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他用浓浓的爱浇灌出璀璨人生……

2022-07-24 22:37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为纪念现代著名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诞辰120周年,《蒋逸雪文集》日前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该文集客观地反映了蒋逸雪的学术涉猎、研究成果及人生经历。

日前,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蒋逸雪的曾孙女、现丹徒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蒋蕴生。她告诉记者,蒋逸雪先生是家族的荣光,在全家人的心中,如果用一句话描述他,会毫不犹豫地说出:“爱祖国、爱家乡、爱身边的人”。

全家人的合影

克尽厥职,

专注教育和学术研究

“蒋逸雪是我的曾祖父,曾任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代著名文史学者。今年是曾祖父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他,扬州大学戴健教授编撰了《蒋逸雪文集》上下册,共计78万余字,客观反映了曾祖父的人生经历、学术涉猎、研究成果,以及弟子门生对他的深情回忆。”蒋蕴生介绍。

“曾祖父生于190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建湖县颜单镇乔家舍。少年家贫,却笃志励学,十五岁即能诵《史记》《左传》等名著。1924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后考入南京国学专修馆。1926年毕业于福建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先后执教于淮安省立第九中学、盐城中学、太仓师范等校。1937年南京沦陷,随江苏联合中学西迁四川。1941年供职于重庆歌乐山国史馆,后又任玉门油矿局秘书,著《敦煌考古纪程》。抗战胜利后,应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校址今江大梦溪校区)校长夏佩白之邀,担任文科首席教师,定居镇江南郊五凤口。在镇江这片土地上,曾祖父与后来成为挚友的王骧老师等一道,为求知若渴的学子们授业解惑。”

“曾祖父是一位正直的文化人,他从新旧社会对比中,逐步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伟大真理。1954年在镇江任教期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调任至扬州师院(今扬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授中国古典文学。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坚定立场和崇高气节。1981年退休后被山东齐鲁书社聘为顾问,但拒收酬劳。1983年回到镇江旧宅,夜以继日为亡友王献唐订正《炎黄氏族文化考》遗稿,书成而心力已竭,而他自己的作品《清代散文两大系》,本已积稿十余万字,因此未能问世,损己利人之学人风操,为后世树立了楷模。1985年曾祖父病逝,享寿84岁。”

蒋逸雪先生(前排右一)和家人以及学生们在一起

乐于助人,

耿介清廉笔耕不辍

蒋逸雪先生曾为3岁曾孙蒋鼎生照片题诗“双目何炯炯,耳大面又方”“老人无私意,但愿作栋梁”,洋溢天伦之趣。

“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跟随父亲住在扬州师院东北角靠近瘦西湖的院落中,门前有棵刺槐树,树下是半人高的柴扉,地上有一个不算大的水池,夏日来临,池里漂着几朵睡莲,优雅地吐着花蕾,院子的篱笆墙上,爬满了牵牛花和南瓜藤,一派雅致的田园景致。曾祖父每天就领着我们在这里读书练字。”

“在我有清晰记忆时,曾祖父已从扬州师院退休回到了镇江,他把居室取名为‘南谷’,这也是《南谷类稿》书名的由来。虽然退休了,但曾祖父仍是坚持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忙着做学问,笔耕不辍。”蒋鼎生介绍。

“在外人看来,蒋逸雪先生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学究,可在我和弟弟心里,他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人家。”蒋蕴生回忆,邻人有一户人家生活特别困难,很多人都远远地躲着,曾祖父闻讯后每月都从工资中拿出15到20元资助他们。原扬州师院孙达伍副院长这样评价他,“一生不为名利囿,不为外物围,清廉自守,直至最后一息”。

蒋逸雪先生乐善好施,自己却是节俭质朴。在家人的印象中,他很是老派,一辈子皮鞋没上过脚,一直穿布鞋,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很多年。但买书却非常舍得花钱,他的居室中,除了书桌和床,就是堆满了书的书橱。蒋蕴生回忆,早晨上学或晚上放学回家,透过隔扇窗,看到的都是满头白发的曾祖父伏案写作的身影。

