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的省镇中学习生活散忆

2022-07-01 00:26 今日镇江  

1949年我从镇江穆源小学毕业,同时考取了江苏省立镇江中学和镇江市一初中。但因无钱住校,便就近选择了市一初中。不料下学期申请减免学费未准,失学了。当时家境贫寒,三餐不保,于是我成天泡在大西路新华书店里看书熬度时光。第二年,我以“同等学力”报考省镇中,被录取为初二插班生。1955年高中毕业我考取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经历了漫长的人生道路。但是无论在哪里,我始终忘不了穆源和省镇中两所百年母校。

我上镇中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转型之时,新旧思想冲突激烈,校园秩序很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1953年9月,新校长王笑伟一上任便雷厉风行狠抓了修建学校围墙、整顿教学秩序,以及发动义务劳动,改变学校脏乱差面貌的三件大事。在我保存了60年的作文簿中,有两篇作文《我校的新气象》和《记星期日的义务劳动》,留下了真实记录。学校正气抬头,风气大变,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出来,教学质量得以提高。通过义务劳动,学校环境得以改善,学校面目一新,师生的精神状态振奋。

我在镇中读书时,许多老师的水平,绝对是第一流的。

我们的班主任花翰香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在镇中执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个子不高,性情温和。花老师兼教英语,对同学循循善诱,讲课特别注重背诵,并经常“dictation(听写)”。以他的资格和水平,教我们实在太“屈才”了,但他却一贯认真、负责不懈。后来曾任教育部部长和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就是花老师的学生,非常敬重他。1979年,蒋南翔到扬州主持一个全国性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特派人把恩师接到扬州,奉为上宾。1985年花老师去世时,他致电悼念,称花老师“功在后学,遗教长存”。

朱经之是各届同学公认最优秀的物理教师。为了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扩大知识面,他给我们组织了一个物理研讨小组,加深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小组里的不少同学以后都成为自己工作领域中的专家。

在语文老师中,赵八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赵老师诗、文、书、画俱佳。记得他上第一课自我介绍时,双手左右开弓,用粉笔在黑板上对称地写出草书“赵八雁”,然后用四声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解释“八”字,使我们对四声有了初步概念。他讲课生动有趣,还常在课间教我们画国画,寥寥数笔就勾画出茅屋、山、树、宫廷仕女等。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赵老师曾师从著名画家吕凤子。

体育老师郭子伟和周家信是一对夫妇,四川人。镇中当时体育器材很全,郭老师教我们单双杠、垫上运动,非常有活力。此后,我一直很喜欢玩单双杠,直到退休前还能来两下子。有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是,那时我除了学会“头手倒立”之类的标准动作外,还练会了“直身倒地”的本领。就是在身体笔直前倾着地的一瞬间,两手适当弯曲缓冲。在垫上练熟后,我很得意,随时随地都能直接倒地。有一次我在操场草地上倒地玩,不料草下“隐藏”着一个老菱壳。我的手掌立即被扎得鲜血直流,痛彻钻心。这个青年时代“臭显”的后果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记忆。

回忆时,我有时甚至感到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高水平的老师竟然会来教我们这些中学生?但是,正是因为有他们尽心尽力的培养,才使镇中能够人才辈出。我保存了几张初、高中的成绩单,其中高三成绩单兼开学通知中包含了收费表,从中可以了解我们当时的经济状况:学费每学期初中70000元,高中100000元。1955年3月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规定新币与旧币的兑换率为1:10,000。因此就只相当于后来的7元和10元。那时物价稳定,学费几年都没有变化。

当时多数学生是住宿的。在校用餐,伙食费以30日为一期,“全膳”一日三餐两饭一粥,每期75000元(即7.5元,平均每天0.25元)。早饭是稀粥和咸菜,午饭和晚饭是白米饭。一桌8人,四菜一汤,菜是定量的,饭可以随意打。平日无非是青菜豆腐、萝卜豆角之类的普通蔬菜,很少有荤腥。只有星期五中午是“打牙祭”的日子,可以吃到连皮带骨的红烧肉。

部分家境差的同学每天走读,叫“通学生”,中午饭在学校包伙,称为“半膳”。每期膳费为36400元(即3.64元)。还有一些穷学生自己带饭。当时学校对面就是农村,有几户农家老太专门帮学生热饭,一个月只要花几千元(几角钱)就行了。

我们那时的学习似乎没有现在这么紧张。虽然老师抓得很紧,除了在课堂上和早晚自习外,连日常生活都管得很严。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打算继续升学,所以并不像现在这样把分数看得很重。

由于受到长期流行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影响,那时也没有文、理分班,一般对数理化比较重视。

