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圌山炮响日 天公抖擞时——写在鸦片战争镇江圌山关抗英保卫战180周年之际

2022-07-15 00:02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 圌山炮台遗址位于镇江新区大港东十七里五峰山下的二矶头。它依山面江,地势险要。该炮台建于1840年,炮台阵地分两处,一处在山脚下,凸出江面,暗堡式,弧长约20米,呈扇形,四口;另一处中部斜坡下靠江处,现存母堡三口,暗堡式,进深12米多,子堡七口炮堡,全长约60米。另外在“山谷”里有弹药库一座,长方形。均为黄沙石灰质地。

明代吴时来著《江防考》谓“:京口西接石头(南京),东至大海,北距广陵(扬州),而金、焦(二山)障其中流,实天设之险,江岸之防惟在京口(镇江),而江中置防则圌山为最要”。历史上圌山设防,早在唐代有圌山戌。

180年前的1842年7月14日,位于镇江城东的圌山炮台打响了反击英国侵略军的第一炮。作为省级文保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圌山炮台是保存至今的我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少数重要革命遗址之一。

圌山北麓的五峰山,犹如一个巨大的神龟伸颈探入江中,与对岸的顺江洲(现名高桥镇),把两公里多宽的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这就是万里长江闻名的“圌山关”。圌山炮台设在凸出江面的大矶头、二矶头上。一走进炮台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傲然耸立的“圌山抗英炮台遗址”纪念碑。炮台共有三处,眼前这一处保存比较完整。它雄峙在二矶头上,暗堡式的结构,全长30余米,炮口对着江面。分三个炮室,内呈腰鼓型。炮室中部最大宽度6米,脊顶高3.6米,进深8米,炮台口宽2.5米,门宽5米。门侧附小弹药库4个。堡壁厚3-5米。从塌落的顶部看,炮台系用黄泥、石灰、细沙分层浇筑夯实。据史书记载,当时圌山炮台共有20门大炮,80余名守军。

这里,有谜一样的过往

180年前,我们的先辈,是凭着怎样的勇气和胆识,奋起抗击武装到牙齿的英军?

先辈手中的前膛炮,射程多远?弹重多少?射速多快?有许多情况,今人已无从知晓,但我们知道:

1840年,鸦片战争的战火刚刚燃起,江南著名谋士,清朝许多封疆大臣都非常看重的“全才”幕僚,政治理论家包世臣(1775-1855)就预见到英军会沿东南沿海北上,入侵长江。而长江“狼,福以上三百里,并无险隘”,应“重镇守圌山”,与三江营炮台成“南北夹击”之势,使侵略者“不敢内犯”。他甚至还专门绘制了“圌山图贴”,“说以防守之方甚具”,寄给他的好友,前江南提督陈阶平(1766-1844)。陈阶平不敢怠慢,又郑重其事地将包的“镇守策略”转告两江总督牛鉴。牛鉴却冷淡之极,“莫有然其说者”。

原来,清廷负责江南抗英的“威武将军”奕经与两江总督牛鉴,正坐观浙江局势的变化,以待机向英军妥协求和,自然不去理会这一有很高价值的建议了。可是,作为江防重镇的镇江军民,却百倍警惕,纷纷自动组织起来,积极准备抵御外敌。

1842年7月,果如所料,英军舰队在英政府全权代表璞鼎查的率领下,侵入长江,溯流而上。7月13日,英舰25艘,运输补给船47只,作战部队2000余人,竟到达三江营水面,向镇江进发。英舰明目张胆侵入我内河的行径,不能不引起我长江两岸军民的无比愤慨。

7月14日,英军又派侦察舰“伯鲁多”号和“复仇神”号,驶至圌山进行测量侦察。对于英国侵略者的这种挑衅行为,圌山炮台首先发炮警告,三江营炮台,大沙炮台也协同配合,顿时,猛烈的炮火映红了江水和天空。经过激战,一艘英舰被击中后舱。英军不得不后退,停立江中。

7月15日,英军又调集9艘舰船前来报复。我三炮台的守军与协助作战的乡勇,民众毫不畏惧,将所有火力射向敌舰前锋,打得他们只能在江面上乱转,始终不敢上行一步。这样对峙了一段时间后,终因圌山炮台孤军苦守,弹尽台毁,被迫忍痛撤离。

一个多月后,1842年8月29日,两江总督牛鉴,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政府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这里,有歌一样的岁月

