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余阳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升级续写雨露计划的“后半篇”文章,组织开展从教育培训到促进就业的全链条、一体式帮扶,帮助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关键之一。从实际情况来看,就业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需要有关部门从全局出发,主动作为,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下好就业指导“先手棋”。着力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既要做好“强信心”的思想引领工作,又要做好“暖人心”的就业服务工作。同时,发挥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化就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着力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便利性,组织开展更多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支持毕业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高校还可以通过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开展网上校园招聘活动,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对接,为高校毕业生精准推送政策、岗位和求职技能指导,引导他们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找准职业定位,让各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打好政策福利“组合拳”。出台扶持政策,既可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能帮助企业渡过用人难关。为此,相关部门、企业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生补贴范围政策,扩大求职就业补贴的覆盖范围,优化完善人才安居保障措施,推动人才公寓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大学生工作生活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要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用好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等优惠政策,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实施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项目,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就业创业,对未就业毕业生发放政策服务清单,加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落户“一站式”办理等新举措,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好就业”“ 就好业”。
唱好帮扶就业“重头戏”。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做好部分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强和多样化、精准化的就业帮扶。为此,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毕业生要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优先提供服务,优先推荐岗位。同时,各高校、各部门也要不断鼓励脱贫家庭毕业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求职、就业时保持平常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以积极心态面对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曲折,告诉他们只有脚踏实地、树立信心,才能走好走稳个人的发展之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就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解决千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归根结底要有坚定的信心,需要各地政府、社会和高校毕业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开辟出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宽阔大道。(余阳)
来源:荔枝新闻
编辑:朱超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