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5月多项经济指标超预期,传递什么信号?

2022-06-14 09:03 中国新闻网  

形势似乎正在起变化。

根据日程安排,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将于6月15日发布。而先期发布的出口、金融等数据,超出市场预期,预示着中国经济传递出积极信号。

超预期的进出口数据

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冲击,4月份外贸增速有所回落,进出口同比增速只有0.1%。但是5月份进出口数据一扫阴霾,增速实现大幅反弹,超出市场预期。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进口1.47万亿元,增长2.8%;贸易顺差5028.9亿元,扩大79.1%。

从0.1%接近零增长,到9.6%接近两位数,中国外贸何以迅速“翻身”?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5月以来,国内疫情对出口的影响开始减弱,生产、物流环境均有所改善,叠加前期外贸企业已有较多积压订单、人民币汇率有所调整,我国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反弹。同时,基数效应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指出,官方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一些主要港口逐步恢复装卸转运,通关效率明显提升。随着前期积压的订单释放,5月外贸数据即出现明显改善。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大幅反弹的还有金融数据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本月金融数据整体超预期增长。M2增速较快回升,11.1%的涨幅与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期的最高增速持平,信贷、社融也比去年同期多增较多,体现了货币金融政策落实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加大信用供给力度,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

钟正生分析,5月社融强劲反弹,稳信用曙光渐现。国内疫情形势缓和、多地复工复产推进、以及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带动5月新增社融达历史同期次高点,仅低于2020年5月。社融增长的大类结构相对均衡,表内信贷增长强劲、政府债加速发行是社融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财经指出,一个多月来,国家和各地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从5月金融数据看,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PMI也有所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同步回升,分别为49.6%、47.8%和48.4%,虽低于临界点,但明显高于上月2.2、5.9和5.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这表明近期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有所改善。

下一步如何稳经济?

虽然上述经济指标释放积极信号,但数据背后也有“隐忧”,下行压力依然不容小觑,稳经济任重道远。

钟正生指出,出口仍然面临“隐忧”:一是,海外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在回落。二是,其他外向型经济体生产能力恢复,使得我国出口市场份额面临回落压力。三是,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长有赖于价格因素支撑,而出口数量已开始呈现负增长。

温彬分析,本月金融数据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但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不够理想,说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下一阶段,要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大力提振有效需求,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加快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促进经济尽快企稳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继续落实好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统筹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尽快降低疫情防控给经济和民生带来的过大冲击;宏观政策要继续充足发力,走在市场曲线之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实体经济稳步恢复,尽快扭转市场信心不足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缪小兵

审核:沈菲


86

形势似乎正在起变化。

根据日程安排,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将于6月15日发布。而先期发布的出口、金融等数据,超出市场预期,预示着中国经济传递出积极信号。

超预期的进出口数据

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冲击,4月份外贸增速有所回落,进出口同比增速只有0.1%。但是5月份进出口数据一扫阴霾,增速实现大幅反弹,超出市场预期。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45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3%;进口1.47万亿元,增长2.8%;贸易顺差5028.9亿元,扩大79.1%。

从0.1%接近零增长,到9.6%接近两位数,中国外贸何以迅速“翻身”?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5月以来,国内疫情对出口的影响开始减弱,生产、物流环境均有所改善,叠加前期外贸企业已有较多积压订单、人民币汇率有所调整,我国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反弹。同时,基数效应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指出,官方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一些主要港口逐步恢复装卸转运,通关效率明显提升。随着前期积压的订单释放,5月外贸数据即出现明显改善。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大幅反弹的还有金融数据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本月金融数据整体超预期增长。M2增速较快回升,11.1%的涨幅与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期的最高增速持平,信贷、社融也比去年同期多增较多,体现了货币金融政策落实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加大信用供给力度,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

钟正生分析,5月社融强劲反弹,稳信用曙光渐现。国内疫情形势缓和、多地复工复产推进、以及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带动5月新增社融达历史同期次高点,仅低于2020年5月。社融增长的大类结构相对均衡,表内信贷增长强劲、政府债加速发行是社融同比大增的主要原因。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财经指出,一个多月来,国家和各地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从5月金融数据看,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PMI也有所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同步回升,分别为49.6%、47.8%和48.4%,虽低于临界点,但明显高于上月2.2、5.9和5.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称,这表明近期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有所改善。

下一步如何稳经济?

虽然上述经济指标释放积极信号,但数据背后也有“隐忧”,下行压力依然不容小觑,稳经济任重道远。

钟正生指出,出口仍然面临“隐忧”:一是,海外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在回落。二是,其他外向型经济体生产能力恢复,使得我国出口市场份额面临回落压力。三是,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长有赖于价格因素支撑,而出口数量已开始呈现负增长。

温彬分析,本月金融数据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但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不够理想,说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下一阶段,要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大力提振有效需求,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加快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促进经济尽快企稳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继续落实好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统筹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尽快降低疫情防控给经济和民生带来的过大冲击;宏观政策要继续充足发力,走在市场曲线之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实体经济稳步恢复,尽快扭转市场信心不足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缪小兵

审核:沈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