硝烟封存在历史的回忆中,如歌的岁月依然历历在目。

圌山塔原名报恩塔,因位于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层,每层有砖叠砌的腰檐,塔端耸立着葫芦铜页。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窜犯镇江时,当地人民曾利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动向。附近数十里的群众有“清明”登圌山游览的习惯。而圌山抗英的故事更是在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生生不息。

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赵康琪,就生长在圌山脚下。他清楚地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家中长辈和镇江民间文化学者康新民等人在大港一带收集整理民间抗英保卫战的故事。

在大港一带,传唱、演绎圌山炮台抗英史实的歌谣、戏曲、歌舞,100多年来一直为当地人津津乐道,耳熟能详。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江新区把包括圌山炮台遗址等在内的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作为最鲜活的教材,把现实发展成果作为最有说服力的“实境课堂”,有力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7月12日,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镇江新区党工委宣传统战部以及驻地部队代表共同为圌山炮台遗址“红色教育新闻研习基地”揭牌。三方将深入挖掘圌山炮台革命历史价值,为讲好镇江红色故事提供更多新闻宣传资源。

镇江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蒋红武表示,镇江新区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本地历史风骨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为讲好镇江红色故事、传承镇江红色基因,把“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生动现实贡献新区力量。

这里,有神一般的存在

自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人民就熟稔这样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180年前圌山炮台的一声炮响,圌山之巅从此有了神一样的存在。这不是神仙的神,而是精神的神。

尽管这次抗英斗争失败了,但是,就连英军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遭到了“迎头痛击”。

后来,恩格斯在《英国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圌山炮台军民的抵抗行动“:如果英军在各地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战争不是诗。战争要残酷多了,也荒谬多了。尤其是近代战争,更尤其是双方技术装备明显不对等的近代化战争。180年前的这场战争,几乎是一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直接比拼。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战争?

因为它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亮剑的精神风骨。

圌山炮台抗英,这份属于历史的荣耀,是新区的,也是镇江的,又是中国的,更是人类的。

镇江这片土地,从来不缺乏血性:我们有中流击水的祖逖,我们有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

站在五峰山上,立于炮台,俯视长江,不由让人想起关汉卿所书:这也不是江水,这是流不尽的英雄血!(全媒体记者 陈声秦)

(图片均为史料图片)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165

今日镇江讯 圌山炮台遗址位于镇江新区大港东十七里五峰山下的二矶头。它依山面江,地势险要。该炮台建于1840年,炮台阵地分两处,一处在山脚下,凸出江面,暗堡式,弧长约20米,呈扇形,四口;另一处中部斜坡下靠江处,现存母堡三口,暗堡式,进深12米多,子堡七口炮堡,全长约60米。另外在“山谷”里有弹药库一座,长方形。均为黄沙石灰质地。

明代吴时来著《江防考》谓“:京口西接石头(南京),东至大海,北距广陵(扬州),而金、焦(二山)障其中流,实天设之险,江岸之防惟在京口(镇江),而江中置防则圌山为最要”。历史上圌山设防,早在唐代有圌山戌。

180年前的1842年7月14日,位于镇江城东的圌山炮台打响了反击英国侵略军的第一炮。作为省级文保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圌山炮台是保存至今的我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少数重要革命遗址之一。

圌山北麓的五峰山,犹如一个巨大的神龟伸颈探入江中,与对岸的顺江洲(现名高桥镇),把两公里多宽的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这就是万里长江闻名的“圌山关”。圌山炮台设在凸出江面的大矶头、二矶头上。一走进炮台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傲然耸立的“圌山抗英炮台遗址”纪念碑。炮台共有三处,眼前这一处保存比较完整。它雄峙在二矶头上,暗堡式的结构,全长30余米,炮口对着江面。分三个炮室,内呈腰鼓型。炮室中部最大宽度6米,脊顶高3.6米,进深8米,炮台口宽2.5米,门宽5米。门侧附小弹药库4个。堡壁厚3-5米。从塌落的顶部看,炮台系用黄泥、石灰、细沙分层浇筑夯实。据史书记载,当时圌山炮台共有20门大炮,80余名守军。

这里,有谜一样的过往

180年前,我们的先辈,是凭着怎样的勇气和胆识,奋起抗击武装到牙齿的英军?

