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他山之石:“好品山东 产自临沂”扬名长三角

2022-07-07 00:23 今日镇江  

临沂,曾因一首“沂蒙小调”而被广为知晓;如今,作为山东的“南大门”,对接长三角的重要门户,“好品山东 产自临沂”的美名在长三角地区广泛传播。

近日,来自长三角16家主流媒体的24名记者,历时两天,辗转11县区,走访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领略“生态沂蒙山 优质农产品”的独特魅力,见证“好山好水好风光、有景有业有远方”的乡村巨变。

代村全貌

科技赋能

让农业生产更智慧

走进位于兰陵的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全自动移苗流水线自动化播种、潮汐苗床系统自动化育苗、智能机器人收集运输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生菜从播种到收获,约40天完成一茬,比传统种植方式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公司总经理张华增介绍说。

记者在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采访

有别于传统农业生产,公司引进了播种生产线、蔬菜水循环控制系统、蔬菜自动化种植系统、自动喷水设备、上下移动式滴灌栽培床、水循环控制系统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集合了自动化作业、智能化控制、工厂化生产、无土化培植、立体化种植等多重技术功能,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高科技农业栽培技术。“绿沃川”也成为集智能化空中草莓生产、自动化水培蔬菜生产、草莓标准化育苗、自动化包装物流、高科技展示、科技培训与推广、三产融合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示范产业园。目前每年可生产草莓500吨、标准化水培蔬菜950吨,育苗300万-600万株,销售收入5500万元。

炎炎夏日,西瓜绝对是消暑佳品。郯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农户们正在大棚内采摘西瓜。一筐筐西瓜装进货车,次日早晨就会出现在上海的农贸市场。这里同样瞄准长三角农产品市场,主要从事高档精品瓜果栽培、国内外新优瓜菜种苗工厂化生产和销售。

在产业园的大数据中心,记者发现大屏幕上实时更新大棚内的水肥情况。园区负责人徐磊介绍,园区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全程记录瓜果、蔬菜种植管理全流程,种苗的繁育,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物流配送等信息。

更令人称道的是,园区示范培育了周边500家精品瓜菜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周边1000多位农民就业。

深度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位于“中国花生之乡”莒南县的金胜粮油公司,历经70余年创新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三产融合、业态丰富、产学研游一体化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走进金胜粮油,可以发现厂房外,种植基地内的花生秧苗在阳光照射下异常青绿;厂房内,弥漫着花生味的淡淡清香,而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设备,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

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花生单体智慧加工厂,年综合生产能力200万吨。公司建有目前国内最大的花生单体智慧加工厂,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和检测实验仪器,年综合生产能力200万吨,恒温油库及仓储能力100万吨。主要产品有“金胜”牌花生油及系列植物油、花生类、瓜子类、核桃及豆类、饼粉副产品、花生红衣和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等保健品,公司已建立起了花生全产业链运作模式。

兰陵电商中心

平邑、费县的山楂,沂水、临沭的地瓜……在临沂市经开区,公社联盟食品有限公司将这些特色农产品加工成了山楂片、地瓜干等零食,再通过电商、超市、便利店等销往长三角及全国各地,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长三角居民品尝到“沂蒙滋味”。

山东煎饼家喻户晓,是极具特色的地域美食。在公社联盟全自动煎饼生产车间,86台自动化煎饼机精准执行参数命令,导管将面糊引流到匀速旋转的鏊子上,机械臂“翻手而覆手”,经过10余道工序,仅1分钟,就烙出一张“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的煎饼。“我们与江南大学、临沂大学合作研究煎饼制品,最大限度地保留煎饼的形状与营养,在口感上突出软香和方便咀嚼,在口味上推出杂粮、小米、荞麦、大米及果蔬系列等近10个品种,采取独立小包装,广受市场欢迎。”公司负责人刘继光说。

柳编文化艺术品

还有临沭晴朗工艺品有限公司以草、柳、木、铁、布等原料生产、加工的工艺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下联5000多家农户,带动20000多人就业,农民人均增收3万元。

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在临沂市,一家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也为抢占长三角市场增添了动能。

