旧学”与“新知”融通的史学宗旨,在历史分期问题中关于文化“蜕化”和“吸集”的强调以及在修订明、清二史问题中所体现出的“明君臣之义”“严夷夏之防”观念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其本乎至诚、达乎人伦的史学精神。复旦大学教授卢康华《柳诒徵先生著作手稿六种(附录一种)述略》介绍了《中国礼俗史发凡》《碑传悬案》《杨文襄公事辑》《奴隶史资料》《劬堂公手录集联·满洲文书·读书笔记》《劬堂碎金录》等六种柳诒徵先生手稿及与之相关的《附录》资料的概况。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金坤《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的主要贡献及深远影响》对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的文化史观、民族主义精神、人本主义思想、忠孝伦理观念等特色及其影响进行了概述。南京图书馆馆员陈希亮《“南柳北陈”浅议》从治学经历、代表著作、社会评价、学术传承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南柳北陈”之说,并认为该说所指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柳诒徵和陈垣。南京图书馆馆员韩超《读柳诒徵<卢抱经先生年谱>书后》介绍了《卢抱经先生年谱》的编撰缘起、特点与价值、影响与启示,彰显了柳诒徵在卢文弨研究领域的开创之功。东南大学迟希文博士《“权”与“经”:解读陈登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基于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与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的比较研究》通过对陈登原、柳诒徵二氏在“古今之辩”、文化史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整体文化史观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认为柳诒徵维护常道、传承传统的精神在今日看来更加具有历史的普适性。上海师范大学张文建教授《柳诒徵的史学研究》主要探讨柳诒徵在“五四”前、后两个阶段的史学思想特征,此外又旁及其对方志编修的重视,并进而对柳诒徵史学的时代属性进行了评价。山东临沂第一中学语文老师郝庆雨《礼为主线 德为准鹄:柳诒徵<国史要义>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指出礼为史学之纲与德为史学旨归是柳诒徵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特征。镇江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彭义《缪荃孙、柳诒徵与<国朝大事年表>》探寻了柳诒徵、缪荃孙对镇江市图书馆藏清末稿本《国朝大事年表》的编纂工作所作出的贡献。

其二,是柳诒徵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南京图书馆馆员陈希亮《<国学图书馆年刊>题签小识》对《国学图书馆年刊》第一至十期的题签者分别进行考识,并附带对“国学图书馆”的名称、起止时间、柳诒徵的馆长任期等问题进行了考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在读硕士陈璐《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名单考——兼谈柳诒徵对上海图书馆的贡献》考辨并证明柳诒徵并非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但柳诒徵作为上海文管会委员,仍为上海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南京图书馆馆员李姣《国学图书馆的影印和传抄工作述略》介绍了柳诒徵在国学图书馆以影印、传抄方式出版古籍善本的文化贡献。南京图书馆馆员史星宇《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的展览活动(1927-1937)》通过对国学图书馆1927-1937年间举办的展览进行概述,介绍了柳诒徵在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贡献。南京图书馆馆员李浩《柳诒徵图书馆治馆思想研究》从改革创新、馆藏建设、开放共享、学术研究、爱国爱书、育人用人六个方面阐述柳诒徵的治馆思想,并由此得出对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启示。山东图书馆胡培培博士《柳诒徵与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的雕版印书》介绍了柳诒徵主事国学图书馆期间有关雕版印书事业的概况与贡献。

其三,是柳诒徵的生平与社会关系。江苏大学在读硕士刘可萱《柳诒徵传略》追述了柳诒徵的生平、教学事业、图书馆事业以及史学成就。镇江本土文史学者尤志心《姻亲 师生 同志——试论镇江柳陈二家关系》以陈庆年、柳诒徵为中心,从姻亲、师生、同志三个角度探寻镇江柳陈二家关系,并指出其对当代镇江文脉传承的重要性。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张进教授《柳诒徵与太古学派》介绍了柳诒徵与太谷学人的交游情况以及对太谷文献的整理工作,但同时也指出柳氏并非太谷学派中人。

