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南方耕地的酸化,北方耕地的盐碱化,以及东北黑土地的退化,所涉耕地面积已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强;另一方面,随着用地结构的不断变化,出现大量“非粮化”、“非农化”、边际化、甚至弃耕化现象,导致实际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在持续减少。“三化”防控是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国家在耕地质量层面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数量,吃饭问题就是领导必须关注的最要紧的大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虽然也有诸多太平盛世的传说和记载,但是战乱与灾荒几乎从来没有断过档,百姓饿肚子的事,当然就是家常便饭。自从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的首要着眼点,正是保障亿万人民的吃饭之事。改革开放之后,城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不但百姓能够吃饱饭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有了飞跃提升。虽然人们生活安定,吃穿不愁,但是,这个世界还有不那么安定之处,我们不能不考虑十多亿人的粮食安全问题。
今天,人工合成淀粉、蛋白质还只是实验室里的科研项目,粮食的生产则完全依靠农村耕地上的大规模产出。因此,这么大的国家唯有保证相当面积的耕地用来生产足够的粮食,才能让人民吃饭无虞,因而生活安定,社会稳定,然后才谈得上建设现代化强固,才谈得上中华崛起腾飞。为此,国家早就设定了全国耕地面积的一道不得突破的“红线”——十八亿亩,这,无疑是为十多亿人设置了粮食的保障线、安全线,甚至可以说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可撼动的生命线。
很欣慰,直到最近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仍有19.18亿亩,18亿亩这道耕地“红线”没有被突破。但是,这仅仅是说的耕地的数量,至于耕地的质量却实在不尽人意:东北黑土地的退化、南方耕地的酸化以及北方耕地的盐碱化,竟然占到全部耕地面积的1/3强。以这般耕地状况,要将十多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恐怕难说有绝对把握。因此,如何动员和依靠全体农村干部群众尤其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将改良各地耕地的土壤,提高耕地的肥力,当作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大事来做,就是十分重要且相当紧迫的任务。有道是:
耕地质量不能降,端牢饭碗图自强;十八亿亩守红线,子孙传承沃土乡。
要像守疆战士寸土不让一样,公仆和百姓必须力争使我们的耕地寸土不荒、寸土不废,并且力争将合格的耕地传给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艰难,但是,却不做不行。(吴之如·文并画)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客户端立场。)
编辑:何冰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