农旅融合

呈现乡村振兴现实模样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坐上观光车,漫步于各个具有农旅融合特色的景点,令人流连忘返。

据了解,这座占地10000亩的农业公园,建有临沂农展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纪念建党100周年展馆、中华兰花馆、锦绣兰陵、兰香东方、华夏菜园、雨林王国、新天地游乐场(水上乐园)、竹林水岸、荷兰风情园、百果采摘园、湿地公园、花海田园、中国知青村、沂蒙老街、印象代村等精品旅游项目,融合了“农文旅”多种功能,实现了国家农业公园、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省级农高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四园一区”融合共建。

谈起这座国家级农业公园,不得不提到全国时代楷模、兰陵县委常委、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代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村集体欠债380多万元。1999年,在建筑公司任项目部经理的王传喜,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和班子成员四处学习取经,搞全村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建起了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经过几年的努力,代村不但还清了欠账,而且还发展了经济。

如今,在新时期沂蒙精神模范践行者王传喜的带领下,代村早已旧貌换新颜,不仅建成了全国首家农业主题公园,还实施了国家5A级景区创建规划,完成了景区道路、配套设施等更新工作。推进“红绿蓝古”精品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了以红色旅游为内涵的“红飘带”,以碧水为旅游内涵的“蓝韵带”,以生态为旅游内涵的“绿飘带”,以古村为旅游内涵的“古风带”,以拉长旅游链条为内涵的夜游“经济带”。五条旅游带紧密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五彩缤纷、诚意十足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2021年,代村村集体总产值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2万元,呈现出了乡村振兴的现实模样。

“朋友常互动,亲戚多走动。30万兰陵人、5万台兰陵车常年活跃在长三角城市群,有集镇的地方就有兰陵人,长三角朋友来就是走‘亲戚’。”接受长三角媒体记者采访时,王传喜高兴地说,下一步,代村将聚焦主责主业,坚决贯彻落实临沂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积极融入科创大走廊,扎实抓好村农企园各项建设,不断完善服务管理功能,提升配套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当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三步走”,打造长三角“菜篮子”

“后花园”“大后方”

临沂的“南下”历史,从解放战争期间沂蒙干部群众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到上世纪80年代30万兰陵人背着蔬菜闯荡长三角,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成为临沂与长三角各城市之间最紧密的联系。

2020年底,临沂市委按照“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决定实施沂蒙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规划布局产业、加快项目引进,重点打造长三角和粤港澳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产业转移“大后方”。

2020年12月7日,临沂优质农产品(上海)推介活动暨山东(临沂)食品产业博览会开幕,按下了临沂融入长三角的“快进键”,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

这一年来,临沂农产品供应基地越建越优,先后举办“产自临沂”走进长三角、粤港澳系列推介活动6场次,累计举办“产自临沂”“三年百城”系列推广活动50余场次,签订产销合作协议282个;发布对接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临沂团体标准30项,销往长三角的农副产品增长12%,“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等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这一年来,临沂休闲旅游“后花园”越来越美。提升旅游集散中心18处,接待长三角游客492.6万人次,临沂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

这一年来,临沂产业转移“大后方”越做越强,承接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转移目录项目84个、在建项目388个,到位资金490.3亿元、增长43%。

金胜粮油生产车间

今年,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又专门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深化“三步走”路径,着力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沂蒙新乡村。今年1至5月份,全市规范提升长三角中心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20家,招引长三角地区在建项目240个、到位资金165.3亿元,乡村振兴“三步走”有序推进。

“今天的沂蒙老区,不再是落后保守的代名词。”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经济总量接连跨过3个千亿级台阶,达到5465.5亿元,进入全国地级市二十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连跨过3个百亿级台阶,达到409.5亿元,两项指标在全国革命老区中保持“双第一”,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小康、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

“新时代的革命老区,不仅是红色的,更是多姿多彩的;不仅是传统的,更是时尚繁荣的;不仅是致敬历史的,更是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说。

“从王传喜他们身上,能感受到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引领和激励。”新民晚报长三角工作室主编范洁说。

新时代的沂蒙精神,正跟镇江等城市所传承的精神一样,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引领着新时代的发展格局。当前,临沂围绕深化“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实施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前行。(全媒体记者 胡建伟 管奇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200

