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镇江气象消息,咱镇江已于23日入梅啦!今年镇江入梅正常略晚(常年平均入梅日为6月19日)。今年梅雨雨带呈南北摆动特点,期间多强对流天气,可能出现降水间歇和阶段性高温。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常见天气现象
进入梅雨期后,经常是阴雨连绵,有时还会来场暴雨、大暴雨甚至连续暴雨。除了有明显降水过程外,还时常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出入梅时间
梅雨到来的日期叫“入梅”,结束时候叫做“出梅”,从“入梅”到“出梅”的这一段时间叫做梅雨期。正常梅雨期约20天左右,正常梅雨量约占当地年降水总量的40%左右。各地梅雨期出现的迟早不一。

梅雨与洪涝
长江中下游梅雨来到的迟早和梅雨量的丰歉,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夏收夏种和防汛抗洪以及抗旱蓄水。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除了热带气旋影响造成的短时间的洪涝外,旱涝总趋势主要决定于梅雨量的丰歉。

梅雨季怎么除湿?
适时通风。要选择合适的朝向、合适的时间。除潮,首先要防止室外的湿润空气进入室内,在天气湿度高和雷雨天气不要开窗。等雾气散去大部分,或是出太阳时,再打开门窗,最好是开朝北的门窗;天气阴沉时,只需打开下风方向的门窗(即风吹往的方向)。

摆放干燥剂。建议在屋内的角落摆放一些干燥剂,例如竹炭、石灰等,这些物质的吸湿功能都比较强,而且吸湿过程中不会产生多余粉末,对人体健康也无害。

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机是较为快捷的除湿家电,可以吸收潮湿的空气,释放干燥而暖和的空气。此外,也可以将空调调到“除湿”模式,不仅可以干燥梅雨季半干不湿的衣物,对于室内空间除湿也是相当有效。
梅雨季怎么防霉?
食物的防霉。梅雨季节食物易发馊或霉变,建议每顿饭不要做太多,尽量吃当天新鲜的,冷藏过的食物要在食用前彻底加热。

衣物的防霉。衣服中含有水分会滋生霉菌,因此衣物必须要洗干净,彻底晾干后才能放入衣柜里,如果空气潮湿,衣物晒不干,可以用烘干机或者空调、电扇吹干。


梅雨季,由于雨水增多导致道路湿滑,车辆轮胎与地面附着力会降低,车辆制动距离增大;同时,加上视线受影响等因素,如果在行车过程中驾驶人稍有不慎,引发车辆失控侧滑、追尾等事故的风险会增大。
镇江易积水路段提示

1
机动车雨天出行 低速缓慢行驶
● 保持良好视野:及时打开雨刷器,开启近光灯、防雾灯和示廓灯。
● 减速谨慎驾驶:雨天路滑,容易产生侧滑,车速应控制在40km之内。
● 保持车辆距离:随时观察前后车距,保持安全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如遇到突发情况,应采取“点刹”的方式减速。

2
机动车涉水行车注意事项
● 涉水前观察水深,若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三分之二处,涉水行驶就会有危险,应尽量绕行,勿强行通过。
● 要低档匀速行驶,避免因速度快激起的水花从机舱或底盘进入驾驶室。
● 勿中途停车、换档或松油门,应以低档位匀速通过。如果在涉水途中熄火,不可再次启动。
● 涉水后连续轻点几次刹车,通过摩擦生热使刹车片上水分挥发,以免影响刹车性能。

3
非机动车、 行人 雨天安全出行事项
● 雨天行人、非机动车要牢记,不仅要注意防范汽车带来的危险,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靠右行驶。
● 雨天骑行非机动车,避免安装雨棚或者撑伞,雨伞容易导致驾驶员在骑行时没办法及时观察左右两边的情况,更容易发生剐蹭、失去平衡。

阴雨连绵的天气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要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包括细菌性、动植物、毒素、化学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其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常见。病人临床表现主要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聚餐和宵夜等活动中应注意食品卫生,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也是毒蘑菇生长的高峰期,尽量避免食用野生蘑菇。

气温高 雨水多
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来了
小伙伴们注意做好防暑除湿工作哦!

来源:新华网、江苏疾控、今日镇江、镇江交警
编辑:何冰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