英语照理应当是“主科”,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但是因为当时的国家政策,许多学校都改教俄语,因此同学们对英语不太重视,还有人编了顺口溜调侃。至今我还记得两个,一个是“Father、Mother敬禀者,儿在学校读book,样样功课都good,唯有English不及格……”,还有“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关起门来shutdoor……”。

那时学校有学生会,班级有团支部和班委会。我们的课外活动比较丰富。每天在课间“大休息”30分钟时,男女同学围成圈子跳集体舞,这是从当时的苏联中学学来的。一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慢慢就习惯了。

学生会和各班都办了黑板报,反映学校和班级情况,还配合国家大事进行时政宣传。在抗美援朝期间,黑板报一角每天都报道朝鲜战况,宣传战斗英雄,介绍应对细菌战的措施。

同学给校黑板报投稿被采用,就可以得到一张书签。我现在还保留了一张有刘少奇头像和语录的三角形书签。

当时我们除了教科书外,没有什么辅导教材。老师建议我们阅读的书籍往往是增长知识的读物。例如,别莱利曼著的《趣味物理学》和《续集》、瓦维诺夫著的《光学的可能和不可能》等,使我们增加学习兴趣。

我们那时还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特别是革命题材作品,如《绞刑架下的报告》《牛虻》等。当时苏联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我们都很爱读,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与舒拉的故事》《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等书,这些作品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对于我们人生观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那时也有很多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例如前面提到过的物理小组。我还喜欢制作模型飞机。用的是细桐木,竹丝,棉纸等原材料。从最简单的手掷型、牵引型,到比较复杂的橡筋动力型,机身、机翼,甚至螺旋桨都是自己手工制作。

我至今还保留了一些当年制作模型飞机的书籍和材料。我此后一直从事与航空航天有关的科研工作,是与当时的兴趣有关的。

从初二到高三,我的同学当以百计。几十年过去,许多人已渐渐淡忘了。但由于我是班干部,留下了一些能够帮我回忆的资料。我保存着一张同学签名单。那是临毕业时我请班上同学签在我的日记本上的。名单上我标注了大部分人录取大学的情况。其中考取清华北大的有5人,大多数人考入了复旦、南大、浙大、哈军工等重点院校。这些同学后来有不少成为著名的专家教授。

我在省镇中的学习生活,应当具有那个时代的代表性。尽管那时各方面条件远远不如现在,但老师们尽心尽力,同学们刻苦努力是主流,我们的精神状态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正是母校的培养,使我热爱读书,掌握了基础知识,奠定了人生的发展基础。(嵇钧生)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228

1949年我从镇江穆源小学毕业,同时考取了江苏省立镇江中学和镇江市一初中。但因无钱住校,便就近选择了市一初中。不料下学期申请减免学费未准,失学了。当时家境贫寒,三餐不保,于是我成天泡在大西路新华书店里看书熬度时光。第二年,我以“同等学力”报考省镇中,被录取为初二插班生。1955年高中毕业我考取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经历了漫长的人生道路。但是无论在哪里,我始终忘不了穆源和省镇中两所百年母校。

我上镇中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转型之时,新旧思想冲突激烈,校园秩序很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1953年9月,新校长王笑伟一上任便雷厉风行狠抓了修建学校围墙、整顿教学秩序,以及发动义务劳动,改变学校脏乱差面貌的三件大事。在我保存了60年的作文簿中,有两篇作文《我校的新气象》和《记星期日的义务劳动》,留下了真实记录。学校正气抬头,风气大变,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出来,教学质量得以提高。通过义务劳动,学校环境得以改善,学校面目一新,师生的精神状态振奋。

我在镇中读书时,许多老师的水平,绝对是第一流的。

我们的班主任花翰香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在镇中执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他个子不高,性情温和。花老师兼教英语,对同学循循善诱,讲课特别注重背诵,并经常“dictation(听写)”。以他的资格和水平,教我们实在太“屈才”了,但他却一贯认真、负责不懈。后来曾任教育部部长和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就是花老师的学生,非常敬重他。1979年,蒋南翔到扬州主持一个全国性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特派人把恩师接到扬州,奉为上宾。1985年花老师去世时,他致电悼念,称花老师“功在后学,遗教长存”。

朱经之是各届同学公认最优秀的物理教师。为了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扩大知识面,他给我们组织了一个物理研讨小组,加深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小组里的不少同学以后都成为自己工作领域中的专家。

在语文老师中,赵八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赵老师诗、文、书、画俱佳。记得他上第一课自我介绍时,双手左右开弓,用粉笔在黑板上对称地写出草书“赵八雁”,然后用四声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解释“八”字,使我们对四声有了初步概念。他讲课生动有趣,还常在课间教我们画国画,寥寥数笔就勾画出茅屋、山、树、宫廷仕女等。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赵老师曾师从著名画家吕凤子。