“在大学执教期间,曾祖父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平日里常有学生来问他文史知识,他对青年教师都很关心爱护,和同事相处也很融洽,经常举行学术交流,兴致高昂时,大家会现场作诗,互通风雅。谭佛雏、王善业、卞孝萱、赵继武、许绍光、李廷先等,都是曾祖父的座上客。退休回到镇江后,还常常有学生特地赶过来看望他。”

“曾祖父还是一个恪守承诺的人,一旦答应了什么事,哪怕困难再大,也会坚持下去。曾祖父放下自己的著述,夜以继日地为亡友王献唐订正《炎黄氏族文化考》遗稿,因此健康也受到影响,落下了慢性肠胃炎的毛病。”

蒋蕴生说,“在曾祖父的晚年生活中,有一个人对他的影响颇大,那就是我的曾祖母,他曾经的一名学生,我一直尊称她为老太母。成年后我才知道,老太母生长于盐城一个大户人家,复旦大学毕业,是个有思想有学问的新女性。曾祖父为哀悼亡妻独身十载,而仰慕曾祖父学问和人品的老太母,默默地在一旁等待。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他们才顶着极大的舆论压力走到一起。据我父母回忆,他们志趣相投,鹣鲽情深。因都喜爱诗词,日常更是以酬唱为乐,琴瑟和鸣。每逢想到那场景,我不免竟有些暗自羡慕,或许这就是那个年代属于他们独有的一份浪漫吧!”

《蒋逸雪文集》

化及一方,

承续区域传统文脉

从青丝少年到耄耋白发,蒋逸雪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六十余年,于经、史、文学皆有精深造诣。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无时无刻惦记建阳故里的历史文化,还关心着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上的文脉承续。从他对学术研究的选题倾向,便可窥知一二。

蒋逸雪先生生前出版的著述有《张溥年谱》《陆秀夫年谱》《国学概论》《刘鹗年谱》和《南谷类稿》等五种,涉及文史哲等多个学科,而其中张、陆、刘三家《年谱》和《南谷类稿》,在选题上与他的故里以及后来工作或生活的地方,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撰写《刘鹗年谱》为例,“丹徒刘鹗,富有才艺,于版本、碑帖、音律、医药、水利,均能涉其藩而通其义,于古器物能鉴别真伪,于古文字亦能粗探其源。”蒋逸雪先生来到镇江后,“于鹗之事迹略有所闻”,他与镇江的渊源,让他对丹徒出生的清末小说家刘鹗产生了浓厚兴趣。

蒋蕴生介绍,以《陆秀夫年谱》《张溥年谱》为例,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三岁的时候随其父迁到镇江。“因此对曾祖父来说,陆秀夫既是他建阳的同乡,又同样有着移居镇江的经历。张溥,明朝晚期文学家,他的籍贯是江苏太仓,而曾祖父也曾在太仓师范任教。‘太仓为张氏珂里,流风余韵,沾匄后人,考献征文,便于他邑’,可见选择刘鹗、陆秀夫、张溥三家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是便于搜寻文献。但更重要的,还是出于曾祖父承续区域文化传统,化及一方的追求。”

“在他的代表作《南谷类稿》中,有一篇题为《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写作时代问题》的论文,也显示了他创作上的本土化特点。《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赢得后人赞叹不已。曾祖父围绕这部古诗的诞生时代,从多方面旁征博引,通过对这场‘生死恋’关键词——‘华山’的深度分析,揭晓了这篇作品与镇江的渊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蒋逸雪先生来说,曾经的故里和后来生活工作的地方,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灵感,使他得以从中汲取力量,之后以学术成果的形式回报给这片土地。家人们清楚地记得,蒋逸雪先生曾说过,“国文一科,具有潜移默化之力,关系匪浅。观乎汉代经师,常持刚劲之节,謇谔之操,有一种清介不可名状之风度。如郑玄、孙期、徐稺之伦,隐居讲学,而化及一方。” 蒋逸雪先生身体力行,为自己热爱着的乡土发光发热。(全媒体记者  笪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224

