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斌
宋代有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之说。按现在流行说法:四人之中,苏东坡、黄庭坚、蔡襄属于票友,他们正当职业是官员,书法属于玩票,只是玩票玩出名堂了。米芾则是有官职的职业书画家,他是书学博士、书画博士。相对于苏、黄、蔡三人,米芾的书法作品流传较多,影响也更广一些。
米芾初用黻字,字元章。祖上从太原迁居襄阳,后米芾从父母迁居镇江。米芾常署名襄阳米芾以示不忘。米芾皇佑三年(1051年)出生,大观元年(1107年)去世,终年五十七岁。《嘉定镇江志》载有:米芾有《题多景楼吴太守裴如晦学士》诗。裴煜字如晦,治平四年(1067年)在镇江知府任上。根据其子米友仁所说米芾居镇江四十年推算,米芾17岁左右即居住在镇江了。米芾多景楼题诗在时间上是能够吻合的,对青少年时期居住镇江也能够相互佐证。
米芾后号海岳外史,当是他在镇江建海岳庵之后。米友仁在《题潇湘奇观图》题跋说米芾在子城东面高冈上建海岳庵,这不知道是不是米芾第二次建海岳庵。对于建海岳庵的来历,米芾朋友、蔡京之子蔡絛在《铁围山丛话》里交代得比较清楚。米芾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研山后,在镇江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建房,一直找不到。北固山甘露寺下有块地古木参天,晋、唐时有人居住过。米芾比较中意这个地方,巧的是这块地的主家(润州苏氏)中也有人看上米芾的研山。米芾与苏家本就是很好的朋友。通过共同的朋友王汉之兄弟做中间人,两家互换成功。苏氏拿走研山,米芾拿到地皮后建了海岳庵。
《潇湘奇观图》是米友仁的米氏云山的代表作,所作景观并不是潇湘,而是镇江海岳庵上所见,是米友仁心中的潇湘。米芾开创米氏云山得益于镇江特有的烟云变幻的地理环境。镇江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群山连绵,山峦起伏,阴晴晦暝,间有云雾出没其间。尤其江南梅雨季节,山岚氤氲。闲坐海岳庵,远处群山水墨淋漓,近处有古树参天,往北有洲渚掩映,有溪有桥、有渔浦、有小船,稍一环顾,已得山水画的自然真趣。米芾有《海岳庵》诗,描述所见:“东海滚底浪,南山入云径。西南嵯峨者,起伏巧相竞。”西南则是南山至五州山一带。
如果说米氏云山得益于镇江所处江南独有的自然环境,米芾的书法精进大成则得益于镇江良好的人文环境。米芾说苏太简受宋太宗恩赐甚多,当时的公卿没有能够有比得上的。应该是米芾看过苏太简家留在镇江的藏品。苏太简去世早,他的藏品百分之九十留给了幼子苏叟,而幼子一直守护着这些稀世珍宝,哪怕没钱回京城跑官也没有变卖过一件宝物。他宁愿困居镇江终老。苏叟无子,去世也早。家里一切均留给了两个侄子苏舜元、苏舜钦兄弟。
苏舜元字才翁,苏舜钦字子美。两人均是北宋有名的书法家。苏舜钦曾把怀素《自叙帖》坏掉的前六行按怀素笔法补写,成为完本。欧阳修说宋百年间一直缺能书法的人,直到苏舜元、苏舜钦、蔡襄三人出现才结束这种局面。可惜苏舜元、苏舜钦去世也早,只留蔡襄一个人了。后来的苏轼推崇蔡襄,称近年书法界,蔡襄当排第一。而蔡襄说自己的书法得益于苏舜元的“屋漏法”,黄庭坚说自己学习书法三十年,在二十年后看了苏舜元、苏舜钦的书法真迹才领悟到古人的笔意。北宋书法四大家中的“苏黄蔡”都极度推崇“二苏”,米芾也不例外。米芾见过苏舜元,与苏家后人的关系较好,尤其是居住在镇江,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他的海岳庵房基就是用研山跟苏舜元孙子换的。
米芾说自己书法先学的颜真卿后转学柳公权,既而学欧阳询继之学褚遂良,也就是唐楷四大家全学到了。元丰二年,米芾卸任长沙椽路过黄州拜望因“乌台诗案”被贬的苏东坡。苏东坡在雪堂接待了米芾,谈画、喝酒,并劝米芾学书法要由唐转晋人的法帖。由此开启了米芾潜心寻访学习晋人法帖的过程。米芾在《鄙居帖》中说,他居住在丹徒行衙之西运河边,有翛闲堂、致爽轩、宝晋斋等建筑。宝晋斋是米芾为收藏王羲之《王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以及顾恺之《净名天女》、戴逵《观音》等大量晋人书画而命名的藏室。《王略帖》是米芾花“百五十千与宗正争取苏氏右军《王略帖》”,褚遂良临《兰亭序》米芾认为是最接近王羲之的,也是从润州苏氏那获得的,并题跋“元章守之勿失”。怀素《自叙帖》米芾是从苏舜钦儿子苏液那看到并题跋。
米芾《参政贴》说:“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由此可以看出,米芾应该是经常流连于润州苏氏家里,苏舜元、苏舜钦家里的收藏米芾几乎是看遍了,否则无法得出上面的结论。书画眼高才能手高。只有名人作品、精品看多了,才能提高审美,才能悟到笔法。他自述是看了《兰亭》法帖才进入到晋魏平淡状态的。苏家三本《兰亭》他全看过并对法帖做过比较,用六幅王维雪景、一幅李王翎毛加徐熙梨花大折枝换走褚遂良的临本作“秘玩”。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十二月帖》也是从苏家换来的。从米芾著作《画史》《书史》等可以看出很大篇幅写到与镇江苏家的交往以及与苏家交换书画情况。毫不客气地说,没有镇江苏舜元、苏舜钦家族大量书画对米芾的艺术熏陶,米芾对书画鉴定水准会大打折扣。没有苏家对外的书画输出,米芾的宝晋斋藏品的规格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镇江还有蔡肇、王汉之等人与米芾在艺术道路上相互砥砺,这也是不可少的。镇江这种江南特质又兼具雄浑的城市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给了米芾丰富的艺术滋养。米芾署名从襄阳米芾到海岳外史再到丹阳米芾。他《净名宅记》里的“惟我丹徒”也体现了米芾对镇江这座城市的热爱。
编辑:何冰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