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汛期已至,由降雨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将进入高发、频发期,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6月22日下午,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镇江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经市政府批准同意,5月30日,《镇江市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名义(镇地灾防发[2022]4号)正式发布。
《方案》指出,根据全市气象趋势预测分析,结合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特征、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预计镇江市2022年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密度和经济损失总体趋势和往年较为接近。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发生范围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和工程活动强烈区,发生时间集中在汛期的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时段。
丹阳市、句容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等地的低山丘陵区域,采矿、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等切坡区域,受已有边坡影响的人口密集区(城镇、学校、医院、村庄等)、道路沿线、旅游景区是镇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润州区的地下采空区、隐伏岩溶区和其他区域的地下开采矿山,是我市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方案》中说,突发地质灾害与强降雨密切相关。5月中旬至9月下旬以及非汛期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期间,是地质灾害易发期和重点防范时段;要重点防范连续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过30毫米、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以及雨后120小时以内的时段。
《方案》从五个方面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各级政府、管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将从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建设、完成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落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加强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加大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综合治理工作。
《方案》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强化地质灾害依法依规监管,强化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演练。
记者还从会场获悉,受台风 “烟花”等强降雨影响,2021年全市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灾(险)情21处(其中灾情5处、险情16处),类型主要为滑坡和崩塌,因采取措施果断、应对及时,无人员伤亡。
今年我市大力推进突发地质灾害专业化监测工作,加大普适型监测站点建设力度,构建“人防+技防”相结合的高质量监测网。在创新举措之下,提升地质灾害监测的精准度、时效性和覆盖面。
我市的163处隐患点,均已全部明确了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群测群防员。目前,成立了“镇江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建立了专家共享机制,为群策群防员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利用先进的测斜仪、地表位移监测仪、GPS接收机、裂缝计、土壤水势传感器、土壤水分计、雨量计、自动化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在全市27处重要隐患点设置了58个监测点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构建了“多渠道、全方位、多功能、全天候”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网络,初步形成了“人防+技防”的防控体系,确保我市城乡基础安全。(通讯员 傅琰 全媒体记者 朱美娜)
新闻多一点:投资3000多万元综合整治宝盖山地质灾害隐患
润州区宝盖山的地质灾害隐患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镇江市民百姓也十分关注。又进雨季,目前采取的工作方案和进展情况如何?发布会现场,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朝晖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张朝晖介绍,宝盖山位于镇江市城西,总面积38.33公顷,最高海拔61.7米。山体被下蜀土所覆盖,下伏闪长岩、灰岩。岩土体接触面风化破碎,极易发生滑坡,为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每年政府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临灾避险安置等工作。山体周边建有大量老旧民宅,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共有居民1700余户、3600余人。
今年,镇江市政府将宝盖山区域内朱方路77-1号等5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列入2022年镇江市民生实事任务。润州区政府为该项目责任主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技术指导部门。项目总投资约3000多万元。
张朝晖告诉记者,目前,宝盖山勘查完成了剖面图绘制和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统计,报告大纲编制,下一步进行稳定性分析和初稿编制,完成整体勘查任务的85%;宝盖山设计完成了全部设计思路及主体结构设计,下一步开展细部节点设计和稳定性验算,设计文本大纲编制。(全媒体记者 朱美娜)
编辑:金凯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