体育老师郭子伟和周家信是一对夫妇,四川人。镇中当时体育器材很全,郭老师教我们单双杠、垫上运动,非常有活力。此后,我一直很喜欢玩单双杠,直到退休前还能来两下子。有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是,那时我除了学会“头手倒立”之类的标准动作外,还练会了“直身倒地”的本领。就是在身体笔直前倾着地的一瞬间,两手适当弯曲缓冲。在垫上练熟后,我很得意,随时随地都能直接倒地。有一次我在操场草地上倒地玩,不料草下“隐藏”着一个老菱壳。我的手掌立即被扎得鲜血直流,痛彻钻心。这个青年时代“臭显”的后果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记忆。

回忆时,我有时甚至感到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高水平的老师竟然会来教我们这些中学生?但是,正是因为有他们尽心尽力的培养,才使镇中能够人才辈出。我保存了几张初、高中的成绩单,其中高三成绩单兼开学通知中包含了收费表,从中可以了解我们当时的经济状况:学费每学期初中70000元,高中100000元。1955年3月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规定新币与旧币的兑换率为1:10,000。因此就只相当于后来的7元和10元。那时物价稳定,学费几年都没有变化。

当时多数学生是住宿的。在校用餐,伙食费以30日为一期,“全膳”一日三餐两饭一粥,每期75000元(即7.5元,平均每天0.25元)。早饭是稀粥和咸菜,午饭和晚饭是白米饭。一桌8人,四菜一汤,菜是定量的,饭可以随意打。平日无非是青菜豆腐、萝卜豆角之类的普通蔬菜,很少有荤腥。只有星期五中午是“打牙祭”的日子,可以吃到连皮带骨的红烧肉。

部分家境差的同学每天走读,叫“通学生”,中午饭在学校包伙,称为“半膳”。每期膳费为36400元(即3.64元)。还有一些穷学生自己带饭。当时学校对面就是农村,有几户农家老太专门帮学生热饭,一个月只要花几千元(几角钱)就行了。

我们那时的学习似乎没有现在这么紧张。虽然老师抓得很紧,除了在课堂上和早晚自习外,连日常生活都管得很严。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打算继续升学,所以并不像现在这样把分数看得很重。

由于受到长期流行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影响,那时也没有文、理分班,一般对数理化比较重视。

英语照理应当是“主科”,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但是因为当时的国家政策,许多学校都改教俄语,因此同学们对英语不太重视,还有人编了顺口溜调侃。至今我还记得两个,一个是“Father、Mother敬禀者,儿在学校读book,样样功课都good,唯有English不及格……”,还有“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关起门来shutdoor……”。

那时学校有学生会,班级有团支部和班委会。我们的课外活动比较丰富。每天在课间“大休息”30分钟时,男女同学围成圈子跳集体舞,这是从当时的苏联中学学来的。一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慢慢就习惯了。

学生会和各班都办了黑板报,反映学校和班级情况,还配合国家大事进行时政宣传。在抗美援朝期间,黑板报一角每天都报道朝鲜战况,宣传战斗英雄,介绍应对细菌战的措施。

同学给校黑板报投稿被采用,就可以得到一张书签。我现在还保留了一张有刘少奇头像和语录的三角形书签。

当时我们除了教科书外,没有什么辅导教材。老师建议我们阅读的书籍往往是增长知识的读物。例如,别莱利曼著的《趣味物理学》和《续集》、瓦维诺夫著的《光学的可能和不可能》等,使我们增加学习兴趣。

我们那时还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特别是革命题材作品,如《绞刑架下的报告》《牛虻》等。当时苏联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我们都很爱读,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与舒拉的故事》《马雅可夫斯基诗选》等书,这些作品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对于我们人生观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那时也有很多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例如前面提到过的物理小组。我还喜欢制作模型飞机。用的是细桐木,竹丝,棉纸等原材料。从最简单的手掷型、牵引型,到比较复杂的橡筋动力型,机身、机翼,甚至螺旋桨都是自己手工制作。

我至今还保留了一些当年制作模型飞机的书籍和材料。我此后一直从事与航空航天有关的科研工作,是与当时的兴趣有关的。

从初二到高三,我的同学当以百计。几十年过去,许多人已渐渐淡忘了。但由于我是班干部,留下了一些能够帮我回忆的资料。我保存着一张同学签名单。那是临毕业时我请班上同学签在我的日记本上的。名单上我标注了大部分人录取大学的情况。其中考取清华北大的有5人,大多数人考入了复旦、南大、浙大、哈军工等重点院校。这些同学后来有不少成为著名的专家教授。

我在省镇中的学习生活,应当具有那个时代的代表性。尽管那时各方面条件远远不如现在,但老师们尽心尽力,同学们刻苦努力是主流,我们的精神状态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正是母校的培养,使我热爱读书,掌握了基础知识,奠定了人生的发展基础。(嵇钧生)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