先辈手中的前膛炮,射程多远?弹重多少?射速多快?有许多情况,今人已无从知晓,但我们知道:

1840年,鸦片战争的战火刚刚燃起,江南著名谋士,清朝许多封疆大臣都非常看重的“全才”幕僚,政治理论家包世臣(1775-1855)就预见到英军会沿东南沿海北上,入侵长江。而长江“狼,福以上三百里,并无险隘”,应“重镇守圌山”,与三江营炮台成“南北夹击”之势,使侵略者“不敢内犯”。他甚至还专门绘制了“圌山图贴”,“说以防守之方甚具”,寄给他的好友,前江南提督陈阶平(1766-1844)。陈阶平不敢怠慢,又郑重其事地将包的“镇守策略”转告两江总督牛鉴。牛鉴却冷淡之极,“莫有然其说者”。

原来,清廷负责江南抗英的“威武将军”奕经与两江总督牛鉴,正坐观浙江局势的变化,以待机向英军妥协求和,自然不去理会这一有很高价值的建议了。可是,作为江防重镇的镇江军民,却百倍警惕,纷纷自动组织起来,积极准备抵御外敌。

1842年7月,果如所料,英军舰队在英政府全权代表璞鼎查的率领下,侵入长江,溯流而上。7月13日,英舰25艘,运输补给船47只,作战部队2000余人,竟到达三江营水面,向镇江进发。英舰明目张胆侵入我内河的行径,不能不引起我长江两岸军民的无比愤慨。

7月14日,英军又派侦察舰“伯鲁多”号和“复仇神”号,驶至圌山进行测量侦察。对于英国侵略者的这种挑衅行为,圌山炮台首先发炮警告,三江营炮台,大沙炮台也协同配合,顿时,猛烈的炮火映红了江水和天空。经过激战,一艘英舰被击中后舱。英军不得不后退,停立江中。

7月15日,英军又调集9艘舰船前来报复。我三炮台的守军与协助作战的乡勇,民众毫不畏惧,将所有火力射向敌舰前锋,打得他们只能在江面上乱转,始终不敢上行一步。这样对峙了一段时间后,终因圌山炮台孤军苦守,弹尽台毁,被迫忍痛撤离。

一个多月后,1842年8月29日,两江总督牛鉴,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政府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这里,有歌一样的岁月

硝烟封存在历史的回忆中,如歌的岁月依然历历在目。

圌山塔原名报恩塔,因位于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层,每层有砖叠砌的腰檐,塔端耸立着葫芦铜页。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窜犯镇江时,当地人民曾利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动向。附近数十里的群众有“清明”登圌山游览的习惯。而圌山抗英的故事更是在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生生不息。

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赵康琪,就生长在圌山脚下。他清楚地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家中长辈和镇江民间文化学者康新民等人在大港一带收集整理民间抗英保卫战的故事。

在大港一带,传唱、演绎圌山炮台抗英史实的歌谣、戏曲、歌舞,100多年来一直为当地人津津乐道,耳熟能详。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江新区把包括圌山炮台遗址等在内的革命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作为最鲜活的教材,把现实发展成果作为最有说服力的“实境课堂”,有力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7月12日,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镇江新区党工委宣传统战部以及驻地部队代表共同为圌山炮台遗址“红色教育新闻研习基地”揭牌。三方将深入挖掘圌山炮台革命历史价值,为讲好镇江红色故事提供更多新闻宣传资源。

镇江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蒋红武表示,镇江新区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本地历史风骨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为讲好镇江红色故事、传承镇江红色基因,把“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生动现实贡献新区力量。

这里,有神一般的存在

自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人民就熟稔这样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180年前圌山炮台的一声炮响,圌山之巅从此有了神一样的存在。这不是神仙的神,而是精神的神。

尽管这次抗英斗争失败了,但是,就连英军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遭到了“迎头痛击”。

后来,恩格斯在《英国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圌山炮台军民的抵抗行动“:如果英军在各地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战争不是诗。战争要残酷多了,也荒谬多了。尤其是近代战争,更尤其是双方技术装备明显不对等的近代化战争。180年前的这场战争,几乎是一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直接比拼。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战争?

因为它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亮剑的精神风骨。

圌山炮台抗英,这份属于历史的荣耀,是新区的,也是镇江的,又是中国的,更是人类的。

镇江这片土地,从来不缺乏血性:我们有中流击水的祖逖,我们有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

站在五峰山上,立于炮台,俯视长江,不由让人想起关汉卿所书:这也不是江水,这是流不尽的英雄血!(全媒体记者 陈声秦)

(图片均为史料图片)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