临沂,曾因一首“沂蒙小调”而被广为知晓;如今,作为山东的“南大门”,对接长三角的重要门户,“好品山东 产自临沂”的美名在长三角地区广泛传播。

近日,来自长三角16家主流媒体的24名记者,历时两天,辗转11县区,走访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领略“生态沂蒙山 优质农产品”的独特魅力,见证“好山好水好风光、有景有业有远方”的乡村巨变。

代村全貌

科技赋能

让农业生产更智慧

走进位于兰陵的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全自动移苗流水线自动化播种、潮汐苗床系统自动化育苗、智能机器人收集运输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生菜从播种到收获,约40天完成一茬,比传统种植方式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公司总经理张华增介绍说。

记者在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采访

有别于传统农业生产,公司引进了播种生产线、蔬菜水循环控制系统、蔬菜自动化种植系统、自动喷水设备、上下移动式滴灌栽培床、水循环控制系统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集合了自动化作业、智能化控制、工厂化生产、无土化培植、立体化种植等多重技术功能,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高科技农业栽培技术。“绿沃川”也成为集智能化空中草莓生产、自动化水培蔬菜生产、草莓标准化育苗、自动化包装物流、高科技展示、科技培训与推广、三产融合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示范产业园。目前每年可生产草莓500吨、标准化水培蔬菜950吨,育苗300万-600万株,销售收入5500万元。

炎炎夏日,西瓜绝对是消暑佳品。郯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农户们正在大棚内采摘西瓜。一筐筐西瓜装进货车,次日早晨就会出现在上海的农贸市场。这里同样瞄准长三角农产品市场,主要从事高档精品瓜果栽培、国内外新优瓜菜种苗工厂化生产和销售。

在产业园的大数据中心,记者发现大屏幕上实时更新大棚内的水肥情况。园区负责人徐磊介绍,园区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全程记录瓜果、蔬菜种植管理全流程,种苗的繁育,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物流配送等信息。

更令人称道的是,园区示范培育了周边500家精品瓜菜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周边1000多位农民就业。

深度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位于“中国花生之乡”莒南县的金胜粮油公司,历经70余年创新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三产融合、业态丰富、产学研游一体化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走进金胜粮油,可以发现厂房外,种植基地内的花生秧苗在阳光照射下异常青绿;厂房内,弥漫着花生味的淡淡清香,而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设备,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

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花生单体智慧加工厂,年综合生产能力200万吨。公司建有目前国内最大的花生单体智慧加工厂,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和检测实验仪器,年综合生产能力200万吨,恒温油库及仓储能力100万吨。主要产品有“金胜”牌花生油及系列植物油、花生类、瓜子类、核桃及豆类、饼粉副产品、花生红衣和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等保健品,公司已建立起了花生全产业链运作模式。

兰陵电商中心

平邑、费县的山楂,沂水、临沭的地瓜……在临沂市经开区,公社联盟食品有限公司将这些特色农产品加工成了山楂片、地瓜干等零食,再通过电商、超市、便利店等销往长三角及全国各地,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长三角居民品尝到“沂蒙滋味”。

山东煎饼家喻户晓,是极具特色的地域美食。在公社联盟全自动煎饼生产车间,86台自动化煎饼机精准执行参数命令,导管将面糊引流到匀速旋转的鏊子上,机械臂“翻手而覆手”,经过10余道工序,仅1分钟,就烙出一张“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的煎饼。“我们与江南大学、临沂大学合作研究煎饼制品,最大限度地保留煎饼的形状与营养,在口感上突出软香和方便咀嚼,在口味上推出杂粮、小米、荞麦、大米及果蔬系列等近10个品种,采取独立小包装,广受市场欢迎。”公司负责人刘继光说。

柳编文化艺术品

还有临沭晴朗工艺品有限公司以草、柳、木、铁、布等原料生产、加工的工艺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下联5000多家农户,带动20000多人就业,农民人均增收3万元。

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在临沂市,一家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也为抢占长三角市场增添了动能。

农旅融合

呈现乡村振兴现实模样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坐上观光车,漫步于各个具有农旅融合特色的景点,令人流连忘返。