其四,是柳诒徵的思想意涵及其当代价值。江苏大学在读硕士刘可萱《文化自信视域下柳诒徵人文理念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柳诒徵“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中华文化西被说”等理念是当代中国传承传统文化、沟通中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有益借鉴。河海大学胡芮博士《柳诒徵与后学衡时期“东南学派”伦理思想的历史建构》追述了《学衡》《国风》与“东南学派”的发展历程,揭示出柳诒徵在其中的影响与作用,并进而强调柳氏中国文化中心史观与“五伦”思想对深化民族伦理认同、重塑民族伦理精神的重要价值。镇江本土文史学者裴伟《塾师 教师 宗师——学习柳诒徵先生著作反思教育自信》追述了柳诒徵在教育事业中坚定本土化的教育自信精神与期待国际化的教育愿景,并指出这对新时代的中国教育自信建设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周新国教授说,本次研讨会所收录的论文涉及话题广泛,研究视域开阔,从整体上来看,基本覆盖了近年学界有关柳诒徵先生的学术研究中所包涵的相关问题域的大部分内涵。同时,这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有益的新知与思考。当天,来自泰州的收藏家张留林先生、来自复旦大学的卢康华教授,还展示了柳诒徵先生手稿真迹,让与会者一饱眼福。

研讨会专家组说,今后将设法争取更多的资源、邀约更多的学者,加强研究会的建设,从而努力增加研究会的学术性、研究性,同时也兼顾对于大众的历史学传播,注意中国古典文化的研习和播种,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柳诒徵、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历史,最终做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全媒体记者 笪伟 通讯员 任辉)

编辑:金凯

审核:沈菲

218

今日镇江讯  日前,江苏省历史学会柳诒徵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柳诒徵学术研讨会在南山碧榆园举行。来自江苏省历史学会、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镇江市社科联、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等省内外多家公共文化机构、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镇江文史专家6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柳诒徵与家人合影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出身镇江经学世家,是镇江第一位名列“院士榜”的大学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奠基人、教育家和图书馆学家,柳诒徵自小受系统扎实的传统教育,接受西学东渐与新文化的洗礼,从塾师到教师再到一代宗师的中研院院士的人生转型,又历经近现代沧桑巨变,论著甚丰,桃李遍天下,培养了茅以升、缪凤林、陈训慈、张其昀、范希曾、胡焕庸、向达、郑鹤声、王驾吾、王季思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他是中国史学由传统步入现代的坐标式学人,是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是现代东南史地学派的灵魂人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学界,与北方任教的陈垣、陈寅恪并称“南柳北陈”。

为进一步整合柳诒徵研究资源,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成果,由柳诒徵的故乡镇江市有关人士、江苏省历史学会、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联合发起成立江苏省历史学会柳诒徵研究分会,搭建学术研究平台。

柳诒徵作品

首届柳诒徵学术研讨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论文23篇,专著2部。研讨会专家组介绍,这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关于柳诒徵先生学术、思想和生平的学术研讨会,又是在柳诒徵先生的故乡——他毕生热爱和关心的镇江召开,意义十分重大。柳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南京大学(前身为南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和南京图书馆(前身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都有专家学者与会,这让我们看到柳先生的学术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柳诒徵信札

“本次柳诒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23篇,研讨会上共有15位专家和学者发言,我们阅读了论文集,撮其大要而言之,可分为四个研究领域。”扬州大学原副校长、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周新国教授说。

其一,是柳诒徵的史学成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武黎嵩《国史大义、宗纲所在:柳诒徵先生的史学精神》从柳诒徵以中国文化为根本、追求“旧学”与“新知”融通的史学宗旨,在历史分期问题中关于文化“蜕化”和“吸集”的强调以及在修订明、清二史问题中所体现出的“明君臣之义”“严夷夏之防”观念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其本乎至诚、达乎人伦的史学精神。复旦大学教授卢康华《柳诒徵先生著作手稿六种(附录一种)述略》介绍了《中国礼俗史发凡》《碑传悬案》《杨文襄公事辑》《奴隶史资料》《劬堂公手录集联·满洲文书·读书笔记》《劬堂碎金录》等六种柳诒徵先生手稿及与之相关的《附录》资料的概况。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金坤《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的主要贡献及深远影响》对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的文化史观、民族主义精神、人本主义思想、忠孝伦理观念等特色及其影响进行了概述。南京图书馆馆员陈希亮《“南柳北陈”浅议》从治学经历、代表著作、社会评价、学术传承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南柳北陈”之说,并认为该说所指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柳诒徵和陈垣。南京图书馆馆员韩超《读柳诒徵<卢抱经先生年谱>书后》介绍了《卢抱经先生年谱》的编撰缘起、特点与价值、影响与启示,彰显了柳诒徵在卢文弨研究领域的开创之功。东南大学迟希文博士《“权”与“经”:解读陈登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基于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与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的比较研究》通过对陈登原、柳诒徵二氏在“古今之辩”、文化史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整体文化史观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认为柳诒徵维护常道、传承传统的精神在今日看来更加具有历史的普适性。上海师范大学张文建教授《柳诒徵的史学研究》主要探讨柳诒徵在“五四”前、后两个阶段的史学思想特征,此外又旁及其对方志编修的重视,并进而对柳诒徵史学的时代属性进行了评价。山东临沂第一中学语文老师郝庆雨《礼为主线 德为准鹄:柳诒徵<国史要义>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指出礼为史学之纲与德为史学旨归是柳诒徵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特征。镇江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彭义《缪荃孙、柳诒徵与<国朝大事年表>》探寻了柳诒徵、缪荃孙对镇江市图书馆藏清末稿本《国朝大事年表》的编纂工作所作出的贡献。