今日镇江讯  为纪念现代著名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诞辰120周年,《蒋逸雪文集》日前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该文集客观地反映了蒋逸雪的学术涉猎、研究成果及人生经历。

日前,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蒋逸雪的曾孙女、现丹徒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蒋蕴生。她告诉记者,蒋逸雪先生是家族的荣光,在全家人的心中,如果用一句话描述他,会毫不犹豫地说出:“爱祖国、爱家乡、爱身边的人”。

全家人的合影

克尽厥职,

专注教育和学术研究

“蒋逸雪是我的曾祖父,曾任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代著名文史学者。今年是曾祖父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他,扬州大学戴健教授编撰了《蒋逸雪文集》上下册,共计78万余字,客观反映了曾祖父的人生经历、学术涉猎、研究成果,以及弟子门生对他的深情回忆。”蒋蕴生介绍。

“曾祖父生于190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建湖县颜单镇乔家舍。少年家贫,却笃志励学,十五岁即能诵《史记》《左传》等名著。1924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后考入南京国学专修馆。1926年毕业于福建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先后执教于淮安省立第九中学、盐城中学、太仓师范等校。1937年南京沦陷,随江苏联合中学西迁四川。1941年供职于重庆歌乐山国史馆,后又任玉门油矿局秘书,著《敦煌考古纪程》。抗战胜利后,应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校址今江大梦溪校区)校长夏佩白之邀,担任文科首席教师,定居镇江南郊五凤口。在镇江这片土地上,曾祖父与后来成为挚友的王骧老师等一道,为求知若渴的学子们授业解惑。”

“曾祖父是一位正直的文化人,他从新旧社会对比中,逐步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伟大真理。1954年在镇江任教期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调任至扬州师院(今扬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授中国古典文学。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坚定立场和崇高气节。1981年退休后被山东齐鲁书社聘为顾问,但拒收酬劳。1983年回到镇江旧宅,夜以继日为亡友王献唐订正《炎黄氏族文化考》遗稿,书成而心力已竭,而他自己的作品《清代散文两大系》,本已积稿十余万字,因此未能问世,损己利人之学人风操,为后世树立了楷模。1985年曾祖父病逝,享寿84岁。”

蒋逸雪先生(前排右一)和家人以及学生们在一起

乐于助人,

耿介清廉笔耕不辍

蒋逸雪先生曾为3岁曾孙蒋鼎生照片题诗“双目何炯炯,耳大面又方”“老人无私意,但愿作栋梁”,洋溢天伦之趣。

“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跟随父亲住在扬州师院东北角靠近瘦西湖的院落中,门前有棵刺槐树,树下是半人高的柴扉,地上有一个不算大的水池,夏日来临,池里漂着几朵睡莲,优雅地吐着花蕾,院子的篱笆墙上,爬满了牵牛花和南瓜藤,一派雅致的田园景致。曾祖父每天就领着我们在这里读书练字。”

“在我有清晰记忆时,曾祖父已从扬州师院退休回到了镇江,他把居室取名为‘南谷’,这也是《南谷类稿》书名的由来。虽然退休了,但曾祖父仍是坚持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忙着做学问,笔耕不辍。”蒋鼎生介绍。

“在外人看来,蒋逸雪先生是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学究,可在我和弟弟心里,他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人家。”蒋蕴生回忆,邻人有一户人家生活特别困难,很多人都远远地躲着,曾祖父闻讯后每月都从工资中拿出15到20元资助他们。原扬州师院孙达伍副院长这样评价他,“一生不为名利囿,不为外物围,清廉自守,直至最后一息”。

蒋逸雪先生乐善好施,自己却是节俭质朴。在家人的印象中,他很是老派,一辈子皮鞋没上过脚,一直穿布鞋,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很多年。但买书却非常舍得花钱,他的居室中,除了书桌和床,就是堆满了书的书橱。蒋蕴生回忆,早晨上学或晚上放学回家,透过隔扇窗,看到的都是满头白发的曾祖父伏案写作的身影。

