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市民刘先生收藏了一本镇江市第一中学的“劳卫制”测验证,可以对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劳动和卫国”制度有所了解,一起来看。
老测验证不多见
这本测验证长10.5厘米,宽7.5厘米,有12页。封面抬头是“‘劳动和卫国’制度测验证”,下方有“镇江市第一中学”大印。封二为学生信息,“校名(镇江市第一中学),姓名(詹长生),性别(男),年龄(20),测验组别(壹)级(贰)组,发证日期(1956年5月19日)”。
前两页是“劳卫制”简介:“体育运动是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改善学生健康状况,又能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同时还是学生最爱好的文化活动之一。‘劳动和卫国’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制度的基础。其目的是向劳动人民进行全面的体育教育,培养人们成为健康的、勇敢的、乐观的祖国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封三、封底是对“劳卫制”的补充说明:“参加劳卫制测验者,离开原地区到另一新地区后,如该地区已推行劳卫制,在同一测验年度内可凭此证继续参加测验。在原地区已测验及格的项目应予承认。坚持经常的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使自己具有一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祖国的强健的体魄。”
第三页是一张“锻炼开始时健康检查”表格,分为体重、身长、肺活量、胸围、握力(左、右)、血压、心脏等指标,下方是“健康评定”,分“医生意见”和“学校意见”,不过此页并没有填写。最后一页是“锻炼期满健康检查”表格,同样也是上述指标。
测验证中间几页是“测验项目、测验成绩”表格,分为项目、次别、成绩、裁判员盖章、测验日期,系测验证的主体内容。第一项是“听取我们的体育运动和卫生建设专题报告”,有两次,时间分别是“56.3.10”和“56.5.18”。第二项是“徒手体操”,第三项是“爬绳”,第四项是“百公尺”,第五项是“一千五百公尺”,第六项是“跳远”,第七项是“手榴弹”,第八项是“跳箱双模”,第九项是“十公里行军”,第十项是“球赛”。第一至九项皆为“通过”,全部在1956年5月完成,最后一项注明“参加镇江市中等学校三次足球比赛”。在“裁判员盖章”处,记者总共发现了8个人的姓名章,他们可能是当时一中的体育教师。
“劳卫制”的背景
如果没有前面的介绍,突然提到“劳卫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猜出这个词啥意思,更难将它和体育运动联系起来,而恰恰就是这个劳卫制,占据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群众体育的重要内容。
劳卫制是“苏联老大哥”的创造,全名是“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就是“为劳动和保卫祖国做准备而实行的体育锻炼标准制度”。这个制度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的体育为生产劳动和国防服务的方针是一致的。1952年朱德副主席曾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大会题词:“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服务”。
据查,1951年北京市体育分会和青年团市委根据当时苏联劳卫制的基本精神与全市学校的具体情况,并总结了重点学校试行劳卫制的经验,制定了“体育锻炼标准”。1951年12月全国足球比赛大会时,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请北京市体育分会向各地参观团介绍了推行“体育锻炼标准”制度的情况。这一年冬季,天津、上海、济南、重庆等城市中等以上学校先后推行了“体育锻炼标准”制度。1952年6月,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肯定了这一制度,正式把它列为贯彻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办法之一。
1954年5月中央体委正式公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随后在全国进行广泛宣传,国内各地也配合中央体委的行动,出版了一些有关劳卫制的宣传画,在全国掀起了“劳卫制”锻炼热潮。但到了1960年,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劳卫制”活动也随之停滞,1964年“劳卫制”名称废除。
苏联“劳卫制”自1931年起实行,1991年废止,覆盖苏联10至60岁的公民,它是苏联体育计划和标准的基础,曾为苏联体育运动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进入新世纪,青少年运动水平下降、体育活动不足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布总统令恢复苏联时期的“劳卫制”。
镇江的情况如何
镇江从1952年开始推广“劳卫制”,1954年施行“劳卫制”预备级,1956年推行“劳卫制锻炼标准”。先由省镇中、一中、二中、三中、一初中(后来的四中),二初中(后来的五中)和镇师7校试行,逐步推开。
1957年镇江有11所中学、6667人参加“劳卫制”锻炼,1577人达到及格标准。1958年学校中掀起了达“四红”(劳卫制一级、二级、等级运动员、普通射手)和“双红”(劳卫制、等级运动员)的运动,导致有些学校弄虚作假,一夜之间就全部达到“四红”。除了在学校开展“劳卫制”,我市还积极在职工中推行,1958年有10多家工矿企业推行“劳卫制”,至1959年有670人通过及格标准,743人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标准。
从当时劳卫制的推广看,有一个特点十分显著,即学校是这一制度的实验场,也是它最先落地的地方。从实施步骤来看,先是在学校,从中学往下到小学,向上到中专、大学;再到厂矿,然后是机关和部队,最后到农村。从时间来看,劳卫制主要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从1954年5月至1957年底,为初期;第二个阶段从1958年至1959年底,为后期。初期劳卫制主要在中等以上学校和一些部队开展,参加人数较少,影响小:后期劳卫制迈出了学校大门,深入到了机关、厂矿、农村,其影响及作用比以前大得多。
但我们也看到一个明显事实,“劳卫制”通过率不高。劳卫制的项目标准主要沿用苏联,很多项目与苏联项目完全一样,如100公尺、1500公尺、跳远、手榴弹等。不仅如此,具体标准上也同苏联的很接近。这对于体育基础、身体素质与苏联人并不相同的国人来说,并不合适,后来这一标准一降再降,但仍有很多人达不到要求。到1957年底,劳卫制只在部队和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工厂搞的不多,农村也很难推行。
毋庸置疑,“劳卫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群众体育的一大特色,其军事化特征明显,将体育锻炼与保家卫国相结合,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规定通过劳卫制的测试者可获得证书和证章,参加体育比赛可优先加入地区代表队,报考体育院校可以被优先录取,这些激励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人们锻炼的热情,很多年轻人甚至把获得劳卫制证章当成人生目标……当下,全民健身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更好地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这段历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文/图 竺捷)
编辑: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