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非凡十年|无锡:挺立潮头勇担当,奋楫扬帆谱新篇

2022-08-12 15:36 新华日报  

太湖佳绝处,时代潮起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锚定“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发展定位,以坚定立场落实“国之大者”,以高点站位紧跟宏观大势,以科学理念抓好发展大计,以充沛勇气搏击改革大潮,以必胜决心迎战疫情大考,交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硬答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在国家“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烙下鲜明的“太湖印记”。

非凡十年,向史而新。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说,无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勇挑重担、勇立潮头,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全省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新征程中展现无锡更大担当、作出无锡更大贡献。

无锡市委宣传部供图

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之锐攻破发展之坚

集聚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规模超过3500亿元;建成“国字号”创新平台170多家,主导制定超过一半的国际标准;承担了23个国家级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承接物联网工程遍及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830多座城市……

产业聚变、技术质变、应用裂变,历经十年先行先试、不断超越,一座物联网产业高峰在太湖之滨巍然崛起。“世界物联网发展看无锡”,无锡,这座百年工商名城,已然成为全球物联网领域的标志性城市。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克服动力下降、生态承压等不利因素,大力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和居高望远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变革之路、重塑之路。

非凡十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连上7个千亿台阶,2021年突破1.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8.74万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00.5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等4张榜单企业数保持全省第一;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6万亿元。

实体经济,是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走进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池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车间,数台无人机在高达24米的智能物流立式仓库里来回跑动,为生产线源源不断搬运物料。作为“全球新能源装备大王”,先导的产业版图覆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等八大领域,今年在手订单达200亿元。

先导“智”造,正是一大批无锡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以集群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主攻方向,过去十年,无锡聚焦实体,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树立“无锡地标”。

十年来,无锡物联网产业营收年均增长27.32%,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由2012年的51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78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409亿元,形成了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制造、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等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十年间,无锡累计培育了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无锡的产业强市之路,闪耀着科技创新的锐利锋芒。“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无锡近30家企业给予配套支持;“神威·太湖之光”连续4次问鼎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TOP500第一名,应用成果3次获得“戈登·贝尔”奖;率先与全国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达成全面合作,国家车联网先导区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成果斐然……

十年来,无锡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9.1%升至2021年的67.6%,自2013年起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2年的200亿元升至2021年的4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升至3.21%。截至2021年,无锡的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培育企业分别达到2981家、1676家和144家,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拔节生长”,构成了城市能级跃升的“最大增量”。

城市欣欣向荣,人,是其中最美的风景。2020年夏天,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丁汉院士团队获得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1亿元顶格支持。当年,无锡推出新一轮“锡引惠才”专项行动,支持162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数较上年增长91%。

一诺“亿”金的大手笔下,是“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城市初心。截至2021年底,无锡人才总量超过195.4万人,较2012年增长55%;累计吸引17位诺奖得主、50多位中外院士来锡合作创新创业。目前,全市有14家人才企业在境内外上市,A股市值突破7000亿元。近悦远来的各路英才,正在为无锡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凝聚蓬勃力量。

高效能治理,

以转型之力塑造山水之美

“无锡人的‘母亲湖’又回来了!”驱车行驶在太湖大堤上,在太湖里打了一辈子鱼的无锡市民朱岳明,迎着凉爽湖风,笑看满目碧波,心里的欢喜几乎要溢出来。

太湖治理看江苏,江苏治太看无锡。2007年以来,无锡出台《无锡市进一步深化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等多个专项规划或方案,首创“河长制”,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治太工作格局。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无锡市投入1000多亿元实施太湖治理重点工程,累计打捞蓝藻1800万吨,打捞量占全太湖打捞量的90%以上;修复28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湿地保护修复覆盖全市域,入湖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