“在大学执教期间,曾祖父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平日里常有学生来问他文史知识,他对青年教师都很关心爱护,和同事相处也很融洽,经常举行学术交流,兴致高昂时,大家会现场作诗,互通风雅。谭佛雏、王善业、卞孝萱、赵继武、许绍光、李廷先等,都是曾祖父的座上客。退休回到镇江后,还常常有学生特地赶过来看望他。”

“曾祖父还是一个恪守承诺的人,一旦答应了什么事,哪怕困难再大,也会坚持下去。曾祖父放下自己的著述,夜以继日地为亡友王献唐订正《炎黄氏族文化考》遗稿,因此健康也受到影响,落下了慢性肠胃炎的毛病。”

蒋蕴生说,“在曾祖父的晚年生活中,有一个人对他的影响颇大,那就是我的曾祖母,他曾经的一名学生,我一直尊称她为老太母。成年后我才知道,老太母生长于盐城一个大户人家,复旦大学毕业,是个有思想有学问的新女性。曾祖父为哀悼亡妻独身十载,而仰慕曾祖父学问和人品的老太母,默默地在一旁等待。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他们才顶着极大的舆论压力走到一起。据我父母回忆,他们志趣相投,鹣鲽情深。因都喜爱诗词,日常更是以酬唱为乐,琴瑟和鸣。每逢想到那场景,我不免竟有些暗自羡慕,或许这就是那个年代属于他们独有的一份浪漫吧!”

《蒋逸雪文集》

化及一方,

承续区域传统文脉

从青丝少年到耄耋白发,蒋逸雪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六十余年,于经、史、文学皆有精深造诣。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无时无刻惦记建阳故里的历史文化,还关心着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上的文脉承续。从他对学术研究的选题倾向,便可窥知一二。

蒋逸雪先生生前出版的著述有《张溥年谱》《陆秀夫年谱》《国学概论》《刘鹗年谱》和《南谷类稿》等五种,涉及文史哲等多个学科,而其中张、陆、刘三家《年谱》和《南谷类稿》,在选题上与他的故里以及后来工作或生活的地方,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撰写《刘鹗年谱》为例,“丹徒刘鹗,富有才艺,于版本、碑帖、音律、医药、水利,均能涉其藩而通其义,于古器物能鉴别真伪,于古文字亦能粗探其源。”蒋逸雪先生来到镇江后,“于鹗之事迹略有所闻”,他与镇江的渊源,让他对丹徒出生的清末小说家刘鹗产生了浓厚兴趣。

蒋蕴生介绍,以《陆秀夫年谱》《张溥年谱》为例,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三岁的时候随其父迁到镇江。“因此对曾祖父来说,陆秀夫既是他建阳的同乡,又同样有着移居镇江的经历。张溥,明朝晚期文学家,他的籍贯是江苏太仓,而曾祖父也曾在太仓师范任教。‘太仓为张氏珂里,流风余韵,沾匄后人,考献征文,便于他邑’,可见选择刘鹗、陆秀夫、张溥三家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是便于搜寻文献。但更重要的,还是出于曾祖父承续区域文化传统,化及一方的追求。”

“在他的代表作《南谷类稿》中,有一篇题为《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写作时代问题》的论文,也显示了他创作上的本土化特点。《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赢得后人赞叹不已。曾祖父围绕这部古诗的诞生时代,从多方面旁征博引,通过对这场‘生死恋’关键词——‘华山’的深度分析,揭晓了这篇作品与镇江的渊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蒋逸雪先生来说,曾经的故里和后来生活工作的地方,为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灵感,使他得以从中汲取力量,之后以学术成果的形式回报给这片土地。家人们清楚地记得,蒋逸雪先生曾说过,“国文一科,具有潜移默化之力,关系匪浅。观乎汉代经师,常持刚劲之节,謇谔之操,有一种清介不可名状之风度。如郑玄、孙期、徐稺之伦,隐居讲学,而化及一方。” 蒋逸雪先生身体力行,为自己热爱着的乡土发光发热。(全媒体记者  笪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