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联播丨高增长到高质量,新思想引领中国经济历史性变革

2022-07-26 10:18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时代之变、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十年来,中国经济从总量、结构到内涵,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21年,中国全年创造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14万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全球增长持续放缓、通胀高升,但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GDP同比增长2.5%,再次展现出强大韧性。

时针拨回到2012年,此时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向外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向内看,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针对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演进方向和未来发展大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经济掌舵领航。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明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到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再到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擘画出清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面对种种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稳”和“进”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史育龙:过去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深刻变化,统筹“两个大局”,在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引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的实践过程中,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奏响新的华彩乐章,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产业结构更优化。粮食产量2021年创历史新高,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经济效益不断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12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后,2021年达到53.3%。

区域发展更协调。2021年,中西部地区在全国GDP中占比高于2012年,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我国的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了6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低到了2.5:1。

生产方式更绿色。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生产每1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量累计下降了26.2%。十年之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所占的份额从22.5%提高到近30%,但工业用水量却从1423亿立方米下降到了1049亿立方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大约34%。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事非经过不知难。十年来,我国经济进入到路更陡、浪更急的这么一个关键阶段。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顶住了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克服了一系列重大的突发事件强烈的冲击,中国经济不断地爬坡过坎,奋力前行。

今天的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GDP从6100美元增长到1.25万美元。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11.4%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今天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高效。最近十年,中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了6.8%,高于同时期的GDP增速。

今天的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越来越强劲,中国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了第12位。202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1.8%提升到了65.4%,国内大循环稳稳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今天的中国,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解决“有没有”转向重点解决“好不好”,国民经济各领域、各体系、各层面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中国经济仍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大思路运筹大棋局,以大格局应对大变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同心协力,迎难而上,中国经济必定披荆斩棘,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来源:央视网

编辑:朱超

审核:曾海蓉

15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时代之变、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十年来,中国经济从总量、结构到内涵,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21年,中国全年创造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14万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全球增长持续放缓、通胀高升,但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GDP同比增长2.5%,再次展现出强大韧性。

时针拨回到2012年,此时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向外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向内看,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针对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演进方向和未来发展大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经济掌舵领航。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明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到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再到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擘画出清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面对种种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稳”和“进”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史育龙:过去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深刻变化,统筹“两个大局”,在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引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的实践过程中,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奏响新的华彩乐章,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产业结构更优化。粮食产量2021年创历史新高,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经济效益不断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12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后,2021年达到53.3%。

区域发展更协调。2021年,中西部地区在全国GDP中占比高于2012年,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我国的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了6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低到了2.5:1。

生产方式更绿色。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生产每1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量累计下降了26.2%。十年之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所占的份额从22.5%提高到近30%,但工业用水量却从1423亿立方米下降到了1049亿立方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大约34%。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事非经过不知难。十年来,我国经济进入到路更陡、浪更急的这么一个关键阶段。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顶住了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克服了一系列重大的突发事件强烈的冲击,中国经济不断地爬坡过坎,奋力前行。

今天的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GDP从6100美元增长到1.25万美元。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11.4%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今天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高效。最近十年,中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了6.8%,高于同时期的GDP增速。

今天的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越来越强劲,中国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了第12位。202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1.8%提升到了65.4%,国内大循环稳稳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今天的中国,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解决“有没有”转向重点解决“好不好”,国民经济各领域、各体系、各层面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中国经济仍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大思路运筹大棋局,以大格局应对大变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同心协力,迎难而上,中国经济必定披荆斩棘,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来源:央视网

编辑:朱超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