今年上半年,太湖无锡水域总磷、总氮指标实现“双降”,15年来首次达到Ⅲ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创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努力在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江滩披新绿,岸畔复葱茏。江阴窑港口长江生态湿地,昔日塔吊林立的长江岸线变身为美丽的江阴“外滩”。近年来,江阴市以“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的生动实践,唱响一曲新时代长江大保护的“江阴之歌”。长江江阴段生产性岸线占比从2012年的72%降至目前的48%,江阴沿江的“一段清水”汩汩汇入全流域“一江清水”。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宜兴白云洞矿区,曾经的“残山剩水”经过生态修复,变身公园绿肺,吸引游客市民纷至打卡。“十三五”期间,无锡加快推进全域绿化,打造“公园城市”。今年无锡市区计划新增绿地150公顷,推进100个公园游园建设,数量为历年之最。

天高气舒爽,日丽风清扬。在无锡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小桥流水,草木葱茏,花园般的厂区环境让人忍不住来一次深呼吸。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无锡成功推动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原址复工,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五年增长超6倍。2021年,无锡PM2.5平均浓度在全省率先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发展模式的重塑。

围绕太湖治理,“十三五”以来,无锡累计压减钢铁产能520万吨、水泥产能30万吨,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25万家,关闭化工生产企业887家。沿太湖500米范围内,退耕、退渔、退居全面铺开,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绿地连线成面,唤醒一个衔山抱水的碧波江南。

践行“双碳”战略,无锡高水平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零碳科技产业园等载体,单位GDP能耗连年降低。“让天下无碳,从无锡开始”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愿景和使命。

湖山如画、大江奔流,绿色低碳、明珠熠熠,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好画卷正在太湖之滨徐徐铺展。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上取得突破,让无锡的“好山好水”永驻。

高品质生活,

以务实之举增添共富之福

年近七旬的无锡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村民傅振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生活”——自家的房子翻新了,屋前的道路整平了,如诗如画的新农村引来了外面的投资客,孩子们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钱不少还离家近。

这一切得益于无锡实施的农村住房改善试点探索。2017年,无锡在苏南地区率先重启农房建设改造工作,研究出台财政、土地、建设方面配套政策,为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探索新路。5年来,全市首批107个村级试点任务全面完成,8000多户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0个,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实现质的飞跃。

“自从搬了新房,日子就变得越来越好。”万马村党总支书记赵志诚告诉记者,今年4月,该村引入总投资15亿元的万马“水韵原乡”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成后将为村子带来综合年收入66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去年近4万元提升至5.65万元。

乡村要振兴,城市在更新。

不久前,总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涉及8000户居民的无锡“三中片区”社区连片改造正式启动,标志着主城区最大的城市更新连片改造拉开帷幕。过去一年间,无锡完成房屋征收152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92.63万平方米;完成192个小区、894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市区494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惠及群众25万户。老旧小区改造面积接近“十三五”时期总和。

用心刻画每一寸土地,用情造福每一位市民。十年来,无锡不断丰富“百姓富”内涵,努力描绘一幅“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新画卷。

这是一幅真情满满的民生卷。“一诺千金”推进“微幸福”等民生工程,“一以贯之”解决“一老一小”等民生难题,锡城老百姓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截至2021年,无锡拥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17家,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4.12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数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年在校生数量增加2.9万人;多项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提标,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实现市域统一。“十三五”时期,无锡城镇新增就业77.39万人,扶持自主创业11.43万余人,就业富民成效显著。

这是一幅神采奕奕的文明卷。12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花开满园,79万名志愿者、4000多支志愿队伍冲在扶弱助困的第一线;公众安全感保持高位,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锡剧艺术中心修葺一新,冯其庸学术馆座无虚席,农家书屋24小时阅读服务“不打烊”,公共服务满意度全省领先;江南文脉论坛、文博会、无锡马拉松盛会盛景,吴文化、工商文化、运河文化交相辉映 ……锡城大地,富足美好处处可见,江南盛地熠熠生辉。

数学运算中的逢十进一,带来的是量级的提升;时间流淌中的逢十进一,带来的是代际的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锡,正以实干给未来写下注解——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在继往开来的“时空轴”、复兴伟业的“坐标系”中,奋力奔向“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马薇 敏琦 圣彤 雅雯 魏琳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朱超