其二,是柳诒徵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南京图书馆馆员陈希亮《<国学图书馆年刊>题签小识》对《国学图书馆年刊》第一至十期的题签者分别进行考识,并附带对“国学图书馆”的名称、起止时间、柳诒徵的馆长任期等问题进行了考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在读硕士陈璐《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名单考——兼谈柳诒徵对上海图书馆的贡献》考辨并证明柳诒徵并非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但柳诒徵作为上海文管会委员,仍为上海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南京图书馆馆员李姣《国学图书馆的影印和传抄工作述略》介绍了柳诒徵在国学图书馆以影印、传抄方式出版古籍善本的文化贡献。南京图书馆馆员史星宇《柳诒徵与国学图书馆的展览活动(1927-1937)》通过对国学图书馆1927-1937年间举办的展览进行概述,介绍了柳诒徵在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贡献。南京图书馆馆员李浩《柳诒徵图书馆治馆思想研究》从改革创新、馆藏建设、开放共享、学术研究、爱国爱书、育人用人六个方面阐述柳诒徵的治馆思想,并由此得出对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启示。山东图书馆胡培培博士《柳诒徵与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的雕版印书》介绍了柳诒徵主事国学图书馆期间有关雕版印书事业的概况与贡献。

其三,是柳诒徵的生平与社会关系。江苏大学在读硕士刘可萱《柳诒徵传略》追述了柳诒徵的生平、教学事业、图书馆事业以及史学成就。镇江本土文史学者尤志心《姻亲 师生 同志——试论镇江柳陈二家关系》以陈庆年、柳诒徵为中心,从姻亲、师生、同志三个角度探寻镇江柳陈二家关系,并指出其对当代镇江文脉传承的重要性。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张进教授《柳诒徵与太古学派》介绍了柳诒徵与太谷学人的交游情况以及对太谷文献的整理工作,但同时也指出柳氏并非太谷学派中人。

其四,是柳诒徵的思想意涵及其当代价值。江苏大学在读硕士刘可萱《文化自信视域下柳诒徵人文理念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柳诒徵“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中华文化西被说”等理念是当代中国传承传统文化、沟通中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有益借鉴。河海大学胡芮博士《柳诒徵与后学衡时期“东南学派”伦理思想的历史建构》追述了《学衡》《国风》与“东南学派”的发展历程,揭示出柳诒徵在其中的影响与作用,并进而强调柳氏中国文化中心史观与“五伦”思想对深化民族伦理认同、重塑民族伦理精神的重要价值。镇江本土文史学者裴伟《塾师 教师 宗师——学习柳诒徵先生著作反思教育自信》追述了柳诒徵在教育事业中坚定本土化的教育自信精神与期待国际化的教育愿景,并指出这对新时代的中国教育自信建设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周新国教授说,本次研讨会所收录的论文涉及话题广泛,研究视域开阔,从整体上来看,基本覆盖了近年学界有关柳诒徵先生的学术研究中所包涵的相关问题域的大部分内涵。同时,这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有益的新知与思考。当天,来自泰州的收藏家张留林先生、来自复旦大学的卢康华教授,还展示了柳诒徵先生手稿真迹,让与会者一饱眼福。

研讨会专家组说,今后将设法争取更多的资源、邀约更多的学者,加强研究会的建设,从而努力增加研究会的学术性、研究性,同时也兼顾对于大众的历史学传播,注意中国古典文化的研习和播种,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柳诒徵、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历史,最终做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全媒体记者 笪伟 通讯员 任辉)

编辑:金凯

审核:沈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