据了解,这座占地10000亩的农业公园,建有临沂农展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纪念建党100周年展馆、中华兰花馆、锦绣兰陵、兰香东方、华夏菜园、雨林王国、新天地游乐场(水上乐园)、竹林水岸、荷兰风情园、百果采摘园、湿地公园、花海田园、中国知青村、沂蒙老街、印象代村等精品旅游项目,融合了“农文旅”多种功能,实现了国家农业公园、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省级农高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四园一区”融合共建。

谈起这座国家级农业公园,不得不提到全国时代楷模、兰陵县委常委、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代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村集体欠债380多万元。1999年,在建筑公司任项目部经理的王传喜,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和班子成员四处学习取经,搞全村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建起了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经过几年的努力,代村不但还清了欠账,而且还发展了经济。

如今,在新时期沂蒙精神模范践行者王传喜的带领下,代村早已旧貌换新颜,不仅建成了全国首家农业主题公园,还实施了国家5A级景区创建规划,完成了景区道路、配套设施等更新工作。推进“红绿蓝古”精品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了以红色旅游为内涵的“红飘带”,以碧水为旅游内涵的“蓝韵带”,以生态为旅游内涵的“绿飘带”,以古村为旅游内涵的“古风带”,以拉长旅游链条为内涵的夜游“经济带”。五条旅游带紧密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五彩缤纷、诚意十足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2021年,代村村集体总产值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2万元,呈现出了乡村振兴的现实模样。

“朋友常互动,亲戚多走动。30万兰陵人、5万台兰陵车常年活跃在长三角城市群,有集镇的地方就有兰陵人,长三角朋友来就是走‘亲戚’。”接受长三角媒体记者采访时,王传喜高兴地说,下一步,代村将聚焦主责主业,坚决贯彻落实临沂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积极融入科创大走廊,扎实抓好村农企园各项建设,不断完善服务管理功能,提升配套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当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三步走”,打造长三角“菜篮子”

“后花园”“大后方”

临沂的“南下”历史,从解放战争期间沂蒙干部群众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到上世纪80年代30万兰陵人背着蔬菜闯荡长三角,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成为临沂与长三角各城市之间最紧密的联系。

2020年底,临沂市委按照“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决定实施沂蒙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规划布局产业、加快项目引进,重点打造长三角和粤港澳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产业转移“大后方”。

2020年12月7日,临沂优质农产品(上海)推介活动暨山东(临沂)食品产业博览会开幕,按下了临沂融入长三角的“快进键”,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

这一年来,临沂农产品供应基地越建越优,先后举办“产自临沂”走进长三角、粤港澳系列推介活动6场次,累计举办“产自临沂”“三年百城”系列推广活动50余场次,签订产销合作协议282个;发布对接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临沂团体标准30项,销往长三角的农副产品增长12%,“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等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这一年来,临沂休闲旅游“后花园”越来越美。提升旅游集散中心18处,接待长三角游客492.6万人次,临沂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

这一年来,临沂产业转移“大后方”越做越强,承接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转移目录项目84个、在建项目388个,到位资金490.3亿元、增长43%。

金胜粮油生产车间

今年,临沂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又专门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深化“三步走”路径,着力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沂蒙新乡村。今年1至5月份,全市规范提升长三角中心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20家,招引长三角地区在建项目240个、到位资金165.3亿元,乡村振兴“三步走”有序推进。

“今天的沂蒙老区,不再是落后保守的代名词。”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经济总量接连跨过3个千亿级台阶,达到5465.5亿元,进入全国地级市二十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连跨过3个百亿级台阶,达到409.5亿元,两项指标在全国革命老区中保持“双第一”,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小康、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

“新时代的革命老区,不仅是红色的,更是多姿多彩的;不仅是传统的,更是时尚繁荣的;不仅是致敬历史的,更是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说。

“从王传喜他们身上,能感受到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引领和激励。”新民晚报长三角工作室主编范洁说。

新时代的沂蒙精神,正跟镇江等城市所传承的精神一样,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引领着新时代的发展格局。当前,临沂围绕深化“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实施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前行。(全媒体记者 胡建伟 管奇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