审核:冯芙蓉

201

太湖佳绝处,时代潮起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锚定“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发展定位,以坚定立场落实“国之大者”,以高点站位紧跟宏观大势,以科学理念抓好发展大计,以充沛勇气搏击改革大潮,以必胜决心迎战疫情大考,交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硬答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在国家“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烙下鲜明的“太湖印记”。

非凡十年,向史而新。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说,无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勇挑重担、勇立潮头,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全省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新征程中展现无锡更大担当、作出无锡更大贡献。

无锡市委宣传部供图

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之锐攻破发展之坚

集聚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规模超过3500亿元;建成“国字号”创新平台170多家,主导制定超过一半的国际标准;承担了23个国家级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承接物联网工程遍及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830多座城市……

产业聚变、技术质变、应用裂变,历经十年先行先试、不断超越,一座物联网产业高峰在太湖之滨巍然崛起。“世界物联网发展看无锡”,无锡,这座百年工商名城,已然成为全球物联网领域的标志性城市。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克服动力下降、生态承压等不利因素,大力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和居高望远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变革之路、重塑之路。

非凡十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连上7个千亿台阶,2021年突破1.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8.74万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00.5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等4张榜单企业数保持全省第一;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6万亿元。

实体经济,是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走进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池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车间,数台无人机在高达24米的智能物流立式仓库里来回跑动,为生产线源源不断搬运物料。作为“全球新能源装备大王”,先导的产业版图覆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等八大领域,今年在手订单达200亿元。

先导“智”造,正是一大批无锡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以集群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主攻方向,过去十年,无锡聚焦实体,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树立“无锡地标”。

十年来,无锡物联网产业营收年均增长27.32%,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由2012年的51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78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409亿元,形成了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制造、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等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十年间,无锡累计培育了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无锡的产业强市之路,闪耀着科技创新的锐利锋芒。“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无锡近30家企业给予配套支持;“神威·太湖之光”连续4次问鼎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TOP500第一名,应用成果3次获得“戈登·贝尔”奖;率先与全国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达成全面合作,国家车联网先导区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成果斐然……

十年来,无锡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9.1%升至2021年的67.6%,自2013年起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由2012年的200亿元升至2021年的4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升至3.21%。截至2021年,无锡的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培育企业分别达到2981家、1676家和144家,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拔节生长”,构成了城市能级跃升的“最大增量”。

城市欣欣向荣,人,是其中最美的风景。2020年夏天,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丁汉院士团队获得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1亿元顶格支持。当年,无锡推出新一轮“锡引惠才”专项行动,支持162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数较上年增长91%。

一诺“亿”金的大手笔下,是“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城市初心。截至2021年底,无锡人才总量超过195.4万人,较2012年增长55%;累计吸引17位诺奖得主、50多位中外院士来锡合作创新创业。目前,全市有14家人才企业在境内外上市,A股市值突破7000亿元。近悦远来的各路英才,正在为无锡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凝聚蓬勃力量。

高效能治理,

以转型之力塑造山水之美

“无锡人的‘母亲湖’又回来了!”驱车行驶在太湖大堤上,在太湖里打了一辈子鱼的无锡市民朱岳明,迎着凉爽湖风,笑看满目碧波,心里的欢喜几乎要溢出来。

太湖治理看江苏,江苏治太看无锡。2007年以来,无锡出台《无锡市进一步深化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等多个专项规划或方案,首创“河长制”,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治太工作格局。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无锡市投入1000多亿元实施太湖治理重点工程,累计打捞蓝藻1800万吨,打捞量占全太湖打捞量的90%以上;修复28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湿地保护修复覆盖全市域,入湖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

今年上半年,太湖无锡水域总磷、总氮指标实现“双降”,15年来首次达到Ⅲ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创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努力在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江滩披新绿,岸畔复葱茏。江阴窑港口长江生态湿地,昔日塔吊林立的长江岸线变身为美丽的江阴“外滩”。近年来,江阴市以“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的生动实践,唱响一曲新时代长江大保护的“江阴之歌”。长江江阴段生产性岸线占比从2012年的72%降至目前的48%,江阴沿江的“一段清水”汩汩汇入全流域“一江清水”。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宜兴白云洞矿区,曾经的“残山剩水”经过生态修复,变身公园绿肺,吸引游客市民纷至打卡。“十三五”期间,无锡加快推进全域绿化,打造“公园城市”。今年无锡市区计划新增绿地150公顷,推进100个公园游园建设,数量为历年之最。

天高气舒爽,日丽风清扬。在无锡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小桥流水,草木葱茏,花园般的厂区环境让人忍不住来一次深呼吸。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无锡成功推动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原址复工,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五年增长超6倍。2021年,无锡PM2.5平均浓度在全省率先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发展模式的重塑。

围绕太湖治理,“十三五”以来,无锡累计压减钢铁产能520万吨、水泥产能30万吨,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25万家,关闭化工生产企业887家。沿太湖500米范围内,退耕、退渔、退居全面铺开,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绿地连线成面,唤醒一个衔山抱水的碧波江南。

践行“双碳”战略,无锡高水平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零碳科技产业园等载体,单位GDP能耗连年降低。“让天下无碳,从无锡开始”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愿景和使命。

湖山如画、大江奔流,绿色低碳、明珠熠熠,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好画卷正在太湖之滨徐徐铺展。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上取得突破,让无锡的“好山好水”永驻。

高品质生活,

以务实之举增添共富之福

年近七旬的无锡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村民傅振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生活”——自家的房子翻新了,屋前的道路整平了,如诗如画的新农村引来了外面的投资客,孩子们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钱不少还离家近。

这一切得益于无锡实施的农村住房改善试点探索。2017年,无锡在苏南地区率先重启农房建设改造工作,研究出台财政、土地、建设方面配套政策,为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探索新路。5年来,全市首批107个村级试点任务全面完成,8000多户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7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0个,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实现质的飞跃。

“自从搬了新房,日子就变得越来越好。”万马村党总支书记赵志诚告诉记者,今年4月,该村引入总投资15亿元的万马“水韵原乡”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成后将为村子带来综合年收入66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去年近4万元提升至5.65万元。

乡村要振兴,城市在更新。

不久前,总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涉及8000户居民的无锡“三中片区”社区连片改造正式启动,标志着主城区最大的城市更新连片改造拉开帷幕。过去一年间,无锡完成房屋征收152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92.63万平方米;完成192个小区、894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市区494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惠及群众25万户。老旧小区改造面积接近“十三五”时期总和。

用心刻画每一寸土地,用情造福每一位市民。十年来,无锡不断丰富“百姓富”内涵,努力描绘一幅“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新画卷。

这是一幅真情满满的民生卷。“一诺千金”推进“微幸福”等民生工程,“一以贯之”解决“一老一小”等民生难题,锡城老百姓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截至2021年,无锡拥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17家,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4.12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数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年在校生数量增加2.9万人;多项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提标,低保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实现市域统一。“十三五”时期,无锡城镇新增就业77.39万人,扶持自主创业11.43万余人,就业富民成效显著。

这是一幅神采奕奕的文明卷。12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花开满园,79万名志愿者、4000多支志愿队伍冲在扶弱助困的第一线;公众安全感保持高位,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锡剧艺术中心修葺一新,冯其庸学术馆座无虚席,农家书屋24小时阅读服务“不打烊”,公共服务满意度全省领先;江南文脉论坛、文博会、无锡马拉松盛会盛景,吴文化、工商文化、运河文化交相辉映 ……锡城大地,富足美好处处可见,江南盛地熠熠生辉。

数学运算中的逢十进一,带来的是量级的提升;时间流淌中的逢十进一,带来的是代际的跨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无锡,正以实干给未来写下注解——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在继往开来的“时空轴”、复兴伟业的“坐标系”中,奋力奔向“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马薇 敏琦 圣彤 雅雯 魏琳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朱超

审核:冯芙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